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瞄準海外市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次黃靜給林灰打這通電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給林灰彙報一下線上辦公系統租賃的進展。

於是簡單聊了幾句和《T-rex's Journey》這款遊戲有關的內容之後。

黃靜就跟林灰聊到了線上辦公這方面。

關於“F.FSG”這個線上辦公軟體的租賃事宜黃靜已經同海外的團隊進行了初步的交涉。

黃靜這通電話主要是為了給林灰反饋一下交涉結果同時黃靜要知道林灰下一步的打算。

涉及到線上辦公,其實林灰前世並沒專門鼓搗過線上辦公軟體。

不過這並不妨礙林灰對線上辦公這方面發表自己見解。

沒吃過豬肉終究是見過豬跑。

這種情況下要林灰微操一番也不是不可行。

前世差不多的線上辦公軟體/線上辦公系統林灰都用過。

對於前世線上辦公軟體/線上辦公系統一些常見的短板或者說弊端林灰還是很清楚的。

說到前世之所以很多企業選擇線上辦公,也是許多企業迫不得已的做法。

當面臨某些特殊情況使得人們不得聚積,而企業正常運轉又需要有無數的技術人員進行日常辦公。

這種情況下線上辦公軟體/線上辦公系統成為了打工人不得已的選擇。

說起來前世最早的線上辦公軟體/線上辦公系統其實是相當不正規的。

因為前世國內最早的線上辦公其主要的側重點並不是完全是為了辦公。

當很多人將目光謀求線上辦公之時也僅僅是為瞭解燃眉之急。

最早的線上辦公主要應用於線上會議。

早期這種線上交流就完全由微/信群、QQ群來實現。

像微/信、企鵝這種主打即時通訊的軟體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線上會議的功能。

但僅僅是線上會議並不是線上辦公的全部。

隨著企業對線上辦公任務需求的進一步升級。

企業開始轉而去尋求丁丁、飛黍之類的專業辦公軟體。

這類專業辦公軟體所標榜的專業能力林灰著實有些不以為然。

林灰覺得與其將這類軟體稱之為專業辦公軟體。

不如稱其為通用辦公軟體更為合適。

之所以將這類軟體稱之為通用辦公軟體而非專業辦公軟體。

是因為就林灰的前世實際使用經驗來看這類軟體專業性還是差些意思的。

尤其是這些軟體在剛剛上線的時候甚至就連最基本的通用辦公還是茶歇意思的。

像是丁丁、飛黍之類的軟體在剛剛用於特殊時期的線上辦公的時候總給人很雞肋的感覺,食之無味。

這類以效率為主打宣傳點的軟體雖然能滿足一定的線上辦公需求。

也僅僅是在線上會議、簽到打卡、同步文件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已。

對於比較復雜的工作內容,是根本無法線上滿足的。

甚至很多時候面對一些複雜的工作任務,線上辦公軟體表現是相當之雞肋的。

反正前世林灰的工作是很難用這類線上辦公軟體處理的。

而遺憾的是即便是林灰穿越前夕國內的線上辦公軟體也沒有很妥善地解決相應的問題。

至於為什麼沒能解決?

林灰覺得並不單純是因為技術問題。

說起來國內涉及到軟體方面的技術實力其實是很玄學的一個問題。

國內軟體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實力是個很玄學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

說國內的軟體方面技術實力弱吧!

