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無價之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究竟是不是嫪毒的墓穴,陳淵還不敢保證,尤其是以現在這樣的情況。

僅僅是兩個字還不能認定這是嫪毒。

畢竟很多時候,往往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

所以陳淵決定往前繼續探尋。

但是直到他越往墓穴裡走,就越是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因為他發現這裡的格局非常不同。

不同再哪呢,那就是墓穴的規格,不像是普通的墓穴。

【老陳,這到底不普通到哪裡,會不會是那種王侯將相的墓穴?】

水友們的看出了陳淵的詫異,也是非常好奇地問道。

但是陳淵卻擺手道,“可不是這樣,現在我們看到的墓穴要比王侯將相的規格更加可怕。”

聽陳淵這樣一說,水友們更是好奇了。

連王侯將相的墓穴都比不上,那這裡埋著的究竟是怎麼樣的大人物啊。

“你看出什麼了嗎哥?”跟在陳淵身後的小夥子低聲問道。

陳淵沒回答他,而是看著直播間說道,“咱就以十三陵的定陵為例,在定陵的地宮中,左右建有兩個配殿,這是彷照紫禁城中供妃子們居中的東西六宮。而隱藏在地宮最深處的後殿,與紫禁城中的皇宮相對照,後殿相當於皇帝生前居住的寢宮。

後殿稱為玄堂,是地宮的主要部分,為放置棺槨的處所。

棺床中央放置萬曆皇帝和孝端、孝靖兩皇后的棺槨。

而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墓穴整體規格,和我說的相差沒多少。”

聽到陳淵的解釋,水友們瞬間就被嚇到了。

【我的天啊,如果按照老陳這樣說,那豈不是意味著這裡埋著的是以前的皇帝?】

【貌似就是這樣。】

【厲害了,現在還能發現皇帝的墓穴,那會是哪個皇帝。】

“我覺得不太可能。”陳淵搖了搖頭,畢竟現在墓穴發現的地方已經固定了,不太可能會是什麼皇帝。

陳淵還是不太清楚,他開始向前走。

在前方棺床的正中有個長方形的孔穴。

“那是做什麼用的?”身後的小青年說道。

“這個小洞穴名叫金井,是為皇帝的金井玉葬之制而設。”所謂金井玉葬就是要在棺床上設“金井”並放置玉石,這是古代最高級別的葬制,只有帝后才能享用,普通人家即使是高級官員也不能享有這種級別的葬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金井中放的是金子嗎?】

【玉葬的玉是真的嗎?】

水友們接二連三的問題隨之而來。

陳淵搖頭道,“其實,金井中的金子只不過是一把黃土,在地宮建成後再把這把土放在預留的“井”內,即成“金井”,取善始善終之意,美化帝后們都是善始善終之人。”

另外“金井”中的“金”為土,而“井”象徵水,即有水有土,而有水就有了生命,有土就有了生命之根基,有了水土就有了江山社稷,故“金井”象徵皇帝在死後仍為人主,雖然死了仍然象活著一樣。

再說皇帝是龍,龍能上天,也能入地,能屈能伸,設“金井”是為了接地氣,而井中必有水,若有水,真龍就能復生,重上九天,正是“金鱗豈為池中物,一遇風動便化龍”。

所以設“金井”又象徵皇帝能夠復活,再統治天下。

至於玉石是真的嗎?guan

怎麼說呢,那些玉石都是些璞,即未剖開之玉或含玉的石頭,剖開後可能極其普通,也可能價值連城,之所以在棺槨旁放這樣的玉石,既有美好的象徵,又有實際的作用,既象徵高貴,又能起到防潮的效果,避免棺槨及屍體腐爛。

陳淵算是這樣和水友們解釋了一下,他們也才算明白。

不過這也越發讓陳淵好奇起棺槨內的人的身份。

陳淵做好了各種防護準備,然後開始開棺。

他用力將棺蓋緩緩推開,然後就看到你們放著著骨頭。

好傢伙,陳淵被嚇了一跳。

裡面有三具白骨,

一個明顯是大人,另外兩個兩邊放著的,顯然就是小孩。

“我的天,我估計墓穴主人可以確定就是嫪毒了。”

