第200章 荊州危矣(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此時,關羽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的,只是驚叫道:“不好!”

而旋即,徐庶亦是驚道:“荊州!”

當下我自然看出了名堂,急是問關羽道:“這幾個月來,荊州方面,孔明軍師可否來過信件?”

關羽道:“何曾來過?”

我不由大氣道:“你們好糊塗啊!這孔明軍師自然做事穩妥。關將軍如今引軍長驅直入曹操之地,軍師自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何能不有心注意將軍動向?又如何不發信詢問實情?”

關羽這時才悔悟道:“某竟是連過去的送信士兵未有返回,也未在意!可恨吶!”

徐庶更是驚訝道:“不想我軍如今,竟是與荊州徹底失去聯絡了。”

我且不管他二人悔悟來悔悟去的,當下我只是歸結到重,言道:“如今形勢基本上可以確定了!荊州方面,一定出事了!”

徐庶好心勸慰道:“料想有孔明坐鎮,一時間,不會出事吧?”

我急是氣道:“沒有兵馬,孔明軍師便是神仙,亦能奈何?”

如今這局勢不用了。整個漢水,至上庸開始,隨之而下,至襄江,通通成了我軍的盲區。而這些地方,我通通派過士兵去探查情報的啊!如今不見回來,多半是被曹軍給半路截殺了!

如此看來,此番關羽如此輕鬆攻下宛城,乃是那曹仁故意設下的一個局!在新野之時,若是我軍轉而攻擊棗陽,一遇敵情,發現端倪,自然可急速回荊州而去。可是,如今這曹仁真是夠狡詐,故意以宛城為誘餌,害關羽舉荊州兵馬來攻,他呢,自然是繞道背後,攻擊我荊州去了啊!

而眼下,關羽才多少兵馬?便就是有四萬,便就算佔據了宛城周邊大片地盤,若是到時荊州有難,還不是一句空話?而後,曹操回軍,關羽四萬人馬,更是身陷重圍!

曹操如此用計,竟是無巧不巧地偏偏利用關羽與獻帝這事…..究竟是何人,想出了如此毒計?

曹操回來許昌了,是的,那邊,曹操要想拿下漢中後再圖西川,已然不可能。但是,如今看來,曹操從川中抽兵馬,順著漢水,攻打荊州,會如何?眼下情況,便差不多正是如此了!

漢水那邊不了,這新城也沒有訊息,這….

上庸趙雲,他能吃得開?

我擔心,我極度擔心!

若一切真的是我擔心的這般情況的話,若這一切果然是曹操眼下兵馬分佈的話,此時的荊州,便危矣!當下情況,還能怎的?

我急是謂關羽道:“眼下我軍,可速退出宛城,即刻奔荊州而去!”

徐庶亦是勸道:“此便是目前,不得不選擇的方法,望關將軍深思啊!”

關羽嘴角蠕動:“難道,這宛城就這般放棄了?”

我急是勸道:“荊州本就兵少,若曹操此番真打得是荊州算盤,我軍不回,荊州必然危矣!荊州若失,我軍便無所歸路也!”

關羽道:“然則這一切,皆只是猜測!”

我言道:“不能那荊州基業,去賭一場!”

關羽沉吟片刻,而後言道:“如此,某便親自引軍回至荊州….”

我聞言大喜,道:“將軍如此,實乃荊州之幸也!”

豈料關羽聞言,卻是笑道:“不忙,某之言,尚未完。”

我驚疑道:“莫非將軍還有何安排?”

關羽遂道:“荊州要去救,然則此宛城乃是我軍辛苦所得,亦是不能輕易放棄了…”

我聞言便道:“莫不是將軍還要留一部分兵馬守宛城?”

關羽道:“正有此意!”

我大是驚訝道:“兵馬本來就少,何以分兵?若留下太多,我軍去荊州,亦是無所用處,留下太少,重圍之中,宛城何以保全?豈非讓留守之人送命乎?”

關羽斷然言道:“宛城留下三千人馬足矣!某親引大軍三萬,趕回襄陽,何怕那曹操施詭計!”

我當下默然不語,從關羽的話中我能聽出,只怕此番守城的任務,又要落到我的身上了。

而這時徐庶聞言則是驚叫道:“三千士兵便妄想守住宛城?這如何能成!願將軍三思!”

