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南企北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由於當地十分寒冷,條件貴乏,因此大多數時候本地人只能吃肉和動物脂肪,這其中不乏馴鹿、海豹、鯨魚這些大型生物。

這種生活在一年中至少會持續10個月,只有在夏季的時候因紐特人才有機會吃上一點蔬菜和簡單的漿果,以及塊莖植物。

也就是說一個正常的因紐特人幾乎在他的一生當中都與肉食為伴,而且最奇特的是他們的食用方式並不是熟食烹飪。

大多數時候他們會選擇生食,風乾或者醃製。

陳淵正和水友們說著很快就進入到了一個冰屋。

立馬就有一個當地人走了過來,和陳淵打起了招呼。

當然了陳淵事實上是能聽懂他們說話的,但是劉半仙在邊上看著就聽的有些莫名其妙。

看到兩個人交流,就連水友們也是感覺有一些天荒夜談。

【我的天吶,老陳你們兩個在說什麼哇?】

【媽呀,就我一個人覺得這是在對牛彈琴嗎?當然了那個牛是我。】

陳淵笑著和網友們解釋道,“好了,我就是和他說我們餓了,有沒有一些吃的。嗯,很明顯這個主人很歡迎我們。”

很快陳淵和劉半仙便被邀請到了冰屋當中。

整個冰屋事實上給人的感覺很不一樣,你雖然從外表上看上去他有點很冷的感覺,但其實當你真正的進入之後,你會發現這種溫度很快就會消失不見然後轉化的非常的溫暖。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變化,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冰屋的特質結構,當然了這一點陳淵也沒有和水友們說的太過詳細。

畢竟那個主人已經端上了一道菜過來。

只不過這道菜非常的讓人震撼,就連水友們看著都忍不住大驚失色。

【我的天哪,這他媽是什麼。】

【我靠,老陳這他媽不會是毒藥吧。】

【這他媽是人能吃的嗎?】

之所以水友們如此不澹定的原因還是他們端過來的一個大盤子,上面擺的一隻小海豹。

而海豹的肚子被撐得鼓鼓的。

水友們自然不相信還有裡面是腸子和器官之類的東西,陳淵也是點了點都肯定的道。

“這些海豹都是透過清理的,至於他的肚子之所以會鼓起來,而是因為在裡面塞了海燕。”

沒錯,海豹醃海燕就是當地最著名的菜。

當地人會將海燕直接塞進海豹的腹腔進行直接發酵。

醃製數月後再取出食用,儘管氣味難以言喻,但這卻是當地人的美食之一。

而陳淵對此只能說是無法用語言來評價,他。

看了看眼前的這一盤菜,猶豫了許久想吃,但是又不敢吃。

而且內心本能的驅使他不要去吃這些東西。

可是人家主人都在邊上看著,這樣也不可能不去吃呀,於是乎前面還是閉著眼睛含淚吃了那麼一小口。

而當那個肉塊吃下去的時候,頓時一股酸腐的味道,從嘴裡慢開,這種感覺就好像你待在夏天裡的一個茅房當中。

地下那種坑洞裡面散發出的發酵味道,讓你的鼻息被衝的滿滿。味道有多麼上頭,簡直是不言而喻了。

“這……我肚子不餓,要不你一個人吃吧。”

劉半仙看著這道海豹醃海燕整個人都慫了,只能尷尬的說。

陳淵呵呵一笑立馬拉著他的胳膊,讓他坐在自己身邊。

“想什麼了,你和我一起出來直播,那我要做的事你肯定要和我做呀,難道你就在旁邊看著,你怎麼和水友交代呀?”

