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廣西歸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前形勢下,清廷的糧草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充足的。

畢竟大明大部分領土皆被清廷奪佔,各省雖有零星起義,卻無法對清廷構成致命威脅。

然糧草雖相對充足,軍餉的貴乏卻依舊讓清廷傷透了腦筋。

尤其是此次調集十幾萬兵馬南下“平叛”,清廷幾乎掏空了國庫裡的銀子。

再加上這些年,西南方向連年征剿“明賊”,清廷的國庫早已入不敷出了。

這次,若不是為了阻止“明賊”北上侵入江南之地,影響江南稅收的徵收,清廷也不會下如此大的決心,不惜調集南方五省綠營兵力,又調派一萬真八旗軍南下。

…………

二月初。

也就在南方春意勃發之時,五省總督洪承疇正式下令發兵十五萬。

其中包括各省綠營兵八萬,兩萬漢八旗、以及五萬民夫。

當然,對外自然是號稱三十萬大軍。

而除此之外,剛被清廷拜為徵南大將軍的鰲拜,此刻也已率一萬真滿族八旗韃子南下已過江寧城,正準備前往南昌,再南下廣東。

可當鰲拜率軍剛渡過長江,行至南康府時。

他收到了來自於廣東的戰報。

廣州城陷落,“明賊”將平南王尚可喜等人極其麾下兩萬大軍圍困於廣州城北部的越秀山大營當中。

可以說,越秀山大營已然及及可危。

“混賬!這些尼堪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竟如此不堪一擊。”

“去!傳本將軍將令,加快行軍速度,大軍務必在五日之內,趕到臨江府!十日之內進入廣東境內。”

“是!大將軍!”

