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人生際遇不相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說話間,眾人走到大慶門。

甲胃著身的趙匡胤率領一隊內宮禁衛站在道旁施禮。

李重進停下腳步,負手走上前,乾咳一聲道:“趙虞候今日值守,可有異樣情況發現?”

趙匡胤看他一眼,又低下頭沉聲道:“回稟都點檢,今日大慶門內外一切安好。”

“唔~”李重進點點頭,話鋒一轉:“大慶門乃前朝正門,每日朝會查驗百官,事務繁雜辛苦。這樣吧,往後趙虞候調到左銀臺門守衛,大慶門這裡就安排其他人。”

趙匡胤微皺眉頭,站直腰桿:“敢問都點檢,卑職犯了何錯?”

李重進故作詫異道:“趙虞候何出此言?趙虞候盡職盡責,在殿前禁軍有口皆碑,何來犯錯一說?”

趙匡胤道:“既然無錯,都點檢為何將卑職貶到左銀臺門?”

李重進正色道:“還不是因為大慶門守備任務繁重,擔心趙虞候身子吃不消。且聽聞近來趙虞候家中有喪....”

“卑職家中事務不勞都點檢操心!”趙匡胤不客氣地打斷,語氣稍冷,“卑職值守大慶門,若有半點差池,請都點檢依照軍規處置!”

李重進斜瞅他,似笑非笑道:“這麼說,趙虞候是不領情嘍?”

眼看二人說話間火氣漸生,朱秀和柴榮趕緊上前勸阻。

柴榮拉了李重進一下,打圓場道:“你剛剛上任,對殿前諸班禁軍的安排不甚熟悉,還是等過一段時間再做調整。”

朱秀也笑道:“咱們李都點檢新官上任便著急為官家分憂,還真是我朝模範。只是宮門守將調動絕非小事,還是等過段時間熟悉情況再說。”

李重進這廝明擺著找趙匡胤麻煩,左銀臺門乃是宮城裡前朝後朝的分界線,位於東華門內,靠近慶寧宮。

此門位置偏僻,平日裡只有一些宮人進出,在宮城的戍衛體系裡處於下等地位,只有一些不受待見的將官,又或是臨時安排湊數的禁軍將校,才會被安排到左銀臺門值守。

趙匡胤如果從前朝正門大慶門調到左銀臺門,無異於遭到貶黜,也難怪他會不顧李重進新任大內都點檢的身份,直截了當地當面回懟。

換做是誰,恐怕也受不了這種當面挑釁。

李重進還想嚷嚷著說話,張永德拽住他的胳膊,澹澹道:“就你廢話多,走了,去你府上,今夜一人一罈燒白刀,不喝完不許睡覺!”

李重進哈哈大笑:“難得你張抱一痛快一回!好!老子今晚陪弟兄們痛飲!”

從趙匡胤身前走過時,張永德還不忘朝他投去一個歉然眼神。

張永德對趙匡胤倒是沒什麼成見,相反還很欣賞他。

當年在天雄軍,二人共同在柴榮麾下效力,早已結下友誼。

“元朗,重進是個渾人性子,你莫要跟他一般見識。”柴榮無奈道。

趙匡胤勉強笑了笑,抱拳道:“君侯言重了,都點檢是性情中人,向來心直口快,卑職不會放在心上。只是卑職過往和都點檢有些許不快,還請君侯幫卑職說說情,請都點檢莫要再尋我麻煩。”

柴榮忙道:“這你放心,重進雖是渾人,卻也知道輕重,絕不會挾私報復,拿禁軍和宮城安危開玩笑。若是他再無故惹事,你儘管報與我知曉。”

“多謝君侯!”趙匡胤感激地抱拳。

朱秀揖禮道:“趙大哥家中事務,我們已經知曉了,還請節哀。”

趙匡胤臉色晦暗,嘆口氣道:“或許是我兒福薄,未能久留人世。”

朱秀安慰道:“趙大哥是有福之人,將來一定能子孫綿延,無需急於一時。”

趙匡胤輕聲道:“多謝賢弟。”

正說著,宮城甬道跑來一個紅衣宦官,邊跑邊招手呼喊:“朱侯爺留步!”

朱秀回頭一看,覺得此人有些面熟,想了想才記起,這不正是李太後身邊的親信宦官張規嗎?

“原來是張寺人,一向不見,可還安好?”朱秀忙迎上前。

張規氣喘吁吁,撫了撫胸口,朝柴榮等人揖禮,才拉著朱秀道:“老奴好著呢!太后召見,朱侯爺還是快快跟我入宮吧!”

朱秀奇怪道:“太后怎會突然想見我?”

張規吭哧吭哧偷笑:“還不是聽說了開封城近來鬧什麼三家爭婿的笑話,想特地見見你,看看你朱侯爺從江寧回來,可是生出了三頭六臂,怎會引得符氏馮氏為你爭破頭!”

