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景年是拄著一根拐在張齊的引領下進了康三元在錦夜城的新居的,他一進來,後頭還呼啦啦跟進來一班整齊的跟隨,個個臉上都帶著好奇和興奮。

院子內迎接的只有李嫂霍頓和章大夫,三人各各行禮,李嫂不敢抬頭,景年仿若無視,嘴裡只含糊的應著“唔唔”,人已經拄著柺杖,一歪一歪而又健步如飛的奔廳裡去了——目光急切,滿面紅光,一張玉臉仿若那迎春怒放的牡丹花……

張齊在一側緊緊跟隨,一張黝黝的小黑臉笑的也仿若一朵盛開的黑玫瑰花。

康三元在床上大咳之下,將剛喝下去的奶粥又嘔出來了一半,正歪在枕上大喘氣,床上的錦囊現在正抱在奶孃顧嫂懷裡,錦囊裡的小人正蹬腿蹬腳的哇哇大哭,顧嫂一邊拍哄一邊解著胸襟上的釦子,準備餵奶。青布則正在彎腰收拾地上的汙穢。一邊問康三元是不是奶粥不合口,要不要叫章大夫上來瞧一瞧。

康三元神昏力竭的靠在床欄上,聽兒子在顧嫂懷裡哭得聲嘶力竭,在煩惱之餘不由得有一絲心痛,正想叫顧嫂抱過來自己瞧瞧,卻聽樓梯上傳來一陣腳步聲響,一轉頭,只見門已經被霍的一下被推開了,隨光而入的是景年一道明晃晃喜洋洋的身影——紫金的冠兒,月白底子的錦袍,玉帶金靴。衣服耀人眼目,但他那張臉更加的耀人眼目——是一副傻傻而笑,紅光滿面的模樣……

康三元瞟了一眼,略帶失望的轉回了目光——幾個月不見,景年竟然成了這麼一副傻樣。

傻樣的景年一進來便直奔床邊,毫無風度的一撩袍擺直接坐在了康三元的床邊,彎腰低頭在康三元臉上細細的打量了一遍,眉目含笑,他拉起了她的雙手,道:“三元——”一邊神色帶些緊張的瞄著她的神情。

康三元十分呆板的應了一聲:“嗯”,眼睛也不看他。

景年便低了頭,目光往身後一溜,顧嫂連忙將懷裡哭聲漸小的孩子抱過來放在床邊,拉著青布悄悄的退出去了。

身後的門一關,景年立即站起來,繞到床的另一側,將錦囊抱在了懷裡,低頭審視——這孩子這會兒竟安詳了,腿腳蹬蹬,竟一聲也不哭了。

景年抱著孩子,一雙潤墨的眸子消失了平常慣有的刀鋒之氣,變得,有點像個好奇的孩童,就那麼頗為無邪的和襁褓中的娃娃對視了半晌——他眉頭舒展,五官柔和起來,竟頗有幾分為人父派頭的拍了拍錦囊,飽含寵溺的喚了一聲:“景熙——”

景熙?!

康三元大驚,本來一直做無視他狀的,此時也忍不住回過臉來,問道:“你說什麼?!”

景年將孩子合在胸前,眼波往康三元臉上一溜,悠然的笑道:景熙,是我給他取的名,景熙——”

康三元沒想到景年已經自作主張的取好了名字,他在思索的過程中竟從沒有徵求過自己的意見,不禁大為不爽,道:“取名字是件大事,你不和我商量商量就草率的定了?!”

景年一邊細細的審視著懷中的兒子,一邊隨口道:“兒子的名當然是做父親的來取,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這名字乃是我查閱了許久方定下的,是個萬全的好名字,我已經著人去衙門裡報好了——”

入戶為安。

康三元沒想到他這麼快就取了名,入了戶,禁不住板下臉來問:“入在哪裡了?”——她其實還是想著這孩子以後自己帶,乾脆跟自己姓算了的,

景年道:“自然是京都了——”

康三元想說什麼,又覺得身上無力,說出來的話不夠有氣勢,於是忍了忍道:“這孩子得跟著我”

景年道:“當然”,竟然也不和她爭辯,只怡然自得的逗弄孩子。

最後,康三元給孩子取了個乳,名叫:“進兒”,景年聽了只挑了挑眉毛,沒說什麼,算是預設了。

話說景年自回來除了下樓和章大夫略作交談之外,就一直窩在了樓上,他剛進來那會兒是白天,拉著窗簾康三元也沒怎麼看清他,等到了晚上就著燭光,康三元才現景年的腮上有幾道細小的疤痕,而他走路似乎也有些不大利落,更兼他常常要摸一下胸腹處,似乎很癢一般。

根據以前的經驗,康三元生出了疑心,在景年又坐在她床邊不知道第幾次看小進兒的時候,便注目在那處鼓鼓的包上,問是怎麼回事。

景年摸一摸額角,有些不好意思一般,看著牆角道:“騎馬摔的,把舊傷牽動了,這才耽擱了回來,你知道,我原本說好年前一定回的——”

康三元無視他這一番解釋,目光在他的臉上轉了一圈,末了哼了一聲,沒有理他——她心裡也猜到肯定是沒幹好事,不然平坦的大街上騎馬怎麼會摔出這一臉的傷來?