對不對呀。

陳淵這麼一說,水友們也是變得激動了起來。

【對呀對呀,劉半仙你也要吃。】

【你也要吃!】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劉半仙真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真的是苦了我們的劉半仙了,不過我看劉半仙現在都快哭了,要不還是不讓他吃吧。】

“不就是不就是一道菜嘛,老夫我吃的東西多了去了。”

劉半仙還是含著眼淚夾了一口,只是嚥下下去後差點讓他的胃部翻江倒海,直接就要快吐出來了一楊。

好在陳淵趕忙用手按住了他的嘴巴,這可是在別人家裡要是這麼直接吐了,那可就有一點說不過去了。

這一頓如最後生命的美食,終於在兩個人的煎熬下完成了。

在離開冰屋的時候,陳淵還不忘和水友們科普道,“其實不少動物脂肪佔據因紐特人每天能量消耗的75%。”

“他們一年中收集出來的天然植物,包括草、塊莖、海藻等等都會進行定點存放。”

但是水友不解。

為什麼因紐特人要這樣生活和進食,莫非在過去的生活中他們的基因發生了變異,使得他們必須這樣?

或者是保留食物原本風味?還是另有所圖?

“實際上因紐特人這麼做完全是迫不得已,並不是什麼基因問題。”

陳淵解釋道。

航海時代,壞血病是重大健康問題

如果細心的話一定能夠想到,長期食肉帶來的問題可能會比基因變異更可怕,因為這會導致壞血病的出現。

過去在航海時代,水手們因為得不到水果蔬菜的補充,維生素C的缺乏讓許多水手出現這種病症,不少水手就此死去。

但因紐特人難道不會這樣。

“其實維生素C的自然存在比我們想象中要多得多,不僅是蔬菜水果,大部分肉類、內臟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陳淵做出了舉例。

“以因紐特人最常見的幾種食物為例,比如肝臟內臟、脂肪、生肉。

馴鹿肝臟每100克平均就有23.8毫克,環斑海豹的肝臟同樣也在這個範圍,富含脂肪的鯨魚皮則高達31~36毫克。

而魚肉、禽類的維生素普遍在1.0以上,維生素C普遍存在於他們食用的內臟中。”

在國外的一篇關於加拿大因紐特人的維生素對比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維生素C的變化會隨著熟制程度增高出現丟失,特別是全熟食品,維生素C含量是最低的。

因為維生素C的熔點只有190度,高溫會持續加速維生素C的氧化反應,並因此導致維生素C流失。

此外像烤制這樣的烹飪方式,高溫帶來的烘烤可能會直接破壞維生素C的結構。

這也是為什麼因紐特人更傾向於生食,而不是熟食,壞血病的感覺可不好受。

它由此會帶來虛弱、疲勞以及手腳疼痛,這對從事手工生產的因紐特人來講是致命的打擊。

同時壞血病還會造成貧血、牙齦出血,以及傷口難以癒合。

陳淵在觀光雪地上繼續行走,事實上這附近的冰屋還是比較多的。

尤其是他和劉半仙走了沒多遠的距離,就又看到了一個冰屋。

其實想來以現在這種條件來說,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或許陳淵走到晚上都還能看到有冰屋的足跡。

另外在北極,日照的時間很短,而且光照並不充足,大部分因紐特人都會在家烤火,缺乏光照使得他們更需要一定量的維生素才能維持身體運轉。

陳淵也有點冷,但是看時間不早了也就沒打擾他們。

不過水友還是好奇因紐特人需不需要額外的補充其他營養。

“好吧,我知道可能會有人出來反駁維生素C的攝入量這個問題。

根據州國農業部建議維生素C攝入量至少為75~90毫克每天的攝入量,每天最多兩克,歐盟標準相對更高一點。”

考慮到因紐特人生活在歐洲,因此陳淵選擇採用國外資料。

人要適量攝入維生素C

但是這裡有一個前提在於,維生素C攝入的多少在資料上主要還參考了每天的糖消耗。

由於現代人的飲食更加精細,精製麵食和高糖攝入讓現代人的血糖水平普遍高於過去。

過多的糖原會讓人體產生更多自由基,而維生素C可以抑制這種狀況。

不過對於因紐特人來講,生活在北極地區幾乎不存在接觸這些高糖高碳水食物的可能,因此維生素C的相對攝入標準會更低,而生食肉類和內臟完全能夠滿足他們的日常需求。

同時這種低糖生活也幫助他們更好地在極地地區生活了下來,因紐特人在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風險、糖尿病風險的獲得比例上也比世界上其他地區更低。

