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發現神秘洞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種動物其實還是需要人類來保護的。

畢竟在利益的催促下,很容易對他們的生活造成破壞。

但人們,能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過在玉龍雪山閒逛的這幾天,

由於最近在山裡跑得多的緣故,陳淵也是認識了不少的山民,其中不乏那種過去以狩獵為生的獵人。

陳淵挺喜歡跟他們聊天,更喜歡聽他們講故事,因為對他來說那是一個未知的領域,所有的事物都感覺新鮮好奇,任何一件事都想刨根問底。可是有些聽到的故事能講,有些事情就不能夠公開講了。

就像郭德綱說相聲經常會說一些電視臺不讓播的段子,其實也就是逗大家一樂的包袱,而我所說的不能講那可就是真的不能講。

因為我要是說出來的話可就不是能逗人哈哈大笑的包袱,而是會讓一些人背上思想包袱了,搞不好那些人還會受打擊報復。

“其實像在晚上過夜,油渣這個東西對於很多90後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但30歲以上的人大部分都知道,它是提煉過豬油後剩下的物質。說簡單一點就是煎炸過的肥肉。現在說起這東西都感覺很膩,可在胃虧肉的年代它卻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豬油炒菜很香的啊。】

“沒錯。真是因為如此,油渣更不能浪費。最好吃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將剛出鍋的油渣撒上一點鹽直接吃,又脆又香。其他做法諸如炒菜或包包子,但我總覺得沒有直接吃好吃。”

“而且作為山裡的獵人更是不能缺少豬油和油渣。在冬季他們一般是四五人一組進山打獵,時間短則七八天,長則大半個月。”

“而且這些人專門負責背給養。出發前,他們會煉很多豬油,然後用豬油摻著油渣炒幾大罐鹹菜和辣椒,剩下的豬油帶上,再準備一些鍋盔和米,在打到獵物之前,這主要就是他們的口糧了。”

聽到陳淵的解釋,水友們島是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

【為什麼要用豬油炒菜呢?】

關於這一點,陳淵也是給出了肯定的回答,“首先是好儲存不易灑,關鍵是豬油跟巧克力一樣熱量大,吃豬油做的飯菜很快就能補充消耗掉的體能。”

而且一般在天黑前一兩個小時他們就要找地方過夜,這地方必須是一個能避風避雨的石崖下。選好地方後他們就會生一堆火。

剛開始這火堆不會很大,能夠把豬油做的飯菜熱透了吃或者烤一些獵物就行了。

“一般來說山裡人的晚餐豐盛而簡單,說豐盛是因為都是山珍野味,說簡單除了鹹菜鍋盔就是肉。”

“像這樣的篝火晚宴絕對不能沒有酒。他們自己釀的高度包穀酒會在捕獲獵物的當天晚上拿出來開壇慶賀。

當然不會喝的酩酊大醉,一來第二天還有爬山涉水的高強度工作,二來就帶了那些酒,敞開了卯喝寅酒,後面只剩下砸吧嘴了。”

陳淵晚上吃的也比較簡單,酒足飯飽吹完牛逼,就該睡覺了。

這時面前的那堆火就要往大裡點了。

陳淵比劃了一下,大概有三個桌面那麼大吧。這會兒之前在山裡撿的塑料布就派上用場了。其實那就是一塊簡單的防潮墊。

【鋪的有了,蓋什麼呀?】

水友們好奇。/

陳淵笑道,“這更簡單,就是自己身上的衣服。”

每個人穿著秋衣秋褲,蓋上外套就能在冰天雪地的山裡過夜了。

而且,一般也不冷。

早上起來每個人都是一身汗,哪裡會冷!

