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廟算備兵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羅希賢還要發作,卻被趙黍牢牢按住,他對梁朔言道:“我不過是一介符吏,梁公子既然是崇玄館高第,身負眾望,不妨讓我們領略一番仙家妙法,也好震懾匪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梁朔總是一副閒適散淡的模樣,語氣輕淺:“剿匪諸事,梁某無心過問,皆由韋將軍主持。境域之內有妖邪出沒,便是你等職責。倘若真有難以應付之敵,再來與我說。”

就見這位梁公子輕搖麈尾,身下竹榻緩緩飄起,堂外走來四名蒙面佩劍的侍女,扶著輕如鴻毛的竹榻離去。

梁朔離開後,郡府內一時無語,羅希賢餘怒未消地還劍入鞘,王郡丞趕緊勸眾人落座,然後叫手下書吏將星落郡地圖懸掛起來。

“星落郡下轄十三縣,目前已知有三座縣城被賊寇佔據,當地長官亦被襲殺。另有四縣賊寇妖邪橫行,當地縣城只能緊閉門戶,以求外援。”王郡丞向眾人講述目前狀況:“剩餘六縣,包括治所鹽澤在內,都發現有賊寇在鄉間出沒。”

星落郡背山面海,兼有五金礦藏和魚鹽之利。南方內海之濱設有港口,可供大船停泊,往來販運貨物。北方蟠龍山高聳入雲,並無通行道路,歷來鮮有北疆戎狄翻山南下,堪稱天險。

如此地利,要是經營得當,關鈔稅課自然少不了,官任此地升遷有望,雖然是邊地郡縣,卻不是什麼苦寒之所。

韋將軍看了一眼地圖,望向王郡丞:“目前賊寇有多少兵馬?”

王郡丞示意書吏遞上一份匪患邸報:“本郡賊寇數目估計不到十萬,但其中多數是被赤雲都亂黨、啖睛山民與強盜裹挾夥同的平民。只是赤雲都另有數十名左道妖人附從,而金池、銀潭兩縣,傳聞有成群妖物出沒,這當中數目,下官實在難以核定。”

十萬賊寇,這個數目其實不算多。須知天夏朝末年的戰亂,流民義軍跨州連郡動輒百萬計,其中多數都是烏合之眾,甚至不乏隨軍流浪的老弱婦孺。十萬賊寇真敢與朝廷官兵陣前廝殺的,未必能有一萬,而且兵甲錢糧、操訓整備,賊寇也不能與朝廷大軍相提並論。

“聽說朝廷此番調集了三萬兵馬。”王郡丞伸長脖子,略帶緊張地問道:“可是從將軍提前送到的錢糧度支簿冊來算,似乎不到三萬兵馬所需。還是說尚有後軍在路上?”

韋將軍放下軍情邸報:“我只帶來了九千五百人。”

王郡丞心裡咯噔一下,要不是眼前還有旁人,恐怕已經開始痛罵東勝都了。

就算清楚華胥國軍中有吃空餉的狀況,可是向上報備的三萬兵馬,結果來了不到一萬人,王郡丞腦漿子都要沸騰了!

看見王郡丞複雜目光,韋將軍有幾分慚愧:“本將軍也盡力爭取了,這裡面有四五百人還是我自家部曲……具體錢糧度支,王大人就按實到人數算就好。那兩萬兵馬的糧餉,我還沒出發,東勝都就已經分好了。”

趙黍聞聽此言,心想東勝都的貴人還真是不忌諱,連剿匪都要吃空餉,也難怪赤雲都能夠盤踞蒼梧嶺不被消滅了。三萬人吃兩萬人的空餉,這剿匪快被做成生意了。

環顧在場館廨修士,他們基本對此充耳不聞,羅希賢還在那裡生悶氣,也不說話。

至於王郡丞,趙黍看他都快崩潰了,本來星落郡匪患發展如斯,他的未來仕途早就斷了,哪怕賊寇被剿滅一空,這功勞也落不到他頭上,未來不被扣一個“牧民不力”的罪名、收監候斬就算祖上積德了。

“另外還有一事。”韋將軍環顧堂內眾人,語氣沉重:“朝廷有令,限一年內剿滅賊寇,一年之後若不見功,用不著朝廷派人來問罪,本將軍自會向南伏劍。”

