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掩屍度死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國主近來是越發不聽話了。”

九天雲臺中,四規明鏡浮現出梁韜那張鷹眉隼目的臉龐,略帶慍怒:“你在星落郡是怎麼辦事的?區區剿匪之功也不能把持在手,日後還如何委以重任?”

梁朔恭謹回答說:“祖父大人,非是孫兒怠惰。那懷英館屢獻殷勤,韋修文又曾是羅家舊部,如此上下勾結,孫兒難以插手干預。何況那仙將近來越發沉滯,每次召請過後,都要耗費漫長時日凝鍊清氣、鞏固真形。”

梁韜言道:“那仙將說到底不過是你手邊鷹犬,偶爾扔下幾塊肉賞賜便是。就算沒有仙將助威,也應當多與其他館廨往來聯絡,以利誘之、以威逼之,要做出剿匪少了你們便難以推進的局面,這才能讓別人來求你。”

“此事恐怕也被懷英館攪擾了。”梁朔言道:“張端景有一個學生,名叫趙黍,此人工於心計,與本地郡府過從甚密,更是讓各家館廨紛紛相隨。”

“趙黍?不曾聽聞之輩。”梁韜冷哼一聲:“此等人物既然壞事,那便尋機將其打殺。”

“祖父大人,還請聽孫兒一言。”梁朔趕忙解釋:“孫兒近來察覺,這趙黍與羅希賢互生嫌隙,與其打殺了事,不妨對他稍加拉攏栽培,或許日後能夠為我永嘉梁氏效力,從而釜底抽薪,動搖懷英館日後傳承。”

梁韜說:“此人能入得你眼,想必頗有可取之處。也罷,你大可放手去做。”

梁朔點頭稱是,隨後問道:“祖父大人方才言及國主,莫非朝中另生變化了?”

“赤雲亂黨在蟠龍山鑄成神劍,被辛臺丞一番大肆渲染,讓那個白麵小兒寢食不安。”梁韜冷笑:“張端景還想自告奮勇前往星落郡,好把剿匪之功完全掌握在手,被我駁回了。”

梁朔沉吟道:“國主這些年過於偏心懷英館了,全然不顧我崇玄館才是華胥國基石砥柱。”

“白麵小兒虛長幾歲,難免以為自己能謀劃大事。”梁韜語氣不佳:“加上那朱紫婢與張端景早有往來,肯定天天想著如何扳倒崇玄館,好讓他們把持朝政。”

梁朔則說:“祖父大人,請恕孫兒直言,國主如此用心,除了朱紫夫人暗中推波助瀾、懷英館屢獻殷勤,恐怕與崇玄館略顯衰微亦有關聯。這些年除了我們永嘉梁氏,其餘三家可稱後繼無人。

孫兒來到星落郡,便深感手下無人可用,族中子弟也多是一些空談之輩。若是我崇玄館人才輩出,門生遍佈朝野,其他館廨何足稱道?屆時國主也能明白,離了我崇玄館便要國將不國!”

“我何嘗不知道?”梁韜臉上也有幾分無奈:“那三家的兒孫輩,當真是無藥可救。先前朝中因為兩萬兵馬空餉之事鬧得沸沸揚揚,我只能讓他們幾家把犯事之人踢出去,這才勉強挽回局面。現在我還要在東勝都收拾局面,也抽不開身去星落郡,你在那邊要把事情辦好、辦得漂亮。”

“所以孫兒覺得,除了要掃除無能之輩,也要引入有能才俊。”梁朔言道:“過去其他館廨的修士要入我崇玄館,尚需各家首座薦書,如此看似立起門檻,讓崇玄館能優中選優、揀選良才,但各家館廨並不願將天資優越的後進子弟拱手讓出。

崇玄館雖握有天夏一朝豐沛遺澤,實則空守寶山而無處發揮。若是能從庫中撥出少許奇珍異寶、靈丹妙藥、仙經妙訣,以此引入各家良才,崇玄館風氣或許能為之一新。”

“此法雖好,但你別忘了一件事。”梁韜凝眸言道:“內外有別!”

“是。”梁朔低頭答道。

待得四規明鏡上的光影散去,梁朔面帶嫌棄地倒在榻上,隔空彈指敲響了一旁金鈴,姜茹這才走入殿室之中。

“公子似有不悅?”姜茹侍弄香爐:“是否要妾身排解一二?”