不過陳淵還是提醒著水友,“在雪地裡扎帳篷—隨機應變。隨時適應你所處的情況,而不是堅持一個預先確定的計劃,並留出足夠的時間來準備你的帳篷和帳篷周圍的區域。

如果找不到一個特別合適的地方露營,要及時停止,重要的是要建一堵雪牆或平整地面,以確保你不會在帳篷裡陷下去。因為在你真正入睡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要等到天黑沒有時間了還在雪地裡搭帳篷。”

“當然了,如果能個隨身帶著熱水袋更好。”

零下四十度野外過夜,在睡袋裡放個熱水瓶,抱著它護著你的胃,可以讓人整個晚上都很暖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要保證熱水瓶不會漏水。

而且要保證你睡著之後暖和好幾個小時。

另外,睡覺的時候,要換個基礎衣,穿上新的非常厚的襪子,一定要確保睡覺時不能穿潮溼的衣服。

至於營地選擇也很講究。

那就是選擇靠近溪流、湖潭、河流邊,以便取水。但也不能將營地扎在河灘上,溪流旁。

在野外紮營,不能不考慮背風問題,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灘上,應要選擇一處背風的地方紮營。

紮營時不能將營地扎在懸崖下面,這樣很危險。

“人類之所以能夠經過千萬年的進化之後,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除了飲食結構發生改變之外,更重要的是人類學會使用了工具。同時人類也非常善於總結和發現規律,正是利用了這些規律和經驗,才讓人類一步一步走上了金字塔的頂端。”

聽陳淵這麼一說水友們也是格外激動。

不過他們也主意到,陳淵有準備很多的鹽巴和石灰粉。

【老陳,你帶這麼多石灰粉是幹嘛的?】

“這個說來話長,”

陳淵頓了頓,“一般常年在深山裡活動或者是進深山採藥的人,總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保護自身安全的小妙招。

比如山裡的老人在進山的時候都要帶上石灰和鹽。”

“以前在一些偏僻的山村裡面會有一些老中醫,這些老中醫透過土辦法幫助村裡的人治病,老中醫治病的手法很傳統,沒有使用抗生素,而是到山野間去採摘草藥。

只是進山採草藥也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險,因此他們就總結出了一些小妙招,上山之前帶上鹽和石灰粉,有經驗的人只說帶上鹽和石灰粉會在關鍵時候救命。”

陳淵雖然解釋了,但水友們還是不太清楚這兩樣東西到底是如何展現救命的奇效的。

陳淵也是想了想,和網友們說道,“給你們說個故事。有一位老中醫在清晨到深山內採藥,過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回來,家裡人非常著急,於是分頭到山上去尋找,好不容易在深山的一角找到了老人的蹤跡,老人被順利帶回家之後向家人講述了自己的驚險遭遇。

老人在山林裡看到了一株珍貴的草藥,按照草藥的生長習性,他斷定在這周圍一定還會有很多的草藥,因此這位老人一邊尋找草藥,一邊往深山處走,可走著走著竟然發現自己迷路了。

於是為了及時補救,所以老人便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石灰粉做標記。

但因為深山裡面有許多的蟲子,有一些蟲子還帶有劇毒,這時這位老人就被蟲子咬了一口,身上很快起了膿包,因此老人拿起了事先準備的鹽,用水稀釋了之後,擦在傷口處用於消毒。

後來老人又在自己的活動範圍之內撒上了石灰粉,老人此舉正是為了有效的驅蟲。”

不僅是上山採草藥的人要帶上鹽和石灰粉,如果上山打獵也是需要帶上鹽和石灰粉的。鹽能夠為人體提供必要的能量需求。

在山林裡面活動劇烈,經常會出汗,隨著汗水也會帶走人體的大部分鹽分,當鹽分缺失之後,人也會出現精神萎靡不振以及眩暈的現象,所以經常帶一些鹽,可以在深山裡補充身體的能量需求。

【我聽有的人說在山裡遇到狼的話,可以向狼撒一把鹽,這樣狼就跑了,因為狼害怕,這種說法確實有一些危言聳聽了。】

彈幕裡有人問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陳淵點了點頭,沒有否認,不過說道,“但是提前帶上鹽不但可以維持身體的能量需求,同時還能夠在被蛇蟲鼠蟻咬傷之後,進行有效的消毒。”

鹽主要是為了消毒和提供身體的能量需求,而石灰粉主要是驅蛇以及驅避野獸,在生態環境比較好的時候,深山裡自然會有許多的野獸以及蛇蟲鼠蟻。

而在此種條件下,在深山內活動的話,則會有意想不到的危險。因此帶上石灰粉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人身體的安全,雖然石灰粉並不如尖刀一樣鋒利,但是關鍵時刻卻真的能夠救命。

