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被抹黑數千年的商王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皇帝子勝提到的三個人,都是商王朝赫赫有名的人物,而且還是關鍵人物。

每一個人,都有著非凡的意義。

子履,又名天乙,即商湯,成湯,契的第十四代子孫,主癸之子,商朝開國君主。

商湯伐夏,才建立的商王朝,讓子姓成為皇族。

子受又名子辛,帝辛,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稱“紂”、“商紂王”。

商朝因為帝辛而輝煌,也因為帝辛而覆滅。

他是商朝不可磨滅的印記。

子喜,即攸侯喜,是攸侯國子攸的後人,與帝辛同為武丁的後人。

攸侯喜是商紂王時的末代攸侯,他與帝辛親如兄弟,深受帝辛青睞。

他為商王朝開拓東夷地區,立下了汗馬功勞。

如果諸夏帝國只是祭祀商湯和帝辛,魚逸還不會聯想到什麼。

只是會認為,天元大陸也有類似地球上的商王朝罷了。

畢竟諸天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也不意外。

但是子勝著重提到諸夏帝國的開國君主子喜,魚逸就不得不重視。

在地球的歷史上,武王伐紂時,子喜正在帶領遠征軍征討東夷。

朝歌城被攻破後,子喜和他的十五萬遠征軍就在返程的途中,突然消失不見。

對於子喜和他的遠征軍消失,學者們作出了無數種猜測。

歸納下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首先是宋國說,專家們猜測,子喜和他的十五萬遠征軍,在宋公微子啟封地轉軍為民,過起百姓生活。

其次是洛·陽說,即十五萬人在牧野戰役後,回到洛·陽地界。

由於遠征軍沒有生產資料,開始從事商業,成為現代“商人”的先驅。

第三種是朝·鮮說,即遠征軍在東徵之路上,歸順箕子。

從此生根於箕子的朝·鮮封地,成為了高麗人的祖先。

第四種是滅亡說,在周滅商之後,十幾萬大軍也隨後被消滅。

最後一種,也是眾多學者最認可的一種,殷人東渡。

某些學者認為,子喜帶著遠征軍,沿著西伯利亞前行,最終跨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定居,成為印第安人的祖先。

最早提出這種說法的是一個英格蘭學者梅德赫斯特,是他做出殷人東渡的猜測。

米國學者邁克爾·芤,在其著述的《美洲的第一個文明》當中提出,

美洲的奧爾梅克文明,在歷史上出現的時間,接近殷商末期,且其特點和殷商文明有很多相似之處。

這個說法引起了很多華夏人的興趣,比如國學大師羅·振玉和王·國維,後來郭·沫若也非常相信這個說法。

學者王·大有,也是殷人東渡學說的擁護者。

他在《圖說美洲圖騰》中闡述了,殷商文明和奧爾梅克文明的相似之處,以作為殷人東渡的證據:

1、殷商是青銅時代,墨西哥出土的青銅人頭像,相貌和華夏人相似。

2、奧爾梅克的玉圭上,刻著和甲骨文類似的圖形。

3、奧爾梅克人跟華夏人一樣喜愛玉器。

4、奧爾梅克人的玉器上的虎頭圖案,和商朝玉器上的虎頭圖案,驚人地相像。

甚至有考古學家在奧爾梅克文明遺址中,發掘出了六塊玉圭,上面刻著

一些類似象形文字的符號。

經有關學者解讀,這就是商朝的文字,刻寫的正是殷人遠祖、高祖、始祖、先公先王名號譜系。

魚逸根據商王朝覆滅的各種傳說,聯絡到天元大陸的諸夏帝國來歷,將所有線索聯絡起來,作出了一個推斷。

在地球,商湯伐夏,推翻夏桀建立商王朝,歷經17世30帝王,傳到帝辛手中。

帝辛是個雄才大略的帝王,對外派攸侯喜征討東夷。

他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將商朝的勢力範圍,延伸到了東海和長江流域。

對內反對神權,主張唯才是舉,反對奴隸制,打壓以東伯侯、姜皇后為首的神權派系。

他的暴力手段,激起了國內的守舊派系的強烈反對。

武王姬發趁著商王朝征討四方,國內空虛之際,趁勢起兵。

朝歌城內沒有足夠的精兵破敵,帝辛只好武裝大批奴隸、戰俘,連同守衛朝歌城的軍隊,開赴牧野迎戰。

周軍精銳盡出,將奴隸軍的打敗,並用計謀讓奴隸軍倒戈。

牧野之戰的勝利,還不能徹底動搖商王朝的統治。

因為帝辛能憑藉朝歌城的城高牆厚,以及殘餘的禁軍堅守,等待征討東夷的十五萬大軍回援。

然而,帝辛要面對的敵人,不僅是來自周軍和各路諸侯,還有朝歌城內的貴族。

朝歌城的守舊派,比他想象的還多。

經過周王朝修改的正史,帝辛只有一個兒子,名為武庚。

但是根據野史記載,帝辛有三個兒子,分別是武庚,子郊,子洪。

武庚是妲己所生。

子郊和子洪是姜皇后所生,是屬於守舊派。

魚逸想到此處也很無語。

帝辛名為子辛,他的一個兒子名為子洪。

在諸夏帝國,子辛和子洪卻成了同父異母的兄弟,多少有些搞笑。

他將思緒拉回,繼續回憶推斷商王朝的事情。

在周朝和以後的史書中,周文王姬昌品德高尚,號稱上古聖賢,卻生了百子!

