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代天戮妖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趙黍置身一片迷濛雲海之中,吐如龍騰虎躍,攪起萬丈波濤,納如鯨吞牛飲,匯合百川歸海。

此時若有旁人同處靜室之中,便會看見趙黍散發寬衣,端坐在雲臺之上,飄懸半空,精純真氣自口鼻間一出一入。

趙黍一息極為綿長,真氣吐出之後,結成一道道玄奧符篆,在周身上下盤旋,走勢蟠曲。

符篆時而化作頭戴武弁、披甲仗劍的郎官,時而化作寬袍博帶、手持笏板的神吏,雖說衣冠裝束各有不同,但面容與趙黍都有幾分神似。

可除此之外,這些郎官神吏的氣質又別具玄妙。郎官劍意逼人,似乎長劍一揮便有分金斷石之威;神吏文華天成,笏板辭藻蘊藏鬼神難測之機。

調息良久,趙黍座下雲臺消散,身形緩緩落於榻上,手中握著一枚捲雲玉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愧是仙家法寶。”趙黍睜開眼睛,看著手中玉佩,感嘆道:“端坐雲臺吐納煉氣,如置身福地,涵養腑髒經絡,濁氣塵穢彷佛盡銷,身輕似羽、飄飄欲飛。”

趙黍獲得九天雲臺之後靜養了一段時日,發現這件法寶也能助益調治傷勢、養護形神,丹塗縣外所受傷勢至今已然痊癒,而且對符法的見解又深一層。

“依玄門仙道立論,天地萬物皆是結氣生形,因循不同玄理靈韻,成諸般物類。”趙黍暗自言道:“《九天紫文丹章》有云——飛玄結氣、雲篆成文,是為萬法之宗。莫怪乎梁韜能以符篆推演山川地脈真形。”

世間永珍萬類既然都是結氣生形,各具靈韻,那修士便能驅使氣機模擬彷效,這便是符法根底所在。

而各種符篆靈文,真正奧妙之處,其實便在於演化永珍物類,彷效越精妙,說明書符之人對天地自然永珍萬類參悟越深。

符篆靈文八體之論,也能用來區分符法造詣高低。靈簫創制的《神虎隱文》,乃是從外書轉入內書次第,並非是初習符法之人所能研習。若非趙黍有多年積累,也不可能輕易學會此法。

如今趙黍的修為精進許多,《神虎隱文》將近完全參透,符法造詣漸漸從內書邁向地書境界。而梁韜送來的《九天紫文丹章》,又正好契合了他研習靈文地書之功。

一般來說,地書號稱取龍鳳之象而成符圖篆字。龍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隱,鳳者,預兆祥瑞、趨吉避凶。

因此符法中的地書靈文,已經不止是取法單一物象,而是要印證變化之功、趨避之方,不拘泥偏執,往後才能漸入法天象地、參同自然的神書雲篆境界。

同樣,《九天紫文丹章》也不會執泥於龍鳳之名,梁韜在法訣中言明,世間凡人面目形容、言行舉止、心性喜惡就是層出不窮,因此立身凡世,若要免於煩惱困頓,便不能固執死守。

於是《九天紫文丹章》要求修煉之人將自身真氣演化成不同形貌、不同氣質的人物真形,最基礎的一些便是青崖真君駕下的法籙將吏。

透過演化法籙將吏,也能讓修煉之人掌握與之對應的術法手段。

比如說扶劍郎官真形便是精通劍術武藝,演化此形可不光是讓修士書符召將,而是自己能夠逐漸學會對應的劍術與武藝。至於法籙上其他天兵羽騎、持笏神吏、散華玉女,也都各有妙用。

《九天紫文丹章》雖然是梁韜精簡《九天飛玄紫氣真文寶籙》而成,但其中也提到一點,那便是初習之人不宜同時演化太多將吏真形,而是要選擇適合自己氣數命理的將吏,待日後修為提升才演化其他真形。

如果是在崇玄館中,通常會有尊長推算指點,在授籙的同時有將吏下凡護持,晚輩子弟直接感應將吏真形,如同隨時隨地有人指導自身修煉。

直到此時此刻,趙黍才明白崇玄館相比其他館廨,底蘊是是何等深厚豐沃。即便青崖真君隕落、洞天仙境崩塌,但是傳承本身仍未斷絕,後人子弟仍能大受裨益。

更別說自幼得衡壁護持的梁朔,有這麼一位仙將在旁,若是一心修仙,何愁沒有大成就?可惜他自己不珍惜,惹得仙將遠離,最終死於神劍之下。

“仙法一脈相承,九天雲臺正契合九天法籙將吏。”靈簫言道:“我說過,九天雲臺本身也是法壇,借此物行法,召遣將吏可如臂使指。你如今修煉了他家法訣,即便尚未授籙,卻也算是青崖真君的傳人了。”

