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茶藝神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枝上花,花下人,可憐顏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 今朝看花花欲落。不如盡此花下歡,

莫待春風總吹卻。鶯歌蝶舞韶光長,紅爐煮茗松花香。妝成罷吟恣遊後, 獨把芳枝歸洞房。

——惜花吟

“問題也太簡單了。”白先生搖了搖頭,滿臉不通道,“何謂烹茶四寶?”

蔡京和李師師均暗暗松了一口氣。其他茶客直後悔自己的膽子小。

琴聲再起。

茶博士笑道:“茶道之道,不在於複雜的道理,而在於悟出人生的哲理。考的是人的勇氣和膽識,而非死記硬背的知識。其實真正的真理都是簡單的。”

白先生一聽,頓時大喜:“唔,言之有理。好吧,我來回答這個烹茶四寶:一是風爐,把水從水壇中裝入釜中放在風爐上燒沸,然後才能沖茶;二是釜,即燒水的水壺;三是泡茶用的小茶壺;四是喝茶用的小茶杯。”

茶博士道:“然也。請奉上獎品。”

禮儀小姐奉上龍井一箱,車遲國一月遊券一張。

白先生笑納。

掌聲雷動。

這時,老闆娘笑吟吟道:“鬥茶暫告一段落,請大家稍稍休息一下,品一下新上市的茉莉花茶,觀賞本店新編排的《採茶舞》。接下來的鬥茶更精彩,獎品更豐厚!”

歡快的琴聲中,一群身著綠衣的山村少女揹著茶簍,蹦蹦跳跳地走上來,跳起了動人的舞蹈。

舞畢,茶奴將準備泡茶用的茶壺、茶杯、茶盅以及所需置茶器、理茶器、滌潔器等相關用具搬了上來。茶客們興奮起來,鬥茶的*就要到來了。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在形狀奇特、材質各異的茶壺上。

茶博士指著那一堆奇形怪狀的茶壺笑道:“大家想必已猜到了,下面這個環節,是識壺。一把好的茶壺不但使用方便,更能泡出茶葉的真滋真味。因此識壺是茶藝的一門重要的學問。誰能說出這些壺的名稱。”

應伯爵應聲站起,一一指點著那些茶壺,侃侃而談:“依形狀而論,這壺叫‘肩壺’,那叫‘茄形壺’,這叫‘文琳壺’,那叫‘海壺’……依材質,左邊的這些都是竹壺、右邊的那些是木壺、前面的這些漆器壺,右邊的是瓷器壺,這中間的是金屬壺,應該是錫壺……哎說了半天茶博士,請問有獎品嗎?”

茶博士笑道:“當然有。這把錫壺是唐明皇的御茶壺,歸你了。”

應伯爵眼露綠光,喜得渾身發抖,幾乎拎不起壺。還是謝希大幫他拿走了獎品。應伯爵跟在屁股後頭:“哎哎呀,我說你可小心點兒,可別把我的寶貝跌壞了!”

逗得眾人一陣鬨笑。

茶博士道:“我們接著茶壺的材質這個話題,我要考大家一考。請問:中國歷史上第一種用來製作茶具的材料是什麼?”

眾茶客一時無語,是啊,那麼多種材質,哪一種最早?可要想想。

謝希大卻信口叫道:“這還不簡單?土燒的陶器嘛。”

眾人無不稱奇。我們想得太多了,倒不如一知半解的好。

茶博士笑道:“恭喜你答對了!確實是土陶。獎勵你竹製茶具一套。”

謝希大沒想到真的蒙對了,喜孜孜地領走了獎品。

眾茶客見門外漢都領走了獎品,不禁跺腳捶胸,後悔不迭。

茶博士安慰道:“大家稍安毋躁。以後還有機會。剛才提到土陶最早的茶具,其實後來的釉陶、彩瓷都不錯。下面我們馬上就要進入鬥茶的實戰階段也是最精彩的環節。現在我手中有十八個籤,其中只有五個簽上畫茶葉圖案,抽到的可以參加PK。然後透過回答簽上的問題再淘汰兩位,也就是五選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抽籤結果,白先生、蔡京、潘巧雲、謝希大、李師師入圍。

謝希大簽上的問題是:匈奴是否有茶葉?

