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追憶往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夏,七月中。

受封於武都,陰平二郡的都督霍峻因病救治無效,而逝世於下辯城外的軍營。

一瞬之間。

其子霍弋雖未有淚痕顯露,可內心卻早已是悲痛欲絕。

連續多日間,茶飯不思。

數日的悲傷下,索性還是親衛將霍仲代替他處理後事。

先是收斂霍峻遺體,閉而不發。

以防走漏風聲,讓近在遲尺的曹氏所知曉,此刻的武都、陰平二郡長官所喪,趁勢來襲。

緊隨著。

霍仲一面依然於軍間整頓兵士,封鎖軍中,避免兵士外洩。

然後親自修書差人快馬分別奔赴漢中郡以及王城成都。

予以向直屬長官魏延以及漢中王劉備稟告詳情。

以儘快定奪重派主將一任。

多日的悲憫下,霍弋彷彿才慢慢從悲傷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當他得知霍仲已經差人奔赴成都過後。

他頓時是連忙一拍腦門道,“遭了,我險些將父親生前所囑託之事給忘記了。”

說罷,他將時刻攜帶於身的一封信箋從懷中取出,呈遞給一旁的霍仲,吩咐著,“仲叔,此信乃父親生前所寫。”

“特意囑咐我在他不幸仙逝過後,呈給大王查閱。”

“仲叔,您儘快安排一下極其可靠之人的心腹送一下。”

一語而落。

眼見著霍弋此時的神色無比鄭重。

霍仲也久經霍峻身側服侍,自是心知此事非同小可!

他遂也是立即拱手道,“還請少公子放心,仲這就安排下去。”

……

歷經數日的疾馳,信使先是抵達了漢中首府南鄭,親自拜見了鎮遠將軍。

當魏延聞訊著二郡都督已是逝世過後,面上亦不由浮現著一股驚異之狀,“什麼,霍仲邈駕鶴西去了?”

此一訊息落下,他亦深知武都、陰平對於己方的重要戰略意義,乃是日後北伐的前哨所在,絕不容有失!

也十分重視著此事。

特意加派人手護佑信使周全,奔赴成都。

將近花費了大半月的功夫。

信使一行方才是風塵僕僕地抵達了成都。

穿過熱鬧非凡的成都市集,奔往王府。

而此時的王府間。

漢中王劉備身著平常的服飾,與糜竺對視而坐,雙方正在執棋對弈。

唯有一側的阿斗正在抱書席讀。

只是,雖然讀書聲不絕於耳,可其心思卻並不在字裡行間,只見他眼神不間斷地往自家父親的身影透過,看是否能開小差偷懶。

下棋間,劉備此時面色平和,可語氣中卻不經浮著些許追憶之色,說著:“子仲,這兩日間,孤不知怎麼的,夜裡總是夢中夢見我等年輕是顛沛流離的一幕幕場景。”

“以及一路走過來的老兄弟們。”

“你說,這是不是會有不祥的事情發生呢?”

言語落下,瞧著其面容間不自覺的有所變幻,憂心忡忡了起來。

話落,糜竺輕輕笑了笑,回應著,“大王,其實也不必太過思慮太多。”

“人嘛,年紀上來了,就總會懷舊。”

“實不相瞞,臣近日來亦是時常會追思到以前與大王您奔波四方,居無定所的日子。”

“現在我方雖是已經有了穩定的居所,以益州為基,荊州為家,可自從平定益州後的近三載來,以往的老友們不斷凋零或是因病逝世。”

“似公佑,憲和他們都離我們遠去了。”

此話匣子可謂是一瞬就點燃了。

君臣二人頓時間都不自覺的流露著傷感之色,予以交流道。

“是啊!”劉備將手中的白子落下,遂說道,“公佑,憲和他們從孤最困苦的時節就一路跟隨過來,即便前路漫漫,他們亦不曾有辜負孤。”

“將大半生的歲月都給了孤。”

“可眼見著孤恰好平定益州,正要與他們一道享福時,卻是相繼離我等遠去。”

“嗚呼,痛哉!”

話音過後,劉備的面上傷感之情愈濃。

兩人聊了許久的往事。

隨即,劉備方才切入了正題,道:“子仲,聚仙釀的市場開拓,如今進行得如何了?”

此話一出,糜竺亦未有絲毫的隱瞞,如實回應著,“啟稟大王,據臣近一段時日的宣傳推廣下,已經逐漸開闢了市場。”

“特別是先前送往荊州的多壇餘聚仙釀,據所傳回的軍情所述,那魯子敬出使江陵時,關將軍特意命其攜帶了數壇回返江東進獻吳主孫權。”

“聽聞孫權品過後,無不是大為誇讚。”

“並向重金索購聚仙釀。”

“臣透過各種手段開拓下,已是先行輸送了一批聚仙釀過去,此酒水在江東之地的士族上流圈裡極為暢銷,收益頗豐。”

“唯有曹氏防範甚嚴,一時還未能打通市場。”

一席話語道落,他隨即言語間又頓了一頓,面上升起濃濃的喜悅及誇耀之詞:“對了,大王,阿統除卻統軍才能外,許多商業方面的知識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他所提到的諸多開拓市場所進行的推廣手段,臣經商一世,都未有聽聞過,但實踐證明,卻是行之有效!”

