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醜的孩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景年人雖然在京城耽擱下了,但康三元這裡的一舉一動他可都沒落下,並從京城源源不斷的送了各色年貨,先順河再順江而下,直達錦夜城。害的張齊霍頓兩個頂著寒風,踩著大雪一次次的去接,只能在肚子裡抱怨。

康三元聽從章大夫的指導,產期越近越不敢每日躺著,天冷不能到院子裡,便每日在飯前飯後在樓下暖的和陽春一般的廳堂裡遛彎兒,不時看看景年從京裡送來的好東西,以解煩悶。

現在,根據景年遙遙的指示,張齊等人已經將產婆、丫鬟、奶孃全部僱齊,都分配在樓下的若干個房間內待命,這院子裡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每天都很熱鬧。

康三元覺得這樣坐著等待一件事的時光,太過於漫長和煎熬了,夜裡天又長,於是她重操舊業,晚飯後無事時,又恢復了全家圍爐夜話的習慣,有時候是她講書,有時候是章大夫講些宮裡的舊事,末了,就一直是章大夫講舊事了……

宮裡的舊事,又是御醫知道的,大多不僅神秘,且多帶著些可怕和驚心。並且聽知情人講掌故,那傳言和事實真相之間的差距,便總使人會有不寒而慄的感覺。

因此,康三元聽著聽著,心,便一節一節的下沉——天下的事,道理大體都差不多,宮裡能有的事,平常的官宦人家自然也不缺,甚至連民間的小小的富戶家裡,那些事也是一樣一樣的……

身為女人,生活在這個可以共夫的社會,命運都是不容樂觀的。

尤其是她康三元,如今,景年已經在她左右前後的埋伏下了人手,將來,自己和這孩子的命運,就只有任他擺佈了——想到此處,康三元有些夜不能寐了。

康三元院子裡的新人:管飯食的李嫂、奶孃顧嫂、丫鬟青布、產婆趙婆婆、朱媽媽等人,俱沒有見過主家的男人的模樣,因此十分的好奇,閒談時也常問張齊等人,這些人中也只有張齊肯分神回答一下她們這方面的疑問——

霍頓對於這些話多的女人們避之唯恐不及,更兼認為她們亂打聽自家侯爺的尊容就是冒犯,因此從不敷衍。而章大夫有些年紀了,人又尊重,除了吃飯或者晚上康三元請他來聚談,他平日一般不怎麼出房門,只在自己房間裡讀書,寫字,偶爾出來溜溜,自然也不會和丫鬟養娘之類的女人站在一處嘰嘰喳喳的說這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此,這個院子裡數張齊人緣最好。康三元已經注意到,水靈靈的丫鬟青布姑娘,每次見到張齊的身影,雙眼都會亮亮的光。康三元知道張齊霍頓這樣的人是胡鬧慣了的,殺人放火、眠花臥柳樣樣都來的的,因此頗為良善的想,要不要提醒一下青布,不要愛上張齊才好呢?

轉而又瞥見霍頓雖然對這些婦人們比較冷淡,但,似乎看青布的眼神還算得上溫和,有那麼一二瞬,甚至有些熾熱。

康三元頓時不打算管這個閒事了——與其揮棒打鴛鴦,不如養神等看戲……

這樣過了年,一展眼,又過了十五元宵佳節——元宵節錦夜城的繁華熱鬧可以用人山人海,琉璃世界來形容,但身體沉重的康三元也只能自己坐在二樓上,一個人下棋為樂——院子裡除了霍頓,所有的人都散出去了,看花燈去了,連章大夫在診脈之後,也放心的出了門,去看這個江城的元宵景緻去了。

霍頓在樓下放煙花給康三元看。

煙花解不了康三元的寂寞,她看著自己的肚子嘆了一口氣,內心嘶喊:“怎麼還不生啊,怎麼還不生啊啊~~~~~~~~”

低頭看霍頓,霍頓在煙花之外站立,神情也有些寂寞——因為青布姑娘和張齊都去了街上。

康三元想起去年在銀姐家過的那個年——那時候好像心情也很不舒爽來著,不過那時候還是有件驚奇的事的,就是景年在她南城區小院子的梧桐樹下留下的那幾個腳印子。

康三元當時確定了是他的腳印沒什麼反應,現在經過了一系列的事之後,再想這件事,便忍不住滿面含笑了,想:他還是記得來看我的啊——

可是,今年,如果他真像他嬉皮賴臉的說的那些話是一個心的話,那也不應該一去不回,連個信兒也沒有——雖然有許多禮物,可是誰稀罕這些禮物呢!

