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十五畝地養50頭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十月十二日。

豐樂村村民曾天順,趕著牛車,將裝在板車裡堆的高高的乾草,送往距離不遠的許家莊3號莊園。

這些乾草是他在寒冬正式到來前,在河邊的灘塗,在未開墾的荒地,在各種山坡田埂收到的,往年都是些沒人要,讓牛羊牲畜隨便吃的雜草,但自從許家莊宣佈以1文錢五斤的價格,不限量的收購之後。

往常不怎麼受人重視的雜草,頓時受到巨大歡迎,每家每戶都帶著鐮刀揹著揹簍,漫山遍野的去尋找、收割,再賣給許家莊,且從1號到10號新莊園全都收。

這下整個興化縣的雜草都遭了殃,一文錢五斤的收購價雖然不高,但對於隨處可見的雜草,稍微勤勞點,一天割個百十斤不成問題,賣個二十來文銅錢,能買兩斤多的粗米,夠一個成年人一天吃的口糧了。

只是趁著農閒,割雜草的人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最後所有人都割不到什麼草了,去年靠當二道販子收草賣草賺了不少錢的曾天順,今年怕是賺不了那麼多了,只有去年一半的樣子。

曾天順是個老鰥夫,今年四十一歲,他父母早亡,曾經有個妻子,但嫌棄他懶惰不求上進,就跟他和離跟了別的男人,連子女都沒有生一個,而後二十的多年,他一直過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日子,也沒有產生過改變的想法,覺得這樣的生活不算差。

按照現代人的說法,他就是條鹹魚,是古代的躺平一族。

這麼多年來,他從事過的職業不少,農忙時幫過工,給地主放過牛,在縣裡做過小生意,去運河上跑過船,包括這兩年的四處收購雜草賣給許家莊——雖然沒攢下什麼錢,但走南闖北幾十年,論眼光見識,普通農夫絕對比不上他。

而收購雜草這行,在他眼裡變的越來越卷了。

他意識到這行不能再幹下去了,得考慮轉行了,不然接下來的衣食就沒有著落了——雖說他十分佛系,吃不得大苦,但為了生存,該幹的活還是得幹的。

而透過這兩年的細心觀察,他找到了一個更有前途的且不是特別辛苦的職業——養牛。

學習許家莊的模式養牛。

因為這兩年倒騰雜草的過程中,他跟許家莊養牛場打交道多了,透過細心觀察發現,這裡面的前途簡直難以想象!

許家莊養牛場裡養的那種“安格斯肉牛”,消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肉質好,出肉率達60%~65%,保證飼料充足的情況下,日增重一公斤,12個月性成熟,兩年左右就能出欄,體重達到700~800公斤。

另外還養了一種叫做“荷斯坦奶牛”的母牛,專門用於產奶,且產量極高,保證飼料和營養充足的情況下,平均一年能產奶11800公斤,相當於平均每天32升多,個別強悍的達到50升不足為奇,且產奶周期長,可以達到七產。

不過對於曾天順而言。

如果他能養那種安格斯肉牛的話,比如養五十頭,就算兩年後只有三十頭能順利成活,長大出欄,以每頭700公斤算,乘以60%的出肉率,一共能得到12600公斤的牛肉,又以市場上牛肉的價格,一千兩銀子應該能夠賺到,即平均每年五百兩的效益。

如果是養那種“荷斯坦奶牛”的話,也養五十頭,養殖兩年多後開始產奶,就算也只有三十頭順利成活,然後每頭奶牛平均每天產奶20升,一天就是600升牛奶。

假設一升牛奶的價值,與三斤精米相當,這絕對不算是高估的,即等於每天出產1800斤的精米。

如今市場上1800斤等於14.4石的精米,價值十兩銀子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即只要他養了五十頭荷斯坦奶牛,兩年多後,他可以日收入十兩銀子,然後持續七年以上,效益不比養安格斯肉牛差。

只是他設想的這麼好,難道養牛不需要付出成本麼?不需要付出大量勞動和精力麼?

