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董仲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膠西王相府。

房殿樸素,一點也不恢宏奢華,就猶如鄉間木宅一般。

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穿著寬鬆的漢代長衫,毛髮茂盛,白髮隨意挽在腦後,許多髮絲隨意地搭在兩肩,他正低著頭,手中拿著狼毫筆寫著字,字跡飄逸,也能反應出主人的閒散悠閒。

咚咚咚!

一位僕人彎著腰走了過來,低聲道:“相國,魏縣齊恆求見。”

董仲舒充耳不聞,擺擺手。

僕人就立馬走了出去。

門外,有四位年輕士子翹首等待。

“國君是承接上天意志在人間辦事,故應當用德教,不能濫用刑罰。刑罰不能用來治世。”

“秦以法治國,法令愈多而奸邪愈省,秦朝以法治國的遺毒餘烈,至今未滅!”

“夫子所言......春秋決獄。”

幾位士子隨意談亂,五花八門。

大概都逃不開董仲舒的思想。

春秋決獄,要以春秋經義為依據判定是否犯罪。

凡是符合春秋的,即使違法,也不認為是犯罪。

凡不符合的,或是違背春秋精神的行為,即使不違法,或原無法律規定,也可定為犯罪......

按法律規定本應當處輕刑的,由於違背春秋,也要處重刑。

他們毫無顧忌,也開始討論出災異學說。

在董仲舒天人合一的理論中。

他認為皇帝是至高無上的,掌握著人世間生殺大權。

所以,人們應該無條件地忠於皇帝,服從皇帝。凡是君主所喜歡做的事,老百姓應該無條件去做。

董仲舒還認為,君主應該集威德大權於一身,緊緊掌握刑賞之二柄,決不可分權與人。他認為一切好處都應歸之於君,一切邪惡都歸之於臣,即所謂“君不名惡,臣不名善,善皆歸於君,惡皆歸臣”。

但是,董仲舒又感到君權太重,如不加以限制,將危害社會,因而進一步闡發“天譴論”,用陰陽災異之說,警告皇帝。

他警告說,君主如果濫用職權,侵害百姓,便會受到天的譴責,小者降災,如旱災、水災之類,以示警告。經過譴責而仍不知悔改,天便會降異,如出現山崩地震之類進一步警告他們。經過災異的警告仍不悔改,大難便要臨頭了。

然後就玩崩了!

而這幾位士子可是堅定的董仲舒擁護者。

自然支援董仲舒的理論。

他們也認為陛下責罰的有些過了。

這還是十年前的事情。

一次董仲舒得知東方的漢祖廟和漢高祖陵墓中的便殿先後大火,便認為這是災異,寫了奏疏準備上奏。

主父偃看不慣董仲舒的所作所為,與他有矛盾,把這篇奏疏偷了出來,上奏漢武帝。

武帝召集一些人討論。董仲舒學生呂步舒不知道是老師的稿子,大批了一頓,“以為大愚”。董仲舒被定為死罪,幸虧武帝赦免了他。後回家以寫書為事,從此不敢再以災異比附實際政治。

“左生,你真下定決心了嗎?”

在眾人談論過程中,有一位年輕人並未發言。

他一直沉默站在那裡,一襲青衣,素雅超群。

而這就是齊恆,左生是他的表字。

齊恆看了幾眼自己的三個同門師兄弟。

“教化天下乃大務。”

“我此生最大的抱負就是持劍教化眾生,可是....”齊衡露出一絲苦笑,眾人也沉默了,他們當然知道自己這位師兄的才華,可以說,在他們同齡人中,膠西無人可以匹敵。

只可惜,大漢以孝治天下。

而齊家......唉,眾人都沒有說話。

這時候,僕人走了出來,眾人扭頭望去。

僕人也打量著幾人,視線落在齊恆的身上,眼眸中也閃過一絲憐憫,本來這位年輕人應該擁有大好的前途,只可惜...家門不幸。

他跟隨夫子多年,耳濡目染下也漲了不少見識。

齊恆不僅才華橫溢,待人出物也是極好,可以說是翩翩公子,如果家世再好一些,恐怕就因孝廉舉薦到中央。

現在....他壓下這些雜念。

“夫子請你們進去。”

