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民心可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下了城頭,朱秀和溫泰趕往牙城倉庫。

宋參、裴縉率領幾名屬吏正在檢查存糧。

倉房只有一間廂房大小,糧包卻只碼放不到一半。

地上灑落小半鬥麥子,裴縉拿著笤帚簸箕,小心翼翼地一點點清掃乾淨,連一粒也捨不得浪費。

“目前屯糧只夠牙軍五日之用,要是粥和麵糊再稀一些,頂多能吃七八日,再少,士卒就得吵翻天了。”宋參低聲道。

朱秀面色凝重,今早的稀粥他已經吃到了,按照他的要求,節度府除養傷的史匡威,其餘人的伙食和牙兵一樣。

一碗稀粥喝下肚,感覺不到任何飽腹感,頂多能緩解些許飢餓感。

“府裡還有十幾只羊,兩頭耕牛,十幾匹瘸馬,全都宰殺掉,粥和麵糊可以再節省些,煮的時候加些油葷和菜葉,爭取讓這點存糧夠吃十日!

再派人向全城百姓購買葷油和菜果,家中有餘糧願意出售的,按照一斤六十文購買。”

朱秀沉聲吩咐,看向裴縉:“這件事交由裴支使負責。”

裴縉連日來消瘦了許多,顴骨微微凸起,眼眶凹陷。

聽到朱秀的話,默默在一旁掃地的裴縉愣了愣,嘴皮子哆嗦:“少使君還願意....願意用我?”

朱秀笑道:“縣城倉房大火與你無關,莫要多想。”

裴縉眼圈一紅,流下淚來,哽咽著長揖道:“多謝...多謝少使君不計前嫌!某...某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秀差點忍不住翻白眼,就讓他當個後勤總管,打理好牙軍伙食,合理分配手中餘糧,怎麼搞得好像當上了顧命大臣,肩負起託國之重一樣?

裴縉讀書不行,算賬還可以,對數字較為敏感,在朱秀的調教下,已經基本能掌握阿拉伯數字的加減法運用。

身為支使,如今彰義鎮的節度帥令出不了安定縣,府庫裡的錢糧也有限的很,用不了幾個人就能把賬算清楚。

讓他當後勤總管,也算人盡其才。

宋參現在兼任行軍司馬的職責,重新登記牙兵軍籍,制定軍規,分發符印,充作朱秀的第一助理。

事不宜遲,裴縉放下笤帚,帶領兩個屬吏告退。

朱秀的任用讓他容光煥發,精神抖擻,步伐也變得昂揚匆忙起來。

他的暴妻已經帶著女兒投奔折墌城去了,如今裴縉可算是孑然一身。

他之前公開與薛家決裂,也讓自己上了薛家的黑名單,想要重回薛家懷抱不可能了,只能和節度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可縣城倉房一把大火,裴縉還以為燒掉了自己在節度府的前途,人生失去希望,變得終日渾渾噩噩。

沒想到如今朱秀還願意啟用他,讓他心裡萬分感激,下定決心就算摳自己的肉煮給牙軍吃,也要讓現有的存糧吃十日以上。

宋參又皺眉道:“百姓或許能出賣一些葷油果蔬,不過餘糧只怕就很難買到了,不光軍中缺糧,百姓手裡也缺。”

朱秀沉吟片刻,將目光看向溫泰,其中含義讓溫老頭只覺頭皮發麻。

“溫氏是涇州除薛家外的第一大戶....”朱秀幽幽說道。

溫老頭臉一垮哭喪道:“大戶家中餘糧也不多呀!溫家光是族人就有五十餘口,再加上家奴、僕傭、長工,也有近兩百張嘴要吃飯!”

朱秀搓搓手:“多少拿出些,做個表率。”

溫泰長吁短嘆,一把白鬚都快揪光,咬咬牙道:“三十石!再多就當真沒有了!少使君如果不信,可以隨老夫回家,開啟庫房檢視。”

朱秀面色一肅,拱手道:“溫公高義,我代彰義軍全體將士感謝溫公!”

溫泰手比劃著“六”用力晃晃:“六十文一斤,少使君可不能食言!”

朱秀略顯鄙夷地道:“瞧把你緊張的,六十就六十,真是小家子氣!不過得記賬,我手裡也沒那麼多錢!”

溫泰唉聲嘆氣,只得捏著鼻子認下。

受局勢影響,溫家剛剛籌建起的新式絞麻作坊,也已全面停工。

溫泰也希望朱秀和史匡威能帶領彰義軍挺過這一劫,否則真讓薛家上位,溫氏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能保全族人已算不錯,至於新式絞麻法,到時候肯定就不歸溫氏所有了。

下午,朱秀留在府裡,陪史匡威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

老史的傷口有些發炎,渾身高熱不褪,人半昏半醒,說話上句不接下句。

老大夫不懂炎症的概念,解釋為熱毒,在藥方裡新增幾味藥材,效果卻不太明顯。

朱秀幫不上忙,只能在一旁乾著急。

史靈雁眼圈紅紅,說是要去請術士來施展請神之法,弄點符水給老史喝,被朱秀狠狠訓斥了一頓。

馬三急匆匆跑進屋:“小官人,牙城門口聚集了好多百姓,關副使請你快過去看看。”

朱秀吃了一驚,難道是裴縉向縣城百姓收購糧食時用強,激起民變?

