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歷史的偉大見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切爾諾貝利由前蘇國建造的巨大核電站,它位於烏蘭東北部,共有四個巨大的反應堆。

這座核電站為烏蘭全國提供了10%的電力,對烏蘭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有一天這座核電站會成為全國人的夢魔。

當天凌晨時分,切爾諾貝利周邊的居民都在夢鄉中。

突然,一聲巨響打破夜晚的寂靜,很快,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出火警訊號。

接到命令後,消防員當即趕赴現場,看到眼前火災越來越嚴重,消防員們不敢怠慢,急忙衝上去控制火勢。

隨後,越來越多的消防員趕赴現場,火勢很快就被控制住,然而消防員們在滅火的時候發現了一些異樣。

有人在現場撿到了石墨,早先趕來滅火的消防員開始頻繁出現頭暈嘔吐的症狀。即便如此,他們還是盡力控制反應堆的火勢,避免火勢繼續蔓延。

後來,越來越多的軍人,工人趕赴現場。

人們很快就發現,這並不是什麼普通的火災,因為反應堆內大量的燃料,石墨濺射出來,在四周又引起多起火災。

即便如此,這起事故沒有被當回事,在爆炸發生30多個小時後,政府才開始組織人群疏散。

疏散的人們大多是附近的村民,更多的村民沒有得到疏散的指令。

可有人已經在附近村子裡檢測到了恐怖的輻射資料,這些發現依舊沒有得到重視,只被當作是儀器故障。

正是因為這個輕視,才導致了意外的發生。

陳淵已經做好了打算,決定前往這個危險地帶。

但是卻遭到了水友們的反對。

【老陳你可別亂來啊,那地方現在都還是空城,別的就不說了,此地仍然存在著足以讓人致癌的輻射,說難聽點只要走進去,管你什麼牛鬼蛇神都沒都跑。】

【就是啊,老陳你賺錢不要命了?】

【臥槽,這主播真的牛逼,老子簡直佩服的服服帖帖。】

看到水友們出聲反對,陳淵卻顯得很輕鬆。

“各位放心吧,我既然選擇這樣做,那肯定有自己的道理,肯定不會做什麼危險的事。”

陳淵也不知道該怎麼和水友們解釋,直接就準備上了東西,開始駕駛房車超著目的地趕去。

至於饅頭他們因為沒有抵抗輻射的抗體,所以陳淵暫時就讓沉秋幫忙照顧著。

“當時事故發生一週過後,蘇政府突然受到了瑞典的資訊。當時瑞典已經發現了從蘇國境內飄來的輻射雲,他們想搞清楚蘇聯境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也就是這個時候,蘇國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隨即出動大量軍隊,強制疏散周邊的居民,擊殺輻射區的牲畜。同時,又派遣大量的人員趕赴災區救災,試圖儘快控制災情。隨後,他們派遣了調查組調查這次的事故,想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所以是怎麼回事?】

看到陳淵說到關鍵時刻,水友們不禁問了起來。

此時天空已經下起了小雨,烏雲也多了起來,好像就是為了襯托陳淵接下來的話一般。

“經過仔細的調查,一個可怕的事實被擺在人們的面前。當天並非是普通的火災,而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爆炸引發了大量核物質外洩,內外都燃起了大火。

雖然經過無數消防員英勇奮戰,很快就把外部的大火撲滅,但反應堆內部的火勢極大,一直燒了整整十天。就這樣,大量的核物質隨著火勢蔓延到四周,輻射還順著空氣一路蔓延到西方各國。”

水友們其實對這件事的內幕瞭解的並不多,他們更加關心的還是這次的事故是怎樣發生的。

陳淵開啟雨刮器,同時說道,“其實,切爾諾貝利原本就是一個有設計缺陷的核電站,反應堆的結構並不合理。比如反應堆重要的控制棒,被設計成空心的結構,在插入的過程中就很容易引發事故。員工在操作的時候,往往就很難考慮到反應堆的實際情況,最終導致這場可怕的事故。”

“而且在事故發生當天,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正好進行一項測試,可連續幾次的測試都以失敗告終。在場的負責人心裡非常不滿,於是便下令進行第四次測試,正是這次的測試,導致反應堆的爆炸。”

根據事後的調查,當時反應堆的操作人員沒有按照規定的大綱進行操作,為了順利完成測試,他們冒險違規操作。

雖然存在天然的設計缺陷,但這起事故無疑是人為操作不當引起的。

房車駕駛了不知多少天,陳淵終於算是趕上了預約好的貨輪。

車輛透過甲板開到貨輪上後,開始向烏蘭國駛去。

而當陳淵到達烏蘭境內後,已經是二天後了。

他來到當地相關部門,開始申請進入核電站內部的資格。

畢竟是其他國家,該守的規矩還是要遵守的。

“去哪?”

負責人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核電站,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陳淵重複道。

“你瘋了?”那人震驚地望著陳淵,“那裡可是十大汙染地區之一!”

“我知道。”

“知道你還去,命不想要了嗎?我不會同意你的申請的,這是為了你好,希望你不要介意。”負責人是一個四十歲的男人,很明顯他不想陳淵冒著風險進去。

可以說進去都不算是冒著風險了。

而是肯定會出現問題。

他仔細打量陳淵,看出他是一名主播了。

“現在的主播膽子也太大了吧,為了流量簡直連命都不要了。”

“貌似是個華夏人。”

“天啊,雖然知道華夏人會武功很厲害,可沒想到他們居然膽子這麼大。”

其他工作人員議論了起來。

陳淵也沒管這些,微微笑道,“其實我進去不是為了作死的,主要是拍紀錄片,我想你可能不知道我的身份。”

“你的身份?”負責人不解道。

但是很快就有人認出了陳淵。

“天啊,他是老陳嗎?”