“呃~”朱秀甚為無語,滴咕道:“太后也喜歡嚼舌頭啊~”

張規不輕不重打了他一下,笑眯眯道:“可不敢非議太后!”

柴榮笑道:“既是太后召見,朱秀還是趕快跟張寺人去吧,莫要讓太后久等。”

莫得法,朱秀只能朝眾人告罪一聲,跟隨張規往後宮趕去。

柴榮又對趙匡胤道:“過兩日我組織眾弟兄到陳橋驛附近的黃河渡口秋獵,到時候你也來。”

趙匡胤遲疑了下:“都點檢也去的話,卑職還是....”

柴榮擺擺手:“無妨,都是我大周的將軍,怎能為些許舊怨耿耿於懷?何況你和重進本就沒什麼放不下的仇怨,到時候有我和朱秀撮合,你們好好喝兩杯,過往之事往後誰也不許再提。”

趙匡胤苦笑道:“一切聽從君侯安排。”

柴榮又勉勵幾句,在一眾文武官員的簇擁下走出大慶門而去。

趙匡胤身後,一個雙目炯炯的青年小校走上前,憤憤道:“方才那李重進真是可惡,話裡話外戲弄兄長!”

趙匡胤目送柴榮一行遠去,低喝道:“不許胡說!都點檢性情向來如此,無需放在心上。”

青年小校都囔道:“都說李重進武藝過人,俺石守信偏偏不服,若有機會,當好好教訓那廝!”

趙匡胤微眯眼,低聲道:“往後這種話切忌不可再說!李重進如今是大內都點檢,統管殿前禁軍,又是官家外甥,戰功赫赫,坊間甚至有傳聞,官家有可能立他為嗣君....”

石守信嚇一跳:“當真?這麼說,那黑廝有可能成為我大周後繼之君?”

趙匡胤神情平靜,看不出喜怒:“將來之事,誰能料定啊~”

石守信睜大眼,深深吸口氣:“大周皇位若是傳到這樣一位粗鄙之人手裡,不知道這天下會亂成什麼樣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匡胤轉頭朝宮城甬道方向望去,微眯眼不說話。

石守信又羨慕地道:“那朱侯爺還真是了不得,年紀比俺還小,卻身穿朱袍步入高階官員行列,和太原郡公、李都點檢、張駙馬這些顯赫人物稱兄道弟,就連當朝宰相也對他客氣三分。”

趙匡胤輕笑道:“朱秀非常人可比,他的經歷、能力堪稱傳奇,若是和他比,天下皆庸人爾!”

石守信滿眼憧憬道:“俺什麼時候才能這般風光啊....”

趙匡胤眼神篤定,低低道:“終有一日,我們兄弟也能大放光彩!”

石守信用力點頭,趙大哥說的話,他無條件相信!

趙匡胤遠眺著朱秀和張規身影消失的宮門深處,用力攥緊腰間刀柄。

想他趙元朗,將門世家,世代官宦,自小衣食無憂,生活優握。

他自認從小習武,研讀經義,雖是衙內出身,卻不曾沾染官宦子弟的惡習。

自從下定決心投身行伍,在這亂世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後,趙匡胤自問從不敢懈怠分毫。

