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發兵呂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三月下旬。

廣東,廣州城。

陰雨綿綿,春耕已然開始。

隨著與韃子的戰爭逐漸落幕,整個廣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而此時的秦明則是忙的暈頭轉向。

雖然他已進爵為“越王”,早已開府建衙。

然如今正值關鍵時刻,他根本沒有去琢磨王府官制。

而是,直接任命王熀為文官之首,總領民政。

其核心就在於招納百姓,恢復生產。

而軍隊方面,則是裁撤部分兵馬,駐防各府,整編剿匪。

這一塊,他直接讓楊四負責。

為此,他還升楊四為廣州總兵,加上當今陛下封的侯爵,足夠他統帥兵馬剿滅各府匪患了。

當然,剿滅並不代表消滅,而是先曉之以理,招撫為主,若是不願,那就發兵殲滅之。

而秦明本人,則開始把重心放到對“科技”的發展上。

比如籌建一座規模巨大的鐵廠,以生產鋼鐵。

還有船廠。一座超大型船廠,用來生產西方蓋倫船。

而且一開工就是兩艏。

至於相關的技術,由於金手指升級直接讓此前召喚出的工匠NPC升為了二級。

雖然花了五千召喚點,但卻是值得的。

畢竟升為二級的工匠NPC,其掌握的科技有了很大提升。

由於此前召喚的NPC乃是西方面孔,因而,蓋倫船的相關生產技術,也就順利掌控了。

不得不說這金手指升級之後,其能力實在是逆天了。

此後,秦明又花了一萬召喚點召喚了一名二級工匠NPC。

這次NPC乃是東方面孔,名喚宋雲。

據說是明末時期著名“科學家”宋應星的子侄。

儘管秦明對這身份產生懷疑,然卻絲毫不影響宋雲所掌控的技術。

這不,他直接向秦明建議,籌建火器鑄造廠,生產燧發火銃與紅衣大炮。

而地點自然設在了廣州府。

至於船廠,則設立在了廣州灣。

而鐵廠,卻是設立在了瓊州府。

畢竟那裡緊靠鐵礦,設在礦石地,有利於冶煉礦石。

安排好這些之後,秦明又馬不停蹄的開始親自籌建細作司。

何謂細作?

放到現代就是間諜。

放到當下,就是錦衣衛。

只不過秦明不敢明目張膽的叫這個名字。

畢竟那是大明“專屬”。

作為一方半獨立實力,他這位越王有著開府建衙的特權,遂而一些機構也有著自主權。

說得更直白點,就是你只要不造大明的反,其他的你都有資格任免。

這其中就包括了麾下的文武官員。

只要你最後將官職與對應的人名一起報給那位陛下,蓋上對方的大印即可。

再說回這細作司。

事實上,秦明很早之前就有過類似的想法了。

只是礙於沒有專業的人員,遂而只能依靠陳上川的義軍細作。

雖然這些細作在此前的幾次大戰當中,都起到了關鍵作用。

然他們畢竟不是專業的。

比起東廠與錦衣衛這等專業的細作機構,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為此,秦明這才要秘密籌建一個只忠於自己的專業細作機構。

而名字就叫細作司。

秦明並未起一個高大上的名字,也未起的晦澀難懂。

畢竟這是一個諜探機構,能低調就儘量低調。

何況,他畢竟只是越王,而不是皇帝,一些事情還真不好明目張膽的籌建。

這其中細作機構,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這樣的機構對於當今的陛下來說,是極為敏感的。

要知道,在秦明的設想當中。

這細作司將一分為二,一是對內監督,主要是防止有無二五仔與敵人勾結,其次就是打擊有異心反對他者,還有就是商貿上的監督。

而第二部分則是對外,主要是收集韃子的各種情報。

其次就是收集大明其他勢力,如晉王、如今的“閩王”,夔東十三家,還有偽清平西王吳三桂等外在“勢力”。

之所以要收集這些勢力的情報,當然不是要對這些勢力做什麼,而是以防萬一,一旦這些勢力出現反叛或是對他有威脅,對外的細作就會立刻將情報傳給他,也好讓他有個準備。

比如此刻病重在床的“閩王”鄭成功,一旦他有個三長兩短,其內部必然會掀起一場大的動亂。

若是有反叛將領想要投敵,他會毫不猶豫的出手。

秦明可是知道的,後世施琅就投到了韃子那一邊。

當然,如今施琅還未成為水師大將,更沒有投敵。

但這事,秦明也不敢肯定,畢竟即使現在歷史發生了改變,施琅會不會投敵還另一說。

不過那都扯遠了,還是說回現在。

籌建細作司,秦明自然沒有對外招人,而是直接召喚了兩名二級間諜NPC。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二人一個叫沉晨,一個叫張俊。

