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親臨漢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著曹氏欲再度親征漢中的訊息傳至巴蜀各郡縣,益州自然是掀起了一場輿論風波。

民眾,豪族等各方都各自暗流湧動起來。

而在高層會議上,劉備私下也於偏殿中召集起以軍師將軍諸葛亮,尚書法正、劉巴,還有黃權的核心智囊團商議如何應對曹氏來犯的策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殿中,諸葛亮此時身席正式朝服,面色肅然,手執著鵝毛羽扇拱手鄭重吐落道:

“大王,亮以為我軍可再度集結主力於漢中依託險峻地勢與曹軍相持,待敵軍士氣師老城下時,再度發動反擊。”

“只要能一戰大破曹軍主力,那我軍就可趁勢進取隴右,繼而兵鋒威逼長安,以實現還於舊都的規劃。”

一語語的吐落,他此番話可謂是極其的提振士氣。

話落,就見殿中從側諸臣都各自間微微點頭附議!

“孔明,我方如今是否到了全線北伐的契機乎?”

劉備聽罷,也並未立即做出決定,而是先行看向其相問著。

此話落下,諸葛亮何等聰慧,自是明白主上的言外之意!

自從入主益州以來,他就以軍師將軍的官職統署王府一應事務,益州諸郡的各項內政事務以及官吏等人事選拔都由他一應處理。

劉備很清楚,己方與佔據整個北方的曹氏勢力相比相去甚遠!

若要全力北伐,勢必要整合好內部,唯有上下一心方才有北伐取勝的希望。

此話一出,就是在問詢諸葛亮己方內部是否整合完畢,糧草軍械等後勤物資是否能支撐用兵北上的用度。

話音稍落,諸葛亮本身就是事必躬親的性子,他心中自然是十分有數的,遂是快速回應道:

“大王,從數載前漢中大戰結束以來,益州之地就休養生息了數載,時至如今,已是府庫充實,民有餘財。”

“又兼之前一載那曹賊威逼天子僭越稱王,我方為了聲討曹氏,就開始大肆於漢中擴軍以及籌備各項軍需物資。”

“時至如今,我方已然是萬事俱備,隨時可發兵北上,無須太過擔憂後勤等軍需。”

諸葛亮擲地有聲的一席話吐落,亦算是打消了劉備內心深處的擔憂,也堅定了他欲求戰的決心。

話音落下,法正也是隨之站出來拱手勸戒道:“大王,正附議軍師之策!”

“我軍休養數載,正是國富民強之時,”

“現曹賊欲再度征伐漢中,此乃天賜我軍北伐關隴,攻取長安的良機,望大王務必抓住!”

“孝直,何出此言?”

劉備聽聞,面目間頻頻點頭,但言語中還是出言相問著。

“漢中與關隴之間有八百餘裡秦嶺阻隔,其中所能暢通的棧道無外乎就那數條,而正巧漢中郡夾於秦嶺與大巴山之間的盆地之中。”

“其鎖鑰之地陽平關又正巧處在南北二山之間,漢水支流從中穿過,依山傍水的關城也成了扼守進入了漢中腹地的屏障所在。”

“我軍只需據守陽平不失,就足以抵擋曹軍十萬雄兵的推進。”

“敵軍只要久攻不下,軍心必洩,此正如軍師所言,乃是我方趁勢北伐的契機。”

諸葛亮與法正的二人各自的一番剖析。

亦是迅速的就定下來了此番出兵欲要達成的既定目標。

“孔明,孝直之策,不知子初,公衡如何看?”

雖說心下劉備對於二人所諫已經基本有所決斷,但多年來的從善如流也讓他養成了多聽聽麾下諸人的建議,在予以決斷的好習慣。

劉巴,黃權聽罷,遂也是快速做出了回應,“臣以為此策可行!”

一語落的,瞧著自己麾下最為核心的智囊團都附和先進兵據守漢中,遂在伺機大舉北上的戰略後,劉備遂也是徹底放心下來。

此番用兵也算是率先定下了調子。

這不僅僅只是如前數載那般的漢中防守戰,而是可以趁勢北伐的戰役。

此一戰,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只要漢軍全力北上,那就勢必會是曠日持久的。

曹軍必定不會輕易放棄關中,隴右之地。

雙方定然會各自縱兵反覆爭奪。

這無疑對於雙方的後勤比拼將會是一項無比巨大的考驗。

話音方落,黃權似乎又是沉吟了半響,遂繼續拱手說道:“大王,臣還建議此番您親攜王師進駐漢中,引領我軍各部迎戰曹軍。”

此話初一落定,法正就率先表態,雙手舉高附和著。

“正贊同公衡的建議,大王此戰務必要北駐漢中。”

說罷,他還順勢列舉緣由道:“聽聞曹賊亦是已經進駐長安,想來他定然是懷著剿滅我方的決心而來!”

“大王此番親征,其一可提振前線將士的軍心,讓各部士卒能士氣大增,增加同仇敵愾的信心。”

“其二,大王您乃漢室帝胃,現又譽為漢中王,前番曹賊威逼天子僭越稱王,如今已然是坐實了他欲竊取大漢神器的心思。”

“大王攜部親征北伐,一路之上可號召關中、隴右的有志之士,倡導引領他們共同抵抗漢家之賊。”

“佔據了大義,涼州大地上的士民又豈能不簞食壺漿喜迎王師乎?”

“如此,亦可瓦解關中守軍的鬥志,更為有利於我軍的進軍。”

法正一言一語的訴說著,向主上解釋著親征的用意。

劉備面容鎮靜,徐徐聽罷。

眼中也似是精芒一閃,沉聲道:“孝直言之有理,就依公衡所言而行!”

“此番孤親率部北上漢中,大戰曹賊。”

話落,他面容間也微微飄動,透露著一副決絕之色。

頗有一副不破長安終不還的氣勢。

“孝直,公衡,此番你二人隨孤一同北上,也可隨時參謀軍機。”

“喏!”

聽聞劉備快速宣達了王命,法正、黃權兩人亦是迅速拱手應諾道。

而既然親征一事已然定下,那關於坐鎮後方的人選也當提上日程。

畢竟,戰端一開,維繫後方穩定就刻不容緩了!

還得處理內部政務,以及負責糧草等軍需物資調配前線等各種繁瑣軍務。

這一應事務摻雜一起,不僅需要能力超群,害得是威望出眾之人坐鎮。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