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共同出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孔明,此番孤親征,坐鎮成都維繫後方安寧與籌措軍械以及糧草等後勤物資一應事務就全權交由你負責了呢。”

劉備亦是果決之人,既然已然是有所決定,他亦是迅速說道。

話音剛落,諸葛亮雙手執羽扇,面色澹然,拱手領命:“亮遵命!”

這也是循規蹈矩了。

先前的漢中大戰,劉備親征漢中,也是由諸葛亮負責左將軍府一應事務,負責安穩後方並調配軍械糧草,足食足兵。

此後,只要劉備本人離開成都,基本都是指定諸葛亮留守後方。

這對於諸葛亮而言,都習慣了。

不過這也跟他內政能力超群,能平衡治下各個派系並將各項事務都打理得井井有條有關。

“子初,你也留守成都協助孔明處理政務。”

“喏!”

劉巴遂也是拱手領命道。

其神情間並未有絲毫的不怨。

雖說他先前一直欲歸順曹操,看不上漢室帝胃身份的劉備,也一直在逃往各處躲避,可卻沒有絲毫作用,終究還是與之碰面。

赤壁一戰後,曹軍敗退北歸,劉備順勢收復荊南四郡,劉巴逃遁交州躲藏,後又歸附益州劉章旗下。

可巴蜀也終究被劉備所平定。

逃來逃去,還是逃不出手掌心。

劉巴也放棄治療了,一方面是為了施展平生所學,也為了實現內心的抱負,他亦不折騰了。

如今也比較安心的輔助劉備。

特別是跟隨諸葛亮一起處理政務,他能感到身心十分愉悅且輕鬆。

先不談諸葛亮事必躬親,主要是辦事的效率太迅速了。

這亦是一改以前劉章時期的益州官員臃腫,貪圖享樂的現狀。

現在在諸葛亮的帶領下,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卷!”

卷得一匹,

隨著指派了留守後方的人選。

隨即,謀臣法正似乎是想到了什麼,遂也立即拱手建議道,“此番曹氏既是大舉犯我漢中,那亦是我軍破局的良機也!”

“大王當早做準備!”

“哦?孝直有何良策,還請速速道來?”

劉備聽罷,面上連是浮著大喜之色,相問道。

“正以為,我軍出兵漢中時,可差人奔赴荊州與關將軍商榷,命其見機行事,若有可尋戰機,可出兵攻伐曹氏。”

“大王賦予了關將軍假節之權,想來以其能力,定能明白您的心意。”

法正拱手徐徐說道。

“昔日於隆中時,孔明也曾為孤規劃過若天下有變,可命一上將率荊州之兵出宛、洛,孤則親率眾以出秦川的戰略構想。”

“令雲長整頓軍馬,見機北伐,此策可行也!”

“孤準了!”

劉備遂也是輕聲細語一番,鄭重批覆了下來。

這其中當然也有是法正諫言的因素。

自從龐統調任至荊州協助關羽後,關於軍謀上的各種見解以及建議,劉備是愈發的青睞於他!

法孝直的地位亦是扶搖直上,在其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只要是法正出謀劃策,他鮮有不納之時。

眼見著劉備採納了法正之策,一側的諸葛亮亦是再度拱手說道,“大王,亮以為單憑我軍之力想要撼動曹氏根基力量尚且還有一些薄弱。”

“不如讓關將軍差使奔赴江東說服吳主孫權共同出兵。”

“若孫氏能兵發合肥,威震江淮之地。”

“曹賊三面受敵之下,那我軍兵出秦嶺,伐取關隴的戰略成功率必然極大機率的增加。”

縱然是如今維繫孫劉聯盟的魯肅已然逝世,但諸葛亮亦是胸懷大局,心知在徹底削弱曹氏勢力之前,是決計不可使兩家陷入分裂,刀兵相見的。

曹氏一家獨大,唯有合力才能掀翻,兩家分裂,那假以時日,必會被敵方逐一擊破。

為何之前魯子敬提倡孫劉聯盟抗曹的戰略能得以實現?

最為關鍵的就莫過於是諸葛亮同樣懷有進取中原之心。

他與魯肅心懷同等的理念,在將曹氏的勢力趕到黃河北岸以前,兩家唯有聯合。

也正是如此,此時在聽聞法正欲建議總督荊州的關羽軍團趁機北上擴大事態時,他亦是藉機提議了拉攏孫氏一同北伐,牽制敵方。

“軍師此策倒可行,若孫權願意一同北伐,那此番兩家合力必定能令曹賊心懷憂懼之心。”

話落,一側的黃權一臉冷靜的分析著:“只是,從中斡旋兩家關係的魯子敬早已在一載前就病逝了,現在接任其駐軍陸口的乃是吳將呂蒙。”

“四載前縱兵襲取荊南數郡的就是此人,據聞呂蒙時常秘密向孫權密獻陳計,懇請他攜眾再徵荊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恐怕孫氏並不願意允我方所請,共伐合肥呢。”

“甚至……”

這最後一語,黃權甚至是猶豫了許久,好似在內心深處躊躇了好半響,方才鄭重說道:

“甚至權擔憂孫氏會假意允我方所請,故作疑兵於合肥之外,迷惑我軍,實則卻暗藏精銳欲趁關將軍北上之際,趁我荊州後方空虛之際,再度來襲呢。”

此話一落,瞬間之間偏殿中就陷入了短暫的寂靜無聲中。

果不其然,眾人都沉默不已。

黃權這已然算是在公然質疑孫劉兩家聯盟的可靠性了!

但劉備也非是會隨意降罪之人,外加此番本就是他的核心智囊團各抒己見之時,亦是不會怪罪於他。

話畢,上首處的劉備反而還流露一臉和藹的面容,輕笑著:

“公衡此言不無道理!”

“江東數載前就曾不宣而戰,欲圖謀我荊楚之地。”

“此番若是雲長那邊縱兵北上,難保下游吳軍不會趁機來襲。”

說罷,劉備遂是緊緊盯凝著一側的諸葛亮良久,方才問詢道:“軍師可曾考慮到這一層?”

“聯合孫氏共同進兵,這自然就是風險所在。”

諸葛亮先是解釋一句,隨即才澹定自若的分析道:“可現在我方尚且還未攻取關中、涼州地區,就此與孫氏決裂而兵戎相見的話,兩面受敵下局勢於我方不利!”

“何況,曹賊的勢力龐大,單憑我軍亦無法抗衡之!”

“至於此等風險,亮以為有龐士元所在,荊州安危小心防範應無大礙。”

一語落的,

劉備亦是陷入了深思之中。

諸葛亮方才已然是分析得十分清楚,就現在天下大勢而言,若要對抗曹氏聯孫是必須的,但與之接連自然也是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此刻間,四人也十分默契的閉口不言,靜靜期待著劉備做出決定。

畢竟,聯孫一事關乎國本,他們提出此建議但還得遵循劉備的決策。

若不然,日後一旦出現何等變故,就不是他們能負責的。

似乎是考慮了許久,劉備終於是有所決定。

同意差人出使江東,說服孫權共同出兵。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