前者據說祖上三代都是錦衣衛,而後者其祖父更是官至錦衣衛指揮所。

當然,這身份,都是金手指系統的安排,至於真假。

也許是真的,也許只是半分真半分假。

不過,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二人確實有真材實料。

別以為當下的細作就一無是處,或者說錦衣衛一無是處。

其實錦衣衛或者東廠的手段幾乎涵蓋了當下各種情報收集方法。

而且這些方法有許多與現代類似。

只是因為礙於當下科技的局限性,所以看上去不怎麼高明而已。

然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因為據秦明從二人口中探知,這東廠與錦衣衛的情報收集有著一整套流程與制度。

這些制度都有著嚴苛的規定,比如單線聯絡,比如情報傳遞時採用加密的方式,比如喬裝打扮等等。

而細作的人員,也是優先從大軍當中,尤其是召喚兵種篩選。

畢竟忠心於他是細作司成員的第一準則,其次才是收集情報的能力。

除了大軍以外,細作司還準備從民間篩選一部分。

尤其是底層的流民。

畢竟流民大多都是無家可歸,且沒有什麼背景的,一般不會是其他勢力的細作。

而且流民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稍加運作,就能讓流民感恩戴德,這樣有利於培養他們的忠心。

從大軍當中的篩選很快就結束了,三天內,大軍當中悄無聲息的“失蹤”了百餘人。

沒有人知曉他們的去處,而他們的軍籍也被抹掉,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了,每個人都只有內部的代號稱呼。