陳淵為什麼敢如此確定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在歷史上,始皇帝不久是摔死了他的兩個弟弟嗎。

不過陳淵現在還有一點搞不明白,那就是為什麼嫪毒的墓穴會如此的好。

不過還未等陳淵去思考這一點,他就在墓穴中,也就是白骨的手上發現了一個虎符。

這瞬間叫直播間裡的各專家尖叫出聲,就差恨不得有能力從螢幕後面傳過來了。

自戰國以來,虎紋在國家統治機制中產生了新的象徵功能,軍事信物虎符的定型最為明顯。虎符是封建社會最具有代表性的調兵遣將信物,是在國家產生軍隊後才出現的軍事象徵符號。

虎符背面大多刻有銘文,虎符分為兩半,右半存於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有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的規矩,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調兵遣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實,才能生效。

這也意味著虎符的重要性,同時歷史意義也很大。

而虎符始於戰國,盛於秦漢魏晉,唐以後漸漸減少。虎符以銅質為多,往往一分為二,一半由軍隊統帥持有,另一半由君主持有,作為下達和執行軍事命令時的憑證。

陳淵發現這是枚杜虎符。

杜虎符長9.5釐米,高4釐米。符身上有銘文9行40字,記述調兵物件和範圍,錯金而成,製作極為精巧。

現藏陝省歷史博物館中也有一枚。

據考是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戰國文物,稱為錯金“杜”字銅虎符,器型作勐虎疾奔狀,象徵軍威和進軍神速。

“它是專門調遣杜地軍隊的虎符,所以稱為杜虎符。”

“抱歉了。”

陳淵說著,從屍骨上拿起虎符檢視了起來。

虎身有錯金銘文9行40字,大致是”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

【這是什麼意思?】

水友們對上面的這些字感到很陌生。

“意思是說,右符在君王手中,左符在杜地軍事長官手中,凡是要調遣超過五十人的軍隊,都需要合符勘驗無誤後,方可調兵行動。只認兵符不認將。”陳淵顯得非常瞭解。

這也是杜虎符正是秦國軍權過度集中的象徵。

“從銘文看,這件虎符掌握在杜地的軍事長官手中。”陳淵神色一緊。

杜,原是周代的杜伯國,秦武公時成為秦的杜縣。距虎符的出土地北沉家橋村約2公里處,如今還有杜城村,說明此處正是文獻記載的杜縣所在地。

杜虎符的左右半符上有榫卯結構,虎符如果無誤的話,兩半能夠絲毫不差地合在一起。

現代漢語的“符合”一詞即源於此。

陳淵現在拿著的一半,估計能和博物館那的相對應上。

其實魏晉時期,虎符仍舊流行。

像裡蒙就曾出土一枚北魏虎符,造型和戰國虎符相彷,虎頭上昂,日視前方,虎口張開。虎背正中刻有一行銘文。

“隋代,虎符雖仍有流行,但較前朝,形制有所變化。隋代癌金銅虎符體型較小,並採取立式虎造型,虎尾向後上翹。此件虎符雖然小巧玲瓏,卻也不失威儀。

據說,唐高祖為了避祖父李虎的名諱,將虎符改成魚符,宋以後漸漸為銅牌所取代。但虎紋卻一直作為武力的象徵被沿用。至明清時期,帥印上仍多飾有虎紋,或以虎作紐。

南波先生20世紀70年代在江省發現一枚蕩寇將軍銅印,屬明末器物,即以伏虎為紐。浙江海寧出土一枚太平天國虎紋帥印,則裝飾有虎紋。

海寧帥印的長方形印面正中刻“太平天國前軍石師左旅帥”文,文字兩側為兩隻對稱的虎紋。虎紋造型誇張,線條生硬,採用了民間藝術的表現手法。

在貴省也出土了一枚相似的虎鈕軍印,為南明將軍印。此印為方形印章,上立有一虎。虎紐動作生硬,昂頭目視前上方。

另外,廣省一處南明將軍墓也出土兩件虎紐將軍印,形制與貴省將軍印相彷。一枚印章上的虎鈕為一蓄勢待發欲向前奔跑的虎,神態生動,動作自然,而虎紐下的方印上還刻有文字。另一枚將軍印以蹲坐式虎為紐,虎的神態則較為安靜。”