所以,理了一遍思緒之後,康三元明白了自己的心——還是信不過景年。

不論柔情蜜意也好,既成事實也好,但,現實存在的差距和問題是實實在在的,不容人去忽略的,有這些現實的問題在,康三元覺得如果兩個人在一起,前途不可預測——是她自己的前途不可預測……

康三元開始完全陷入了女人的患得患失、謹慎自私的盤算中,一心一意的替自己打起了算盤,當然,也替自己的兒子……

景年不寫信,其實不能怪景年,他的兩隻胳膊現在還都包著呢……他又不肯叫別人代筆,這是由於他內心邪惡的想法導致的——他想,要給康三元寫信,自然要寫的柔情蜜意聲情並茂,讓康三元讀了如在眼前嘛,但這種信,怎麼好叫別人代筆,佔了便宜去呢(他認為康三元讀的是別人的筆跡,那個人就佔了便宜……)。

那麼如果只是寫一封平常的信呢?——平常的信又太生硬了,不足以表達他的心情,還不如不寫,以免康三元看不出自己的真情來,還要枉生別的猜疑(他也算瞭解康三元的好猜疑……)。

所以思來想去,只好“以物表相思”,不停的給康三元寄好東西了。

若干年後,通航南北的京機運河上流傳著這樣的一個故事:xx年前的那個年關前後,這運河上曾生過幾次罕見的大擁堵,那時節,隔不了一天就能看到掛著貼著“鎮國侯府”字樣的大紅燈籠的貨船從河面上經過,開的又快,船又大,有時候還是好幾只。別人家的船為了給它讓路,常常堵成一片,連江連岸的,幾個時辰都解不開。嘖嘖,有時候一天能看到幾條這樣的貨船吶,據說是鎮國侯給他的小情人送年貨的,年貨哪有送這麼些的吆,嘖嘖……

其實景年給康三元送的年貨也不多,大多是隨時想起來的好東西,比如有一次,就是專門封了應景的富貴花——牡丹,連花帶盆的用棉布罩子包好了,放在船上,文火燻養著,等到了錦夜城張齊抱回家的時候,那富貴牡丹正好怒放——正好擺在廳上過新年。

牡丹花容易得,難得的品種好;品種也還罷了,更難得的是牡丹花恰好在新春這一天怒放——

這主要是船上的花匠火候掌握的好——景年說了,如果送到了錦夜城花兒不是恰好開,就叫花匠不要回來了,可憐小花匠生在京師長在京師,剛娶的小媳婦還沒親熱幾天吶,自然不敢錯一天……

康三元的預產期是正月二十一,這信兒章大夫把準了之後,早就修書一封命張齊著人飛馬送回京師了。

信到京師的時候,正是正月十五,景年也剛開始拆臉上的繃帶,手腳尤其是胸腹處的還都不能動,吃飯也還得人喂著。

他一聽近侍唸完信,肚子裡掐指一算,便急的飯也不要吃了,這就命人叫大夫來拆繃帶,他要南下。林夫人不知道他在外面到底留戀上了一個什麼樣的女子,就掛心成了這般,想來一定是非等閒之輩了,便也不多說,只勸他先聽聽大夫怎麼說。

其時恰好張方等人在側,知道景年之傷的嚴重性,便紛紛相勸,景年自是不肯聽——他一邊咕咚一聲邁下床來,一邊挑眉睜眼的道:“你們哪裡知道三元的性子,如果我再去晚一步,等她生完了孩子,身體也養結實了,保不住又去哪裡躲起來了,到那時再找可就更難了!府裡的喜帖都出去了,可拖延不起——”

一邊也顧不上等御醫來了,自己用嘴扯著就開始解繃帶。慌得旁邊的侍從忙忙的上前幫忙——等御醫來了時,景年已經拆完繃帶,換了出門的衣裳坐在廳上自己端著碗喝茶了,一邊滿臉不耐的等著打點轎馬的人收拾好。

御醫看看無法,只得叮囑了些注意事項,比如:不可縱馬狂奔,不能過於顛簸勞累了等語,又再三的叮囑他胸口那塊繃帶一定要等到了日子再拆。

景年摸了摸胸腹處那個鼓鼓的包,雖然嫌棄它有礙自己華美的儀表,但還是決定先湊合一下再說吧——如今,自己可不是一個人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了,還有三元母子呢,做事情不能太任性了……

