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重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康三元剛開始上京的時候是心慌意亂的,但隨著車行轆轆,她逐漸鎮定了下來,開始冷靜細緻的考慮如何見皇上,以及該怎樣說才能救景年——她想到了景年的後母林夫人。

林夫人怎麼說也是景家的人,康三元覺得她不可能置景年的生死於不顧。而林夫人又是皇上母家的皇表姐,這層親戚關係多少應該有些面子。如果先透過她再來見皇上的話,要比自己莽撞的去碰門要好的多。

所以,她日夜不停的到了京城之後,先去了紫榮街景府拜見林夫人。

而西北這邊青庸城下,此時已經是一片慘烈的殺戮景象,莫兒墨的人攻城日夜不息,由於青庸城易守難攻,所以城外的一方開始時便處於劣勢,傷亡慘重。呆在城裡的景年這一邊倒還可以勉力支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幾天之後,莫兒墨便又新派來了大批增援的騎兵,還夾雜著些攻城兵之類的,景年這裡便有些吃力了,不眠不休的殺戮已經使他的戰袍沾滿了鮮血,眉目在緊張專注之外也添上了一抹狠色。他一邊死守,一邊命人在地下挖掘新的通道;另一邊也寄希望於張也,張也部現在雖然也歸陳啟迭轄制,但駐防卻不與陳啟迭一起,或許他能聽到自己目前的困境,前來幫助也為可知。

十日後青庸城下成了人間地獄,到處可見的是汙血和棄屍,空氣中瀰漫著難聞的燒焦的氣味。城裡的百姓中,已經拔不出青壯年來補充守城的兵力了。破城之日已經屈指可數……

景年一邊緊盯著城防,一邊仍舊命人日夜趕工的挖掘隧道,他深知這條道基本上就是唯一的生路了。正在這種膠著不下的攻防狀態時,這一天正在城牆上巡視的景年卻聽到了城下的喊話——

喊話的胡兵漢話稍帶生疏,吐字卻十分的清晰洪亮,顯示出敵方的氣焰還很強。他一連三天喊的內容是:“你們的皇帝不管你們了!想用我們偉大的莫兒墨國王的手殺死你們!但是,我們國王喜歡英雄,希望你們歸順他!”

原來是來勸降的。這又說明三種可能,一是大概胡人也攻不動了,想誘降;二是莫兒墨打仗打瘋了,真的想納降他;三是純粹為了迷惑他,降低他的防禦心。景年覺得誘降繼而殺掉自己的可能比較大。所以不為所動。

勸降的胡兵喊話時一般是中午,他喊完話一撤,過不了多久新一輪的攻城就會開始,那攻城的將領口令之前會先叫一小兵到城牆底下問話:“我們xxxxx大領問候你們的將軍景侯爺,願不願意歸順我們偉大的莫兒墨國王?”

景年覺得胡人的喊話真囉嗦,一概不理,準備長弓硬弩伺候——景年將青庸城內能掘的守城利器全都應用起來了,府衙都拆了用作滾木雷石,就差拆城牆了……

白天石頭大棒的扔下去砸死了敵人,等晚上停戰,敵人遠遠的退守到山腳下的時候。這裡半夜城門卻悄悄的開啟,百十名的壯漢出去將白天扔出去的石頭再搬回來,運到城牆上重新利用,因此許多石頭看上去都血淋淋的,粘著許多不明之物。

喊話的胡兵這日又來——他們如今調整了勸降的策略,將喊話時間改在了傍晚,並且話也豐富了起來,新增了許多封官加爵甚至平分天下的東西。這天胡兵來喊話時,景年正帶著幾個帶傷的將軍們在城牆上視察,忽然聽到城下的人聲音洪亮的喊出了“景夫人”三個字,景年一驚便停下了腳步,鷹隼一般的目光投向了城下,城下的小兵就站在護城河岸,與城牆上的人彼此能看的很清楚,因此他見景年看他,便將聲音提得更大了:

“鎮國侯的夫人抱著吃奶的孩子去皇都了!走一步跪一步的向你們的皇上磕頭!為了她的孩子不失去父親,她不失去夫君!你們的皇上不見她,他要叫你們都死在這裡!歸順我們偉大的莫兒墨國王吧,他至少會信任他的領和部眾!他不會讓一位忠誠領的妻子屈膝下跪,看著她痛哭流淚而無動於衷!”這個胡兵不是以前那個,他的口才顯然要好一些,說的又多又流暢。

景年在城牆上呆愣了一下,便迅的轉身走下了城牆頭,走石階的時候,他晃了一下,伸手扶了下城牆,腦海中炸開了一樣都是胡兵的喊話。

三元上京去見明澤了?這是景年始料未及的,他相信明澤雖然多疑肚量小,但也只是希望自己死而已,並不會下作到去為難康三元母子或者林夫人母子,以來要挾自己進軍或者其他。

但康三元卻主動去找明澤了——她一定是聽說了自己被圍困在這青庸城內孤立無援的訊息,這才孤注一擲上京見明澤。

想到康三元此時可能又急又怕,正倉皇無措的不知道該如何救自己——她可能在明澤處受了軟釘子,也可能在三省六部的官員中碰了壁,或者如今一個正經人也還沒見上,正因為摸不到頭腦而急的搓腳流眼淚……一想到這些,景年的心中便像有幾隻貓在抓,疼痛不已。

他在簡陋的行軍帳篷內焦躁的踱步,五臟六腑都在翻騰煎熬中——

他一向將康三元置於自己的羽翼之下,保護的太好了。外面的滄海濁流、血雨腥風、明爭暗鬥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他從來不叫她經受和沾染。