一年聽著不短,可是韋將軍麾下不過萬人,星落郡賊寇熟知本地境況,要是迴避大軍鋒芒,甚至躲進地勢複雜的蟠龍山中,拖個一年半載不成問題。

這話不可謂不悲壯,可在場館廨修士也沒有多少回應,畢竟朝廷真要問罪,也是找這位韋將軍。朝廷就算要追究修士,難不成還要將在場所有館廨生都抓起來?雖然他們不全是梁朔那樣的世家出身,但攏起來也不可小覷。何況法不責眾,真要問罪,也就是韋將軍一人。

哦,或許還要算上快哭出來的王郡丞。

“鄙人在此拜託諸位了。”韋將軍站起身來拱手揖拜,身上甲片磨得索索細響。

“分所應當、分所應當。”奈何只有一些不鹹不淡的回應。

韋將軍與王郡丞對視一眼,各自心中都有難言之苦。可王郡丞忽生靈感,連忙起身來到趙黍面前:“趙符吏,我記得就是你們懷英館抓住那個左道妖人丁茂才的吧?您是否還有計策?不妨說來聽聽?”

相比起就知道張揚擺譜的崇玄館,以及其他沒法指望的館廨,懷英館幾乎是王郡丞眼下唯一的救命稻草。想到近來懷英館透過販售香料,幫郡府解決了銀錢短缺的難題,王郡丞已經習慣有難事就找懷英館。而他還清楚,懷英館裡羅希賢是正使,可真正能處理繁難事務,還是要找眼前這位“一介符吏”。

趙黍被王郡丞那熱切目光盯得微微一怔,他看了羅希賢一眼,對方好似有些不情願地點頭。

“那我就唐突幾句。”趙黍從懷裡摸出那柄三角令旗,起身道:“前幾天我在井獄邊上,又逼問了丁茂才一番,已經確認這種法器是赤雲都新近煉製,能夠傳遞訊息的‘罡風驛旗’。”

“等等!”韋將軍震驚道:“你是說這些賊寇妖人能憑此令旗傳遞訊息?”

身為統帥大軍的將領,焉能不知消息傳遞在軍事上何等要緊?過去五國大戰中,雖然也有各種傳遞軍情急報的術法手段,但往往不易施展,哪怕是紙鶴傳書,修為高低也決定了紙鶴所能飛遞的距離。

市井小民往往不知天地廣大,只有統兵將領才會明白,十里、百里、千里,可不是簡單的數目漸增,與之牽連的行軍日程、後勤給養、軍情戰況,往往會隨著距離延伸而發生巨大變化。

此刻聽說賊寇手中有這種傳遞訊息的法器,韋將軍的感覺不亞於驚雷劈中腦門,渾身激靈。

“沒錯,但此物經我檢驗,應該只限於星落郡一帶能夠施用。”趙黍說道:“這柄‘罡風驛旗’,重點在於罡風。我瞭解到赤雲都在蟠龍山西段有一處雲巖總舵,地勢頗高,或許就是藉助彼處特異,設有法壇,上接罡風,借風驛傳。所謂‘一如告命、風火驛傳’,雷法之中也有類似術法,但那需要行法之士召請風火驛吏、焚表傳書……”

“先不提術法!”韋將軍打斷道:“也就是說,賊寇當中的妖人只要持有令旗,便可充當斥候探子,隨時將訊息傳回雲巖總舵?”

趙黍點頭說:“確實如此,但傳遞的訊息不可能太長。”

韋將軍難掩驚色:“能傳遞訊息就夠了,哪怕十字以內都足以扭轉戰局,用不著千言萬語!”

趙黍轉念一想,此話倒也不差。

就見韋將軍表情凝重,一言不發,王郡丞問道:“難道就沒有辦法解決麼?”

趙黍搖頭說:“若非僥倖,我們懷英館也沒法拿下丁茂才,也就不知道他們還有這種法器。除非能攻上雲巖總舵,否則無法斷絕赤雲都修士往來傳遞訊息。但要是能攻上雲巖總舵,那事情還真就簡單了。”

韋將軍眼神一變:“或許我可以去請梁公子出手,哪怕雲巖總舵位處山中,地上步騎兵馬難以進攻,可仙家將吏卻不受險阻。”

趙黍沉思道:“興許可以,但我從那丁茂才口中得知,雲巖總舵也有術法禁制守護,貿然強攻未必能成。而且雲巖總舵周圍縣鄉早已被賊寇盤踞,萬一進攻不成,反倒失陷其中,那朝廷大軍想要救援也不可得了。”

