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猞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說歸說,陳淵還是打算去玉龍雪山的底海拔地區去逛一圈。

這裡的地勢雖然險峻。山下森林茂密,還有茂盛的箭竹林。

但下雪後,林海雪原,竹枝掛雪,美如童話世界。

陳淵正好看到一隻九節狼正出去覓食,在雪地上輕快地跑過,留下一串腳印。

“九節狼學名叫小熊貓,因為擁有紅褐色的皮毛,十分漂亮,所以又被叫做紅熊貓。”它的尾巴很長,毛髮蓬鬆,有9個棕黑色與棕黃色相間的環紋,素來有九節狼之稱。

而且性情較溫順,雖然體型肥胖,但卻擅長攀援,似貓非貓,比貓要肥大很多,毛色呈現出紅褐色,尾巴上有許多節黃棕相間的環紋,故名九節狼。

陳淵看到的小熊貓非常可愛,一般小熊貓通常棲居於樹洞或石洞和岩石縫中,能爬到高而細的樹枝上休息或躲避敵害,白天多在洞裡或蔭深處睡覺。

小熊貓的行動比較緩慢,聽覺與視覺較遲鈍,嗅覺也不特別靈敏,很少發出叫聲,一般單隻、成對或集小群活動。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老陳你快看,小熊貓在吃竹子欸。】

“山下的箭竹,不僅是大熊貓喜愛的食物,也是九節狼最愛吃的。”

九節狼常常逗留在箭竹林裡,吃嫩綠可口的竹葉。它習慣在早晚去覓食,白天就在樹上曬太陽、睡覺。

陳淵算是見怪不怪了。

這只九節狼行動敏捷,一熘煙跑過鋪滿積雪的小路,朝林子裡去。一邊跑,一邊吐出粉色的小舌頭,那樣子簡直太萌了。

“但九節狼可不是在賣萌,而是利用舌頭上的感應器,接收空氣中的化學顆粒,識別到食物,甚至識別附近是否有天敵的氣息。”陳淵解釋道。

它到了林子裡,時而直立起來走路,時而吐出舌頭,用前肢扯來一根低處的竹枝,張嘴就吃起來。吃了一會兒,在雪地打了個滾,雪花黏在皮毛上。

可是,沒玩一會兒,迎面出現一隻猞猁。這只猞猁也來尋找食物,眼睛發出精光,緊緊鎖住九節狼。

九節狼覺察到危險,立馬站立起來,吐出舌頭,舉起前肢,露出自己黑色的腹部。

“這一招是九節狼的生存技能,它這麼做是為了嚇跑猞猁。”陳淵在一邊低聲說道。

就算沒能嚇跑對方,也能讓對方眼前一黑,愣住,然後自己就可以藉機逃跑。

也許是九節狼的招數起了作用,又或者是猞猁並不急著出手。

猞猁站在雪地上,並沒有立馬撲過去,難道是想看看九節狼這個可愛的小吃貨,還能玩出什麼花招?

九節狼放下前肢,四肢著地,快速地跑了。它麻利地爬到一棵樹上,眨眼間就爬到樹梢高處。這才敢停下來觀看猞猁,會不會追上來?

猞猁的耐性很好,既可以在一個地方靜靜地待幾日,也可以一口氣跑十幾公裡。猞猁捕獵,通常採用伏擊的方式,如果一躍捕空,突擊失敗,它不會對獵物窮追不捨,而是繼續潛伏,搜尋下一個目標。

這只猞猁慢悠悠地走到樹下,正想爬樹……忽然,轉頭向林子深處跑去。難道是對九節狼失去興趣了?

還是發現了別的獵物?

看到猞猁跑遠了,九節狼大大松了口氣,又觀察了一會兒,猞猁並沒有去而復返。

九節狼以為自己嚇跑了猞猁,得意地在爬上爬下,然後找了一根比較舒適的樹幹,躺下來休息。

雖然還沒吃夠,但它也沒有下樹去吃東西了,而是直接趴在樹幹上睡覺,四肢自然垂下,尾巴也隨意垂著。

直到太陽升起,九節狼還在樹幹上,慵懶又愜意地曬著太陽。它好像把剛剛經歷的兇險忘記了,肚子餓了就去覓食,吃飽了就在樹上休息、玩耍、曬太陽!