陳淵一一和水友們說道。

“其實在不同的朝代,虎符具有不同的特徵。如秦代虎符多錯金紋,而漢代虎符多錯銀書,魏晉虎符往往通體有虎斑條紋。”陳淵這樣說水友們估計也不太懂。

他更加詳細的解釋道,“其實隋唐以後,虎符漸漸消亡,以虎鈕和虎紋為主要裝飾的軍用印章卻一直流傳了下來,只是虎造型水平明顯不如早期虎符優雅、生動、威武。

華夏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情報的保密歷史也可以追朔到商末周初時期的“隱語”,即以某種約定的暗號或者其他替代語傳遞的情報內容。“隱語”是實物形式的,在兵書《六韜》中有記載“陰符”與“陰書”的用法。

據《太公六韜》記載,周朝的開國功臣姜子牙有一次被敵軍圍困,想要請求援兵,為了讓周王相信事情的真實性,便把自己心愛的魚竿折成長短不一的數節,裝入匣子,作為信物交給信使。周王見到使者後,將竹段拼接起來一看,果然是姜太公隨身之物,立馬派兵救援,成功化解了這次危機。

後來,姜子牙受“魚竿傳信”的啟發,發明了“陰符”。陰符由八個長短不一的竹片組成。前四個比較長的用於傳遞不同的戰爭結果;後四截短的則用於代表各種緊急軍情。製成不同長短的數節,不同的長度代表不同的含義,用於傳遞軍事機密。

而虎符在古代戰爭中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發生了很多與其相關的故事。《史記》記載,

魏公子信陵君禮賢下士,有門客三千。各國諸侯因為其賢能,又有很多門客,十多年不敢加兵魏國。

公元前257年戰國時期,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出兵圍攻趙國都城HD。公子的姐姐(趙惠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向魏王求救。魏王派將軍晉鄙率領十萬軍隊援救趙國。秦昭王派使臣威脅魏王說要是敢發兵救趙,日後一定派兵攻打魏國。

魏王害怕了,叫晉鄙把軍隊駐紮在鄴城,觀望局勢變化。公子屢次請求魏王發兵,同時讓自己的門客和辯士用各種理由勸說魏王,但魏王害怕秦國,始終不肯進兵。

公子在門客侯嬴的指點下,請求魏王寵妾如姬從魏王的臥室裡成功盜得兵符。公子持符到了鄴城,假傳魏王的命令代替晉鄙。晉鄙合了兵符,但並不相信公子,公子的門客朱亥拿出袖子裡藏著的四十斤重的鐵錘,擊殺了晉鄙。於是公子統帥了晉鄙的軍隊,打敗秦軍,救下了HD,儲存了趙國。”

可以說,《史記》中記載的這個戰國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的故事,正是虎符出現後得以實際運用的傳奇史實。“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就出自這個故事,意思是指掌握了調兵的虎符,連君王的命令都可以不聽了。

在古代,軍政資訊的保密與封建君主制的鞏固和封建王朝的利益緊密相關。

於是,關於情報製作的一系列保密制度和手段隨著時代變遷也在不斷發展。而杜虎符作為目前已知最早的一枚虎符,因此也被喻為當今密碼學“保密”的鼻祖。

小小一枚虎符,卻有攪動戰場風雲之勢,而其中所展現的軍事資訊保安智慧,更是不可小覷。

但是此刻,直播間裡的人更關注的是它現在的價值。

【老陳你說這虎符現在值多少錢。】

陳淵搖了搖頭,“這個可真不好說。”

他不會去說什麼這是不是用價值來衡量的,實際上那只是人與人間的一種場面話。

任何事物都是可以用價值來衡量的,比如一個人被撞死後,就要賠錢。

又比如一個名畫被損壞後,能得到大量的保險賠款。

不管認可與否,價值這個東西,確實存在於任何事物上。

但是陳淵要說的是,“這個虎符,起碼是無價之寶。真真字面意義上的無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