“你就這麼盼著攝我元陽來修煉?”梁朔問道。

姜茹低眉垂眼、秀中含媚:“公子這話倒是看輕妾身了。”

梁朔起身盯著姜茹,伸手抬起她的下巴,對方眨動水汪汪的眼眸,櫻唇吐出暖息:“公子……”

“如果我讓你去跟趙黍道歉,你會去嗎?”

姜茹意興剛起,被梁朔一盆冷水澆滅,她露出慌張神態:“公子這是何意?莫非妾身犯錯,讓公子氣惱了?”

梁朔說:“你沒做錯什麼。只是我需要一個由頭,將趙黍拉到我崇玄館門下。”

姜茹不解:“公子,這趙黍屢次搶了您的風頭,為何還要如此看重他?”

“你真的不懂?”梁朔淡淡笑道:“一者,我確實需要能替梁氏用心辦事的人,而不是一群空耗財帑的無能之輩。其次,趙黍與羅希賢皆是懷英館後進英才,假以時日,未來恐成我崇玄館大患。必須要在他們之間早早留下嫌隙,分化懷英館的同時,也趁勢將趙黍收入麾下。”

姜茹問道:“上一回趙黍前來,他似乎察覺到公子離間之舉。妾身今番再去,恐怕難以見功。”

“趙黍一人能看破又如何?”梁朔言道:“你今番前去,不僅要為擾亂法壇之事向趙黍致歉,代我傳達崇玄館的善意,也要跟羅希賢結交。”

姜茹嬌軀微顫,問道:“公子這是要妾身以美色離間趙羅二人嗎?”

梁朔笑道:“如若他們二人好色,那便以色誘之。”

姜茹不敢置信,強忍著怒意:“公子,妾身真要去做那等事情嗎?”

“你可以不去,我另尋辦法便是。”梁朔斜支著臉:“可是崇玄館不養閒人,正好,王家公子早就想結交你那幾位姐妹了,我修書一封,你們稍後便移步王家吧。”

姜茹對於王家公子殘虐姬妾之事早有耳聞,若是投靠那等渣滓敗類,姜氏一門不出幾年就會被他吃幹抹淨。可是想到闔族上下這些年卑躬屈膝,向梁氏獻媚輸誠,兩位姨母都要給梁韜做雙修爐鼎,結果卻換來如今這般對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妾身遵命便是。”姜茹終歸不敢悖逆梁朔,自己早早被他施下禁制,若有不從便要承受萬箭穿心之痛。

“除了必備的丹藥、靈材、法寶,你順便帶上那捲《金水分形法》。”梁朔智珠在握一般:“我見趙黍施術行法,多以金象之主,此法料想與他相合。”

“是。”

……

趙黍綁袖卷褲、手持鐵鏟,將泥土蓋在屍體之上。

抬眼望去,數百具屍體被安置在坑中,它們有的沒了腦袋、有的少了手腳,大多數被野狗烏鴉啃食得殘缺不全,男女老幼皆有,情狀悽慘。

類似的情況,趙黍已經在漁陽縣周圍集鎮鄉村見到不止一次了。

經過賊寇與妖邪的蹂躪,這些集鎮鄉村可稱十室九空。趙黍帶著數百兵士,除了消滅零星出沒的精怪妖物,最主要的工作其實是掩埋屍體、清理廢墟。

最初趙黍掄起鐵鏟,那些兵士都嚇了一跳,他們哪裡見過修士仙長親自幹苦力活的?後來還是趙黍主動解釋,自己過去跟著祖父逃難,也見識過不少類似慘狀。那時候他祖父杵著一杆方便鏟,遇見路邊餓殍、鄉野屍首,就會順便掩埋。

當趙黍與兵士們將屍體掩埋穩妥後,趙黍在合葬墳丘前開壇行法、拔度死魂。

“……六度無終劫,運極乘氣歸。萬鬼羅天布,群兇竟吐威。兆民負災衝,積屍令人悲。妙哉正法文,理劫明不衰。至時奉相迎,契在九天飛。與爾期太平,放心無翮飛……”

野外荒塚前,數百兵丁肅穆不語、默然而立,看著趙黍輕誦拔度死魂的經文,香爐煙氣向上升舉,彷彿將徘徊此地的怨魂厲鬼送往太平之天,遠離這苦難塵世。

待得法儀結束,眾兵丁略作歇息,趙黍尋來一塊木板,寫下“黃楊鄉人安息之所”幾字,插在合葬墳丘前。

“這度魂法儀是你的家傳術法?”靈簫問道。

“沒錯。”趙黍暗自嘆氣:“我們趙家祖上是天夏朝的贊禮官,主要職責就是協理朝廷祭祀。各類齋醮儀範的經書法本我也算從小看到大。效驗如何不說,起碼延命全生、消災集福、驅邪鎮宅、拔度死魂,各種佈置都熟知在胸。”

“科儀齋醮在行法之人身心運用,不在佈置精巧繁瑣。”靈簫說道。

“祖父也是這麼說的。”趙黍仰望天空:“可即便我從小研習此道,如今還是不免困惑,那些被度化的魂靈都去哪裡了?所謂魂歸天、魄歸地,又有無數經文窮盡辭藻描述天上境界美妙不凡。可當我重新放眼塵世,所見盡是一片凋敝殘破,我自己尚且困守此間,又何德何能讓魂靈上歸太平之天?”

