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你李守貞命犯太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翌日一早,李守貞在偏廳召見畢鎮海,簡單詢問幾句,好言撫慰一番,便讓他退下。

見符金盞到來,李守貞放下茶盞,示意她落座,一臉藹然地道:“我與總倫法師連夜商議後,決定出面為彰義軍說情。”

符金盞忙起身行禮道:“多謝太師!”

李守貞笑道:“史匡威與我也算多年舊識,他手下掌書記朱秀,去年在滄州也曾幫過你。不說別的,看在你為此事親自來找我說情的份上,我也會酌情考慮。”

“多謝太師厚愛!”符金盞感激道,心裡卻生出幾分狐疑。

李守貞平日裡對她還算客氣,但隱隱流露的冷漠疏離之感卻十分明顯。

怎地今日,突然在話語間表露親切之意?

原本,符金盞對李守貞平日裡的冷淡不甚在意,畢竟她對李家父子也是同樣的態度。

她與李崇訓成婚,本就只為家族聯姻,毫無夫妻情意可言。

多年來,她也曾試過接受李崇訓,接受自己李氏長媳的身份,可李崇訓反而對她敬而遠之,除了維持名義上的夫妻關係,平日生活裡形同陌路。

久而久之,符金盞對李崇訓不再抱有希望,甚至做好了就這樣過完一生的準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守貞對他們夫妻間的關係頗有微詞,特別是符金盞成婚多年無所出,李守貞對此一直耿耿於懷。

可是他卻不在李崇訓身上找問題,反而對符金盞偶有怨言。

符金盞自問沒有任何對不起李氏之事,以她的脾性,更不屑於多做解釋。

李崇訓婚後生活不快樂,想過要休妻或者和離,李守貞知道後,惡狠狠地臭罵一頓,還說再敢有此想法,就扭斷他三條腿。

當初為了替兒子求娶符金盞,李守貞差點沒把符氏門檻踩爛,符彥卿瞧在他誠意十足,李崇訓這老實娃兒模樣不錯,性格也老實巴交的,這才勉強同意嫁女。

李守貞能跟符彥卿結成親家,對於他的名望、人脈、地位可是有相當巨大的提升作用。

李守貞發跡於晉高祖石敬瑭鎮守河陽時期,而符氏,從符彥卿他爹符存審跟隨晉王李克用開始,就是威震中原的將門世家。

符存審不光打仗勇猛,生兒子也很猛,光史料記載,有名有姓的就不下九個,私底下究竟有多少,只怕連符存審自己也算不清。

老符家的兒子大多爭氣,要麼在朝為官,要麼外放地方出任刺史、節度使。

五十多年過去了,中原王朝換了四姓十二位皇帝,老符家開枝散葉,越發根深蒂固。

符彥卿是符氏混得最好的一個,又是符氏家主,當年能將嫡長女嫁給李崇訓,李守貞不知偷著樂了多久。

如今李守貞也算朝廷元老,部將故交遍佈關中、河東,河中軍更是關中首屈一指的強藩。

李守貞心裡狂傲,卻也深知得罪不起符氏,將來舉事,還指望符彥卿能在關鍵時刻幫他一把。

符金盞猜不透李守貞心裡的算盤,只是覺得公公今日對她....唔....似乎別有所求?

“這封信是我親筆所寫,你交給彰義軍使者,讓他帶回去交給史匡威。我會上書朝廷,為彰義軍開脫罪名,王峻和焦繼勳,我也會各去書信說情。

另外,彰義軍缺糧,我派一軍先送一萬石糧食到涇州,讓彰義軍儘快將答應給河中的鹽送來。你留在長安,負責再籌措兩萬石糧食,如果彰義軍能送鹽來,剩下的兩萬石糧就給他們送去。”

李守貞撥弄著蓋碗,和顏悅色地緩緩說道。

符金盞一字不落記在心裡,遲疑道:“事關河中軍務,太師為何不親自處置?”

李守貞看她一眼,淡笑道:“我來長安之事無人知曉,最多三日後,就要趕回河中去。往後,與彰義軍交接之事,就由崇訓與你全權負責。當然,崇訓的性子你也知道,這些事,還要讓你受累,多多照管。”

符金盞猶豫了下,應道:“金盞一定不負太師所託!”

李守貞又笑道:“河中軍務繁重,抽不開人手,運糧之事,就讓你身邊的那個符氏家將去做吧。永興軍節度使趙思綰會派人與你聯絡,他會抽調兩千押糧兵給你。”

符金盞越聽心裡疑問越多,不敢多問,只得點頭領命。

趙思綰鎮守華州,怎會派兵來長安?

同為關中節度使,一個坐鎮華州,一個在蒲州,難道他們私底下有聯絡?

要是潘美走了,她的身邊只剩些符氏親衛。

“另外,你不妨寫信給那朱秀,就說我河中軍對他也很感興趣,若是有空的話,不妨請他親至長安,與我見面。如果他能為我製出黑火雷,我李守貞必定將他奉若上賓。”李守貞笑道。

符金盞感到訝異,李守貞對黑火雷似乎頗為瞭解。

又交代了幾句,符金盞退下。

總倫和尚從屏風後繞出,遠遠看著符金盞身影消失在廳外,平靜地道:“太師為何將符娘子身邊家將支走?”