“可是青崖真君隕落不存,洞天仙境也由梁韜獨掌,我可不想成為他家的奴僕。”趙黍說:“我曾打聽過樑韜當年劍挑黑山鬼帥之事。據說那一戰梁韜召請眾多仙家將吏,與黑山鬼帥麾下陰兵大戰一場,打得天地失色、日月不明。

梁韜當年修為肯定遠不如今日,能夠召遣諸多仙家將吏,顯然就是因為他代替青崖真君總制洞天、主持法籙,他的法力不能當成尋常修仙之人看待,而是獲得整個洞天的加持,堪比在世仙家。”

靈簫言道:“梁韜此人機緣不凡,既有前人餘慶蔭佑,他本身也是銳意進取、不肯遲怠,因而有今日成就。而且我看《九天紫文丹章》,無論放在哪個時代,梁韜都算得上承古拓新的一代宗師。”

“難得聽你這麼夸人。”趙黍說。

“可梁韜不甘心只做仙道宗師,哪怕是開闢洞天、成仙得道,也遠難饜足。”靈簫不客氣說:“他成就雖高,但這份成就也妨害了他。”

“這話也只有你敢說了。”趙黍嘆氣:“這世上能與梁韜相提並論的,本就沒有幾個。即便是已經成仙的鴻雪客,氣象格局恐怕也遠不如梁韜。”

重新將頭髮束起,趙黍更衣洗漱一番,這才來到府院正堂,早已有十餘人在此等候。

“讓諸位久等了。”趙黍拱手致歉一句:“這幾天我齋戒沐浴、檢束身心,便是為求科儀法事靈驗無差。”

下方眾校尉軍吏、館廨修士都紛紛稱是,趙黍繼續說:“經過月餘的籌備,如今南方數郡壇場皆已修造完成,而大疫流行不見消退,必須行法收瘟。”

趙黍這個安排,在場眾人都知曉,大家聽他語氣中有幾分決然堅定,心知規模如此宏大的科儀法事,牽連必定不小。

“我登壇之後,必須全身心專注法事,按照科儀,三天三夜不能下壇。各項軍務我已事先安排妥當,眾人各就各位,不得懈怠。”趙黍囑託完畢,動身來到蒹葭關中的井邊壇。

此處既是梁韜投符設禁之地,經過趙黍梳整地脈,也是一處氣機疏發升揚的靈穴,受壇場安鎮鞏固,在此地行法事半功倍。

摒退閒雜人等,兵士淨街灑掃,趙黍整理衣冠,緩緩來到壇場之上。

趙黍輕捻捲雲玉佩,將其高高祭出,旋即化作大片雲濤綿延開來,環護壇場。腳下不見黃土,讓人誤以為置身雲上,飄然若仙。

結界劃定,趙黍取出靈文神鐵令,一拍法桌,眾吏兵羅列雲上,格局頓成。

“今下土華胥國,有瘟疫邪氣橫行,侵害生民、流毒大眾。糞土小兆趙黍,妄代萬民祈請帝詔符命,盡收瘟毒、禁絕邪氣。若有五方不正、邪精妖祟,干犯壇禁,吾奉帝敕、大闡威靈,一併滅跡除形,如律令!”

趙黍取出表章仰天誦讀,然後將其點燃焚燎,目視煙氣上升,一縷靈光直衝寰宇,如同天地間一點燭火,遍照無際。

……

蒼梧嶺。

“好大的動靜!”懷明先生望向東方,雲波翻湧、天光璀璨,他感應到方圓千里的天地氣機開始運轉,洶湧至極。

“是趙黍。”景明先生矇眼傷布之下隱約有火苗竄動,他咬牙忍痛道:“他一舉策動南方數郡的天地氣數,封山召雲法也受到牽連。”

懷明先生不由得皺眉:“我早就收到訊息,說趙黍要廣設壇場、行法收瘟,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竟然能發動如此浩大的法事之功……難怪梁韜看中了趙黍。”

“如此行法,恐怕南土群神都會有所感應。”景明先生說。

“廢話!”懷明先生也生氣了:“搞出這麼大的動靜,別說南土群神,半個崑崙洲的高人都會察覺到!”