歷史上有證可考的,也有17個!

足以證明周文王有多少賓妃。

帝辛一生只有三子,卻被摸黑荒·淫無道,真是很可笑。

難道帝辛是生不出子嗣,才納了無數賓妃?

那他的三個兒子又是從何而來?

所以說,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後朝摸黑前朝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周武王得位不正,必然會瘋狂摸黑商朝,來顯示自己的合法地位。

周軍在牧野之戰取勝後,兵臨朝歌城下。

帝辛的兩個皇子,子郊和子洪不甘心自己的母族被打壓,不想失去神權的支援。

兩人暗中聯合微子啟,微仲衍等守舊派,悄悄開啟城門,將周軍放進了城。

帝辛見到自己最親的人都已背叛,心中絕望,知道大勢己去,心灰意冷之下登上鹿臺,”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

商朝正式滅亡。

子喜率領的十五萬遠征軍馬不停蹄的回援,走到半路卻驚聞朝歌城已破,帝辛自焚。

攸侯喜知道大勢已去,現在讓遠征軍趕到朝歌城,無異於是自投羅網。

他經過短暫的抉擇後,決定率領遠征軍北上

,沿著北方的苦寒地帶一直前行。

子喜原本的目的是尋找新大陸,找到新的棲息地,苟起來發展,等到積蓄足夠的實力再反攻周王朝,奪回商王朝的江山。

但是,子喜和他的遠征軍在茫茫冰原上行軍時,意外遇到某種時空錯位現象,跌落到天元大陸。

子喜和他的遠征軍,因為天元大陸的濃厚元氣,啟用了修煉天賦,開始了在天元大陸的爭霸生活。

沒多久,邪神入侵大陸,各種族陷入危難中。

子喜帶領遠征軍,參與了討伐邪神的戰爭。

邪神入侵,將天元大陸的人族老牌帝國打殘、覆滅。

子喜趁勢崛起不斷壯大,建立了諸夏帝國。

他在天元大陸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成為了諸夏帝國的開國皇帝。

可惜,他的老領導帝辛,命運卻沒那麼好。

帝辛改革失敗,被周王朝瘋狂摸黑。

又經過歷朝歷代讀書人的添油加醋。

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幾乎成了比夏桀還要殘暴的昏君,被罵了幾千年。

周王朝對於帝辛的汙衊,從《牧誓》檄文就能推斷出來。

《牧誓》曰:“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

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

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俾暴虐於百姓,以奸宄於商邑。”

《牧誓》中列出的幾條罪狀,都很可笑。

周武王為了證明自己討伐商紂王的合法性,列舉了帝辛的數條罪狀:

一、牝雞司晨,婦人干政。

二、不修祭祀,不敬先祖,不畏神靈。

三、不任用親族,用人不當。

四、收容並任用罪人,重用奴隸。

先說第一條罪狀,牝雞司晨,婦人干政。

在父權時代,婦女地位低下,不能參政干政,是封建王朝的傳統。

以後歷代雖然出現過不少政治女強人,畢竟屬於個例,很難得到“正名”。

但問題在於,父系社會是建立在母系氏族的基礎上。

商周所處的上古時代,正是母系氏族社會的末期。

此時只是父權社會的起步階段,婦女的地位雖然不如男性,但還是比較高的。

比較著名的殷商名將婦好,其本身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不僅能帶兵打仗,同時還是祭司。

在一個非常重視宗教祭祀的奴隸制國家,一個女性同時掌握軍隊與祭祀的權力,本身就說明商朝並不輕視女性。

除此之外還有著名的“司母戊鼎”,鼎是食器,也是禮器,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為了紀念一個女性,而耗費國力鑄造巨大的器皿,也說明了女性在商朝的重要地位。

周朝的祖先就是著名的“農神后稷”。

周人本身就是農耕民族,因此其父權更為強化,對女流干政十分反感。

周與商在兩性權力分配上的差異,是由兩種社會模式下不同的社會分工決定的,其本身並不能算作一種過錯。

但,周武王就因為想將帝辛弄下去,就強行摸黑。

連牝雞司晨,婦人干政的藉口都能找出,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