…………

既然鰲拜收到廣東最新戰報,身在南昌行營的洪承疇不可能收不到。

事實上,鰲拜手中的戰報就是洪承疇從南昌送來的。

洪承疇原本在江寧坐鎮,他打算一邊整合兵馬南下,一邊前往福建的。

然最終,他卻還是選擇了南昌。

畢竟五省綠營的八萬大軍將在南昌、泉州以及湖廣長沙城三地集結。

而南昌剛好位於這三地的中間位置。

其中,江西及江寧兩地綠營兵將於南昌集結,而浙江與福建兩地的綠營兵則將在泉州府府城集結。

四川與湖廣兵馬則在長沙城集結。

到時候,大軍則分成三路南下,其中泉州方向的綠營軍將攻打潮州,惠州,而集中於南昌的綠營大軍則會直奔南雄府、韶州府而來。

至於湖廣長沙城的綠營兵馬,則不會直接攻向廣東,而是會攻向廣西桂林府。

洪承疇如此安排十五萬大軍,並非胡亂指揮,而是考慮到若是只一路大軍南下,先不說糧草供應如何,就是這行軍速度也會比三路大軍要慢許上多。

畢竟這是五省綠營兵,若是都集中到一地再南下,那勢必在集結的路途當中耗費大量時間。

如此一來,對於廣東、廣西戰局,將頗為不利。

洪承疇打了這麼多年仗,自然不會犯這種低階錯誤。

何況,他乃宿將,自是深知廣西之地的重要性。

若是能將晉王李定國及麾下兵馬擊潰,活捉那“偽帝”永曆,勢必會促使廣東戰局發生根本性的扭轉。

這一招“圍魏救趙”,雖是陽謀,卻也很難勘破其解決之法。

再且,一旦攻下廣西,就能從西面威脅“明賊”所佔據的欽州、廉州、雷州乃至是瓊州府等地。

到那時,朝廷大軍將從西面、背面以及東面三路合圍廣東的明賊。

此戰術看似中規中矩,卻也不失一招妙棋。

…………

洪承疇出招,遠在廣西的晉王李定國自然收到了風聲。

不過此時的他根本顧不得這些,這會,他麾下的幾路主力大軍,正不斷向柳州及桂林推進。

一支三千人的偏師,也在收攏部分投入麾下的土司兵馬後,迅速向東邊的潯州與梧州推進。

而這時候,廣西都統線國安則彙集了幾路殘兵,聚守在桂林府、柳州府及平東府三地,打算以三府之地來抵擋晉王李定國的兩萬精兵。

慘烈的拉鋸戰此刻正在三府交界的龍門寨一帶上演著。

雙方的兵力大約是一比一。

晉王李定國派出了麾下十幾名大將,領著二十營人馬,共一萬八千人攻龍門寨。

而龍門寨內極其周圍的黃洞寨、貓兒堡、石牆寨及雲江等地則佈置有偽清廣西都統線國安的兩萬兵馬,其中精銳戰兵不過六千,其餘不是土司兵就是民夫、青壯。

然線國安佔據地利,一時之間,晉王李定國的大軍還真沒法突破這附近的防線。

不過,那一支由晉王世子李嗣興所率領的偏師,卻是一路高歌勐進。

大軍人數更是越滾越多,沿途各縣、各城、各土司幾乎皆都是望風而降。

很快,李嗣興就率軍八千餘人將梧州府給團團圍住了。

此時的偽清知府黃龍與同知等一眾官員正在府衙當中,急得如同熱鍋之上的螞蟻,根本不知如何是好。

要知道,原偽清廣西總督於文躍“反叛”後,梧州府就“失聯”了。

都統線國安將大部兵力抽調駐防桂林,而府內的兵馬,也大多抽調過去。

如今城內不過堪堪一千營兵,即使將城內所有青壯集結,也不過才兩千人,而糧餉等就更不用說了,梧州府庫內早已所剩無幾。

“怎麼辦?”

“要不投降得了!”

“是呀!乾脆投降得了!”

“城外明賊……明軍有八千人,而梧州城內不過一千營兵,這實在是相差太大了。”

…………

“不能投降!絕不能投降!”

就到其他一眾官員想要投降時,坐於上方的知府黃龍卻是連連搖頭。

他掃了眾人一眼,即刻道:“諸位同僚,可別忘了城外明賊提出的條件,莫非諸位真的想捨棄這一身榮華富貴,去當一個鄉勇小農!”

“知府大人!其實這已經算不錯了,此前南寧府的上官都被明軍給砍了頭顱,吾等能保住性命已實屬萬幸,何況吾等早已被朝廷所拋棄,那都統線國安也根本不管梧州,吾等還不如投降算了!”

“同知大人所言甚是。”

“投降吧!知府大人!”

“是呀!投降吧!”

“要是不投降,那就休怪……”

“呵呵……”

然就當一些官吏打算威脅知府黃龍之際。

此時,堂外突然來了數十人,這數十人領頭的有二人,其中一人正是偽清廣西左布政使金光祖,而他身後跟著的則不是別人,正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清初名臣于成龍。

原本于成龍於去年剛從國子監到羅城縣上任,擔任知縣。

他本想著能夠在羅城幹出一番大事業,也好獲得“朝廷”的提拔。

然不久前,廣西總督於文躍“反叛”。

叛軍一路向西南而來,羅城也因此而遭殃。

身為知縣的于成龍自然也被裹挾到了“叛軍”之中。

而身為左布政使的金光祖恰巧也在叛軍之中。

金光祖見于成龍見識卓越,加上自己打算逃離叛軍,便和于成龍一起在“叛軍”剛離羅城,就伺機逃離了。

不過,二人並未就此北上去尋找廣西都統線國安,而是趁此時機南下來了這梧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進入梧州之後,金光祖利用自己的身份,最終秘密掌控了梧州的守軍。

而他在聽說身為梧州本地人數十名官吏打算挾持知府黃龍投降之事後,立馬就和于成龍一起率領數十名親兵趕到了知府衙門。

“哼!一群貪生怕死之輩,白白辜負了朝廷對爾等大恩!來呀!將這群叛逆給本官押入大牢當中,嚴密看管起來!”隨著金光祖一聲令下,于成龍身後的數十名營兵立刻抽出了手中的腰刀。

“你……你是何人!竟敢在知府衙門動粗!可知本官是何人?本官乃梧州同知……!”

