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盧象升創下行軍記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巴圖什帶著一個牛錄進攻皇家農莊失敗。

損失上百人不說,連自己性命都搭了進去。

“什麼?!”

得知情況的阿濟格,這個身形高大、滿臉粗獷的壯漢,吃了一驚,當即大怒:“攻打一個農莊,被一群農夫殺死百人,你們這些廢物,戰敗而歸,主將被殺,為什麼你們沒有跟著去死(建奴有主將戰死部下全部處死的規定,不過搶回主將屍體可減輕懲罰)?”

“旗主,那個農莊不好打啊,裡面有數千青壯,都拼死反抗,有數里長的土牆,如同塢堡,而且那些農夫手中用的鋤頭,鋒利無比,可破重甲,我們的牛錄額真還有數十弟兄,就是被那種奇怪的鋤頭殺死的,另外他們還有毒藥、石灰,手段眾多,我們抵擋不住啊。”

逃回來的白甲兵們解釋道。

“也就是說,你們是被鋤頭給打敗的?”

阿濟格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鋤頭?農民用鋤頭就可以擊敗他的精銳甲兵,殺死他三分之一個牛錄的人馬?是這些敗兵瘋了,還是他自己瘋了,這種荒唐的事情讓他怎麼接受?八旗精銳弱到用鋤頭就能擊敗了?

阿濟格惱火到想下令將這些胡說八道的敗兵斬殺,但他們口徑一致,反復強調那種古怪鋤頭的厲害,展示被鋤頭挖破後的棉甲鐵甲的樣子,且都用性命擔保,說的句句都是真話,不信旗主可帶兵去進攻那座農莊,親眼證實一番,再決定如何處置他們這些敗兵。

“好,我帶人去會會那些用鋤頭的農夫,若是你們騙了我,全部貶為旗奴!”

阿濟格冷冷的說道。

隨後他派出巴牙喇親兵,當天就召集了幾個正在周邊劫掠的牛錄,集中了五個牛錄約1500人的兵力。

第二天上午,便在敗兵們的引領下,來到了甲十號皇家農莊的近前。

看到那道低矮的土牆。

看到莊內大概的情況。

聽到邦邦邦的預警聲中,莊內青壯們頗為慌亂的反應,手裡拿的鋤頭,除了刃口鋒利亮眼一些,看不出奇特之處。

阿濟格已經認定,他被那些敗兵給騙了,這樣的農莊,一個牛錄足可拿下,根本不需要這麼多人。

“安巴額圖,帶著你的牛錄,兩個時辰之內,拿下這座農莊!”阿濟格對身旁的一個牛錄章京道。

“是,旗主!”

長的如同一頭熊的安巴額圖,眼裡釋放嗜血的光,帶著三百人的部下,嗷嗷叫的衝了過去。

……

甲十號農莊內。

“不要慌,不要亂!”

“繼續遵循昨日的應敵之法即可。”

“我們有五千青壯,韃子不過一兩千,就算我們盡數戰死,韃子也別想好過,跟他們拼個同歸於盡!”

手裡拿著擴音喇叭的方以智及時出現了,迅速起到了穩定人心的效果——剛剛的騷動也是因為錦衣衛百戶鄒琢亮一定要帶方以智返回京城,正準備啟程,韃虜軍隊又來了,而莊裡的百姓們卻以為方總管離開了,頓時如同失去主心骨,陷入了大亂。

現在方總管回來了,他沒有走,青壯們又都有了信心和鬥志,恢復了組織度,擺出了跟昨天一樣的對敵陣勢。

但這次韃虜來的人太多了,且分工明確,前面有人進行衝鋒,後面有人搭弓拋射,實施遠端攻擊,甚至還是幾十杆的火銃鳥銃射擊,導致還沒有近身接觸,就有上百青壯中箭中彈傷亡,發出哀嚎慘叫,導致軍心動搖,惶恐情緒蔓延。