這樣,一番忙亂之後,景年也不拜別親友,只辭了林夫人,趁著天黑,便在京城漫天的煙花中,乘著四輪馬車,帶著隨從、銀票、草藥包什麼的,雪沫橫飛的南下了……

而此時的康三元,正在自家小樓上看煙花,盤算怎麼離開景年——與景年所猜測的一樣。

十五一過,康三元這個新院子裡便一片緊張的氣氛,康三元行走坐臥都有產婆並青布看護服侍,一舉一動都有人在後面張著,生怕出什麼差錯——張齊已經在背地裡給眾人上過課了,說:侯爺說了,夫人和小侯爺母子平安我們大家才都平安,侯爺回來自會有重賞。不過,如若出一點半星的差錯,咱們大家一樣,都沒得活!各人粉身碎骨那是小的!所以,接下來的日子諸位看著辦吧……

威脅,向來是景年張齊輩的所長,這些本就沒見過大陣仗的小婦人們具被張齊的話震懾住。於是每日戰戰兢兢,謹小慎微的服侍著,弄得康三元也緊張了起來。

康三元沒有生育的經驗,根據上一世觀摩電視劇的所得,只知道生孩子是個生不如死的活,因此日夜擔憂,李嫂顧嫂等人的安慰話她也一句聽不進去。以至於飲食漸減。

煎煎熬熬的好不容易等到了章大夫預測的產期,這一天樓上樓下所有的人都坐立不安,作為孕婦的康三元更是緊張十足,躺在二樓臥房的床上,覺得自己像刑臺上的羔羊。

她一輩子再也沒想到自己會這麼快就當媽了,而且是在這樣一個世界裡當媽,她不由得十分懷念上一世那個醫術達的社會,不禁對著在床前排排站在產婆們暗暗嘆氣。

陣痛的來臨是毫無預兆的,康三元等的日頭落山了還不見動靜,正下樓在廳裡吃晚飯,忽然一陣撕裂般的疼痛襲擊了她,疼的她頓時扔下碗筷,癱下了椅子,周圍一片驚叫聲,身影晃動,燈影重重,接二連三的劇痛隨即一波一波的襲來,康三元疼的頓時汗水眼淚一起往下流,險些暈過去——

原來生孩子是這樣的啊,除了痛還是痛,痛的綿綿無絕期,康三元覺得自己的身子都要裂成兩半了,她絕望之中抓住誰掐誰,聽到青布一聲尖銳的尖叫,她感到自己的手被人扒了下來,有一隻溫熱的大手伸到了她的爪下,康三元仿若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死命的掐住——

如此不知過了多久,康三元終於脫力,一陣更加劇烈的疼痛之後,她恍惚聽得有人驚喜的一聲道:“下來了”便暈了過去。

燭火搖曳,一切彷彿都已經遠去,她只有無盡的疲倦和虛弱,沉沉睡去。

這天夜裡她也沒有醒過,一直到了第二天中午方才醒來,一醒來便見房間裡簾子拉緊,密不透風,青布端著奶粥正推門進來。

而她的枕頭邊,多了一個包裹嚴實的錦囊——錦囊的頭上露出一個紅紅的小肉團,皺巴巴的不知何物。

康三元勉力的撐著身子,俯在錦囊上細細觀察——這就是我的兒子麼?

真的好醜啊……

康三元不勝失望,這樣皺巴巴紅彤彤眉毛鼻子眼都看不清啊——

她頹然的倒在了床上,看著青布手裡的奶粥道:“我餓了,青布,換些肉粥來——”

青布喜氣洋洋的將端著粥在床邊坐下,道“夫人,果然是個公子吶,章大夫說您現在體虛,先吃些這個順一順才能吃大補的東西”

一邊舀起一勺送進康三元嘴裡,一邊看了看錦包內的肉團道:“對了,還有一件喜事吶——聽說侯爺已經下船了,張管家剛剛去接人了——

一句話剛說完,康三元口裡的粥便不設防的咕嚕一下滑進了喉嚨裡,她頓時大咳起來,而與此同時,旁邊的錦包內也出了一聲嘹亮的嬰啼。

樓下的奶孃等人聞聲連忙上樓幫忙,臥房內一時人仰馬翻……

作者有話要說:祝所有的親們:中秋快樂!好事成雙!我愛乃們~~麼麼麼麼

漢唐的專欄:點這裡點這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