關羽道:“某意已決!便留下軍師與伯虎在此,只留三千人暫且守住宛城….”這時又見徐庶驚慌,乃言道:“軍師無須擔憂,憑軍師之智,伯虎之勇,只要守住宛城多則一月,少則半月,某便隨即引兵復來!”

徐庶無語,我更是無語。

只有三千士兵,守住宛城一月,這任務….這關羽能不能立馬解決荊州之事,這還難以確定呢,試想曹操此番如此用計,還不知虛實,若是到時關羽在荊州吃不開了,他還能引兵而來?

如今關羽明言不日便回,自然是他自信了。在他眼裡,如今曹操圖他的可是後方的荊州,關羽久居荊州,何會將那些曹兵放在眼裡?面對關羽的自信,徐庶不敢質疑,而我,敢嗎?當然不敢了!

話此時我在關羽眼裡,自己還琢磨不出是什麼位置呢,但怎麼著,我也知道,就算此番我冒死進言,也無異於對牛彈琴,壓根起不到一絲作用。不得,反倒讓他以為我自大,藐視他能力了,到時大怒,我更是吃不了兜著走!

當下我二人無語,那關羽見了,自然以為我們預設了,乃言道:“軍情緊急,某這邊引軍出發,宛城之事,還仗二位齊心協力了。”

當下我顧及此番九死一生,乃謂關羽道:“宛城便由我趙風一人守便可!關將軍乃是荊州主將,身邊不可無軍師,且讓元直先生隨將軍一道開往荊州去吧。”

關羽遲疑一刻,乃言道:“某有幼常在身邊,可為出謀劃策….”

我聞言急是有些心裡發火,乃言道:“馬謖此人,空會紙上談兵,何能但當如此重任?若將軍一意孤行,不聽元直軍師善言,此宛城,風便不守了!”

關羽微怒道:“你這是在威脅我?”

我冷言道:“何敢?只是將軍如此信任那馬謖,何不將他留守宛城?卻要教我!”

關羽一愣,旋即哼道:“聽你言,看似你已經懷疑我在故意為難你?”

我氣道:“事情就擺在面前,何須我直言?”

關羽道:“你在懷疑我欲加害於你?”

我腦子一熱,乃道:“將軍敢不是?先是教我孤身投許昌,而後又守禦此死地,將軍且,如此任務,難度之大,何能是人做的?”

關羽大笑聲起,道:“這便是某看得起你趙風!”

我苦笑道:“將軍便是這般抬舉我?”

關羽聞言卻是言道:“若非如此,某怎敢確定你趙風有資格配當我的乘龍快婿?”

一提起關鳳,我立馬乖張了,乃言道:“這便是你的,若是風此番能不負眾望,守住這完成了,來日,風見將軍,可就直喊岳父了,哼?”

關羽道:“隨便!若再無事,某這便去了。”

我依舊言道:“要去,且帶上元直先生先!”

關羽未置可否,遂不復言語,直走出府。而這時徐庶直愣在當場,我見了,猛地一推,言道:“還不快去?荊州是大事啊!”

徐庶驚疑一刻,言道:“庶,謝過將軍了,只是….”

我笑道:“宛城之事,無須先生掛懷,且望先生盡心荊州之事便可!”

徐庶遂不語,急尋關羽而去。

卻眾人已走,偌大的完成太守府裡,便只留下我一人。

我知道,艱難的時刻,馬上便要來臨了。

如今這曹操,肯用宛城為誘餌,偷襲荊州,其本錢和魄力,可都是夠大的了。我在想,荊州那邊,曹操必定早有謀劃了!我更是在想,事情,會如我們所知道的表面,這般簡單?會不會,還有一些我們猜不到的?

一提起荊州,我便心寒。倒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前翻那次我濫殺荊州豪族的家將,以至於讓我差不能在荊州立足。我當然知道,這曹操的家世,在這裡亂世裡,比劉備和孫權不知道還多少。身為士家豪族的曹操,有沒有可能想到發動荊州士家,先於荊州內部亂起來?

若我是曹操,我自然會的!只是,我能想到,這曹操如何想不到?便就算曹操想不到,他手下的那些謀士呢?

我陷入震驚!

一幅畫面立馬在我的面前展開…..荊州內亂,各地豪強紛紛而起,於各州郡先內亂,而後,曹操裡應外合,大軍突襲荊州….這….

我不敢想!

