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楊阜入荊(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吳郡,庭院中,周瑜、孫策身上已經換成了普通人的衣物,他們二人此次準備就帶一些隨行人員,假裝是去許都經商的商人,赴曹操的這次相邀。

之所以如此,一是為了掩人耳目,不被這些江東世族發現,以趁自己不在之時,再生事端;二是為了不被荊州的蔡家知曉,以防對方還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就撕破臉皮。

畢竟現在是非常時期,讓自己的每一步都不得不走的很謹慎。

“哥哥,每日在府中無趣,這次帶上我一起去可好?也讓我見一下那中原之地到底是什麼景象。”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此少年眼神清明,自小被人稱得生的一副帝王相,也不知是否有帝王福,看著已經裝束好的孫策,期盼的詢問道。

而孫策看到這少年,眼光中頓生憐愛,伸手撫摸了他一下腦袋,道:“仲謀,哥哥此行去中原是去辦正事,一路兇險,你還是好生在這裡待著,別讓哥哥擔心,不過千萬不要告訴其他人哥哥出行之事!等我看看中原有什麼好玩的,給仲謀帶點回來!”

不錯,這位少年就是孫策的親弟弟孫權,與其相差七歲,歷史上三國鼎立時吳國的開國皇帝,因為其父孫堅英年早逝,自幼與孫策相依為命,兩兄弟感情也是甚好。

而且因為自己的環境所迫,這兄弟二人心智成熟的都比同齡人早,孫權不僅學得了哥哥孫策的一身本事,而且飽讀治國、行軍打仗之書,甚至在外人看來,他比孫策還要優秀,只不過尚且年幼,還沒有真正進入仕途之中,

孫權此時聞言,臉上稍顯悶悶不樂,很明顯,他現在的心智,什麼好玩的東西都吸引不了自己的興致了,道:“好吧,那哥哥一路小心,仲謀一定會謹記哥哥的囑咐!”

“仲謀懂事,這裡如果有什麼事情發生,就及時派人向哥哥告知,哥哥自會很快趕回來!”又向孫權囑託了幾句,孫策便與周瑜一同出發,奔赴許都。

對於他來說,此行無論結果怎樣,對於自己未來的謀劃都要定了,與曹操是盟是敵,也全看這一次。

而這邊,荊州與兗州相距本來就不遠,再加上楊阜日夜兼程的催促,一天之內,便到達了荊州地界。

他是以大漢朝廷的使者身份前來,到達境內之後,行事也十分的高調,直接派人向襄陽刺史府內,讓劉琮去親自迎接他,自然針對的是蔡瑁。

當然這是他的別有用意,先到這裡,探清一下對方的虛實,搞懂對方現在是什麼態度。

如果不來迎接,那就向所有人表示,讓根本就沒有把朝廷放在眼裡,那自然楊阜會採取另外的法子針對荊州。

如果來迎接,那就說明對方還所忌憚,可以有相見一談的價值。

“這楊阜老賊!真是卑鄙!”

襄陽刺史府裡,蔡瑁從劉琮那裡得知楊阜讓其刺史府裡的人去迎接他的訊息,怒罵道。

這明明一開始就想給自己一個下馬威,讓自己不想去也得去,不然現在這麼多雙眼睛都在盯著荊州,誰都找個藉口來奪取。

如果自己不去,訊息一出,凡是有點想法的人,都會知道自己想與正統朝廷分庭抗禮,就會有緣由為朝廷剷除異己的形勢,來攻打自己。

當下,還沒有得到江東的回覆,孤掌難鳴,他還沒有這個底氣去對抗朝廷。

“蔡將軍,這我們去?還是不出呢?”

“去,當然去,我還得陪你一起去!來人啊!備馬!”

此刻,蔡瑁正心中鬱悶,有一口怨氣未出,恰好劉琮來問,便把怨氣撒在了他的身上,嚇得讓這個任蔡家人擺佈的堂堂此時不敢再有言語。

“放慢腳步!”

這時,楊阜已經帶著一行人,開始接近了襄陽城附近,遠看那也算是雄偉壯闊的圍牆,還有高立結實的城門,一聲令下,所有人馬忽然停下來,變成了龜速行進。

離天黑還早,他這是在等,等劉琮和蔡瑁出城門來,如果到天黑都見不到他們,拿自己就去別處暗地裡操作,用另外一種方式直接將他們拿下。

或許,楊阜是高估了蔡瑁的膽量,亦或者說是荊州的實力,按照這種龜速行進的時間沒多久,城門裡便出現了一干人馬。

“揚大人從許都而來,下官有失遠迎,還請恕罪啊!”與劉琮並行,以荊州司馬大將軍的身份,蔡瑁下馬向楊阜行禮。

楊阜俯視著下方行禮的幾人,並沒有準備下馬回禮的意思,道:“沒想到對於楊某的到來,劉刺史、蔡將軍還出城來迎,真是榮幸啊!不早了,兩位快起來吧!”

聽到這些話,用任何表達憤怒和屈辱的詞都無法形容蔡瑁的心境,心裡面更是不止用一種方式來問候著楊阜的祖先。

然而縱使心中如何感想,臉上也必須笑臉相迎著,道:“揚大人言重了,這是下官應該做的本分,大人請,府中已備好酒菜!”

楊阜聞言,對其並沒有理睬,直接鞭馬從其身邊經過。

當然這一系列表現,都是楊阜故意為之,一見面,管對方心裡是如何作想的,就是要直接給他一個下馬威,讓其憤怒,只有憤怒了,才會失去理性,就更容易找到破綻。

並且,入到城中之後,楊阜也並沒有直接去刺史府上,而是隨處找了一個臥榻,這也是為了能夠減少蔡瑁的監視。

一切隨行人員都安排好之後,便直接派人去通知這襄陽城所有的世家,無論實力強弱,讓他們第二天都聚到刺史府中。

當然這些命令和安排,他也都是在蔡瑁的注視下進行的,這讓蔡瑁看在眼裡,既有點驚慌,既有些佩服了他那毒蠍心腸的姐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現在他非常慶幸,還好自己按照蔡夫人的提醒,提前對這城中有名望的世家打了招呼,並且都贈予了不少的好處。

不然這楊阜的到來,讓眾人在對荊州的態度上產生分歧,那可就得不償失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