偏偏像123O6這樣的網站能在國內誕生。

對於123O6這個“平平無奇”的網站,大多數人雖然對於這個網站很熟悉。

但鮮有人對這個網站保持關注。

至於說這個網站的前世今生可能就更不是很多人會在意。

在多數人眼中,其技術水平往往被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跟一般的zf門戶網頁的技術水平劃等號了。

這種看法是相當之片面的。

但其實涉及到123O6這樣的一個網站的構建是相當之難的。

說是世界級的難度也不為過。

畢竟是面對十多億人口的出行問題。

這樣一個網站的票務系統不可謂不複雜。

首先是訪問量大,作為唯一的官方線上買票渠道。

儘管不是所有人都線上買票。

但依然不妨礙該網站一年售出的票超過30億張。

三十億張票是什麼概念呢,要是把這些票首尾相連能繞地球7圈多。

而因為國人的習慣,在春/節期間,該網站的訪問量更是會輕鬆突破千億次。

林灰記得前世看到一組資料說2020年春節的時候。

該網站一天的訪問量達到了驚人的1495億次,平均每秒就要被點選170萬次。

這種恐怖的訪問量,換做是普通網站,估計早就癱瘓了吧。

除了訪問量之外,涉及到搶票系統,也遠比人們想象的複雜。

舉個例子:隨隨便便的一列高鐵,可能就涉及十多個站,在這十幾個車站裡,客戶選擇某個站上車,選擇某個站下車,是有很多可能的,再加上座位的設定,常見的就有商務座、一等座、二等座這3種座位選擇,如此以來光是以一個班次的高鐵購票,使用者選擇就相當繁多。

而這還只是一條路線!

要知道,全國有將近兩千個客運車站,巔峰時每天執行,一萬多個客運班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麼看來,購票選擇的可選項用“多如牛毛”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並且車票還是個動態商品,買票、退票、改簽隨時發生。

這就要求網站時時刻刻監控動態變化,立即作出反應,所以要看運算量、複雜性、負荷量。

據稱前世國內電商幾大巨頭某寶某東某夕夕加在一起,其複雜度都趕不上123O6的五分之一。

除此上述問題,還有安全防護問題,123O6系統裡,包含了天量的個人信息,稍微出點簍子,後果就難以想象。

曾有媒體做過統計,123O6每秒收到的風險請求,高達82萬次。

123O6這樣一個網站,前世2012年剛開始搭建的該網站面向全世界招標。

很多國際巨頭,包括微軟、IBM等都來競標,但是這些巨頭沒一個能做成吃螃蟹的第一人。

最終還是國內的技術團隊搞定了這個網站。

國內技術團隊擁有搞定這樣網站的實力,相應的技術實力不可謂不強。

但據此說國內的軟體方面技術實力強吧?

某些很常用的網站做的跟shi一樣體驗極差又是不爭的事實。

林灰覺得關於國內技術團隊強與不強不在於技術本身的難度。

而在於對於一個產品所下的決心究竟有多大。

是否真的想搞定一件事?

如果真的想搞定一件事並且願意付出行動,沒道理做不成。

《論語》裡面也有類似的表述:

“棠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古代有一首詩這樣寫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搖擺。我豈能不想念你嗎?只是由於家住的地方太遠了。”

孔子說:“他還是沒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麼遙遠呢?”

雖然上述說法頗有唯心主義的傾向。

但林灰照舊是覺得如果真的想搞定一件事的話對於國人來說很少有過不去的坎。

林灰前世直到穿越前夕,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線上上辦公這方面做得依然是不夠好。

甚至是有的線上辦公軟體體驗很差。

至於說這一切的一切是因為什麼呢?

林灰覺得根本原因就是線上辦公軟體的開發團隊對於這件事沒下定決心。

至少是做這件事的時候沒能真正用心。

而這些開發團隊為什麼沒下定決心呢?

這就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了。

反正林灰是覺得涉及到線上辦公如果真的下定決心並且方向明確的話並不是很難搞出來。

即便是搞不成那種能完全取代線下辦公場景的線上辦公軟體。

至少也可以搞出一個可堪一用的。

何況林灰現在也不是從無到有搞線上辦公。

而是直接和技術成熟的海外團隊進行合作。

這本身就是走捷徑了。

如此,短時間內林灰並不需要面對技術攻堅方面的問題。

至於說林灰以後搞出來的線上辦公軟體走什麼樣的道路?

暫時林灰只打算“自給自足”滿足一定程度的內部使用即可。

至於更長遠是否要推向市場?