他希望康三元嫁給自己之後,還是渝州城梧桐小院裡的那個三元,而不希望任何的汙穢或者繁雜的事物影響她,使她不自在。

如今看來,因為自己竟要讓她經受更大的折磨了。景年十分心痛……

其實,康三元此時的境遇,也並不完全像那個小胡兵所說。

康三元一進京師先去景府拜見了林夫人,然後毫不隱瞞的將自己的想法說與林夫人聽,想煩她代為引見,這樣她去見皇上也不至於太唐突,冒犯了聖顏於事有害而無利之類的。

林夫人聽了她的話之後,倒是略略驚訝的打量了她一眼,而後就沒有說什麼,只捧著茶碗長久的沉默,末了才嘆了一口氣,道:“你的意思我明白,只是皇上最厭人猜他的心思,若去說這事,定要犯他的忌諱,這樣就不好了。若說的不好,怕還不是一條性命兩條性命的事上,倒不如不見的好——至於景年,我想他原就在西北打過半年仗,應該熟悉當地的關防才是,此次能僥倖逃脫也未可知……”

康三元一時說不出話來——怪不得聽人說這個林夫人是個熱面冷心的人,今兒康三元才真正親見了。景年雖然是前室所生,不論怎麼說都是景家的人,林夫人母子今日還能這般尊貴排場,還不是一直靠的景年之力?若單憑一個忠臣後裔,孤兒寡母的哪裡能在這權貴雲集的所在立住腳,同時還處處被人敬著、高看一眼?

但就是如此,景年有難,林夫人卻連一句話也不肯為他說,就為怕牽連了自己。人啊,真是患難見真情……康三元對林夫人這種袖手作壁上觀的態度甚是氣憤,繼而又有些鄙視。

但康三元在輩分上是林夫人的兒媳,所以,她還是遵禮站著聽她說完了這些話,末了終是忍不住看著她道:“婆婆說的是,不過作為他的親人,我不能袖手旁觀,無論結果如何,我現在就去見皇上!”林夫人顯然從康三元的神情語氣中聽出了不滿的意思,卻依然不動聲色,只是眉頭微微不喜的輕動了下——康三元在景府只坐了一盞茶的功夫,便迅的告辭了。

繼而進宮,康三元根據以前東聽一句西飄一句得來的經驗,先找了掌管覲見事宜的通事舍人之長:一個薛姓的官員,這官員一聽是鎮國侯的夫人為西北的事兒而來的,不敢通報,敷衍康三元叫她明日再來。康三元便第二日來,來了之後這位薛大人又說皇上正在議要事不得閒又叫她等後日,後日又……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過了三日康三元明白了——人家是在拖自己,皇上對西北的情況是完全知情的……

這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一個從六品的小官如今就敢敷衍正一品的侯府夫人了……康三元站在金碧輝煌又高大森嚴的宮牆外,急的第二次落了淚,她屏住了自己衝動的心,知道這樣沒有任何好處,只會讓局勢不可挽回——這個世界也是個真實的世界,而真實的世界往往是殘酷不講理的,權力就是道理。

鐵刃也是道理,這也是皇上想置景年於死地的原因——自古以來皇位都是可以搶來的,誰的仗打得最好誰就是皇上的心病,因此歷代的名將幾乎沒有善終的,至少仕途不會善終……

康三元站在宮牆下百轉千回不知該如何是好,定了半日忽然想起景年曾經告訴過她的,王冕知中了進士之後,是分在了這京師裡樞密院內任職的,這樣一想她頓時又有了一線希望。

幾番打聽終於問到了王冕知——康三元抱著一絲希望親跑到他在京師租的小院子外尋他,其時已快三更天,王冕知剛躺下,他僱的一個老僕來開的門,見康三元一個華服貌美的年輕女子,還帶著些健僕站在門外,以為是走錯了人家的,起先不肯放人進來,後聽康三元說明了緣故,這才又驚又疑的去稟報主人。

王冕知倒是來的很快,進來時因為匆忙衣服都還沒穿整齊,兩下裡故人相見,自然是驚喜交加。康三元現,幾年不見王冕知已經由那個青澀的少年長成了溫潤如玉的俊朗青年了。

簡短的敘舊之後,康三元急急的又將自己此來的目的等向王冕知詳細的說了一遍,問他能不能想辦法讓自己見上皇上一面。

王冕知顯然對鎮國侯景年如今的情況也有所瞭解,而康三元嫁鎮國侯,是清乾朝廷內外的佳話,那天參加婚宴的雲集冠蓋們中,也有王冕知的一頂,只是以他當時的品級,尚坐在外三層院子內的下等席位上,穿嫁衣的康三元他沒見到,只在轎子進門時見了隔著密集的人叢看了一眼轎子而已。如今見康三元萬分焦急的為了鎮國侯之事上京面聖,想及當日鎮國侯成親時的盛況,以及自己宴罷回家後的那一場醉酒,王冕知不禁生出些世事如浮雲的感慨來,繼而又為康三元目下的處境擔憂。

王冕知認真的安慰康三元道:“姐姐不要著急,我這些年在三省六部中也頗有些相得的朋友,雖然俱非位高權重者,卻也各有說得上話的去處,如今姐姐先歇一歇且等我訊息——”安排了康三元等在淨室內安歇,他當夜便去尋人斡旋。

如此,在王冕知的相助下,第四日時康三元奉詔入宮見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