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孫氏的動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著曹軍欲襲取上庸郡的陰謀敗露。

與趙統所部大戰一番而敗走。

現牛金正攜部屯駐於外圍一線的關口已稍作休整,並等待來自於上面的下一步指示。

而此時的趙統則命麾下各部先行於首府城下紮營,以做暫時的休養。

趙統此刻亦是面色喜色越發濃厚。

他這一戰,算是有了意外之喜。

隨著與敵將牛金的大戰之下。

他的武藝再度有所突破了。

對於七探盤蛇的槍技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間營房內。

“老周,你怎麼受傷了?”

只見長得魁梧粗獷的老李忽然走進了傷兵營間,面上一瞬間就流露出了濃濃的擔憂之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是老李啊,你小子倒是命好,一仗打完還特麼的生龍活虎。”

瞧著老周還有心思開玩笑。

徐徐走過來的老李,心下也稍是放鬆了數分。

他們由於都出自荊州籍的人士。

自先前跟隨平南中以來。

二人便成為了極其要好的朋友。

此番,聽聞老周在混戰中竟然是受了重傷,老李滿腔憂慮之下,連是趕來探望。

“老周,沒事吧?”

聞言,老周灑脫一笑,故是表現出一番強自鎮定起來。

一番探望與慰問。

老李方才坐下,雙方攀談了起來。

“老李啊,你別說,曹軍的戰力果真是不一般呀!”

“我軍是暗中忽然殺出,沒想到對方還能爆發出如此強悍的戰力。”

“唉!”

“誰說不是呢,這群兔崽子所爆發出的氣勢的確恢宏。”

“稍有不慎,就將會吃大虧呢。”

“不過老周你這小子也是福大命大了。”

“聽說你是在那個昨晚與趙將軍激戰了數十回合的敵軍主將的手下撿得了一條性命?”

“嗯,是這樣,此人是有兩把刷子,差點就回不來了。”

老周聞聽過後,也是鄭重的點了點頭,以示附議。

“你呀,也別為了軍功太拼了,要想想剛出生的娃兒呀。”

“嗯,以後會注意的。”

看著老周面上那似是而非的笑容。

老李也只是苦笑一聲。

他知曉。

拼命恐怕是無法改變了。

老周從從軍之日起,便立誓要在軍中拼出一條路來。

即便他下次再度遇到今日的此等危機。

但為了軍功,依然會選擇如今日這般以命相搏。

老李對其看望安慰了一番。

而隨著上庸偷襲失敗的訊息傳至許都。

曹丕第一手先行接到了這則訊息。

隨後立即就召集來了心腹謀臣司馬懿前來。

待其抵足。

“仲達啊,你先前所獻之策失效了呀。”

“下一步,我等當如之奈何呢?”

一席話落。

曹丕遂也順手將送來的戰報遞給司馬懿。

司馬懿攤開微微查閱一番提取其中主要內容。

遂他方才說道:“公子,照目前的形勢,恐東三郡難以圖謀也!”

“此是為何?”

“據牛將軍戰報中所示,他夜間所遭遇的敵軍軍力並不弱,至少也有萬餘部眾的規模。”

“顯然,當地豪族所傳出的軍情是假的,或者說是連以申氏為首的諸家族都被敵軍給騙過去了。”

“實際上,敵軍主將或許早已料到當地豪族會藉機與我軍所聯絡,暗中裡應外合,為我大軍引進上庸地界。”

“我軍此刻方才會如此被動。”

“接下來,即便在繼續對峙,或也並未有太多意義。”

“聽聞曹將軍那邊,也被關羽時常派遣的小股部隊襲擾,不厭其煩,暫時也無法抽兵支援牛將軍攻略上庸。”

“現在也只得先令牛將軍退回南陽,在坐觀其變了。”

一語而落。

司馬懿亦是鄭重的沉聲建議著。

話至最後。

他有些擔憂曹丕立功心切,會堅持己見繼續令牛金攻略上庸。

稍作深思了一番,方才是緩緩的勸說著:“公子,凡事不可太過急切,須徐徐圖之!”

“太過著急,反而容易徒勞而功也!”

