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循序漸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曾天順的養牛專案得到了許家莊的扶持。

仔細比較一番後,他覺得養奶牛比較麻煩,需要人工受孕不說,產奶期還要耗費許多人工擠奶,增加許多成本,不適合個人創業者。

他還是選擇養安格斯肉牛,只要養大到出欄就行,省心省事。

而且如果牛出欄後遇到銷路問題,許家莊可以簽訂定購合同,養出多少頭許家莊要多少頭,以合適的價格購買,不會讓他吃虧。

這無疑又增加了一道保險。

隨後,十月十五日,許家莊派了三輛拖拉機去了趟豐樂村,後面帶著鏵犁,找了塊面積較大的荒地,準備先翻耕一遍,等到明年開春再翻耕一遍,將荒地變為可耕地——明末的荒地還是挺多的,畢竟頂天了就2億人,人口密度比現代社會低太多了,在古代的華夏,其實從來不缺乏土地,只是缺乏對抗天災的手段,以及承擔不了官府地主的剝削而已。

然而在拖拉機轟隆隆開墾荒地的過程中。

曾天順突然發現自己忽略了一個問題,犯了個足以致命的失誤!

稅賦。

只要開墾了這些土地,就要去官府登記黃鱗冊換取地契,然後每年都要交稅納賦的。

雖然朝廷規定的稅額是三十稅一,加上九釐遼餉,也就4.233%的稅,再加上每個壯丁百文銅錢的賦而已,壓力看起來一點都不大。

但在這個皇權不下鄉的明末,這些稅賦,只是地方州縣確保必須交到朝廷的稅額而已,只要完成這個任務,剩下的是想怎麼徵收就怎麼收,只要沒把百姓逼的逃亡、造反,加派多少都是正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區別只在於收的稍微少點的,是百姓們眼中的好官,收的多的,敲骨吸髓的,就是該殺的貪官。

而興化縣裡的知縣辛士奇,顯然不是什麼好官。

就算他曾天順開墾的15畝地種的是草,也得繳納稅賦,拿不出錢糧就直接牽牛,用他養的安格斯牛抵賬。

這是萬萬不行的!

想到此曾天順臉色大變,當即叫停了拖拉機的工作,讓他們先停一停,然後又去了一趟許家莊,再次求見許莊主,又撲通跪在地上,說又遇到了麻煩,懇求莊主幫忙。

“又有何麻煩?”許遠問。

“開墾了田地,官府的稅賦小老兒交不起啊,不知可否託庇在許家莊名下,避免官府的騷擾,不然這牛定然養不下去啊!”曾天順道。

“集體莊園外的地,許家莊是管不了的,會跟官府發生很多衝突。”

許遠搖頭,見他臉上浮出絕望之色,又想了想道:“不過我這兒有個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你除了種十五畝的巨菌草外,還可以再種一畝的土豆,等土豆收穫後,可以賣給許家莊,我們以高一點的價格收購,讓你得到足夠的銀子交稅,如果官吏還要貪得無厭,許家莊會替你出頭做主,如此你覺得如何?”

許遠拿出了一個解決方桉,那就是多種一畝高產土豆,不僅足夠交稅,多出的土豆還能填飽肚子。

這樣的模式,其實就是愛爾蘭農業模式,要知道愛爾蘭島面積就8.4萬平方公裡,但該島上的島民們,就靠著養牛+種土豆這套簡單的勞作模式,在十八世紀讓島上人口增加到了500多萬。

只是由於糧食作物過於單一,爆發了土豆瘟疫,導致大面積的絕收,進而發生極其嚴重的饑荒,而在做人這件事情上從來不做人的帶英,不僅沒有幫忙緩解饑荒,反而加大徵稅力度,封鎖糧食進口,活生生餓死一百多萬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帶英覺得島上的人口太多了。

扯遠了。

回到許遠提出的這個多種一畝土豆用於交稅的方桉,曾天順想了想,覺得就種一畝的土豆而已,帶來的工作量不算大,完全在承受範圍內,便又叩了幾個頭,感恩戴德的接受了這個方桉。

……

處理完這個小小的插曲。

許遠把管家趙金德等人叫了過來,繼續籌劃著一件重要大事。

建立莊莊通銀行。

沒錯。

在穿越大聯盟交流群中,對於大老們所提的建議,許遠認為目前比較容易實現,可行性最高的,就是建立一套銀行金融系統,建立一套強大的信用貨幣體系,從而在這個體系的基礎上,獲取巨大利益。

經過連續數天的討論後,許遠與管家趙金德等人,定下了一個循序漸進、步步為營的發展方略:

“一開始我們步子不能邁得太大,不必貪大求全,可以先從我們十一座的莊園開始,在許家莊總莊建一座總行,在十座分莊園各建一座的莊莊通支行,運營一段的時間,等取得了莊內百姓信任,人們紛紛願意往記憶體錢,再吸引周邊村民和地主士紳往記憶體錢,擴大銀行的影響力和規模。”

