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大破韃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廣西戰場,雙方都陷入了僵持階段。

李定國率軍圍攻柳州,白文選繼續攻打桂林,而偽清廣西都統線國安卻是依舊死守桂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湖廣的韃子援軍則牢牢掌控著柳州府。

而此刻,遠在雲南的昆明城內,一輛馬車緩緩駛入了城中。

很快,馬車就停在了平西王府門口。

此時,從車上下來一人。

來人一縷山羊鬍,頭戴大帽,大概四十來歲。

他對著隨從與車伕滴咕了兩句,便讓其在外等候,而他則走上前去。

不一會,他就跟隨守衛進入了府邸之中。

…………

與此同時。

被大順殘餘勢力夔東十三家圍攻的重慶府府城,終於在不惜代價,加上裡應外合的情況下被攻破了。

大軍長驅直入,很快就將整個重慶府橫掃,殲滅韃子近四千人。

這讓近在遲尺的成都府的韃子瞬間風聲鶴唳起來。

坐鎮成都府的蘇克薩哈更是一邊組織現有的兵力守住成都府城,一邊迅速向漢中求援。

可此時漢中哪來的兵力可救援成都府。

遂而,漢中也只能向陝西求援。

然就在此時,也許是因為攻打重慶府傷亡太大,亦或許是內部意見不統一。

當夔東十三家的大軍攻下重慶府後,卻並未向成都進軍,而是留在了重慶府。

這著實讓成都府的蘇克薩哈有些摸不著頭腦,以為這些大順餘孽又在醞釀什麼陰謀。

…………

暫且不提西南的戰局,此時再說那東南沿海。

準確來說是福建浙江等地。

鄭氏大軍在延平郡王的指揮下,充分吸取了數年前攻打南京城的教訓,採取了利用手中水師,不斷攻取沿海府縣的戰術,殺得浙江與福建兩地的韃子疲於奔命,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捷。

然就在這關鍵時刻,一則謠言卻突然傳播開來,說是延平郡王已臥病在床,不省人事。

甚至有傳延平郡王鄭成功已經病逝,只是鄭氏秘不發喪而已。

這則謠言一開始並未有人信,然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傳,且傳的有鼻子有眼。

這下,身在前線指揮作戰的鄭氏大將,紛紛擔憂起來,士卒們也有些動搖了。

思明島,一座府邸內。

氣氛略顯沉悶,守衛的親兵嚴陣以待,將府邸圍了個水洩不通,就連一隻蒼蠅都無法進入。

而此時此刻,府邸後堂,一房間內,數十名大夫聚集在一起。

他們或聚坐,或商議,或會診。

然眾大夫臉上卻皆是一臉的沉重,目光時不時會瞟向床榻之上,奄奄一息的中年男子。

那中年男子微閉著雙眼,呼吸微弱,臉色慘白,嘴唇也毫無血色。

很顯然,這男子已然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了。

而這男子不是別人,正是鄭氏大軍的主帥延平郡王鄭成功。

外面謠傳,雖然有真有假,然有七成是真的。

鄭成功病了,病的很嚴重。

事實上,數個月前,他在承天府時就病了,而他這病也時好時壞,儘管他一直強撐著,還能在床榻上指揮。

可到三日前,他就時不時陷入昏迷之中,幾乎很少醒來。

而被鄭母秘密叫來的大夫,也都束手無策。

她自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作為婦道人家,鄭母雖不是生母,卻是嫡母。

在這個封建時代,其地位顯而易見。

遂而,在從大夫口中獲悉鄭成功的病情之後,她只能一邊下令封鎖消息,一邊秘密派人前往南澳島,讓鄭經趕回來。

如今的鄭經雖然被鄭成功“流放”到了南澳島,然世子位並未廢掉。

而且最近他在對戰韃子的大戰當中,表現很不錯,許多鄭氏將領也對其刮目相看,遂而鄭母想將其召回,以防不測。

可是此時鄭母卻是並不知道,就算是想要召回鄭經,只怕也沒法子了。

因為此時的鄭經已經不在南澳島了。

他率兵已進入潮州,正奮力抵抗著韃子的入侵。

原來偽清福建總督李率泰與鰲拜匯合後,迅速攻取了潮州北部許多數縣之地。

這眼看就要南下攻取府城了,鄭經在幾名幕僚的建議下,最終還是出兵打算抵擋李率泰與鰲拜的兵馬。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何況他麾下兵馬並不多,且大多為水師戰兵,因而他只能選擇避開敵人鋒芒,從側面迂迴來襲擊李率泰的綠營兵。