可以說這樣的飲食結構相當健康了,就是不太好入口而已。

“其實這種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完全是出於地域差異和環境所致,並不是什麼特別奇怪的事情。”陳淵倒顯得不是特別在意。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因紐特人這樣的生活是他們在極地長期生活得來的經驗。】

【沒有樹那什麼燒火。】

【被逼的,其實只吃肉真的不好吃,太過單調。】

對此陳淵也表示認同。

換證換做是他也很難在這裡呆下去。

不過走了很長的距離,水友們發現這附近似乎沒有企鵝。

陳淵不知道說什麼,只是苦笑了一下解釋道,“唉各位。北極是沒有企鵝的。”

不過聰明的水友居然有這樣的提問。

【老陳那把企鵝引到北極來可以嗎?】

陳淵搖頭道,“在絕大多數人的心目中,企鵝恐怕早就被判了死刑。

企鵝行動緩慢,長得又肥,瞟一眼就知道是一道結結實實份量十足的美味佳餚。

假如把企鵝引入北極,等待它們的除了地球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恐怖的北極熊,還有可怕的灰熊、北極狼、北極狐、狼獾,以及可以從空中發起進攻的雪鴞。”

“即使能東躲XZ僥倖避免成為這些傢伙餐盤裡的美食,還有一個卑鄙猥瑣的傢伙虎視眈眈也就是老鼠。”

“據說冰島的國鳥北極海鸚就在它們和人類的共同作用下差點滅絕,人類把生吃海鸚心臟當做美味,老鼠則用海鸚的蛋打牙祭,都是可惡至極。”

直播間有專家肯定道。

【齧齒動物是偷蛋的絕頂高手,企鵝想透過繁殖策略延續種群恐怕都很難做到。】

“所以把企鵝引入北極看起來簡直就是讓它們去送菜。”

陳淵撇了撇嘴。

可憐的企鵝,呆萌可愛,人畜無害,完全沒有任何防護能力。

卻要去承受如此可怕的命運,成為所有掠食者的公共肉倉,這是無論如何都應該盡力避免的。

【那把北極熊引到南極呢?】

不知道誰又問了一句。

陳淵都傻住了

“把北極熊引入南極呢?”

北極熊聽到這個訊息的第一反應絕對是,什麼?

去南極?

那個傳說中的美食天堂?

天哪!我不是在做夢吧?

耶!

然後就是一連串的前空翻後空翻加轉體720度自由落地。

肥胖的身體把冰面砸得轟隆隆作響,海豹還以為是地震來了。

鑽出水面一看,原來是北極熊要去南極了。

海豹也激動得熱淚盈眶:謝天謝地,總算把這個瘟神送走了。

然後南極就迎來了慘無鳥道的血腥殺戮。

就像當初人類帶著狗、貓、老鼠等哺乳動物進入澳洲一樣,南極的企鵝絕對會成為北極熊予取予奪的肥美佳餚,企鵝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抽籤擲骰子決定誰去送菜。

“這大抵就是許多人心目中企鵝引入北極,或南極引入北極熊的可怕場景。”陳淵喃喃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水友們也有些激動。

【真的假的?】

“當然是假的啊。”陳淵說道

真正的畫風可能是這樣的。

雖然強敵環伺謀生不易,企鵝仍可在北極演化下去,艱難求生;任它北極熊如何兇勐大快朵頤,在南極企鵝仍能傳宗接代,鶯歌燕舞。

這其中的關鍵,就是一個曾經存在的事實。

雖然現在已經滅絕了,但北極確實曾經有過企鵝的長期存在,它們的滅絕不是因為北極熊,也不是北極狼北極狐等掠食動物,而是更為可怕的人類。

這種企鵝就是曾經廣泛生活在大西洋周邊島嶼的Pinguinus,正式的名稱是大海雀。

有時又被稱為大海燕或北極大企鵝。

然而大海雀雖然和企鵝一模一樣,但它們之間卻沒有任何關係,可以說是趨同進化的典範,意味著在環境條件極端相似的情況下

不同的生物真的可以進化出極端相似的物種。關於大海雀和企鵝的異同我就不多說了,不但外觀,就是形態、生活習性、掠食習慣、繁殖方式等都極為相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