“快走!”不敢耽誤,朱秀匆匆趕去。

趕到牙城門口,果然聚攏大批百姓,不下千人,還有許多正從外城各處匯聚而來。

聚集的百姓雖多,卻無人鬧事,大夥排成十多個縱隊,似乎在有條不紊的排隊。

再仔細看看,百姓們肩挑手扛,大包小包,有的拎著小半鬥粟米,有的挑著十來斤麥子,也有的抱著裝有葷油的瓦罐。

“他們....”朱秀一時語塞。

裴縉笑呵呵地拱手道:“百姓們得知軍中缺糧,都願意從自家口糧裡勻出些,出售給節度府。短短半日,滿城都傳遍了。”

朱秀嘴唇囁嚅著,眼眶略顯溼潤,喃喃低吟:“民心可用、民心可用!”

之前還擔心百姓們就算有餘糧也不願出售,畢竟現在正是春耕時節,縣城封鎖,還不知道哪日能開禁,手裡糧食多些,才能避免餓死人。

何況幾日前的牙兵騷亂,著實禍害了不少人家,百姓們就算心有防範,對節度府有所牴觸,朱秀也能理解。

卻沒想到,安定百姓如此明理善良。

關鐵石領著一名布袍男子走來,男子一見朱秀,跪地拜首:“草民給小官人叩頭。”

朱秀忙俯身將他扶起,關鐵石笑道:“他是東雞兒巷,吳記貨棧東主,縣裡有名的大善人。這次,也是他發動鄉鄰賣糧,還率先送來五石稻穀。”

吳商戶拱手惶恐道:“不敢當大善人稱呼,小人世代為安定百姓,左鄰右里皆是故交,平素裡哪家有事,幫個急,算不得什麼。”

朱秀見他面闊眉濃,長相頗為正氣,不禁心生好感:“吳東主叫什麼?”

“小人喚作吳大籤。”吳東主笑呵呵地作作揖。

朱秀拱手道:“吳東主深明大義,我代表節度府先行謝過!”

“哎喲!小官人折煞小人啦!”吳大籤不敢受禮,急忙避過身。

“小人知道,正是小官人創辦陽晉川鹽廠,還主導向涇原兩州百姓免費發放食鹽。如今安定百姓不缺鹽吃,節省了好大一筆開銷,鄉親們都念史節帥和小官人的好。

這次薛家作亂,放火燒了糧庫,害得牙軍缺糧,小人尋思著正是報答史節帥和小官人恩情的時候,便將厲害關係告知給鄉親們,大夥知道後,都願意拿出家中餘糧賣給節度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朱秀笑的愈發親和了:“吳東主和縣城百姓們,怎麼看待此次動亂?”

吳大籤咽咽唾沫,咬牙切齒道:“不瞞小官人,安定百姓哪個不知道,薛家就是毒瘤!以前百姓們為吃一口鹽,沒少把血汗錢往薛家送。像小人這樣的普通商戶,更是飽受薛家欺侮,凡是掙錢的生意,薛家都想插一腳!

小人家裡以前是做皮貨買賣的,薛家派人收了小人的屯貨,給了十貫錢,警告小人說以後不許再經營。沒辦法,小人才又辦起了貨棧....唉,只要能剷除薛家,小人甚至願意捐納一半身家!”

朱秀和關鐵石相視而笑,寬慰道:“吳東主放心,薛家禍害彰義百姓多年,這次史節帥下定決心將其剷除,還兩州百姓以公道。”

又勉勵了幾句,吳大籤千恩萬謝地走了。

裴縉笑道:“下官調查過,這吳大籤在本縣頗有善名,為人也明事理知大義,有他牽頭發動百姓,收購軍糧一定能順利完成。”

朱秀叮囑道:“一定要按之前定下的價格給付,不許有絲毫短缺。若是銀錢不夠,就用布帛充代。另外,把這吳大籤記下來,往後還有用得著他的地方。”

“少使君放心,下官明白。”

關鐵石道:“百姓們手裡餘糧不多,滿打滿算只怕也收不到多少。為長久計,還是要想辦法弄到足夠多的糧食。”

朱秀點點頭,指了指源源不斷從縣城各處湧來的百姓,說道:“讓各指揮把兵士們輪番帶來看看,這就是安定百姓對我節度府的支援!有此民心,我們一定能渡過難關!”

牙城角樓上,魏虎面無表情地望著城門口熱鬧的場面。

身後的龐廣勝忍不住感慨道:“史家三代不忘善待百姓,時至今日,彰義百姓仍感念史家恩情。百姓們願意支援誰做彰義之主,一目瞭然....”

龐廣勝從懷裡取出一封火漆密信,遲疑著道:“將軍,這封信,還要不要送出城?”

魏虎沉默半晌,伸出手,龐廣勝將信交給他。

魏虎將信撕爛,撕的很慢,很細,成粉碎,一鬆手,紙屑被風吹散。

龐廣勝鬆口氣,露出笑容。

在他看來,安心留下,才是正確的決定。

魏虎突然沉聲道:“你說,朱秀打散牙兵重新劃分,是不是為了防備我?”

龐廣勝一愣,猶豫著道:“卑職認為不是,畢竟動亂過後,各指揮人員散亂,重新劃撥兵員,安排指揮使也屬正常調動。”

魏虎沉著臉不說話,不知道在想什麼。

龐廣勝低聲道:“將軍還是覺得,節度府無法勝過薛家?”

魏虎凝眼,遠眺城外。

“且先看看,朱秀會如何應付鳳翔軍再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