人們紛紛整理衣襟,就連齊恆也認真肅穆起來。

幾人腳步輕盈地走進屋中,屋子寬敞,別無他物。

一眼就能看見一位老人寫著字,老人鶴髮童顏,面目慈祥。

“來了。”

“拜見夫子。”

幾人執的是弟子禮,雖然按照真正的傳統來說,董仲舒是祖師爺級別的人物,可是,董仲舒自己提出了禮節,他卻沒有那樣迂腐。

地面鋪的涼蓆。

這地方潮溼溫熱,分低矮的兩層建築。

地面是木板,竹蓆下面還墊了一些其他材料,防止水汽之類的。

幾人老老實實地坐下。

董仲舒放下手中的筆,眼皮一抬,聲音低沉道:“決定好了?”

齊恆跪坐著,聽到夫子的問話後,氣向上一提,腰挺直,目光坦坦蕩蕩地看著董仲舒。

“是,夫子。”

“嗯,走了也好,若是換做以前,可能我可以幫助你洗刷清白。”

董仲舒展開雙臂,長長的袖口下垂,到達腿部膝蓋之處。

“我現在也是自身難保,公孫弘現在做了丞相,連我這個相國也是他的運作,尤其是你是我的學生,他更是緊緊盯著。”

公孫弘和董仲舒的恩怨已久。

公孫弘也是大儒,兩人如果做個對比的話。

董仲舒應該算是學者型的儒者,而公孫弘則是官僚型的人物。

對於公孫弘,董仲舒以“從諛”斥之,看不起他。

公孫弘當然也會有意排斥董仲舒了。

董仲舒能夠調到膠西王這裡當一個二千石的官吏,也是公孫弘安排的。

膠西王.....是漢武帝的哥哥。

他兇殘,蠻橫,過去不少作過他國相的人都被殺掉,或毒死了。

幸好董仲舒是知名的大儒,膠西王還比較尊重。

“朝臣之中,也有不少你的師兄,我專門派人問詢過,西域小國鄰立,野蠻而無文化,適合教化,可以離著匈奴很近,所以很難。”

“教化之道,不在下,而在上。”

董仲舒也說起了自己的經驗,他唏噓道:“雖然我和公孫弘之間有矛盾,但我佩服他,他善於經營,可能更容易推廣儒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果你前去西域之地,要謹慎記住兩點。”

“第一點,活下去,活著才是最大的希望。”

董仲舒說的是肺腑之言,和他同齡的人中,有不少比他經文鑽研的好,可是都因為種種原因短命而亡,最終隱於人世間,無人認識。

“第二點,要說服國家的國王信服儒學,方可成功。”

董仲舒眼眸閃過一絲淡淡殺氣,道:“必要時刻可行雷霆手段,任何時候都不能忘掉手中的劍。”

“君子愛劍,也應善於使劍。”

“......”

董仲舒嘮嘮叨叨了一大推,人上了歲數,已經可知天命。

心也變得祥和和柔軟。

這次可以說是傾囊相授,都是過往歲月的人生寶貴經驗。

齊恆心中大為感動,眼眸含淚,深深跪伏地。

董仲舒嘴角含笑,接受了大禮。

董仲舒轉頭道:“把我書房的那些資料搬出來。”

僕人一頓,眼眸詫異萬分。

夫子有個習慣,平日裡寫字的時候喜愛清靜,所以書房之地也成為了禁地,幾乎很少讓人進去。

裡面都是一些寶貴的資料。

僕人氣喘吁吁地搬出來了一大箱子,幾乎能裝一大車。

董仲舒捋了捋鬍鬚,也是莫名感慨。

“這是我在膠西這幾年寫的東西,有的是隨筆,有的是關於國家事情的想法,從來沒有公之於眾,如今,我把這些交給你。”

“夫子....左生何德何能....”張恆喉嚨鼓動一下,有些嗚咽。

“帶走吧。”

董仲舒:“如果有朝一日,你真的能夠在另一片土地將我這個老人瞎寫的東西發揚下去,那才是最我最大的報答。”

齊恆話語很低,卻異常堅定:“是,寧粉身碎骨,亦不負師名!”

......

“夫子,有...可能嗎?”