“趙黍此舉有示威之意。”景明先生說:“我隱約感應到,天地間的造化法度在響應趙黍。”

“誰不知道贊禮官的最高境界是為天地立心?”懷明先生臉色卻不好看:“只是如今已經不是天夏朝了,他孤身一人行法,如同暗夜之中豎起火炬,照不亮黑暗,卻只會招來豺狼野獸!”

“你擔心南土群神會再度出手?”景明先生問道。

懷明先生說:“這幫妖神邪祟當年就是被天夏朝贊禮官死死壓制的物件,可謂是仇深似海。趙黍如此舉動,幾乎是在昭示自己的出身來歷,南土群神舊怨一起,必定聯手動作。”

“那你打算怎麼辦?”景明先生又問。

懷明先生跺腳說:“如果有哪個不長眼的膽敢經過蒼梧嶺,我立刻把他給宰了!我們連華胥國都惹了,不怕再多幾個妖神仇家!”

景明先生重重點頭:“興人道、破邪俗,合該如此。”

……

九黎大營。

盛水的陶碗跌落地面,摔成一堆碎片,周圍眾人望向巫真,發現他神色驚愕地望向北方。

“難道、難道是贊禮官?他們不是全部死在帝下都了嗎?”

“巫真大人,發生何事了?”有侍從俯身收拾碎片,小心翼翼地詢問道。

“華胥國有高人正在大搞法事。”巫真臉色難看:“這不是尋常法事,而是直接祈請皇天后土之力,是天夏朝贊禮官才能做到的事!來人!”

帳外離開跑來幾名兵士,巫真急切道:“快!去問問最近從華胥國回來的探子,到底是誰在籌備科儀法事!”

片刻之後,有探子被帶來,躬身回答:“貞明侯趙黍似乎下令要在華胥國南方數郡佈置壇場,具體情況尚未探聽清楚。”

“趙黍,又是他!”巫真怒不可遏,此時又有多位部族大巫趕來,他們都察覺到北方氣數激變,紛紛向巫真瞭解情況。

“之前不是有訊息說,趙黍傷重不起麼?”有人問。

“都過去好些日子了,傷勢痊癒也不奇怪。”

“就怕不光是趙黍,如此動靜,說不定是梁韜親自出手!”

“不是梁韜!”巫真斷言道:“他這種修仙之人,開壇行法所藉助的,是仙家祖師的法力。而趙黍不同,他是直接調動天地之氣,威權甚大。天夏朝的贊禮官號稱代天行法,你們沒有見識過他們鼎盛之時的實力!”

言及此事,即便一向處事泰然的巫真大人,也變得神情激動,如同是有大禍臨頭一般,顯出難得慌亂。

“那要怎麼辦?趙黍此刻應該是蒹葭關中,我們一時間也趕不過去啊。”

巫真苦笑搖頭:“他開壇行法,周圍豈會沒有防備?你們這些人就算將他附近守衛兵馬全部殺光,一旦靠近壇場,立刻就會被激盪氣機碾成飛灰!”

話聲剛落,巫真似有感應,飛快衝出營帳,仰頭望向西南方天空。

忽見遠方光芒大作,赫然一枚孛星劃過天空,挾裂宇之勢,帶著一條光耀刺目的彗尾,朝著北方飛隕而去。

“九尊神出手了!”巫真當即松了一口氣。其餘大巫看見孛彗經天,不由得心神大震,時至今日,他們才明白自己尊奉之神有何等超凡威能。

然而此時北方雲氣急湧,連綿橫亙如嶽,孛星飛越數千裡,直直撞入北方雲海,卻陡然沒了聲息動靜,天地間一片死寂,令人不敢大口喘氣。

“孽鬼妖神,妄肆猖狂!逆犯天威,立行誅戮!”

眾巫腦海之中忽聞暴喝,卻不知聲從何來,引頸仰望,孛星竟然從北方雲海再度飛出,逆襲南迴!

逆襲孛星運煥風火,鳴雷激電,如天降雷楔、擲火萬里,一舉隕落南土深處。

巫真等人並未看見孛星飛隕墜地的景象,片刻後豪光越過群山阻隔,將半邊天空染得一片血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