李守貞冷笑道:“她與我們李家始終不是一條心,舉事在即,不可不防。”

總倫微一頷首,又提醒道:“太師還需派遣親信,趕到涇州親眼看看那處鹽廠,究竟值不值得太師出面。”

李守貞道:“派人看看也好,三十萬斤鹽,最少值錢兩萬貫,不少了,若是史匡威當真有此誠意,將來事成,少不了封他一個世襲罔替的國公。保義軍富得流油,不就是仗著解州鹽利?哼~這塊肥肉,我遲早搶到手!”

“對了法師,黑火雷研製的如何?”

總倫和尚罕見地皺皺眉頭,搖頭道:“此物遠比我們想象中複雜、精巧,貧僧暗中招募長安工匠研製數月,進展著實有限。”

李守貞負手踱步,沉聲道:“據飛鷂打探來的訊息,此物爆炸時響若驚雷,雖然相距數丈之外就很難傷人,但僅憑巨響也足以震懾敵膽。去年滄州城外,黑火雷爆炸懾退契丹人,據說遼帝耶律兀欲剛到薊縣,就命工匠全力仿造黑火雷。

滄州剩下的一批黑火雷,大部分在天雄軍手裡,小皇帝劉承祐下旨讓其上繳,柴榮不敢不聽。小皇帝讓他的舅舅李業負責仿造,聽說炸死了好幾個軍器監匠人,也只造出來些半成品,可見這東西確實不好弄....”

李守貞濃眉緊鎖,他想盡辦法才弄到三個滄州原裝黑火雷,一個為了檢驗效能,在河中秘密引爆。

那動靜,至今李守貞回想起來,依然心有餘悸。

沙場征戰多年,李守貞深知這種新式火器若是出現在戰場上,一定能起到奇效。

所以他將剩下的兩個黑火雷,一個留在河中,召集工匠全力仿造,一個讓總倫帶到長安,希望藉助京兆之地的匠人仿製成功。

可惜目前來看,進展不大。

“朱秀....朱秀....唔,若非抽不脫身,我倒還真想見見此子。若真是個人才,留在史匡威手下豈不可惜?”李守貞搖搖頭。

總倫淡笑道:“奇技淫巧終歸是旁門左道,太師有天命歸附,聲威著於四海,三軍將士用命,他日舉事,克定關中,兵出洛陽,定能一舉功成!”

李守貞心花怒放,傲然大笑:“劉承祐區區一懦弱小兒,如何做得了天下之主?放眼當今朝廷,軍功之盛者,唯有郭威能與我相提並論!等佔據關中,拿下河東,即便打不下開封,我也能跟劉家二分天下。”

“亂世當出英主,掃清六合一統乾坤,太師便是那天命所歸之人!”總倫施單掌禮,鞠躬宣佛號。

李守貞笑聲愈發狂傲。

~~~

符金盞離開偏廳,把畢鎮海叫到自己所居的跨院。

“太師已經同意援助彰義軍,你即刻返回,將訊息告訴朱秀。”

符金盞將李守貞允諾的條件說了一遍。

畢鎮海狂喜,拜倒叩頭:“多謝符娘子說情,彰義軍有救了!”

“不必多禮,快請起!”符金盞示意潘美將他攙扶起。

畢鎮海激動得眼含熱淚,李守貞又是送糧又是答應向朝廷上表說情,總算不枉他們四人長途跋涉而來,回去也能向少郎君交差。

潘美道:“某去涇州送糧,大娘子身邊豈不是無人護持?”

符金盞笑道:“我就在長安負責與彰義軍聯絡,不會有危險,你儘管放心去便是。等見到朱秀,替我問問他,為何不去濠州,反而悄無聲息地去了涇州。”

潘美咔咔捏動指骨,獰笑道:“大娘子放心,許久不見,某一定好好招呼那臭小子!”

符金盞抿唇輕笑,畢鎮海欲言又止。

想到朱秀身邊有史靈雁和史向文,潘美一不小心,只怕下場淒涼啊....

畢鎮海忽地想起一事,忙抱拳道:“對了,來時少郎君還讓我轉告符娘子,如果有機會,請符娘子儘快在半年內找藉口離開河中,回開封,或是去洛陽也可以,總之要想辦法遠離河中軍!”

符金盞一怔,秀美的臉蛋滿是訝異:“這又是為何?”

畢鎮海撓撓頭,小聲道:“少郎君沒細說,只說李太師今年犯太歲,只怕連累到大娘子,讓大娘子找藉口回孃家暫避。”

符金盞聞言蹙眉,陷入沉思。

潘美咽咽唾沫,如果放在以前,他一定會肆無忌憚地嘲笑一番,再臭罵幾句“神棍”。

可潘美在滄州親眼見識過,朱秀成功預測遼帝耶律德光暴斃身亡,對於朱秀能占卜星象早已是深信不疑。

“大娘子,朱小子邪門得很,他說的話,不可不信呀~~~”潘美低聲提醒。

符金盞默然不語,想到李守貞近來鬼鬼祟祟的舉動,她忽地覺得,只怕朱秀的話別有所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