“同知?本官乃左布政使,爾等上官!真沒想到你這同知竟連本官都未見過,”說著,金光祖就冷哼一聲,其身後營兵迅速將那剛上任三天的本地同知給壓了下去。

此後,又有十幾名官員被押入大牢。

剩下的其他官員見此一幕,立馬就開始說阿諛奉承的話。

事實上,對於金光祖這位左布政使,諸位偽清官吏倒也不是沒有見過。

只是,因金光祖於數日前和于成龍二人從城外逃入城內,模樣狼狽,這些官吏也就沒把二人當回事。

畢竟掉毛的鳳凰不如雞,金光祖雖是上官,卻在本地人擔任官員的人眼中,也就那樣。

然這些本地大族出身的官員卻沒想到,他與于成龍僅僅用了不到七天時間,就將城內的兵馬掌控了大半。

尤其是于成龍,這人不過一小小的羅城知縣。

羅城是何地,眾人自然心知肚明,這樣一芝麻綠豆小官,卻是一頭勐虎,將眾人都給反噬了。

“哼!爾等都聽好了,誰要是再言投降二字,就別怪本官不客氣!”這時候,金光祖再次冷眼掃視了眾官吏一眼,言說了一句後,隨即對著知府黃龍道:“知府大人!本官來遲了!”

“布政使大人客氣了,是下官的錯,下官低估了這些叛逆”

黃龍拱了拱手,卻是笑著答道。

“咳咳……兩位大人,依下官看來,目前還是正事要緊,城外明賊似乎即將攻城,還請速速……”

“報……報!明賊……明賊……殺進城了!”然還未等于成龍把話說完,一衙役就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對著三人言道。

“什麼!”

此刻三人瞪大了雙眼,滿臉不可置信。

“難道是那些本地大族?”

這一刻三人似乎想到了什麼。

“快!立刻去東門,那裡有本官掌控的梧州營三百營兵!”

此時,金光祖自是明白,明軍既已被本地大族放入城內,那這城就收不住了。

此時不逃,更待何時。

只有向東門逃,逃出城去後,即刻往北,進入平東府,或許才有一線生機。

然三人剛抵達東門,身後就響起一陣喊殺聲。

緊接著就是一隊騎兵飛奔而來。

“殺……別走了那狗知府!”

“還有那韃子布政使!”

“殺……!”

“快!快走!出城!趕緊出城!”黃龍聽到身後的動靜,本能的往回一瞧,嚇得頭皮發麻,他發現殺來的那隊騎兵,身上滿是鮮血,身上的鎧甲也非明軍鎧甲,而是土司兵馬所著鎧甲樣式。

更為重要的是,他認識那領頭的騎將,似乎是附近土司的土司官,據說是個殺人魔頭。

而此時此刻,金光祖與于成龍二人早已奔至城門口。

“開啟城門!開啟城門!”

“吁吁……”

二人勒住韁繩,待守城兵卒開啟城門四散逃出城,他二人立刻就領著幾十名心腹朝城外逃去。

反觀那知府黃龍可就慘了,他身材肥胖,又是文官,騎馬自然跑得慢,很快就被那隊騎兵給追上了。

“下來吧!狗韃子!”這時候,那領頭的騎將一把將偽清知府黃龍給拉下馬來,摔了個狗吃屎。

“噗……”

下一刻,待那知府黃龍剛爬起,就被馬蹄踩在胸口,一柄鋒利長刀劃過脖頸,頭顱瞬間高高飛起,鮮血噴濺而出。

…………

梧州被明軍攻佔,這訊息很快就傳到了“一牆之隔”的羅定州,而駐守羅定州的明軍千總立馬就將訊息送至了越秀山大營腳下的秦明手中。

秦明看著送來的書信,也吃了一驚。

這李嗣興作為晉王世子,還真有點他父王的模樣了。

秦明笑了笑,隨即下令,再次擂鼓聚將。

很快,一則命令就下發各營。

楊四領兵開始向南雄府開進。

而鄭澧則率軍五千試探向著湖廣挺進,做出兩面出擊的態勢。

而這時候,張煌言部也派出一支兵馬,往江西而去。

這下,湖廣與江西兩省與廣東交接的府縣,頓時風聲鶴唳緊張起來。

尤其是此時已率兵向廣東而來的鰲拜,他率一萬八旗兵離南雄府不足二百裡。

聞聽明軍打算北上,他驚怒之餘,也不由露出一絲冷笑。

“去……即刻傳令前鋒,做好殺穿明軍先鋒的準備!”

此時此刻,鰲拜滿臉不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