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錦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曼成,我記得你與張遼關係也十分惡劣,你為何也願不計前嫌,前去與之共同商議乎?”

一席話落。

樂進雙目緊緊看著李典,沉吟了半響,不由忽然面露著狐疑之色相問著。

聞言,李典卻是輕聲笑著解釋道:“文謙,我與張文遠之仇,私也!”

“而吳軍大舉進犯合肥,欲席捲淮南之地,此乃危急存亡之際也,此等國家大事面前,我等為將之人,又豈能因私廢公呢?”

一席席話語侃侃而落。

瞧著李典神情沒有絲毫作偽。

樂進一時之間,面色間不由感到了一陣慚愧。

他看著李典在國家大義面前,都能夠放下成見,不計前嫌。

可自己卻依然還是抱著一副瞧不起張遼這位降將的心思。

“曼成高義!”

“倒是進膚淺了。”

說罷,樂進便與其一齊往府間奔去。

前去一同商談吳軍即將來犯,該如何防守的軍務大事。

府間。

隨著李典,樂進一起快步奔進軍府間。

定眼一瞧。

便瞧見張遼與護軍薛悌早已抵足落座。

靜靜的等待著他們二人的到來。

“文謙,曼成來了啊,快速速落座吧。”

“如今軍務緊急,我等當速速商議此事乎!”

薛悌先行笑著說道。

諸人見過禮後,便各自落座。

薛悌作為護軍,乃是如今合肥最高軍事長官。

自然也是居於首位。

“諸位將軍,據我等所安插於長江邊的探子所彙報,言江東孫權已經集結起約莫十餘萬眾,正欲沿濡須塢進入施水轉進至肥水。”

“一路兵臨至合肥城下。”

“此番邀諸位將軍前來,乃是應共同商議應如何抵禦吳軍的方案。”

護軍薛悌也是先行沉聲說道。

聞言,張遼稍作思索,面上忽然流露出堅錚的說著:“薛護軍,依遼之見,不如趁敵軍尚且立足未穩之際,忽然率眾殺出如何?”

此話剛一落下。

李典也隨即拱手反駁起來。

“不可,此事萬萬不可!”

“我軍城內守軍總計便不過七千餘眾罷了,守城尚且自顧不暇,出城作戰豈不是以卵擊石乎?”

一連瞬息間的功夫。

便瞧著軍中兩位大將就生出了不同的意見。

並因此而爭論不休!

只是。

耳聞著二將都是各自訴說著自己的道理。

薛悌聽罷,感覺都極其有理!

就在他一瞬息的功夫,他有些猶豫究竟採納誰的意見為好時。

忽然思緒一動,似是想到了什麼。

遂連忙揮手止住諸將的爭吵,高聲道:“諸位將軍稍安勿躁,丞相攜眾西征前,曾留了一封書信於悌。”

“並且鄭重言明,必須等來敵進犯時,方可拆開,並按信中所述行事。”

說罷。

瞧著諸將都沉寂了下來。

薛悌方才從自己的袖子裡徐徐取出一信箋。

從中取出書信細細查閱起來。

微微看罷過後。

他面上方才是浮現著絲絲凝重的神情。

張遼察言觀色到他的神情似乎有所古怪,不由連忙拱手問詢著:“護軍,不知丞相信中可否有何妥當的安排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語而落。

李典,樂進也頓時將目光徑直看向了護軍薛悌。

眼神裡也透著一絲狐疑。

望著諸將都一臉期待的神情,護軍薛悌也並未做過多隱瞞,而是深吸一口氣後,方才鄭重說道:

“諸位將軍,丞相信中所言,若是敵軍來犯,則由護軍薛悌,將軍樂進一起守城,將軍張遼、李典則攜部出城與敵軍激戰。”

“且務必不可全軍出城迎戰敵軍。”

待護軍薛悌以一副凝重的言語徐徐道出了信中的內容時。

此刻。

李典,樂進更是生出了一副難以置信之色。

“什麼情況?”

“現據戰報所示,江東孫權正在調集眾軍以圖大舉進犯合肥,號稱十餘萬眾。”

“我軍不過唯有七千餘人罷了,如何能率部出城與敵軍激戰呢?”

一記話落。

李典一向身性謹慎。

此刻,面對著曹操信中的指示,也忽然有些懵了。

不知究竟是何意?

“丞相信中所示,悌也萬分疑惑。”

“出城作戰,或許得從長計議一番才是!”

雖然不知為何要指示令張遼,李典率部出城迎戰吳軍,可他也不願差遣守軍出城冒險。

畢竟。

敵軍人多勢眾,若是一旦陷入重圍。

那可就危了!