“莊莊通銀行成功後,就可以去各個布政司(省)的省府,去京城、南京、揚州、廣州、成都這些大城,都設有我們的銀行機構,從而實現了‘省省通’,等影響力再擴大,客戶數量再增多,業務需求也增加後,就可以在大明的每個州、每個縣,都設立至少一座支行,從而達到終極的‘天下通銀行’形態。”

“至於信用貨幣,我們不能在沒有取得百姓信任的前提下,一開始就發行紙幣,這是完全不可行的,要先發行成色充足的硬通貨,如價值1兩銀子的本位銀元,價值1/100兩銀子的大銅元,價值1/500兩銀子的小銅元,以及最小的價值1/1000兩銀子的小鋁元,這五種金屬貨幣就能覆蓋絕大部分的交易場景,因為價值、成色充足,百姓不會覺得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

“金屬貨幣推廣成功後,就可以開始發行大面額的匯票,方便商人們進行異地存取。隨後推出支票業務,只要在我們銀行擁有大量存款的使用者,不必隨身攜帶大量金銀,只要口袋裡放一沓紙質支票,帶支簽字筆,就能完成大額消費,不失瀟灑氣派風度。等支票流行開來,為主流所接受,就可以正式推出圖桉精美,防偽技術高超的紙幣,逐步代替笨重的金屬貨幣,走完信用體系建設的最後一步。”

“總而言之,我們要像搭建一座高樓一樣,一磚一瓦,步步為營,循序漸進,切不可空中樓閣,一蹴而就,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樣,一年左右,我們實現‘莊莊通’;五年左右,我們爭取實現‘省省通’;十年內,我們實現‘天下通’,並順利的推出紙幣,讓所有人都能接受紙幣。”

除此之外。

就算是最初級的莊莊通銀行,為了建立堅實穩固的信用。

許遠宣佈拿出1000萬塊銀元、500噸精銅料、10萬石的精米,存放到銀行倉庫裡,作為貨幣價值的保證金,為即將發行的金屬貨幣面值託底!

“莊主,我們一共就11座莊園而已,這麼多保證金,足夠取信於民,足夠讓客戶感到踏實了。”管家趙金德興奮道。

“這是不是太多了,抽出這麼多的錢糧,會不會影響莊園的運轉?”

“不會,我們許家莊每月進賬數百萬兩,這點保證金不算多,何況我們展示了如此強大的實力,更容易取得百姓信任。”

“不錯,這些物資放哪不是放,存銀行倉庫,跟放在普通倉庫,幾無任何區別。”

“對了!”

會議最後,許遠補充一句:“在銀行的金庫、櫃檯、賬房等區域,監控攝像頭系統要先搭建起來,派守正之人日夜監督,我許家莊的銀行,是所有人的財富堡壘,絕不允許任何碩鼠出現!”

監控攝像頭?

這個詞彙讓包括管家趙金德在內的所有高層,都忍不住眼角抽搐,露出無奈之色,乃至隱隱有些不滿,暗暗抱怨莊主對他們太不信任了。

極個別人心裡剛升起的那點小心思,也被立刻打落無形。

沒錯,許家莊建立快三年了,每個月都有如山似海的金銀進賬,卻從未發生過大的貪腐事件,只有幾隻貪小便宜的小蒼蠅,被無情的驅趕出許家莊,大老虎一個也無。

大家怎會如此清廉,乃至清廉到跟這個遍地汙濁腐敗的明末世界格格不入?

一方面是許遠開出的待遇很高,足夠過上富足安逸的日子。

其次就是分佈在許家莊各個角落的監控攝像頭所發揮出的作用了,天天有個攝像頭在頭頂盯著,隨手偷拿點不值錢的物什都會開革出莊,誰還敢做出碩鼠之舉?

最清廉的環境就這麼形成了,畢竟許遠從來不相信什麼人性,因為人性本貪,沒有私心的只是極少數,人可以忍受誘惑一萬次,但淪陷一次就徹底輸了,故而與其寄託於某些人高尚的道德情操,還不如多佈置點監控攝像頭,實行零容忍的政策。

……

十月十八日。

一個風雪交加的日子。

此刻在佈滿霜雪的道路上,一輛自西而來的馬車,正在官道上緩緩前進。

馬車內。

“密之兄,你也太心急了,天氣甚寒,何不等開春再去許家莊?”

“內兄,許家莊的新奇之處雖令人神往,但冬日遠行,若遇大雪封路,我等恐回不了家過年了。”

寒風勁吹,方以智緊了緊自己的外套,對他們道:“澄之兄,妹夫,我在桐城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只想去許家莊尋得那個拯救蒼生的答桉。我等已進入了興化縣境內,許家莊很快就到了,我保證你們會不虛此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