荊州的士族大家,諸葛亮有黃承彥那老丈人能管事,龐統那邊也是一大士家,早已歸屬劉備。也便就只能奢望這些,能成為曹操不可能發動荊州內亂的理由了。可是荊州豪族千千萬,大者不計其數,曹操能不策動一二?

這日我在府裡愁思萬分,心驚膽戰。時有人來報,言關羽已經引兵出城。如此,當下我自然要去親自巡城了。

東南西北各處門口,我來回巡視,提醒守將注意。而後,我自然即刻發動城門封鎖令,禁止宛城百姓隨意的出入。我當然是怕極了宛城裡面還有曹操的內應!

時值九月,正好不是什麼農忙時節,我這算不得什麼擾民生計。如此,我站在宛城城牆上,便只望關羽南下大軍能如期回援,不然,我只能視情況而定,選擇棄城或是死守。

城防各處我俱是好言寬慰士兵,打打氣,加加油的什麼。這幫子生死弟兄,到了此時,雖然不知道如今形勢有多麼嚴峻,但是任人看見了關羽引著大隊人馬出城,也會知道如今這宛城之內所剩士兵不多了。

對於他們,我自然不願編好話唬弄,自然,我更不可能將實情相告。若是那般的話,那便是我自己腦子有毛病,空自先讓自己人軍心不穩。所謂最好的辦法,眼下,莫過於於守城官兵聊聊天,家常。

一個將領,如此平易近人,這一招,我卻是向趙雲學的。也便如此,極容易獲得軍心,讓軍士對將領死心塌地,惟命是從。

我手下這三千士兵,是老兵,還是關羽從豫州一路帶過來的老兵。我聽聞他們個別的自述吧,心裡急是一陣驚訝。掐指一算,眼前這些人,都算是關羽的老部下了,換句話,那可是相當於長征過來的老紅軍了,其戰鬥經驗可謂相當豐富!從劉備任豫州牧算起,到如今,過去已有十餘年了,這幫人,竟是徵殺戰場有十幾年的老兵!看到如此情況,我才知道,關羽如此,也算對得起我趙風。

談話中,士兵們還是喜歡聽我這個將領自己的故事的。沒想到,我將自己的名號一報出,所有士兵都驚訝了。待細問,方得知,這幫人驚訝,卻是因為我兵的傳奇經歷!如今,幾乎劉備軍中,無人不知我趙風從一兵,一下子就忽然成為留下帳下大將的事蹟。他們,把我當成是偶像,是崇拜的物件,甚至,他們每一個人都向我看齊,立志他日也要有我一樣的成就…..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會是好士兵!而眼前這幫老兵,都立志當將軍,如何不是好兵?

戰鬥十餘年,依舊是老兵,其中原由,我自然難以知曉。只是,我看著他們雄心不減,心裡卻是極為高興的。

正與士兵們談天地不亦樂乎之時,這時南門外忽然有一校來報,言南城門下有人在城下喊話。

聞言,我自然急隨著那校奔至南城門而去。

卻我往南城門城牆上一站,果然望見城門下站有一人,而那身裝束,居然還是劉備軍的將服,貌似一將軍。

我看他,他也看我。便是對望了幾眼,我儼然感覺那廝面容有些熟悉,卻怎麼也想不起是誰。於是我便終於開口喊道:“城下所立者何人?欲進城所謂何事?”

我聲音傳出,城下那人自然聽得見。

卻是那人聽了我的問話之後,當下急是一聲驚叫,臉色欣喜,問道:“可是趙風將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一愣,他居然認得我了,想來我覺得他臉熟,結果還可能真是見過面的啊!我有些吃驚,於是問道:“我正是趙風!卻不知你…..”

不等我完,城下那將便大喜叫道:“末將便是高沛!當初在培關之時,幸得將軍美言….莫非將軍,在下?”

我失聲叫道:“你便是高沛?”

城下之人聞言急是一陣猛頭。

當下,我哪敢猶豫,急令士兵開啟城門,放其入城。

不多時,二人相見。我先是驚問道:“風記得將軍那時隨同楊懷將軍一道,投了上庸,在關將軍部下謀事,只是後來沒了資訊,不知結果如何。只是…..按理將軍如今應該還在荊州,目下至宛城,莫不是荊州有事情發生了?”

我這一問,高沛欣喜的表情立馬消失,換而卻是一臉沉重,嘆了一口氣,最終應道:“將軍!那楊懷,他反了!”

楊懷造反?楊懷造反!

聞言我大吃一驚,急問道:“這是如何一回事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