林灰覺得將來搞出來的線上辦公軟體/線上辦公系統如果將來不對外開放也就罷了。

如果是對外開放也將是主要面對海外市場。

這無關乎屁/股正不正的問題。

而是實事求是從市場出發做出的決斷。

老實說,即便是前世受各種情況影響。

國內企業線上辦公普及率也不算是太高。

而對比一下海外,僅僅是在前世的2017年,醜國超過八成的企業就引入了遠端辦公制度,有3000萬人在家中遠端辦公。

雖然“三千萬人”這一數字聽起來似乎也不算很多。

但要知道鎂國總共也不是太多人。

至於該國的工作人口相對於我國來說更是十分有限的。

這樣的話從比例的角度進行衡量的話。

三千萬家中遠端辦公的工作人員,這幾乎已經佔鎂國工作人口的16%-19%。

這個比例毫無疑問還是相當之誇張的。

甚至於可以說在鎂國幾乎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可能會因為一些情況要依託線上辦公來進行工作產出。

鎂國線上辦公線上辦公普及率之所以有這麼高.

林灰覺得大體是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海外網際網路普及率高,科技集密性高。

如果從網民人數規模來說,能和我國相媲美的幾乎沒有。

(甚至自信點的話完全可以把“幾乎”去掉。

恆河國雖然網民規模官方資料也不少,但林灰覺得水分不少。

也可能這單純只是林灰的偏見,但架不住恆河國爛泥扶不上牆的例子太多。)

但從普及率和影響力來看,醜國還是領先於我國的。

以前世2018年的資料來看,醜國的網際網路滲透率約89%,而我國是59.6%。

鎂國智能手機使用者佔總人口比重達70%,而彼時國內智能手機使用率還不到51%。

現在還不是2018年,而是2014年。

在2014年的現在這個差距怕是要更加懸殊。

除了普及率高的因素之外,之所以林灰覺得線上辦公在醜國更有商業前景還有以下原因

鎂國有世界最知名的矽谷,誕生了無數知名的科技網際網路企業。

醜國全球型企業多。

如谷/歌、蘋果、臉/書、微/軟等。

2018年,全球500強企業鎂國有126家。

2018-2019年德溫特全球百大創新機構,鎂國有33家。

2018年度全球科技品牌100強,鎂國有55家,中國18家。

前五名也都是鎂國品牌,分別是亞遤遜、蘋果、谷/歌、臉/書、微/軟。

全球性企業越多、網際網路高科技企業越多,對於線上辦公普及也會產生了重要影響。

再者則是因為人力成本等其他原因。

雖然鎂國擁有和我國相當的國土面積,但其人口僅為中國的1/4左右。

但種種潛在的因素發揮作用而對線上辦公的普及產生了影響。

相較於我國面臨的情況,鎂國的人力成本很高,伴隨著人才爭奪激烈,房地產價格高起。

在這樣的背景下,鎂國諸多網際網路公司已經開始在鎂國其他地區甚至是全球設立分支機構,開展線上辦公模式。

總之,種種因素使得涉及到線上辦公如果是商業化發展的話林灰覺得短時間來看海外更適合搞線上辦公的商業化。

目光更長遠一點的話,因為線上辦公模式是企業應對房價飆升、人才成本高、交通擁堵等現狀的一種不錯的選擇。

因此不只是海外地區能搞成線上辦公的商業化,國內的話在不遠的將來線上辦公這個方向也很有搞頭。

饒是如此,更長時間的事情,短時間林灰倒也不是特別關注。

即便是林灰有一定的“先知”資訊,但更長遠的事情誰又能預料呢?

有些時候似乎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林灰也不至於說完全絕望,但願車到山前必有路吧。

事有輕重緩急,現在擺在林灰面前的是和線上辦公有關的事項。

對於線上辦公林灰早就是有了大致的判斷。

因此就黃靜就線上辦公發出的問詢,林灰自然是心中有數。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