石灰粉遇水之後便會沸騰,散發大量的熱,所以如果在山野間遇到了大型的野獸的話,可以將石灰粉撒向野獸。

一方面野獸在呼吸的時候,也會導致一小部分的石灰粉末進入食道而產生灼熱感,同時也會有一小部分的石灰粉進入野獸的眼睛,所以也會給人帶來逃生的可能性。

雖然人類已經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但如果與大型的兇勐類的野獸單打獨鬥的話,確實沒有什麼勝算,所以帶上石灰粉還是很有必要的。

同時石灰粉還可以有效地驅避蟲子,比如,如今有一些農民,他們在勞動之後就會在田間撒上石灰粉,這樣子可以驅趕蟲子,保證糧食的收成。

不過水友們還是挺擔心,這裡晚上會下雨的。

倒是陳淵並不在意。

“下雨不太可能,這要看是什麼樣的山谷。海拔低的丘陵山谷從谷地到山頂高差只有一兩百米,兩地間的熱量差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且降雨主要看當地的天氣情況。地形因素影響很小。

像在我國的橫斷山區,山頂海拔四、五千米,谷底海拔七八百米到兩千米。天氣與地形的影響非常大。

谷底因海拔低,氣溫高,蒸發量大,降雨少,形成乾熱河谷,如怒江乾熱河谷,金沙江乾熱河谷。

在有些盛行下沉氣流的河谷地帶,如金沙江奔子欄河谷,因氣流下沉,水汽蒸發,空氣炎熱乾燥。岩石與土壤裸露,植被稀疏。但到了半山上,海拔2600米的地方,就開始有森林生長。到了海拔3000米,就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了。、

那裡經常雲霧繚繞,雨水充沛。海拔4000至4500是高山草甸帶,那裡雨水更多。相對溼度大的地方才容易下雨,而溫度決定相對溼度。所以雨水多的地方是山頂,而不是谷底。”

而陳淵選擇的地方位置比較好,大機率是碰不到雨水的。

不過山間的清晨和雨後無差別。

就像是一曲交響曲。

唧唧喳喳的鳥兒們在天空中、樹枝間唱著那美妙的主旋律。

小河一邊奔跑一邊唱著優美的副旋律。

至於昆蟲們拍打翅膀的聲音正在給交響樂打節拍。

蝴蝶飛行的路線剛好是交響樂的旋律線。

而樹葉上雨珠落在小石頭上,彷佛是石頭在唱著滴答歌為交響樂伴奏。

這一幕看得水友們有些出了神。

這無疑是都市中的人最嚮往的地方,甚至是生活。

陳淵也是大清早睡覺正香時,被外面的叫聲把他從夢中叫醒了。

一氣之下,出門去找找惹事的傢伙。

放眼望去,外面的山林間,有一隻野雞滴滴咕咕的在那裡瀟瀟灑灑,自言自語叫個不停。

於是陳淵順著野雞的路線走,走著走著,森林的值物芳香撲鼻而來,鳥鳴山更幽,陳淵在森林遊。那種晨霧和風景真美,養眼醒神。

好像是野雞帶著陳淵散步/

“算了,今天就隨它而行,看看這傢伙到底往哪兒去。”陳淵在後頭笑道。

走了一公里山路後,便聽見了有山羊的叫聲,定神瞧瞧,結果野雞是帶他去看看吃草的山羊。

那只山羊毫不理會陳淵的到來,溫順的在那裡慢條斯理的吃著新鮮的美食。

不過陳淵在欣賞著眼前的風景時,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洗洗肺,感嘆山裡的清晨原來這樣美。閉目養神深呼吸,柔柔眼睛做做操。

再轉身看看那只野雞早已不見身影了,“莫非這傢伙原來是帶我來欣賞風景的?”

陳淵一時間四處張望,倒是還真想在看看那只野雞到底在哪裡。

不過找了半天還是沒發現他的蹤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