看到這一幕,水友們的心都被融化了。

【話說老陳,這小熊貓和真正的熊貓有區別嗎?】

“肯定有啊。”

“九節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川境內,小熊貓與大熊貓的分佈基本重疊,而且都喜歡吃竹葉。不過,它們名字雖然很相似,外貌卻是天差地別,而且它們的關係八竿子打不著,連遠房親戚都不算。”

畢竟小熊貓屬於小熊貓科,大熊貓屬於大熊貓屬於大熊貓科,它們的祖先在大約400萬年前就已經分道揚鑣了,它們是不同的物種。

不過正在這時,剛才走掉的猞猁突然朝著陳淵撞了過來,

猞猁的動作非常快,陳淵來不及躲閃,直接就被擊中了腦袋,身體向著後面倒去,“彭!“一聲重重的倒在地上,腦子嗡嗡作響,眼前冒著金星。

這一切發生的太突然了,陳淵還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便已經被擊飛。

這讓他心裡十分震驚,也非常鬱悶,這也太厲害了吧,自己竟然都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打趴下了,而且還差點砸暈了,真是丟人。

這一摔倒也讓陳淵清醒過來,雖然他的腦海中依舊是昏昏沉沉的,但他知道自己現在絕對不能躺在地上不起來,否則自己的形象將會一落千丈,而且自己還會被別人笑話。

於是他連忙從地上爬起來,站在原地,雙手撐住地面,努力控制住自己的身體平衡,緩慢的抬頭向著遠處望去。

此時,猞猁正站在距離他十米左右的地方,正用兇狠的目光瞪著他,好像在警告著他,如果他敢亂跑的話,他將會毫不猶豫的衝上來將他撕碎一般。

陳淵沒敢亂動,而是繼續努力穩固住自己的身體平衡,努力使自己不再向後退,同時也仔細觀察著熊現在的情況。

此時猞猁的臉色看起來非常難看,臉上的肌肉緊緊的繃著,看起來異常痛苦的樣子,但它卻並沒有向著陳淵衝過來,只是站在那裡死死的盯著陳淵。

“猞猁大哥,你沒事兒吧?“這時,陳淵突然說道。

那猞猁頓時懵逼了。

【哈哈,把人家整無語了。】

【這東西這麼厲害嗎,感覺比狼還厲害哦。】

陳淵點了點頭,“就個體而言,狼並非最強大的食肉動物,但它們擁有最為廣泛的生存空間,曾經廣泛分佈在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狼的棲息環境也豐富多彩,森林、草原甚至山地都有它們的身影。”

狼的強大在於持久的耐力、集體協作和充滿智慧的捕食策略。它們雖然沒有貓科動物那樣鋒利的爪子,也沒有像獅子、老虎那樣強大的爆發力,但當狼群面對強敵時,會輪番上陣,消耗對手。

如果狼群無法給對方造成致命一擊,那麼狼會咬傷對手致其失血過多而變得虛弱,然後再發起勐烈攻擊。

當然了除了老虎這樣的叢林之王,狼群幾乎沒有敵手,狼是它們棲息地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

然而在一些森林中,狼群卻被一種比它們體型小的貓科動物碾壓,甚至被殺到斷子絕孫的地步,這種動物就是被人們稱為大貓的猞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如同陳淵現在看到的猞猁有一個稱號叫“屠狼機器”!

【那麼問題來了,猞猁憑什麼被稱為屠狼機器?】

【是啊,難道兇狠的狼群打不過軟萌的大貓?】

“這個就說來話長了。,”

陳淵想了i想,“從1997年至2017年,白俄羅斯的動物學家們對納裡博基森林裡的猞猁進行了長達20年的追蹤研究,記錄了森林裡猞猁與狼之間的長期爭鬥。結果令人大吃一驚:獨來獨往的猞猁竟然將森林裡的狼群殺到斷子絕孫!”

“而在1999年至2011年間,森林裡的猞猁分佈密度約為0.45只/平方千米,狼幼崽半歲以內的存活率為70%;而到了2012年至2015年的時候,猞猁分佈密度提升至1.5只/每平方千米時,幼狼的存活率下降到了37%。

當猞猁分佈密度再次提升,達到2~5只/平方千米時,幼狼的存活率還不到4%,用斷子絕孫來形容都不為過!”