僕人猶豫地問道。

今日的董仲舒破天荒地站在窗外,樹葉譁啦啦傳來聲音,他雙眸深邃,幽幽道:“我...不知道。”

“也是時候離開了。”

僕人一愣,不明白夫子什麼意思。

董仲舒傍晚時刻就寫好了辭職信,以年老有病為由,準備辭職回家。

在這裡一直提心吊膽,小心謹慎,唯恐時間長了遭到不測。

今日張恆的離去,成了他離去的契機。

回家!

埋頭著書,也為大漢留下自己最後一份典籍吧!

......

大漢的事情,李牧之無從知曉。

西京。

秦大壯莽撞地跑了進來,驚惱了正在抓耳撓腮編寫小故事的一群編輯。

邸報設在西京的點,也要開始確定報紙的題材,尤其是一些內容。

既然已經確定了可以使用雙語。

那下一步就是開始發報了。

李牧之的一句話,多寫寫虛構故事啊。

一名筆名叫做青舟的男子剛有了思路,他已經鎖定了希臘的愛神,準備把它嫁接到大明這裡。

每個編輯面前都放著一份大明神話名單。

從開天闢地的盤古。

造人的女媧。

還有三清道人,三皇五帝。

自然離不開天帝,天庭之類的。

李牧之基本把前世自己耳熟能詳的神話人物寫了進來。

這就是大明文化。

神話有時候最容易流傳,也容易被大家接受。

而如果讓其他民族認同呢?

那自然是爭取把他們也編進來。

希臘愛神,應該是月老的媳婦。

兩人雖然能夠為別人牽頭搭線,自己二人卻反而因為種種問題分局兩地了。

嗯,邏輯還比較自洽。

青舟剛打算開始寫,他相信自己找個創新點一定能夠引爆全場。

到時候,萬一廣為流傳,自己的績效點肯定很高。

想到這裡,他的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而這個思路吧嗒一下,就被秦大壯的突然闖入,瞬間忘了!

他的心態瞬間崩了!

而其他人也和他差不多。

秦大壯沒有時間和大家解釋,他氣喘吁吁道:“捷報!”

“所有人停下手中的動作,把這份戰報寫出來。”

“爭取七日之內見刊。”

“什麼訊息啊?”

眾人一頭霧水,摸不清頭腦。

他們皺著眉頭,看著秦大壯不像是說謊話的樣子。

秦大壯此時也慢慢的調整過來,他再次大口吸了一口氣。

這條訊息,他也是剛剛知道。

而且是加緊訊息。

一路從身度境內傳過來的。

他剛才就在陛下身旁,還討論著神話題材的事情。

突然就來了訊息。

所以,他再陛下的確認下,立馬馬不停蹄地拍了回來。

這可是一條令人震驚的訊息。

他剛知道後,也是不敢相信。

這才多長時間啊?

見大家都近緊緊盯著自己,他也不在賣關子。

輕輕咳嗽一聲。

“婁絲將軍,率領兩萬大軍,攻克密拉特王朝的首都白沙瓦。”

“密拉特王朝兵強馬壯,可是一個很牛逼的王國,現在,我宣佈,他已經成為了我大明領土。”

額,敘事過於平淡。

青舟嘀咕道:“如果是寫小說,肯定沒人看,太平淡了,就不能來點誇張的描述嗎?”

“時間,地點,這些不夠啊。”

“得有起伏啊。”

青舟搖搖頭,心中已經有一個構思,絕對能夠大爆。

首先,敵國必須強。

至於到底強不強?

這不重要,反正讓大家認為十分牛逼就行。

只有敵人強,大明勝利了才牛逼。

腦海中出現了許多畫面。

“記住,這是陛下的命令,每個人都放下手中的東西,都給我寫這個,一會我會把一些戰績發給大家,大家不用太關注事情經過,我需要的是噱頭,誇張也好,還是其他的方法,一定要突出大明,還有,大明一定是正義性的。”

“行動起來吧,這是我們第一次在西京發刊。”

“必須要起一個好頭。”

秦大壯心情激動的說道。

他拿著戰報,大聲道:“這次還有一個人物也要特寫,那就是李延將軍,李延將軍做了一件從未有人做過的事情,他帶領著不足兩千人,一路沿著身毒洋南下,縱橫身毒腹地,無人可擋,更是配合婁絲將軍攻佔了白瓦沙,李延將軍這個傳記要描寫的傳神,甚至可以用一些神蹟。”

ps:各種求吧,訂閱一下子拉胯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