“不如先靜觀其變,見機行事。”

“也好過兵敗,在丞相那裡留下不好的印象好。”

這最後的一句話忽然間就說到了曹丕的心坎裡。

一瞬之間。

曹丕瞬間就不做絲毫的猶豫了。

立即差人前去召回上庸外圍的牛金所部。

隨著指令下達。

指令傳達過後。

牛金也沒有絲毫的留戀。

立即便執部徐徐往南陽方面退卻。

對於他而言。

也沒有想要抗命的想法。

而屯軍於首府城外的趙統所部。

瞧見曹軍各部都已經撤去過後。

趙統也長舒一口氣。

由於上庸外圍的關口都被意圖背叛的當地豪族給歸順曹軍做了投名狀。

要是曹軍不退。

他反而還得琢磨,該如何重新奪回呢。

現在好了,一切相安無事了。

趙統遂命麾下部眾重新奪回了外圍關口的防線。

並安排了駐軍駐防。

以隨時監視來自南陽方面的動向。

而自那夜的激戰過後。

由於曹軍撤退倉促。

以申氏為首的諸家主壓根無法兼顧上自身的家族。

待他們退走過後。

各家家族的莊園就被趙統安排人團團圍困。

現在既然曹軍退走了。

那也是開始公開處決這些反賊的時候了。

不過呢。

趙統終歸只是將領罷了!

為了避免授人說辭。

趙統沒有第一時間對諸反叛家族採取株連九族的處決,而是先將之收押,再度書信一封送往成都請示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做定奪!

畢竟。

現在劉備出征在外。

內政等一應事務基本都是諸葛亮在處理定奪。

很大程度上。

諸葛亮的處理方式就代表了劉備的態度。

這一點,趙統有後世的見識,還是很清楚的。

隨著他在上庸這邊接連取得不俗的戰果。

以及關羽在江陵居中指揮軍中各部策劃起對荊北方面的一場場襲擾曹軍腹地的行動。

連日下來。

以曹仁為首的荊州戰區基本已是不厭其煩。

即便軍報早已傳至許都方面。

一時半會間,也沒有太好的解決之法。

而隨著荊州軍在上游頻繁取得了對曹軍的攻勢。

即便是已經退守石頭城休整的孫權。

也是隨時安排了刺探探聽各方面的虛實。

石頭城。

吳侯府。

府間,孫權聽著刺探送來的軍報,面上一瞬間亦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正在靜靜的思索著。

現在時局正亂。

自己是否也有分一杯羹的可能呢?

而就在他思索的這功夫。

府外再度有一人快速的奔來。

言是魯肅差遣所至。

聽聞眼前此人是魯肅所差遣,孫權頓時間神色一動,連忙相問著:“哦,是子敬差你所至,不知子敬可否是帶來了何重要的話?”

此言方落。

信使頓時間就拱手行禮,連連誇讚道:“吳侯英明!”

“大都督的確有重要的指示,令小人帶給吳侯。”

“哦,還請速速道來!”

“吳侯,大都督言,現曹軍之間,主力尚且於漢中鏖戰,一時半會間或許是難以抽身,無暇他顧!”

“而許都方面,也在策劃著對劉備軍新收復的東三郡的攻略。”

“荊州區域的主將關羽也在積極策劃著小股部眾對荊北一地的襲擾,現曹仁等部已經是自顧無暇。”

“現東南一隅的淮南之地,重鎮合肥空前的空虛之地,乃是我軍據有此地前所未有的機會。”

“還望吳侯能夠務必把握之!”

一番番話語接連吐露。

聽聞著魯肅對自己的進言。

孫權心下的決心也是漸漸越發堅定了起來。

耳聽著魯肅的這一席席話音。

他似乎是心下也受到了觸動。

受此番話而堅定了再度起兵攻略合肥的心思。

這也將是他繼赤壁大戰過後。

第二次起兵征伐東南邊境,合肥重鎮。

合肥之地亦是欲全據江淮之地必須掌控之地。

概因肥水接連淮河流域,並流經長江。

而此地就是肥水的中心。

若無法奪取合肥。

則東吳引以為傲的水師就將無法開進淮河流域。

既然下定了決心。

孫權此刻也不會猶豫。

他立即下定了征伐合肥的決心。

先是暗中傳令正在尋陽口駐軍休整的呂蒙。

令其暗中分批次的攜部集結起來。

準備隨時向江北用兵。

而他自己也在收拾一番後。

調令宗室子弟孫桓鎮守石頭城。

以防止自己北伐的時間裡。

城中會有人犯上作亂。

等待孫權悄然無聲抵足尋陽口後。

呂蒙聞訊後,只是差遣了自己的侍衛前去相迎。

他自己則繼續如往常的一般,負責操練軍事的事宜。

瞧著前來接應自己的並非是呂蒙本人。

他雖然面上並未有絲毫發作。

心下卻是心有不悅!