通常情況下,狼會把窩搭在草叢中或者灌木叢裡,但是為了躲避猞猁的追殺,狼群一度挖洞來隱藏幼狼,可即便如此,猞猁還是可以循著氣味找到狼崽。

於是狼群再次改變策略,直接從森林裡搬走了,前往開闊的森林邊緣撫育幼崽。

這樣做確實躲避了猞猁的追殺,因為猞猁只生活在森林裡,不會輕易前往開闊之地。但是狼群也要面臨新的問題,森林邊緣獵物稀少,狼群會捱餓。

迫於無奈,狼群還是搬回了森林之中,不過這次它們有了新的策略,就是在狼群成員外出打獵時,總要留下一到兩隻狼留守狼窩,看護幼崽。

至此,狼群才避免了被猞猁斬盡殺絕,才真正撫育出能夠長大的一窩狼崽。

在這二十年時間裡,動物學家們直接觀測到至少16起猞猁主動獵殺狼的情況,被獵殺的狼當中有5只是成年狼。

【這麼厲害嗎,猞猁究竟是何方神聖?】

水友們被陳淵說的有些害怕了,感情猞猁這麼叼的啊。

陳淵也是拿出醫療包,同時解釋道,“猞猁是猞猁屬下所有動物的統稱,一共有四個亞種,分別是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短尾貓和歐亞猞猁,上文中把狼殺到斷子絕孫的是歐亞猞猁,它也是猞猁中最兇勐的一種。”

“猞猁長得很像貓,但比貓要大得多,猞猁體長130釐米,體重約30千克,因此人們也稱猞猁為大貓,它們長著一身柔軟的黑褐色毛髮,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給人一種萌萌的感覺。

但是猞猁一點都不軟萌,它們是森林中兇狠的勐獸,是能與狼一較高下的優秀獵食者。

而且這東西非常機警,它們的聽覺非常發達,耳朵經常轉動,聆聽周邊的聲音,能夠聽到數十米外鼠類活動的動靜。

發達的視覺和聽覺練就了其捕食小型鼠類的本領,填飽肚子沒有問題。在冬季捕獲獵物後,它們會將吃剩的肉埋在積雪下冷藏,待飢餓時取食。”

其實陳淵說的沒啥問題,

不過猞猁是夜行性獵手,沒有固定的巢穴,它們白天躺在岩石上曬太陽或者在大樹下躲避風雨。

既可以數公頃的地域裡孤身蟄居幾天不動,也可以連續跑出十幾千米而不停歇。

猞猁還善於埋伏,它們捕獵的時候,會藉助大樹、石頭等作掩體,藏在獵物經常出現的地方,等獵物靠近時,才出其不意地發起攻擊,捕獲獵物,不過它們不喜歡窮追獵物,這樣可以節約更多體力。

而且性情狡猾而又謹慎,遇到危險時會迅速逃到樹上躲避起來,有時還會躺倒在地,假裝死去,從而躲過敵人的攻擊和傷害。

最主要的還是個出色的攀爬能手,可以從一棵樹上跳躍到另一棵樹上,所以能捕食樹上的鳥類或松鼠,尤其是在夜間能得心應手地獵取在樹上過夜的小動物。

陳淵從兜裡掏出一塊麵包,沒想到那家夥還真的吃了。

陳淵笑了笑,“其實在自然界中,老虎、豹子、狼群和熊等大型勐獸都是猞猁的天敵,但最可怕的是人為了捕獲狍子、野豬等佈下的套子陷阱。

經常會誤捕猞猁。而且由於人類的活動和肆意捕殺,猞猁的種群數量急劇減少。

據文獻粗略估計,華夏的野生猞猁有7萬只左右,種群數量還在減少,20世紀70年代以前,獵民可以任意捕殺,僅在青藏高原每年獵捕的猞猁就達千隻以上。”

“自1980年始,猞猁儘管已被劃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偷獵現象仍時有發生,且當地的土畜產品收購部門仍然收購非法捕得的猞猁的毛皮。

總之猞猁擁有像貓一樣軟萌的外貌特徵,卻是叢林中兇狠的勐獸,是優秀的獵食者。但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人為濫殺、森林大面積開發導致的生態破壞,以及食物來源貴乏等原因,導致猞猁的數量越來越少。”

所以水友們也漸漸明白,看上去像狸貓的猞猁倒也是非常珍貴。

但也因此讓水友們開始關心起了這些動物的安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