“真的是老陳!”

負責人愣了一下,很明顯他是知道老陳這號人的。

一個最敢作死卻又每次化險為夷的冒險家。

“既然是你……我想可以給你這個機會。”負責人明顯是考慮了很久,如果是普通人單純為了作死博眼球,他肯定不能放行,但是老陳的話就不同。

人家是專業的,名聲很大,他既然選擇這樣做,那就說明有把握。

而且老陳拍出的紀錄片非常好,大多是很有意義的。

“那行,多謝你了。”

在開透過通行證後,陳淵才得以順利來到核電站外面。

看著有些沒有生機的遠出場景,陳淵感覺這個世界都沒有了顏色。

這裡可是經歷了世界歷史上最嚴重的核汙染事件。

首當初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在爆炸後,救災人員沒有搞清楚現場的情況。一開始趕來的消防員,工人們根本不知道這是反應堆爆炸,結果他們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與反應堆內外的大火戰鬥。

這就導致大量的救災人員長期暴露在高強度的輻射下,他們的身體很快就出現了問題。許多消防員倒了下來,一開始救災的28名消防員有多人因為輻射喪命。後續趕來的大量工人,軍人身上的防護沒有到位,他們在輻射中同樣出現了很多問題。

由於根本沒有搞明白事情的真相,導致救災工作一開始就沒有一步到位,大量的救災人員忙著將表面的大火撲滅,收拾外面的殘局。可反應堆內部的大火,以及四周洩露的核物質,沒有得到有效處理,這些物質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大火又不斷把各類核物質送入天空,最終釀成了更大的災難。

在爆炸當天,四周的核輻射就已經高得離譜,嚴重超過了安全標準。大量的居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暴露在高強度的核輻射中,這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受到核輻射的影響。同樣,大量的核物質進入天空,隨著氣流等四處飛散,這樣核物質洩露帶來的影響就波及到其他地方。

根據後來的統計,這次核電站爆炸釋放出來的輻射劑量,是光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龐大的輻射,帶來了長期的影響。由於蘇國一直到爆炸一週後才反應過來,錯過了最好的救災疏散時機。

隨後蘇國出動大量人力物力參與救援,總算成功把這件事擺平。

然而這一週的時間,已經讓大量的人處在輻射的威脅中。即便蘇國已經將大量的人員撤到安全地帶,但此後還是有300多萬人受到輻射的影響,前後有17萬人因輻射病情惡化最終去世。

比較可怕的是,輻射帶來的影響導致許多的孩子從一生下來就出現了殘疾,或者帶有其他各類嚴重疾病。

輻射還會影響土地以及地面的動植物,烏蘭的普里皮亞季城最終被廢棄,蘇國軍隊在救災的過程中,將輻射區的可能感染的動物全部擊殺,避免它們攜帶輻射跑到其他地方。

此後,輻射一直留在這片土地中,土地內的輻射含量一直很高,始終沒能散去。蘇聯政府雖然反應慢了,但隨後的救災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他們前後動員了50多萬人參與救災,成功把災情控制住。

只是由於輻射洩露得實在太嚴重,尤其是反應堆核心地帶,輻射是最為嚴重的。救災人員只能放棄,反應堆下方的輻射起碼要幾百年才能正常消散。

後來,為了控制輻射,蘇國設計了巨大的石棺,將輻射鎖在了石棺內。即便如此,切爾諾貝利還是成為人們心裡揮之不去的陰影。

對於蘇國來說,這次災難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當時它們的情況已經非常糟糕,內部財政等諸多方面都有極大的問題。切爾諾貝利直接帶來了2000多億的經濟損失,後續人員的安置,產業恢復,相關賠償等都嚴重拖垮了蘇國。

後來的解體,與這場災難有一定的關係。

此後解體,切爾諾貝利的威脅並沒有解除,這裡巨大的輻射,仍然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熊國還經常把這裡稱作是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

當然,蘇國對核電站的爆發有極大的責任,後續處理的延誤,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災情更加嚴重。然而,在救災的過程中,蘇國軍民不惜一切代價,勇敢與輻射鬥爭。

從一開始那些勇敢的消防員,到後來很多人明知道輻射量大會致死,還是有很多人義無反顧衝上去救災。蘇國能源部部長等高官親自坐著直升機靠近火場觀察情況,工程兵出身的將領更是身先士卒,到屋頂上清理攜帶高強度輻射的石墨。

無數的人,為了這次的救災,奉獻了自己的一切,蘇國雖然引爆了一顆大雷,但終於拼盡全力挽回了局面,沒有讓災難更加嚴重。

如今,切爾諾貝利附近再度燃起戰火,眼下核電站全面停電,自然讓世人非常緊張。自打這裡出事後,全世界就意識到核電站的威力,類似的核物質洩露一定要妥善處理。

自此,很多國家一直致力於研發更安全的核技術,確保核電站安全性更高。可類似的災難仍然不斷發生,像島國等國在處理核洩漏的時候根本就不考慮什麼影響,完全是隨心所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有這些事情,人們會擔心切爾諾貝利再度出事就很正常。

曾經那個能舉國之力控制核洩漏的紅色巨人已經不在,它留下的諸多遺產,仍然對人類世界有著極大的影響。

就比如這座著名的核電站,時至今日仍然在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只是此番要是再度出事,可就沒有一個國家能像蘇國這樣控制局面,到時候恐怕會引起更大的災難。

於其說陳淵見證了歷史了遺留,倒不如說是見證了歷史當初的發展。

他的內心感慨萬千,終於是邁開了步伐。

在通往到卡口處時,正有人員守衛著,

陳淵出示了自己的通行證。

“你好,請穿戴好防護服後再進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