“你未證仙道,有些事我說了你也聽不懂。”靈簫言道:“但你眼下所作所為,並非毫無意義。哪怕不提生前死後,此刻你心中疑惑,恰是悟道關竅。”

“悟道?這也算嗎?”趙黍鼻子發酸:“埋幾具屍體,念幾句歪經,我真不知這與大道何干?”

“齊死生、觀成敗,若無身體力行,是斷難領會的。”靈簫言道。

趙黍站在墳前許久,默不作聲,直到有兵丁呼喚:“趙符吏,我們已經開伙了,您要一同來嗎?”

“嗯。”趙黍應了一聲,扛起新做好的竹篋,來到臨時營地,有兵士主動遞來熱湯,裡面有撕碎泡軟的麵餅。另有幾十名兵士聚攏而來,與趙黍邊吃邊聊。

兵士們與趙黍相處了一段日子,知道這位“仙長”沒什麼架子,幾十個大老爺們聚在一塊,說說笑笑。

“趙符吏,我以前聽老人說,要是某處鬧起屍了,當地人死後都不能輕易下葬入地,是要一把火燒光的。可是你一路走來,都是帶著我們把屍體掩埋,這是為啥?”有兵士問道。

“我們正吃著呢!你說這些多沒勁!”旁人埋怨道。

趙黍嚥下一塊麵餅後說道:“若是找不到屍體復起的緣由,也沒有術者修士行法拔度死魂,焚燒屍體的確是應急之法。但此法難以推行,原因不是其他,想要將屍體徹底焚燬,其實要耗費大量柴薪。你們想想,要是平日裡連開伙煮飯都不夠柴火用,還會用來焚燒屍體麼?”

有兵士附和說:“就是,我小時候就要到林子裡撿拾樹枝當柴火,家裡能天天有熱乎飯吃就不錯了。鄉下死人,沒錢置辦棺材,屍體用竹蓆一卷,草草掩埋了事,連塊碑都不會有。”

此話一出,就有兵士聊起自己小時候的經歷,這個說偷了莊頭家的雞,那個說是家裡養不起孩子。

趙黍在旁傾聽,不太好意思繼續說。其實對於精通操弄屍骸亡魂的邪道修士,屍體哪怕經歷烈火焚燬,骨灰照樣能用於勾陰召鬼,甚至會被當做藥物。邪修妖人的惡毒手段,遠超這些尋常兵士的想象,如果當眾說出來,大家這頓飯就別吃了。

要讓屍體不受邪術驅使,最好便是如趙黍方才那樣,設壇行法,散去陰濁之氣、拔度死者亡魂,或者安設鎮墓靈物。如果本地有典祀正神,通常也負責守護一方幽冥,區分陰陽。

趙黍這段日子在漁陽縣境內巡察檢視,並沒有遇到那位能夠驅使行屍的妖邪,那他乾脆每到一處就掩埋屍體、行法度魂,此舉也相當於是斷了那妖邪的“援軍”。

“對了,趙符吏,你之前說小時候跟著祖父逃難。”有兵士好奇問:“我們以為像你這樣的修士,應該都是養尊處優的,怎麼還要到處逃難?”

“這有什麼稀奇?”趙黍說:“我的祖籍在宣武郡,有熊國曾經攻佔了那一帶,祖父只能帶著我逃難。”

有兵士說:“我知道,那陣子有熊國幾乎要打到東勝都,咱們險些扛不住。後來還是崇玄館的仙長高人出手,把有熊國給打退。”

有老成些許的兵士暗暗踢了一腳,示意不要在趙黍面前誇耀崇玄館。

“沒事。”趙黍笑道:“像我們這些修士,嘴上就算不說,心裡多少還是嚮往崇玄館的。就像你們盼著每天有酒有肉、衣食無憂。”

“最好還抱著一個體貼人的婆娘!”有兵士多加一句,立刻引起鬨堂大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