就在此時,府間諸人都陷入沉思時。

都拿不定主意究竟是否要按丞相曹操指示行事時。

張遼卻忽然徑直起身。

將近八尺五的高大身軀直直傲立著。

“護軍,二位將軍,我軍當按丞相的指令行事,率部開城迎戰吳軍。”

“文遠,這……”

“護軍,如今軍務緊急,切不可猶豫耽誤軍機。”

“現丞相正攜主力遠征漢中,若坐守合肥,恐援軍尚未來臨,城池就已經陷落。”

“丞相之意極其明確,就是要求我等率部出城迎戰,以趁敵軍新至,立足未穩之際忽然襲殺吳軍敵陣。”

“以大肆掩殺一番,大挫吳軍間的軍心士氣。”

“如此,方才能令我軍全力防範合肥,以保安寧!”

一番番的話音錚錚吐露。

向諸人直直解釋了起來。

隨後,張遼更是宛若聲若銅鐘一般,厲聲請戰著:“護軍,還請批准遼率部出城迎戰。”

“遼必將挫敵銳氣而歸。”

言語間流露著無比洪亮的氣場。

聽聞著這一席解釋的話語。

又瞧著張遼眼神間所流露而出的自信之色。

這一刻。

不僅僅是護軍薛悌,即便是李典以及一向驍勇善戰的樂進都是深受感染,

稍作思索,護軍薛悌便批准了出城作戰的計劃。

由張遼為主,李典為輔,從中挑選精銳之士突襲吳軍軍陣。

而他與樂進則執守合肥。

以防城池有失!

而就在吳軍已經大舉進犯至濡須塢之際。

合肥方面的軍議也是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

當吳軍各部集結至濡須塢後。

孫權也於此調兵遣將起來。

併發調令至石頭城,令孫皎與賀齊再度徵召士卒前來援助。

以及麾下已經集結起的數萬精銳主力。

大將也是一應俱全。

呂蒙,甘寧,陳武,淩統,宋謙,徐盛,丁奉,周泰等將齊聚於此。

此次北伐。

孫權也是在魯肅的建議之下,下了大決心,要一舉攻略合肥,佔據江淮之地。

以雄據淮水、長江與中原分庭抗禮。

且為了這一次的北伐能夠大功告成。

他此次更是基本令江東諸將全權出動。

群星之璀璨,堪比是東吳全明星陣容。

待孫皎與賀齊又攜部前來合軍以後。

吳軍此刻的兵鋒也無比之盛。

將近十餘萬的大軍,在孫權親自掛帥,一聲號令之下,一支支大船上屹立著一部部的精銳之士,往施水開拔。

大軍開拔!

只在濡須塢留下了一道道餘煙。

以彰顯著吳軍之凌厲的兵鋒。

隨著吳軍的逐步開進。

各部迅速便轉進至肥水境內。

於八月初抵足了合肥外圍。

隨即。

在孫權的指令下。

吳軍各部開始徐徐沿岸上集結。

欲步步推進至合肥城下。

再度大軍一齊展開攻城。

可孫權不知道的卻是。

此時早已經披掛穿戴整齊,一席戎裝的張遼時刻屹立於城頭之上,目光眺望著遠方。

從高凌空俯視之下。

將正在上岸集結的吳軍各部動向給盡收眼底。

眼瞧於此,張遼內心頓時將便生出了一絲喜色,遂立即向從旁的諸將說道:“現吳軍各部正在往城下集結。”

“若是待其安然逼近至城下。”

“那以敵軍強勁之兵鋒,我軍將極其難以抗衡也!”

“遼願即刻率部出擊。”

一席話落。

得到了諸將一致的答覆。

他亦是再無顧及。

領著自己早已親自挑選出的八百人精銳之士,與李典一齊開城雄赳赳般的殺出。

只見張遼此刻手持一柄長刀,縱馬馳騁於前,身先士卒地率領著八百勇士衝鋒著。

轉瞬之息的功夫。

便撞上了正在快速集結的吳軍各部。

見狀,張遼面色無比嚴肅,面上此刻也沒有絲毫的神色,掌中大刀一揮,厲聲高喝著:“殺!”

簡單的一道指令而下。

身後的八百精銳士卒幾乎沒有絲毫的遲疑。

緊緊的跟隨其身後,一齊殺進了吳軍敵軍之中。

“啊啊啊……”

衝殺進敵陣的一瞬間。

一陣陣聲竭力吼般的嘶吼聲便急劇響徹著,彷彿傳至雲霄一般!