方以智只得下令:大部分人撤下土牆,散開降低密度,以減少傷亡,等韃子靠近了,再一擁而上。

血戰。

接下來是一場十分殘酷的血戰。

躍上土牆站穩腳跟的韃子們,吸取了教訓,沒有無腦衝鋒,而是結陣推進,後面還有弓箭手不斷射擊,遠端攻擊源源不斷,即便莊內青壯們準備了些門板、木板、鐵鍋等作為護盾,但總能以刁鑽的角度射中,每分每秒都能給青壯們帶來傷亡。

戰鬥進入了韃子們的節奏。

方以智唯一具有的優勢,就是手中的擴音喇叭,可以及時的做出調整,讓大多數人能聽見,但也數次差點被神射手射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能退,只可進,越靠近韃子越安全,他們的弓箭手不會誤傷自己人!”

“門板軍、鋤頭軍保護好農藥噴灑員,讓他們噴出農藥,一定要灑到韃子的身上,一定要讓他們呼吸到!”

“石灰多撒一點,干擾弓箭手的視線,我們要儘快反擊!”

“不要怕死,怕死沒有用,只能拼!拿辦法用自己的命去換韃子的命!”

方以智竭力的嘶吼下,莊內青壯們的陣線終於穩固了。

農藥噴灑人員,也不顧自己中毒與被箭射殺的風險,想盡一切辦法的,往空氣裡噴灑了無數的農藥,加之風向稍微有利力他們,大片大片的農藥霧,吹到了韃虜一邊。

安巴額圖等韃子,當然知道飄來的農藥霧不是什麼好東西,而是有毒有害的物質,於是屏住呼吸,儘量不吸入肺中,但農藥這個東西,是透過皮膚也能進入體內。

過了不一會,就有不少韃子感到身體酥麻,力氣減弱,視線開始變的模湖,包括安巴額圖在內。

“撤,我們撤!”

趕到不妙的安巴額圖下令道。

但為時已晚,他們衝的還是太快了,已經陷入三面圍困的狀態中,手拿鋤頭的青壯們,發現他們的揮刀的力氣明顯減弱了,便一個個撲了上來,包含憤怒的鋤頭,又發起一記記的破甲攻擊。

片刻便帶走上百個韃子的性命。

安巴額圖只得吹哨呼喚援助,阿濟格趕緊增派了一個牛錄過來,協助安巴額圖等近兩百人撤出了農莊,但又陸續有五十人因農藥中毒而死。

一個時辰不到,安巴額圖的這個牛錄,陣亡達到了一半。

農莊內的青壯,損失自然更加慘重,被殺者接近五百,受傷者中毒者數百,可用青壯損失近千。

可阿濟格統計後發現,即便按5比1的比例進行消耗,等把農莊內的青壯全部斬殺,他的正白旗可能要付出近千人的陣亡,估計要損失3個牛錄。

正白旗一共就30個的牛錄,難道要為了拿下這座小小的農莊,損失十分之一的精銳兵力?

“不能打了,撤!”

阿濟格只得下令撤軍,這一仗不划算,打贏了也是輸,八旗精銳損失不起那麼多的人。

……

見韃子大軍退了。

甲十號農莊陷入劫後餘生的狂喜中,退了,韃子居然退了,他們這次又活了下來。

“韃子死不起人,我們死十個他們死一個都承受不了,只要敢豁出去,退的一定是韃子!”

方以智也看出了門道和規律,韃子的戰鬥力太強了,本來他也快絕望了,自己的小命這次恐怕要隕落了,誰知峰迴路轉,佔據優勢的韃子莫名其妙的撤了,現在想想,許家莊的許莊主和那些精英幕僚的分析是對的,打消耗戰的話,只能能對建奴形成有效的消耗,建奴必敗無疑!