而在民間流民當中的篩選就嚴苛多了。

秦明採取了考核的方法來進行篩選。

一是忠心考核,二是看人是否機靈,能夠隨機應變。

正是因為需要考核的緣故,直到半個月後,才從數萬流民當中選出了五十人。

也就是說,細作司目前只有成員一百五十人。

其中有兩名千戶,五名百戶。

這兩名千戶自然就是沉晨與張俊。

而百戶也都是召喚兵。

這樣一來,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證細作司的忠心。

選出成員後,下一步自然就是訓練他們了。

這訓練有兩名千戶負責,秦明自是無需擔心。

他所需要考慮的則是細作司第一個的任務。

或者說籌建之後的第一個任務。

這第一個任務很快就被秦明提上了日程。

這便是對呂宋的情報收集。

之所以將這作為第一個任務目標,那是因為秦明準備對呂宋大規模用兵。

按理說,如今與韃子達成“默契”,不再進攻,大軍理當進行休整才對。

可不久前,呂宋傳來訊息。

派去支援當地華人反抗西班牙人的義師人馬,在馬尼拉東南不遠的一座城寨,擊潰了西班牙與當地土著人聯軍,殲敵三千人,俘獲一千五百人

其中西班牙兵卒四百二十五人,其餘為當地土著。

這一場大勝,直接導致西班牙人的勢力大大被削弱,從而導致西班牙人將呂宋的據點皆都放棄,而後將所有兵力縮回到了馬尼拉城內。

不過,縮回馬尼拉城的西班牙人並未就此放棄,其總督一邊加固城防,一邊聯絡更多的當地土著人。

同時向美洲的殖民地及本土派出的求援艦船。

很顯然西班牙人想要負隅頑抗,準備憑藉馬尼拉城的堅固城防跟呂宋義師打消耗戰,直到西班牙人的援軍到來。

不得不說,西班牙人有這個底氣。

要知道,如今的馬尼拉城已經被西班牙人修築了數十年之久,不僅城高牆厚,且其上佈置了許多大炮。

這些大炮威力很大,且佈置的十分巧妙。

加上馬尼拉城城牆並非華夏那般城牆,防禦力就更為強大了。

遂而,面對“銅牆鐵壁”般的馬尼拉城,僅憑呂宋營那點兵力與大炮,顯然無法攻克馬尼拉城。

如此,秦明只能派出他麾下經歷過與韃子數次大戰的精銳大軍,橫渡南海,抵達呂宋,相助呂宋營攻城。

不過考慮到大軍剛剛與韃子大戰過,秦明考慮再三,最終只選擇調撥以炮隊為主,精銳刀盾戰兵為輔的三千人馬。

前者,炮隊調撥了三百餘人,四十門火炮。

其中紅夷大炮足足有十門,皆都是八千斤重的重炮,其他各型火炮三十門,也都是攻城火炮。

至於出兵的時間,秦明考慮再三,最終選在三日之後。

其實,越早前往呂宋越好。

但大軍必須要做好充分準備,且統帥這支大軍的主帥,秦明選擇了劉荏。

一來,他是召喚而出的,對於秦明絕對忠心,二來與楊四及鄭澧相比,他的綜合能力更強一些。

所以,經過再三斟酌,秦明選擇了他為此次徵呂宋的主將。

當然,水師艦隊自然也必不可少,秦明思慮良久,最終還是以張大鬍子為水師提督,統帥水師艦隊,護送大軍前往呂宋。

四月初,當劉荏率軍出征呂宋之時,各府剿匪也進入了尾聲。

最終,大軍剿滅五十餘夥匪患,剿滅匪徒山賊等一千餘人,俘獲三千餘人。

大軍傷亡二百多人,大多都是在攻山時,被匪徒石頭滾木所傷。

然真正陣亡的並不多,僅僅數十人而已。

可以說,與精銳大軍相比,匪徒幾乎都是烏合之眾。

且各個山頭的匪患人數並不多,而大軍攻山時往往都是數倍餘匪徒,因而受傷陣亡的人很少。

清理完地方匪患之後,大軍就進入了休整訓練期。

在此期間,秦明又再次對麾下大軍進行了整編。

並對軍中的一部分將領提拔成了副將、參將或是千戶。

而楊四與鄭澧,更是直接成為了一方總兵。

其中楊四為廣州總兵,鄭澧為瓊州總兵。

沒錯,鄭澧代替了秦明之前的官職,成為了瓊州總兵。

而張奔也被提拔為副總兵,成為了鄭澧的扶手。

李二也晉升為副將,統領雷州兵馬。

而陳上川也同樣成為了副總兵,繼續統領龍門三營。

除此之外,他還統領欽州營及合浦營共六千人。

而楊彥迪兄弟,也一個成為了參將,一個成為了遊擊將軍,調到了高州府統帥高州左右二營,麾下有兩千精銳戰兵。

其中高州右營為水師營,有趕繒船十艏,其他各型戰船四十艏,水兵一千五百。

…………

四月中旬,當稻穗開始抽穗之際,秦明麾下大軍,經過整合及部分擴編,共有水陸四十營人馬,共兩萬五千戰兵,其中半數為精銳戰兵。

另一半,也有堪比精銳綠營兵的戰力。

而這時,秦明也收到了從呂宋送回的情報。

馬尼拉城被劉荏率軍攻破了,目前,他正在率領麾下兵馬繼續追擊逃離的西班牙總督一千多殘兵。

至於大戰的經過,送回的情報當中並未細說,但秦明能夠猜測到,劉荏定是經過了一番激烈攻城,才攻破馬尼拉城。

好在馬尼拉城被攻破,西班牙人即使逃向南方,也應該成不了氣候了。

畢竟西班牙人此前的實力大多在呂宋大島北部,而南方大多是土著人建立的小國。

而這些小國或是部落與呂宋的土著不怎麼對付,與西班牙的人關係,就更不好了。

如此一來,劉荏只需率軍將這些西班牙殘兵逼到這些土著人建立的小國勢力範圍,讓其互相廝殺,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到那時,劉荏即可率軍南下,一舉擊潰這些土著小國,將其地盤納入勢力範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