景年見狀,忽然欺近了一點,兩隻胳膊支在康三元的枕頭兩邊俯視著她,道:“三元,下月底我們成親吧”

“跟我回京師成親,拜完堂我們就回源安郡封地定居,你看如何?”

言罷望著她,目光溫潤清澈,神情專注又嚴肅,完全不似平日的模樣,康三元躺在枕上,整個人被圈在他的懷抱之下,兩個人的呼吸如此之近,康三元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起來,臉慢慢的熱了——她相信了景年的話是真心之言。

但不知為何,她總是覺得兩個人在一起不是很妥帖,也說不上是什麼地方叫自己不放心,總之,她還在猶疑。

是以,康三元移開了眼睛,以免在景年這樣有誘惑力的目光中失去了自己的主張,她道:“我如今只想養著進兒長大成*人,我還是…還是覺得我一個人先這樣過著吧……”

景年沒有回聲,康三元忽然覺得枕頭上一空,頭頂上的黑影也越來越小,她回過頭來,見景年已經離開了床,站起了身來,並背對著她,半晌,方緩緩的道:“三元…你是不是…還想著那個夏風……”

康三元一愣,她動動嘴想反駁,然而又不想說那樣的話,於是她沉默了一會兒才道:“洪度,跟夏捕頭無關,是我自己的事——”

她的這番解釋似乎並不能起到解釋的作用,景年似乎嘆了口氣一般,俯身又看了眼熟睡中的孩子,便轉身下樓了。守在外面的顧嫂青布便進來了。

隨著景年的腳步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康三元的心也一點一點的空起來,她看著青布和顧嫂將孩子抱起來,放進一邊的小床內,她們說了什麼她也沒聽清,只茫然的想:自己這是怎麼了?為什麼這麼排斥成親這二字呢?

繼而便陷入了沉思內想:和夏風在一起時也是這樣的嗎?

——和夏風在一起的時候,雖然排斥婚姻沒有沒到現在這種程度,但,對成親這種事也不是很熱烈的。

那時候自己雖然一直覺得很喜歡夏風,但是,相對於婚姻,自己也是更享受和他在一起的感覺。所以才會在夏風說起成親的時候,自己總覺得還不急,再等等吧,等自己忙過鋪子裡的事之後吧——結果就拖成了如今的局面。

為此,康三元始終覺得自己愧對夏風。

這也許就叫有緣無分吧,陰差陽錯的造成了兩個人的無分。

康三元思來想去,覺得夏風家如果是和表面上一樣的單純的話,自己真的是很願意嫁他的,可惜,總有許多的意外和不如意。

就如同現在和景年,也是因各種意外而造成的這些糾葛。

夜漸漸的深了,青布已經睡下了,顧嫂在帳子外面伴著孩子睡。康三元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她思來想去,覺得自己之所以這樣排斥婚姻,或者說對婚姻比較悲觀,追根究底,大概還是因為上一世和董清譚的關係導致的。

有關董清譚的記憶太深了,即使她穿越了,即使她已經重生一般的來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有了全新的生活,然而,上一世和董清譚的點點滴滴就像烙印,烙在她的靈魂中,叫她永遠也灑脫不起來,全新不起來……

有人說婚姻其實是兩個家族的戰爭,這句話再正確不過。

康三元在上一世,經過了和董清譚的愛情,使她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這句話所飽含的真諦——在與他的親戚們的周旋中,所有的關於人的奇異和齷齪,她都一一的體會到了——這些體會使她覺得深受傷害。

也許人和人是不同的,但,當不同的人處在相同的立場上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變得一樣。

所以,儘管世界不是一同個世界,康三元仍然明白這種“戰爭”,只要有男婚女嫁,它就依然存在在許許多多的大門小戶中,這些外在的牽引力,會日漸的消磨掉夫妻間所謂的愛情,而她,十分不願意再去體驗第二次。或者是潛意識中,不想某一種美好的感情被毀掉。

康三元深刻剖析了自己的心理之後,有點傷感,覺得自己擁有一顆受傷的心靈,這樣的心靈是不健全的,也許正是它傷害了夏風,現在也要傷害景年吧。

也許不論是夏風還是景年,都不會帶給她像當年的董清譚所帶給的一樣的困擾,但,世上的事誰又說得準呢?閻王都有犯錯的時候,何況凡人?