而對於鰲拜的八旗兵,他根本沒法撼動,也不願與其硬碰硬。

可他不願,鰲拜卻想要他的命。

這不,鄭經一不小心,還是中了鰲拜的計,被圍在了潮州府城。

…………

此時,潮州府城東北三十裡開外。

秦明率領麾下兵馬一路馬不停蹄,總算是趕到了此地。

此時他麾下足有一萬五千人。

除了原有兵馬外,他又將召喚點全部召喚了一百關寧鐵騎。

至於白桿兵,他並未招募,一來是召喚點不夠,二來白桿兵如果人數太少,是沒法對八旗兵產生威脅的。

而關寧鐵騎不同,如今他麾下已有四百五十名關寧鐵騎(此前損失了三十名),再加上這一百名,就是五百五十名。

這對於大軍整體戰鬥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此刻,天已黑,月色全無,星光卻閃爍。

秦明麾下大軍已然悉數紮營。

而三十裡開外,潮州府城下,韃子自然也扎下營來。

一路尾隨韃子而來,秦明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如今韃子援軍分為三路,一路奔廣西而去,目前正與晉王對峙在柳州與桂林一線,一路已被秦明殲滅一半,目前僅有洪承疇率領的兩萬五千綠營兵駐紮於龍南,按兵不動。

而剩下的便是李率泰率領的四萬綠營及鰲拜的六千五百八旗兵。

很顯然,李率泰與鰲拜這一路人馬是最強,兵力也是最多的。

若是能夠殲滅,韃子必將遭到重創,到那時整個南方戰局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說不定能夠藉此一舉攻佔南方數省之地也不一定。

畢竟到那時,整個南方的綠營兵將所剩無幾,而韃子八旗兵一旦損兵上萬,短時間內根本就派不出更多兵馬南下。

如此一來,形勢就將逆轉,形成南北對峙狀態。

當然,對於駐紮在龍南的洪承疇及麾下的兩萬綠營兵,自然有周全斌與張煌言去對付。

這兩人在攻陷廣州城及越秀山大營後,很快就將兵馬擴充至三萬。

兩人加起來也就是有六萬兵馬。

儘管這六萬兵馬當中,也就只有兩萬精銳,然對付洪承疇的兩萬五千綠營兵應該足夠了。

何況,保昌城及梅關還有劉荏數千明軍駐守,洪承疇要想從南安府繞到南雄府,顯然要過劉荏這一關。

而劉荏佔據梅關,洪承疇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沒法在短時間內突破梅關進入南雄府。

南方三地大戰,北方也不平靜,此時隨著南方戰局發生根本性改變,韃子一敗再敗,許多反清勢力紛紛冒出頭。

尤其是白蓮教等教派,他等打著各種旗號,不斷衝擊著韃子在北地單位統治,一些槽幫的幫眾也加入其中,導致整個京杭大運河都受到了影響。

最重要的是糧草的運輸出現了問題,從而導致整個南方的戰局徹底偏向的明軍。

而這一切,身在京師的韃子朝廷自然察覺到了。

那位太皇太后不得不緊急召見重臣商議此事。

可商量來商量去,韃子的一眾朝廷重臣卻始終沒有什麼好的主意。

在他們看來,現在只能繼續增兵南下。

只有打贏了這場仗,將明賊徹底消滅,才能將局勢逆轉,否則一切都將是徒勞。

然而增兵南下談何容易。

先不說韃子綠營兵早已損失了十多萬。

而全國上下,韃子的綠營兵也不過幾十萬而已這一下子損失了十多萬,韃子哪還有錢來徵兵養兵。

再說就算臨時招募新兵,那也需要時間來訓練。

這樣對於韃子而言,沒有個三五月,根本就行不成戰鬥力。

再說,如今白蓮教、漕幫等勢力不斷反清,反清浪潮高漲,這讓北方的糧食都出現了問題。

甚至已經開始出現了人吃人的地步。

而這樣的情況,也導致不少地方出現了“叛亂”。

韃子疲無奔命,哪還有精力與兵力南下。

為此,那位太皇太后不得不迅速派人南下江西龍南縣,詢問洪承疇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至於為何沒有詢問范文程。

那是因為正在長沙坐鎮的范文程已經臥病在床,根本就沒有能力來回答了。

可以說,隨著范文程的臥病在床,整個長沙城也陷入了詭異的氣氛當中。

…………

東城門。

數十名綠營兵悄悄開啟了城門。

而這時候,城外數百人正悄悄等待著,他等一見到城門開啟,立馬就興奮不已。

“快!快!立刻衝入城內,殺韃子!”

