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玄學的技術實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最關鍵的是林灰的出現似乎“證明”了獨立遊戲開發的門檻並不高。

額……儘管黃靜知道林灰表現出來的實力遠不是一般的高中畢業生所能比擬的。

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清楚林灰發跡的詳細經過的,至於一些細節更是無從而知。

畢竟林灰的崛起過於迅速,同時崛起路線過於匪夷所思了。

總而言之,林灰過往的成績在不知曉內情的人只會看到:

——某個高中畢業後無聊鼓搗了幾款小遊戲就直接成為爆款了,而且豪取數千萬美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得出這樣的結論無疑將很助長一些投資者或相關技術人員的興趣。

雖然這些人對於林灰具體發跡的個中內情不甚了解。

但這並不會妨礙很多人躍躍欲試。

畢竟從來都不缺盲目自信的人。

僅僅是一些語焉不詳的但又充滿誘惑的前景就足夠很多自以為很行的人或者是單純很勇的人投向獨立遊戲開發了。

尤其是最近,YouTube上有一個名為《遊戲開發有多賺錢?GRAY FOREST新遊一行程式碼價值一萬美元》的影片。

影片的製作者在得知GRAY FOREST的《T-rex's Journey》這款恐龍小遊戲營收超過三千萬美元之後。

分析了GRAY FOREST的《T-rex's Journey》並順手搞出了順手搞出了一個demo。

從demo上看,像《T-rex's Journey》包括UI以及遊戲核心玩法的全部工程檔案差不多三千多行程式碼就搞定了。

簡單的除法,差不多一行程式碼對應一萬美元。

於是乎就有了“遊戲開發有多賺錢?GRAY FOREST新遊一行程式碼價值一萬美元”這個標題。

儘管影片製作者也說了GRAY FOREST能夠做到一行程式碼帶來一萬美元的營收很大程度是因為其強大的個人號召力。

但是很多影片的觀眾腦子裡哪有那麼多邏輯。

很多觀眾看完影片腦子裡也只剩下一句“遊戲開發一行程式碼一萬美元”了。

這樣的一個影片瘋狂傳播,在YouTube上播放量甚至達到了1700萬。

這下不知道又得忽悠多少跟遊戲開發半毛錢關係也沒有的人入坑。

黃靜真想知道但那些懷揣著發財夢入坑的人到時候夢醒之後會是神馬表情。

不過估計也不是那麼容易夢醒。

懷揣著發財夢的人不斷自我催眠想要夢醒可沒有那麼容易。

……

說起來黃靜這次之所以給林灰打電話也是有別的原因的。

至少黃靜並不是專門就《T-rex's Journey》這款遊戲向林灰表示道賀的。

黃靜知道,對於林灰來說現在這種收入上的迅速增長雖然也算得上喜人。

但絕對不至於讓林灰就此止步。

林灰的目光顯然要更加長遠且深邃。

深邃到黃靜不知道那灼灼的目光最終具體通往何處。

但黃靜知道那個方向朝向未來。

……

說起來這次黃靜給林灰打這通電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給林灰彙報一下線上辦公系統租賃的進展。

於是簡單聊了幾句和《T-rex's Journey》這款遊戲有關的內容之後。

黃靜就跟林灰聊到了線上辦公這方面。

關於“F.FSG”這個線上辦公軟體的租賃事宜黃靜已經同海外的團隊進行了初步的交涉。

黃靜這通電話主要是為了給林灰反饋一下交涉結果同時黃靜要知道林灰下一步的打算。

涉及到線上辦公,其實林灰前世並沒專門鼓搗過線上辦公軟體。

不過這並不妨礙林灰對線上辦公這方面發表自己見解。

沒吃過豬肉終究是見過豬跑。

這種情況下要林灰微操一番也不是不可行。

前世差不多的線上辦公軟體/線上辦公系統林灰都用過。

對於前世線上辦公軟體/線上辦公系統一些常見的短板或者說弊端林灰還是很清楚的。

說到前世之所以很多企業選擇線上辦公,也是許多企業迫不得已的做法。

當面臨某些特殊情況使得人們不得聚積,而企業正常運轉又需要有無數的技術人員進行日常辦公。

這種情況下線上辦公軟體/線上辦公系統成為了打工人不得已的選擇。

說起來前世最早的線上辦公軟體/線上辦公系統其實是相當不正規的。

因為前世國內最早的線上辦公其主要的側重點並不是完全是為了辦公。

當很多人將目光謀求線上辦公之時也僅僅是為瞭解燃眉之急。

最早的線上辦公主要應用於線上會議。

早期這種線上交流就完全由微/信群、QQ群來實現。

像微/信、企鵝這種主打即時通訊的軟體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線上會議的功能。

但僅僅是線上會議並不是線上辦公的全部。

隨著企業對線上辦公任務需求的進一步升級。

企業開始轉而去尋求丁丁、飛黍之類的專業辦公軟體。

這類專業辦公軟體所標榜的專業能力林灰著實有些不以為然。

林灰覺得與其將這類軟體稱之為專業辦公軟體。

不如稱其為“通用辦公軟體”更為合適。

之所以林灰將這類軟體稱之為通用辦公軟體而非專業辦公軟體。

自然是因為這些軟體在專業性方面還是要差一些的。

反正就林灰前世實際使用經驗來說。

就辦公方面看,這類軟體專業性方面則是一言難盡的。

尤其是這些軟體在剛剛上線的時候甚至就連最基本的通用辦公還是差些意思的。

像是丁丁、飛黍之類的軟體在用於特殊時期的線上辦公的時候總給人很雞肋的感覺,食之無味。

這類以效率為主打宣傳點的軟體雖然宣稱能滿足一定的線上辦公需求。

不過實際上也僅僅是在線上會議、簽到打卡、同步文件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已。

對於比較復雜的工作內容,是根本無法線上滿足的。

甚至很多時候面對一些技術類的工作任務,線上辦公軟體表現是相當之糟糕的。

反正前世林灰的工作是很難用這類線上辦公軟體處理的。

而遺憾的是即便是林灰穿越前夕國內的線上辦公軟體也沒有很妥善地解決相應的問題。

至於為什麼沒能解決?

林灰覺得並不單純是因為技術問題。

當市場以及很多東西摻和進來之後,往往簡單的事情也被搞得並不簡單。

說起來國內涉及到軟體方面的技術實力其實是很玄學的一個問題。

國內軟體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實力是個很抽象的問題。

對國內軟體技術實力的評價往往趨向於兩極——極強或者是極差。

很少有客觀的評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