感情好的時候當然一切都是好的,男人也肯為女人著想,為女人付出,一旦熟了,或者成了黃臉婆了,哪個男人還會如寶似玉的珍惜著你呢?大概很少吧。一個女人在夫家,如果得不到丈夫的珍惜和尊重,那麼,恐怕夫家的貓貓狗狗都會比這個女人尊貴些……

康三元深覺,一個女人不論怎麼強大,一旦嫁了男人,尤其是為愛而嫁了男人,那差不多就是身心全方面的屈服,總之,既然嫁了,肯定是想融入對方的,包括融入對方的家庭。

前者比較好做到,後者基本上做不到,至少康三元覺得,後者,自己上一世是一點都沒有做到。那麼這一世呢——這一世最有可能是上一世的重複。

康三元不喜歡這樣的感覺,生活在這樣的一群人中的感覺。

康三元覺得:我既敢拼搏又能養得活自己長的也不是很醜,那麼為何要讓自己進這樣的圈套,過這樣雞零狗碎又不舒心的生活呢?為何不一個人瀟瀟灑灑的過日子,我說大門朝東就朝東,我說大門朝西就朝西呢?

總而言之,康三元忽然現自己在這一世的心,其實一直很冷,蜷成一團的那種冷。

她想:原來我是這樣的自私而懦弱,罷了,就不要再自欺繼而欺人了——我還是一個人過自己的本色生活的好。既不要毀了自己的一份自在,也不要毀了別人的生活。

康三元一夜無眠。

其實這一夜景年亦是,在與章大夫下了幾盤棋,換了藥之後,他在臨時收拾出來的臥房內,對著豆大的一盞孤燈在椅子上坐了大半夜。

景年卸了袍服之後是很美的——他披著家常穿的短衫,墨黑的長散開來,一半散在衣襟上,燭光朦朧,更顯出他那宛若墨畫的長眉,鋒芒內斂的點墨的眸子,長長的睫毛像扇子一般,濃重的陰影落在玉白的皮膚上,鼻直口方,嘴唇的弧度優美又誘人,從側面看,讓人很想用嘴唇貼上它。

夜裡獨坐的他,顯得有些慵懶和疲憊,不過因為喜事臨門,他的眸子裡時不時會閃過一絲笑意,只不過那笑意很快被墨黑的沉思淹沒——他在想事情,他覺得康三元今晚的話就是預設了他的問話。

她的心裡大概還是只有那個捕頭,沒有自己。

想到這裡,景年一陣心痛和頹喪,他抬手喚人,低聲的命人拿壇酒來。

月上柳梢頭,半壇酒沒了……

景年雪白著一張臉上床睡覺去了,他沒醉。多少年練出來的千杯不醉——此刻,他很恨它。

稍微合了閤眼,轉眼雞鳴五更天了。

這天早上,康三元的這個新院子裡一片靜悄悄,因為侯爺和夫人都晚起了,一個在樓上,一個在樓下,僕人們輕手輕腳的灑掃著庭除,李嫂在灶房悄悄的做早點。晨光正好,積雪半消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青布起來了,靜悄悄的站在院子內,並悄沒聲的塞給了霍頓一個小瓶子——治外傷的。康三元生產的時候把青布掐的痛叫了出來,兩個產婆扒都沒扒開,後來是霍頓聽到了,闖進來揹著身子將青布的手腕搶了下來,半個手腕已經淤青了。

後來霍頓就站在簾子外面,手伸在床前叫康三元掐了個把時辰,如今帶了外傷,青布過意不去,悄悄的給他送藥的——霍頓心比較實,遇上這種事他會不避嫌的出頭,張齊嘴乖人也溜滑,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他是不會幹的。若幹天後,霍頓被景年罰掃院子兼採買一個月,天天背米背柴的幹苦力。內中原因,院子裡的人都明白……

景年也只鬱悶了一夜,早上起來,用過早點之後,他便將康三元昨晚的話拋在腦後,又十分神清氣爽而又急切的上樓看小景熙去了——

景熙尿了床,顧嫂正在換尿布,他哭得嘹亮又委屈,景年在樓下聽了頗為心痛,腳步兒趕得不沾地一般的快……

作者有話要說:貼貼~~活活~~這章情節進展不大,後面會很快了~~謝謝親們支援~~麼麼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