只見張遼攜八百餘眾殺入敵陣過後。

頓時就宛若一頭頭下山的猛虎一般。

一路所過。

盡是被八百餘眾所殺出的一條條血路。

所遇之士,凡是膽敢抵擋者,無不是成了曹軍刀下亡魂。

張遼身先士卒,衝殺於最前方。

更是令吳軍之中無人能擋!

他一柄大刀廝殺開來。

連連揮舞著。

一位位的吳軍士卒被斬殺當場。

所謂將是兵之膽。

諸將士瞧著將軍張遼都如此猛。

紛紛是膽氣大增。

這一刻間。

八百餘眾此時似乎是忘記了自我。

緊握著掌中屠刀斬殺著一位又一位的敵卒,

一瞬之間。

八百人在吳軍敵陣間無限衝擊著。

仿若是無人之境般!

而就在此時。

一聲喝聲由遠及近的傳來。

只見一位身披戰甲的吳將持刀厲聲喝著:“敵將休的猖狂,宋謙再此,吃本將一刀。”

一記無比凌厲的話語聲落罷。

便見宋謙一邊重新組織著被曹軍所衝散的陣勢,一邊也是攜眾殺來。

與張遼所部迎擊。

雙方頓時間就大戰而起。

張遼的目光中也早已注意到了宋謙。

瞧著此人快速縱馬殺來。

張遼眼中沒有絲毫的憐憫,只有無盡的冷酷。

他輕夾馬腹,高揮著大刀直直襲向了宋謙。

二將直直相互殺至。

“哐當……”

一記金屬轟鳴,宛若震耳欲聾的聲音瞬間破空而響徹而起。

二將各執大刀相撞。

一擊而過。

宋謙只感受到自己五臟六腑似乎都被一股股巨力所震,胃裡似乎是一陣陣的翻江倒海,極其難受。

手臂也在一擊中被震得發麻。

緊緊重新握緊了大刀。

重新看向張遼的眼神間,也多了數分懼意。

此人不可小覷也!

待現在也絕非害怕之際。

他緊隨著又持刀殺了上去。

眼瞧著敵將再度殺來,張遼眼中的興奮之色也愈發濃厚,再度持刀高喝著:“來得好!”

二將又再度碰上。

宋謙此刻更是心下大懼。

張遼之勇又再度強了數分。

巨力之下。

宋謙只得苦苦支撐著。

十餘合所過。

他已經是內腑受到了極其重的鞭策,受了重傷。

眼瞧著張遼之勇如此強悍。

他哪還敢繼續與之廝殺。

虛晃一刀。

隨後連忙縱馬遁逃。

一瞬間。

瞧著敵將竟然是倉皇逃竄。

八百餘士卒心下鬥志更甚數分。

戰力也再度爆發出來。

比之方才,再盛一籌!

張遼繼續率部衝擊著敵陣。

隨著宋謙的倉皇而逃。

宋謙所部,亦是被曹軍所鑿穿了軍陣。

這一刻。

還在抵抗的吳軍士卒紛紛瞧見曹軍此如此之強盛的攻勢,心下更是如臨大懾,恐懼不已。

紛紛化作鳥獸散,大肆逃竄起來。

原本,正組織著軍士準備圍殺張遼所部的徐盛,在瞧見宋謙竟然都非其數合之敵就倉皇逃離時。

吳將徐盛也是頓時驚慌失措了起來。

他連忙丟棄掌中長矛,往後遁逃。

一瞬之間。

吳軍戰陣已經是化作了鳥獸散。

軍陣已經被張遼率部給趁勢沖垮。

而張遼此刻也並未罷休!

繼續往敵陣深處殺入!

一路所過。

早已亂作一團的吳軍士卒壓根無人能擋。

眼看著就要殺至孫權所在的本陣前。

瞧著張遼所部曹軍竟是一路暢通無阻,己方竟無人所抗衡時。

主帥孫權一時間面上都流露出了驚慌之色。

隨即,他立即命護佑在四周的車下虎士連連護衛著自己往山坡上轉移。

隨著奔到山坡之上。

孫權的精銳親衛營車下虎士將整個山坡給防禦得宛若鐵桶一般。

箭陣、長槍陣型一應俱全。

望著宛若鐵桶般的防禦,孫權提心吊膽的內心方才略微放鬆下來。

而此時。

張遼攜部不斷往吳軍陣中深入。

須臾之間。

便殺到了孫權所在的山坡之下。

眼看著,似乎就要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活捉孫權。

張遼的眼神也頓時間亮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