韋將軍來回踱步,他比別人清楚,崇玄館那幫務虛慕玄的世家子弟,指望他們去冒險深入敵陣,是絕無可能的。哪怕在過去,館廨制度尚未完善,軍隊徵辟的術者修士,也比重甲精騎更金貴,不可能拿去隨意犧牲。

“難道一點辦法都沒有?”王郡丞感覺自己生命在一點一滴地流逝,若是一年之內不能戡平匪患,他也別想混下去了。

“我覺得倒不然。”趙黍說道:“韋將軍所顧忌的,不正是賊寇分散,以避朝廷大軍鋒芒嗎?可若真是散兵遊勇還好,但雲巖總舵不恰恰是賊寇中樞所在?既然有明確目標,那便朝著它穩步推進便是。遇賊殺賊,遇城克城,將賊寇亂黨逼得無處可退,要麼繳械投降,要麼與朝廷大軍正面硬拼。”

韋將軍腳步一頓,其實這就是他心中所想,因為他用兵治軍一向穩重平實,這才被朝中貴人選定為剿匪將領。只是沒想到這位館廨出身的修士,與自己不謀而合,掃去他心中幾分陰霾。

“趙符吏這話說得稍顯輕鬆了。”可韋將軍還是更加穩重,他指著地圖上幾處:“不說漫山遍野的賊寇,還有這難覓蹤影的妖邪,可不是我麾下將士能對付的。”

趙黍想了想:“如今我們對星落郡出沒的妖邪尚不明確,我也不好下定論。但要是朝廷大軍真的撞上妖邪,也並非毫無抵禦之力。”

“哦?不知趙符吏有何妙法?”

韋將軍也是經歷過五國大戰的,在他印象中,這些行持術法的修士,或是祭出法寶,興風作浪、飛火落雷,或是開壇作法,召請仙家將吏兵馬,與敵方修士相鬥。要是劍客武夫之流,或許能在亂軍交鋒中斬殺大將。

可但凡能做到以上這些,通常不會是區區一介符吏。

趙黍回答說:“我是沒有梁公子那樣的本事,請不來仙家將吏。可我的術法興許能夠幫到眾多將士,比如把抵擋刀劍飛矢的符咒加持在將士身上,”

韋將軍笑道:“類似術法我也見過。只是符咒何其珍貴?即便趙符吏手上有多餘的符咒,給軍中一些將校佩戴在身就算不錯了。”

“要是我有上千道符咒呢?”趙黍問。

這話一出,不光韋將軍愣住了,在場眾人都像看怪物一般盯著趙黍。

韋將軍旋即搖頭發笑:“趙符吏,軍中無戲言。哪怕你是館廨修士,也不該此時捉弄本將軍。”

趙黍回味一下,自己剛才的話也猖狂了些,於是轉而言道:“不如這樣,請將軍給我調派數百兵士,我給他們配發符咒,操訓時讓將軍檢驗過目,這樣可好?”

韋將軍眼睛一眯:“我給你五百步卒,十天內能否配足符咒?”

“不用十天,三天就行。”趙黍回答道。

“好!”韋將軍難得有幾分期待:“若是趙符吏真能做到,本將軍親自為你記功!”

在旁邊聽到這話的羅希賢心中百味雜陳,原本他才是懷英館正使,方才被崇玄館梁朔奪了風頭不說,現在趙黍又頗受賞識,這樣下去,剿匪功績要記在誰的頭上?

“韋將軍!”羅希賢趕緊起身:“我願意親自前往金池、銀潭兩縣偵察妖邪動向!”

“哦?”韋將軍又是一喜,他本來就覺得館廨修士使喚不動,現在有人挺身而出,那簡直比過年還喜慶!

“這樣,我也給羅公子你撥五百兵馬,供你排程。”韋將軍知曉羅希賢是當朝大司馬之子,不敢輕忽,指著地圖說道:“你就沿海岸一路往東北偵察,若是遇見劫掠鄉間的賊寇匪盜,就地殲滅不必回稟,切記不要追擊太遠。去往金銀兩縣時,同時摸清當地是否還有堅守堡寨的百姓。遭遇成群妖邪,不要與之硬拼,若有堅城厚壁,務必要就地固守,以待援兵。”

羅希賢要的就是在沙場上真刀真槍的殺伐功績,他聞言大喜,哪怕只有五百兵馬,也是從無到有的飛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