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36.「姐姐」與「妹妹」 Part.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柯信哲、葉瑩還有孩子柯蘭組成的家庭裡,一直有一個見不到,但是最為重要的成員。

莉莉絲。

身為人工智慧的她被作為這個家庭“大女兒”的定位而存在,當然,作為柯信哲的話,他是不承認莉莉絲是“自己的女兒”這點(用在比喻的時候除外),但除此之外的家庭成員,葉瑩與柯蘭兩人都認同這一點。

.

時間是2041年,16歲的柯蘭。

柯蘭生活在由大量人工智慧研究者家屬組成地下隱藏的小城市,由於某些關係某一年的生育率特別地高的關係,最終決定在地下都市這裡上學的人,總共有19人之多,(之前人數都是個位數,於是孩子的教育由城市外的其他親屬接手或者軍隊派遣可靠的私人教師解決),為此,管理機關就特意將其中一座研究者公寓的一層,改作了學校用途。

這十九名孩子,因此,從幼兒園到九年級(初三),就生活在一起。

.

柯蘭是這些一起成長的孩子之中的“孩子王”。

這裡不是說柯蘭是欺負人的那個,而是說領導這些孩子的人。

第一,在年齡上,她比在場的孩子都高,至於原因非常微妙(詳見第三卷開頭幾個章節)。

其二,她的父母是開發了C國第一人工智慧系統「星海」的兩人,老師若要教訓犯錯的柯蘭的話,或多或少都要顧忌這對公認最強夫婦的臉面,加上柯信哲葉瑩名為“我們相信孩子”的管教法,最後通常都不了了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為上述兩條原因,無論惹了什麼事,她都會第一時間站到孩子的一方,與大人們作對,而其他十八個孩子們也是十分信任這個“姐姐”一般的存在。

所以,柯蘭從小,就是比別人成熟,比別人堅強,比別人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

.

即便在經過青春期的成長之後,身高不足一米五眾孩子之中最為矮小的柯蘭,卻擁有著最強勢的氣場,而柯信哲與葉瑩兩人也十分滿意自己孩子這樣的成長。

“對等地相信孩子,孩子就會變得自信。”

在考慮如何教育柯蘭的時候,父親柯信哲就經常唸叨這句不知從何而來的名言,母親葉瑩也曾深受自卑之苦,最終也如願地給予了孩子“自信”的力量。

“名為「傲慢」的自信,就是姐姐。”這一「定理」就在那時在夫婦二人心中根深蒂固,可以說是一號機普萊德的根源。

.

而柯蘭的自信膨脹到了一個地步的時候,柯蘭的「姐姐」——莉莉絲的重要存在就會登場。

在柯蘭不知道何為人工智慧的幼年時期,在家庭中與自己擁有著同等甚至之上的地位的莉莉絲,充滿羨慕——甚至「嫉妒」。

“你的爸爸啊,每天都忙著培養照顧你的‘姐姐’呢,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把我們給忘了。”

偶爾母親葉瑩就會在家中對自己的親生孩子抱怨這麼幾句。這個“姐姐”的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是一個非常乖非常聰明的孩子,在幼時的孩子心中,潛意識之中埋下了競爭的意識。

傲慢而不越界即為自信,嫉妒而不超過即為自省。.

鞭策人類前進兩大動機,在巧合中相互制約,而成就了柯蘭作為孩子,在父母眼中的近乎完美。

如果說對於柯信哲而言,人工智慧莉莉絲是集聚人類智慧的產物,那麼他的女兒柯蘭就是集聚了幸運的寶物,前者代表了柯信哲努力能夠達成的境地,而後者代表了柯信哲對於幸福這一定義的全部遐想。

不過,柯信哲是一個對自己情緒表達刻意封鎖的人。所以他對女兒的這份愛意,直到孩子躺入冰凍倉之前,都無人知曉。

.

“小蘭,我有事情要問。”

某一天的飯後,信哲把女兒叫到書房。“小蘭,你初中快畢業了,也十六歲,高中開始的話,你可以考慮一下,把決定出路了。”

“為什麼?不是還有高中嗎?”

“繼續高中的學習也是一條出路,不選擇,不代表沒有選擇。”

“是。”

“我作為父親,我有責任將你所有可能的選項告知給你,幫助你選擇,並儘可能支援你的選擇。”

“這座城市裡,本來是沒有學校的,因為孩子一時間多了才考慮設立的,但給你們提供九個年份的校園生活已經是極限了,正常高中或者技術學校才是正式的出路。”

“第一條路,初中畢業後,先過來跟我一同工作學習,開發「星海」或者你理念中的人工智慧系統,需要的知識技術我會找人或者由我負責教你。第二條路,就是到外面的城市繼續高中的學業,你就要離開這個城市,並忘記你的父母,開始自己的生活,當然高中之後的升學或者工作,都是之後的選擇了。”

“為什麼選擇高中,就要跟爸爸媽媽你們分開?”

“這個城市不會提供你們高中的學校生活,而只要你選擇與我們不一樣的職業以及生存方式,那你都必須跟從事這些必須被保密工作的我們做徹底切割。”

“可媽媽她可以做別的工作啊,她是匿名的畫師啊.......”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你媽媽對外溝通,需要好幾個外部情報監控人員的額外工作保護下才能夠這樣做,而且為了減少他們的工作量,你母親從來不接受一切電子郵件以外的交流,正因為你母親對國家有符合這等程度的貢獻,加上她掌握的畫技以及外部的名氣,所以這種‘例外’才能夠開得足夠坦然,即便你藉助了我的權利開了這個‘例外’,你若是作為一個工作上的新人,會僱傭你工作的人,可不會認同你在通訊遭到限制的這種‘任性’。”

聽到父親的分析,。

“但是我不想跟你們做一樣的工作,也不想離開這個城市。”

“也就是說,只要這個城市提供高中水平的教育,你就會。”

“即便找到了能提供高中教育的老師又能怎麼樣呢?你們遲早也要離開這個城市去追求自己的生活,你可能不清楚,要是如果沒從高中開始適應社會,可是會遇到很多麻煩的.......”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