提及著趙統,糜竺亦是絲毫不吝嗇讚美之言,無不是再劉備面前極盡美言著。

聽罷,劉備面容間亦是頓時轉憂為喜,附和道,“阿統確是天資聰穎也!”

“他初入軍旅,助士元落鳳敗張任,又獻策奇襲綿竹林,斷雒城糧道。”

“後南中反叛,受士元舉薦下,孤命其攜部深入不毛平叛,那時節阿統年紀雖幼,可卻在區區半載之際,依靠七擒七縱的攻心之策接連俘獲於南中地區威信頗高的南蠻王孟獲之心定鼎了整個南中諸地。”

“不僅如此,阿統還頗有先見之明,提前探聽到虛實,孫氏欲暗中勾結曹賊,突襲我荊南數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又不辭勞苦,開闢山路,借道五溪蠻人駐地,進入零陵郡粉碎了呂蒙欲席捲荊襄的意圖。”

“又奉軍師令,率部北上攻克了上庸諸地。”

“此軍略之能,孤以為,阿統必能成為我中興漢室的中流砥柱也!”

“現在子仲你對其商業方面的才能還有如此之高的評價,看來阿統不愧為天縱奇才,國之良士矣!”

“子龍,當真是教子有方呢。”

這一刻間,提及起趙統,劉備面上的笑容也不由是濃厚了許多。

他作為主君,自然更能直觀的感受著己方一代將軍們已經相繼年老,可興復漢室卻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定鼎之事。

對於趙統這樣擁有傑出才能的青年翹楚。

他打心眼裡是止不住的喜悅之色。

“不過,子仲,聽聞聚仙釀所消耗的糧食所耗比尋常酒水甚多,大規模釀造下,是否會影響我方軍資的庫存乎?”

此言一落,劉備聽聞糜竺彙報,聚仙釀開拓市場以及銷售都極其順利,面上升起一絲絲的笑意,但隨之也不由沉聲相問著。

雖然他想依靠此特殊的聚仙釀聚攏財富。

但如若加大生產線,會因此令軍糧消耗過大。

他以為此舉也定將得不償失!

到時,也將不得不終止。

聽聞著此言,糜竺久隨於他,此番自是聽出了劉備內心深處的憂慮。

但聚仙釀大肆販賣一事。

此舉不僅能大肆收刮曹、孫治下的財富。

糜氏亦能緊跟著受利。

他自是不希望被叫停,遂稍作思索,拱手緩緩解釋著,“大王,其實此事您不必太過擔憂!”

“聚仙釀的確比尋常的酒水所消耗的糧食大,但據臣與阿統的接觸下,阿統似是在邊地擇出了些許能夠種植耐旱的農物。”

“雖然羌道那一帶,所能適於耕種的田地並不多,但卻足以在未有戰事時供給當地駐軍自給自足。”

“其部分還能拿出來釀造聚仙釀,以彌補所需。”

“其實,真正要我方輸送過去的糧食並未有太多,影響未有多大。”

“還請大王放心!”

聽聞著糜竺的一番彙報,劉備憂色才漸漸消散。

“那就好啊!”隨即,他放鬆的回了一句,遂道:“兩載前,漢中之戰剛結束不久,迎來了秋收之際,可卻因為各郡間有大旱,導致田間收成欠佳。”

“那時,憲和尚還未離世,他提議孤下達禁酒令,以節約糧食。”

“現在,孤允諾了開闢聚仙釀的市場,其實心下一直在憂心忡忡,雖然去歲大豐收,但軍資也需籌備,畢竟北伐一事,勢在必行!”

聽聞著劉備言語中漸漸吐落著其中苦衷。

糜竺自然是能夠理解,遂道,“嗯,大王放心,此事臣會與阿統做好協商處理的,每季定會嚴格控制好聚仙釀的釀造。”

“不會影響到國本!”

有了糜竺的拍脯保證,劉備的心緒放輕鬆了許多。

而就在二人談論之際。

此時間,御前侍衛連忙奔入府中,單膝跪地拱手高聲道,“啟稟大王,武都有信使求見,稱有大事呈稟!”

“哦?武都軍情,難道是仲邈那面出現了何等軍情乎?”

“快快宣進來。”

話音落罷,二人也顧不上繼續對弈。

劉備連是起身奔回王坐上。

並命糜竺帶著阿斗往後殿等待。

隨著步履聲由遠及近的響起。

很快,武都信使就出現在府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