“快!”

“殺呀……!”

“不好!中計了!殺出城去!”

然而卻是已然來不及了,這數百教民很快就被數千綠營兵給包圍。

很快這些教民就被斬殺殆盡了。

而這時候,一名綠營千總走上前,他撇了一眼滿地屍體,又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那開城門的把總,笑著走過去拍著其肩膀道:“徐把總,這次可多虧了你,才讓吾等將這些反賊一網打盡,相信範大人定會賞賜爾等的!”

說完,他轉身騎馬就往一座府邸而去。

而這樣的一幕,在湖廣各地上演。

幾乎在幾天內,整個湖廣省內的起義“叛民”就被誘殺殆盡。

可以說范文程這一招實在是過於陰險。

他裝病不說,還故意放出風去,那些反清的人,很容易就會上當。

以至於范文程幾乎不負吹灰之力就將湖廣反清勢力一掃而空。

而後,范文程立刻給湖廣總督寫信,很快一支援軍就從長沙出發,直逼廉州而來。

…………

再說此刻,翌日清晨。

秦明剛洗刷,就見親兵急匆匆趕了過來。

“報……總兵大人,斥候剛剛回稟,韃子放棄了全力攻打潮州府府城,派出了數萬人來攻打吾等大軍!”

“攻打吾營寨?這鰲拜是瘋了嗎?他不知道一旦被擊潰,便會遭到兩面夾擊?還是這傢伙有什麼陰謀呢?”秦明聽到親兵回稟之後,心中暗暗思索了起來。

不過沒容他多想片刻,有一名親兵再次來報。

“報……總兵大人,剛剛送來的訊息,洪承疇繞過贛州,竟出現在了潮州北部!”

“什麼!洪承疇也來了?”這一刻秦明也大為吃驚。

“難道張兵部他們未曾擋住?還是……!”

“快!再探!”秦明似乎想到了什麼。

也就在此時,大營內,兵馬開始迅速集結。

大戰一觸即發。

然而,讓秦明沒有想到的是這李率泰並未來攻打營寨而是繞過了大營,朝著惠州而去。

這樣的操作著實讓秦明有些摸不著頭腦。

而更讓秦明未曾想到的是鰲拜與洪承疇也改變了方向,紛紛朝著惠州府而去。

“怎麼回事?這韃子到底想幹嘛?”秦明完全不明白。

他看了看左右的楊四與鄭澧,瞬間陷入了沉思當中。

過了一會,他不禁看向了地圖。

忽然,他眼前一亮,似乎想明白了。

“快!立刻往回前往保昌!

秦明的話剛落,楊四就接著問道:“總兵大人,吾等不是該回援惠州府嗎?為何要去保昌”

“不是去保昌,是去梅關。”

“張兵部與周將軍有危險,韃子三路大軍的目標是他們!”這時候,秦明立刻解釋道。

梅關目前還在明軍手中,而張兵部與周全斌正在保昌城。

而鰲拜、李率泰以及洪承疇三路大軍繞這麼大圈,牽著秦明鼻子走,其目的根本不是攻打潮州,也不是為了包圍他麾下大軍,而是張煌言與周全斌。

畢竟相比秦明,這二人麾下大軍其實並不精銳。

這柿子要挑軟的捏,韃子又不笨,怎會不知這道理。

的確,鰲拜及洪承疇都是宿將,自是清楚他等劣勢所在。

再加上綠營兵屢次戰敗,損兵折將不說,還導致糧草補給嚴重不足,這已經讓三路大軍不得不儘快解決秦明及張煌言、周全斌三部了。

然前者是快硬骨頭,他等根本咬不動,遂而就只能將目光投向了這二人及麾下兵馬上。

然想法雖好,卻沒有想到,秦明已然看出了其目的所在,繼而做出了趕往保昌的決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