待進入營中。

二人見面過後。

呂蒙方才有所察覺到孫權面色有些陰晴不定,遂立即拱手解釋著:“主公,還請恕罪!”

“非是蒙不親自攜部出營相迎於您。”

“乃是因為如今正值向重鎮合肥用兵之時。”

“蒙擔憂主公排場過大,會被合肥守軍發現我軍的意圖。”

“若是令敵軍加強戒備,恐會增加我軍攻略合肥的難度也!”

一番番的話音稍落。

解釋之下。

孫權原本有些陰暗的神情瞬息間就笑容滿面。

遂連忙揮手示意著:“子明,你這是何意,你思慮深遠,孤尚且高興還來不及呢,又豈會怪你乎?”

“子明,無需向孤解釋如此之多。”

一語而落。

看著孫權的神情。

若是其他人一觀,或許還會真覺得他絲毫不在意呢。

可他的本意,

呂蒙早已經有所察覺。

對於能夠解釋清楚的事宜。

他作為武人,自不會藏著掖著。

凡事都要說開。

半響後。

孫權方才切入正題道:“子明,部眾集結得如何,可否率眾渡江北伐乎?”

“啟稟主公。”

“在末將這段時日的操練之下。”

“大軍可接戰!”

一言一語。

他言語間亦是說得堅錚有力。

“好!”

“那子明你接下來動員一下。”

“三日之後,我軍先行進取濡須塢。”

“打通此地,在沿水道進軍合肥。”

孫權也是極其迅速的下達了指令。

號令傳下。

呂蒙先行安頓好孫權過後。

隨後便下去向各部將領召集起來,傳達此事。

三日過後。

當吳軍各部大舉進軍之際。

此訊息也宛若瘟疫一般頓時間就傳遍了江北諸地。

一連之間。

江北各地的軍民卻是隱隱間生出了恐慌情緒。

“什麼?”

“江東孫氏來襲?”

“聽聞孫權號稱十萬大軍北伐,誓要一舉蕩平合肥,掃平淮南諸郡呢。”

“啊?”

“那合肥危險了呀,現丞相正攜主力大軍西進爭奪漢中呢。”

“江北諸地守備力量薄弱無比呢。”

“這焉能防守住敵軍的十萬大軍乎?”

一記記的言語接連吐露著。

而此訊息所蔓延的速度也是無比之快。

一開始只是在民眾之間流傳著恐慌情緒。

直到如今。

已經是在軍民之間,甚至將官間散發開來。

由於當地留有的駐軍太少。

越來越多的人並不看好己方能夠抵擋江東十餘萬眾的攻勢。

此訊息也先行傳到了合肥城間。

現今之間。

合肥是由樂進,張遼,李典三將相互制約,互相協防。

當聽聞到江東軍眾的大舉來襲。

張遼立即頓時感受到了事情的棘手。

他隨即召集起樂進,李典進軍府議事,以圖商議抵抗敵軍之良策。

不過嘛。

由於樂進一直以來便與張遼關係不睦。

此刻,面對著張遼的邀請,他卻是不願前去與之商談。

李典正準備進府。

恰巧是聽聞了此事。

隨即,他先行是前往樂進所在的營地前往拜訪。

“曼成,你怎麼來了?”

雖然他與張遼關係不佳,但與李典的交情還是頗為要好的。

看其忽然到來,面上也是流露著濃濃的歡迎之色。

面對著樂進的笑臉相迎。

李典也是笑著予以拱手回應著。

隨即,方才問道:“不知文謙可否已經知曉,江東孫氏欲舉十萬之眾前來進犯合肥一事?”

聞言,樂進並未做思索,直直吐露著:“此事,進也所知!”

“既然知曉,卻不知文謙為何還不入府前去與張將軍一起商議退兵之策呢?”

“我與此人交情頗差,不願與之過多交涉,故而不肯前去爾!”

“那敢問文謙,國家大事與私人小情相比,孰輕孰重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