……

九月二十日。

透過居庸關湧入河北平原的後金大軍越來越多了。

加上附庸的蒙古八旗,歸附漢軍八旗,人數很快超過了5萬、10萬,還在不斷的增加。

然而也開始劫掠京畿之地,收集糧草物資,為接下來的持久戰鬥做好準備。

只是這個過程中。

後金大軍的高級將領,如阿濟格、多爾袞、多擇,以及德格類、代善、薩哈廉、碩託等人,都先後發現了一個規律。

普通的村莊集鎮都非常好打,有時一天能攻破三五個的村鎮,繳獲堪稱無數。

但只要遇到皇家農莊,無不是難啃的骨頭,往往碰的頭破血流。

因為太監管事們是不可能投降的,他們必須忠於皇帝。

流民饑民們出身的莊內百姓,往往頑強堅韌,死戰不退,經常採取同歸於盡的打法。

莊內的婦女孩童們,也都被組織了起來,即便農莊遭到淪陷,他們也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反抗,某一個投降。

某些有條件在農閒期組織軍事訓練的皇家農莊,更是硬骨頭中的硬骨頭,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才有可能拿下。

所以付出了幾次慘痛的傷亡後,後金軍高層下了不得再打皇家農莊的命令,而且皇家農莊頭上,切切實實碰過壁,吃過虧的中下層韃子們,也都十分聽話的遵守了這個命令,再眼饞皇家農莊內的富庶,也不會動手攻打。

故而京畿周邊近兩百座的皇家農莊中,只有十幾座被攻破,大部分都安然無恙,損失輕微。

……

九月二十二日。

當皇太極親自率領他的兩黃旗主力大軍,這個近十萬人的龐大兵團,進入到河北平原,意味著後金軍絕大部分的兵力,都湧進了京畿之地,距離大明的心臟京城,不到一百裡的時候。

京師震動。

周邊城池更是如遇草木皆兵,一夜三驚。

而京城內,更讓崇禎朱由檢震驚和震怒的是,他派出御馬監太監曹化淳去提督京營,清點京營三大營人數,核實可用可戰之兵時,名冊上一共有十萬八千個名字。

但有四萬三千多人是老弱。

有兩萬七多人是佔役和虛冒。

有一萬多人是各種關係戶、權貴子弟,平時張揚跋扈,現在聽說極可能要上戰場,一個個躲的不見蹤影。

實際可用之人只有區區兩萬八千人,且缺乏訓練,武器破舊,戰鬥意志薄弱。

而除了京營,京城裡還能拿刀保護這座城市的,朝廷可以呼叫的。

還有隸屬於御馬監的騰驤左、右衛,武驤左、右衛四衛——如今整編合一為了勇士營,擁有八千精銳。

加上錦衣衛的三千親軍。

以及保護皇宮用的金吾衛、羽林衛,合計不過兩千餘人。

全部加在一起。

能夠捍衛保護京城這座百萬人口城市的可用兵力,實際只有4.1萬人,連五萬人都沒有。

戰鬥力也沒有經過多少實戰的考驗,武器裝備老舊落後,戰鬥意志令人懷疑。

崇禎勃然大怒,成國公朱純臣、襄城伯李國楨等人全部捉拿下獄,但也無濟於事,因為亡羊補牢,為時已晚,而各地的勤王軍隊還在路上,建奴二十多萬大軍卻盡在遲尺,只要吹響進攻號角,一日內,建奴騎兵的鐵蹄,就能抵達京城的四方城門之下,一旦發起進攻……

不寒而慄。

朱由檢只覺得渾身冰冷戰慄,感到了窒息般的威脅。

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好消息傳來。

有勤王大軍趕到了!

第一支上萬人規模的外地勤王大軍,及時趕到了京城腳下。

“是何人所帶的軍隊?是不是吳襄的關寧鐵騎?”像抓到了一個希望,朱由檢激動的抓著王承恩問道。

“陛下,是盧象升所帶的天雄軍!”

王承恩說道:“陛下,盧廉使忠君之心天日可鑑啊,他們十八日才收到兵部的加急調令,便立刻動身出發,只帶三日的口糧物資,日夜不停的趕路,短短三天,就急行軍上千里,就是要在建奴進犯之前抵達京城,助陛下抵禦外敵,陛下,三日內行軍千里啊,這盧象升可用、可信啊!”

聽到這話。

朱由檢愣了片刻,然後道:“宣盧象升進城入宮,朕要見一見此人!”

“是,陛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