可如今,比他年輕,家世遠遠比不上他的朱秀,已經位列四品高官行列,名聲遐於天下,深受官家器重,往來間盡是朱紫大員,連娶妻之事都能鬧得開封滿城轟動。

曾經趙匡胤認為自己是年輕一輩裡的佼佼者,無論文武都是最拔尖的一小撮。

可自從結識朱秀,進到天雄軍中,趙匡胤才知道自己有多麼淺薄。

論智謀才略,他及不上朱秀、柴榮。

論武藝,他堪堪能和張永德、李重進相比,和史彥超、史向文這種當世最頂尖的武者比起來遠遠不夠看。

眼看朱秀平步青雲,趙匡胤心中有深深的挫敗感。

當年朱秀引薦他投奔柴榮,趙匡胤一直在心裡深深感激,也知道朱秀這種奇人不能與之相比。

但看到曾經稱兄道弟的小兄弟,已經在大周朝堂顯露頭角,他心裡還是有些不服氣、不甘心。

今日大朝會,朱秀和一眾勳貴重臣談笑風生,大慶殿內受到官家金口嘉獎,升官重用。

而他,卻還只能站在大慶門值守宮門,連上殿的資格都沒有。

一想到此,趙匡胤就感覺到沉重的壓力和濃濃的緊迫感。

趙匡胤深邃的眼眸裡閃過幾分焦躁,但又很快被一片堅定所取代。

他在心裡默默鼓勵自己,終有一日,屬於他趙匡胤的時機終會到來,到那時,他將大放異彩,光耀九州!

~~~

宮城東北角一座僻靜冷清的宮殿,正是昭聖太后李三娘居住的太平宮。

以前是一座道觀兼寺廟,郭威代漢建周,李太後自願遷居於此,終日與青燈黃卷為伴。

郭威下令把這片宮舍改名太平宮,又劃出周圍幾座偏殿併入,形成一處相對獨立封閉的宮苑,不讓外界俗事攪擾到李太後。

兩年來,李太後不曾邁出過宮門一步,朱秀上一次見她,還是在兩年多前,郭威剛剛入主宮城那會。

宮門側,一名十四五歲,相貌清秀的小太監早已等候多時,看見朱秀和張規遠遠走來,趕緊小跑迎上前。

“孩兒拜見義父,拜見朱侯爺!”小太監機靈地跪地行禮。

張規示意他起身,笑道:“這是雜家新收的義子,本姓王,如今隨了雜家姓張,取名德均。”

小太監張德均乖巧地侍立在張規身邊,偷偷打量朱秀。

宮裡太監收義子再正常不過,朱秀並未多想,隨手從荷包裡取出兩顆銀豆子,塞到張德均手裡。

張德均大喜過望,捧著銀豆子跪下磕頭:“奴婢謝朱侯爺賞!”

張規笑眯眯道:“朱侯爺真是講究人,這銀豆在開封可不多見。”

朱秀笑道:“張寺人的義子,下官當然要格外照顧些。”

“哈哈~”張規指了指他,公鴨嗓笑得很開心。

朱秀覺得張德均這個名字聽著耳熟,打量他道:“聽口音,你是關中人?”

張德均忙作揖道:“回朱侯爺話,小人老家陝州,七歲那年流落開封,輾轉淨身入宮。”

張規輕嘆道:“這小子也是個可憐人,進了宮發配到宮闈局打雜,年紀小,無依無靠,沒少受欺負。

你看他長得白白淨淨,掖廷裡一幫腌臢的畜生便想方設法折磨他。

雜家去年偶然到掖廷去,實在看不過眼,這才託人把他要到太平宮裡來。”

張德均低著頭,白皙臉蛋流露幾分女子般的嬌柔氣,朱秀卻從他一閃而過的目光裡,看見深深的仇恨。

恍忽間,朱秀想起些什麼。

歷史上,後周時期,宮廷裡的確有個叫張德均的太監。

到了趙宋建國,此人還有個更加響亮的名字—王繼恩。

難道那位北宋建國初期的大太監,就是眼前這個如女子般嬌弱的清秀小太監?

朱秀啞然失笑,這也太巧合了吧!

若果真如此,那事情可就有趣了。

歷史上的王繼恩,可不是個簡單人物。

霎時間,朱秀對眼前的清秀小太監產生濃濃興趣,直勾勾地盯著他。

張德均被看得面紅耳赤,這種目光,他只在掖廷裡那群老腌臢身上看見過。

難不成這朱侯爺也....

張規也嚇一跳,警惕地把張德均拉到身後。

朱秀翻了個白眼,知道二人誤會了自己,也不解釋,笑道:“德妃病重,後宮無人掌理,想來宮裡那些牛鬼蛇神也無人約束,鬧得偌大個後宮烏煙瘴氣,此事,我定會稟奏官家,請官家下旨清查後宮,狠狠壓一壓這些歪風邪氣。”

張規有些狐疑:“朱侯爺的意思是?”

朱秀一指張德均:“你在宮闈局生活多年,對那裡的情況最熟悉,到時候還要勞煩你指明情況,協助壽安公主整頓後宮。”

“壽安公主?”張規父子相視一眼。

“壽安公主眼下在後宮照顧德妃娘娘,讓她出面料理此事,最合適不過。”朱秀笑道。

張德均頓時明白了,朱秀這是給他一個報仇雪恨的機會!

讓他協助壽安公主整頓後宮,那幫宮闈局欺負過他的老腌臢們,還不是想怎麼收拾就怎麼收拾!

張德均激動的兩眼通紅,眼淚水止不住流,重重跪倒在地,哽咽道:“朱侯爺大恩,奴婢萬死無以為報!”

張規也嘆口氣道:“本不想勞煩朱侯爺,只是後宮裡有些畜生實在太可惡,已經到了不得不整治的地步。

老奴人微言輕,出了這太平宮,誰也不會高看一眼,只能請朱侯爺出馬了。”

張規摸摸張德均的腦袋,輕聲道:“你命好,遇上朱侯爺,義父沒本事幫你報仇,朱侯爺手眼通天,一定會幫你好好教訓那幫畜生。”

張德均用力點頭,抹著眼淚,嘶啞嗓音道:“奴婢將來一定用命報答朱侯爺!”

朱秀拍拍他的肩,笑呵呵道:“命只有一條,好好留著,日後有機會,不妨多來我侯府走動走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