謝希大的回答是:有。

這回可沒蒙對。在眾茶客的鬨笑中率先被淘汰。

琴聲唏噓。

潘巧雲簽上的問題是:大紅袍的產地是哪裡?

她的回答是:武當山。

又被淘汰。

琴聲嘶啞。

茶博士讀著第三個簽上的問題:“在所有茶壺中,泡茶最出色的是什麼壺?並要回答理由。”

蔡京從容不迫,沉聲道:“最出色的是紫砂茶壺,保溫性強,透氣度高,茶水即使久放也不會產生腐化的餿味。以紫砂茶壺泡茶不但不影響茶葉的香氣和滋味,更可貴的是,還能襯托出茶葉的品質。當紫砂茶壺經過長時間密集的泡茶動作滋養,壺體本身吸附茶汁,積增茶鏽,壺面生成光潔的顏色,這種非先天養成的茶壺氣質,更增添它的後天價值。”

茶博士笑道:“妙極。蔡大人請坐。識壺,還要識水。我們知道斟茶首先講究的是泡茶。師師小姐的問題是:泡茶的水有什麼講究?”

李師師道:“要泡出一杯色香味俱佳的好茶,用的水質極其重要。水有軟硬之分,除了雨水、雪水之外,自然界中的泉水均屬於硬水。泡茶宜用軟水。但硬水一旦煮沸,也可以成為軟水。”

茶博士笑道:“妙極。師師小姐請坐。白先生的問題是:泡茶的水溫有什麼講究?”

白先生輕搖摺扇,朗聲答道:“泡茶既要在乎水質,更要在意水溫。從外觀看,色澤較綠,水溫較低。像鐵觀音、水仙、凍頂烏龍之類的陳年茶,宜用高溫。香片、紅茶、薰花等細碎茶葉宜用中溫。龍井、碧螺春之類的綠茶宜用低溫。”

茶博士道:“妙極。鬥茶具有技巧性強、趣味性濃的特點,而且對於用料、器具及烹茶方法都有嚴格的要求。請三位選擇自己最拿手的工具,展示各自的茶藝吧。”

三人不約而同的均選取龍井茶葉,茶具均選紫砂茶壺。

蔡京動作穩健,沉著冷靜,一絲不苟。

李師師冉冉站起來,婷婷玉立,美豔逼人。李師師取出泡茶所需茶葉輕輕置於茶倉,燒煮熱水,熱水注入茶壺中,溫燙茶壺。每個動作都像舞蹈,其魔鬼身材更顯得丰姿綽約,曲線玲瓏。眾人都盯著她人看得痴了,哪裡還去注意什麼茶藝。

琴聲也清柔悅耳,如痴如醉。

這邊白先生也已溫燙過茶壺,正將選取的茶葉置於茶荷中,仔細觀賞茶葉的外形和顏色,並優雅地嗅聞茶香。

那邊蔡京已用茶匙將茶荷中的茶葉輕撥入茶壺,注水入壺。

三人幾乎同時用茶槳撥去水面表層泡沫,蓋上壺蓋後立即將水倒掉,讓茶葉吸收溫度和溼度。

然後將適溫的熱水衝入茶壺,蓋上壺蓋,計時1分鐘。

再將溫盅水倒入茶杯中溫熱,將茶壺中濃度恰當的茶湯倒入茶盅,再持茶盅倒入茶杯約八分滿。

茶博士開始一一篩茶。

蔡京先聞茶香,再啜飲茶湯,含在口中品嚐味道,然後慢慢咽下去感受滋味變化。一盅茶分三次啜飲,顯得韻味十足。

白先生雙手接茶、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說不盡的儒雅。

李師師正襟危坐,斂眉聚目、屏息靜氣,小心翼翼非常呵護地捧起茶杯,慢慢地湊近嘴邊,那神情彷彿在和上蒼交談。

少女的琴聲也似有若無,恍如天籟。

正是: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