成本肯定是要付出的,而且不小。

但他發現,除了是要想辦法花錢從許家莊買到小牛之外,最大的成本,其實是十五畝的耕地。

不需要非常肥沃的良田,只要普通旱地,或者荒蕪的瘦地都行。

然後在這十五畝的土地上,全部種上許家莊裡的一種名叫“巨菌草”的牧草植物,就能夠確保五十頭牛不會捱餓,能夠把它們餵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區區十五畝的牧草,養足足50頭的牛,這怎麼可能?

曾天順以前也不信,也覺得這不可能,但親眼在許家莊的牧草地裡看過之後,他慢慢的信了。

因為巨菌草的畝產非常高,生長季節每三十天就能收割一次,每年能收割五到七次,且耐寒耐旱,最高長到七米,一年的畝產能夠達到驚人的30噸,且粗蛋白質含量高達10.8%,還有3.4%的脂肪,以及各種維生素、粗纖維等,一畝巨菌草至少相當於十畝的玉米……曾天順聽不懂這些資料代表什麼,但知道巨菌草含有很多營養,牛吃了長肉快,產奶多。

還有最重要的,巨菌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只要沒有砍斷分櫱區以下的根部,就可連續生長收割15年,省去許多精力去打理。

這是最讓曾天順心動的地方。

即只要有了小牛,有了地,只要種下了巨菌草,養牛對他而言就沒有太大的成本,只是需要每天餵飽照料好五十頭牛而已。

而這些年他走南闖北,多少攢了些棺材本,辦不成大事,但買五十頭小牛,應該沒有問題。

土地的話,大不了花錢租許家莊的拖拉機,開墾出十五畝的荒地。

最大的問題,就要看許家莊同不同意把小牛賣給他,把巨菌草種子賣給他,並傳授他養牛與種草的經驗。

一般來說,這個時代,不管任何家族或個人,都不可能出售自己的發財秘訣,道出自己的“不傳之秘”,不然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還不如讓某些經驗與技藝失傳。

但許家莊的行事風格卻不太一樣,給人們帶來了不少的光明和希望。

所以曾天順來了趟許家莊總莊,表示想見許莊主一面,提出自己想要養牛的懇求,實在不行給許莊主叩幾個頭。

出乎預料的是。

那位菩薩般的許莊主,居然很快同意見他,當面談了談。

……

“你想要養牛?”

客廳裡,許遠看著這個面容粗黑,但還算精神的中老年男子問。

“許老爺,善心的活菩薩,給俺一個試試的機會吧……”

曾天順直接叩拜在地,道出自己想要養牛的渴望,希望許家莊能提供小牛、巨菌草以及幫忙開墾荒地。

“你能拿出多少銀子?”許遠問。

“150兩,我只有這麼多棺材本。”曾天順道。

“不夠,根據你的要求,投資至少得300兩以上,這還只是成本價優惠價。”許遠搖頭。

曾天順目光頓時暗澹了下去。

“不過,我看你是第一個對養牛感興趣的,我可以贊助你這個專案,小牛、巨菌草種子、土地,全部給你提供!等你養出了牛,賺到了錢,再把欠的本金還我就行,不用支付利息。”

許遠道,其實他一直在大力的推廣畜牧業,但明末這邊的百姓,普遍只對種地感興趣,願意搞養殖的很少,今天既然出現一個願意嘗試的,許遠當然願意扶持他一把,然後當成標杆推廣。

因為吃肉就等於戰鬥力。

喝奶就等於國力!

再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多謝大老爺,多謝大老爺!”

曾天順這下是真心的跪地叩拜,太好了,實在是太好了,這位仁慈的許莊主,真是菩薩般的聖人,是他的大救星大依靠,就是給他立個生祠都不為過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