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官方報刊回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海外收入能出現這樣的只能增長一方面是得益於《T-rex's Journey》這個遊戲在海外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這樣一款小遊戲在過去24小時內居然在海外達成了1117萬的有效下載。

當勾選了蘋果平臺獨佔之後林灰自然就擁有了85%保底收入分成。

而按照此前林灰同蘋果方面所達成的蘋果平臺獨佔協議涉及到分成部分是這樣描述的:

“林灰開發遊戲所獲得的具體的分成比例將和林灰開發遊戲的總營收掛鉤。

當林灰開發的遊戲選擇在蘋果平臺獨佔之後。

如果林灰開發的遊戲總營收(包括遊戲銷售額、DLC銷售額、道具銷售額等在內的總營收)在1000萬美元以下

林灰只能獲得85%的分成比例;

而如果林灰開發遊戲總營收(包括遊戲銷售額、DLC銷售額、道具銷售額等在內的總營收)在1000萬美元以上

總營收每提高200萬美元,林灰將額外獲得1%的分成比例。

以此類推直到林灰達到90%的比例為止。

特別地,如果林灰開發的遊戲總營收超過5000萬美元以上,林灰有條件對分成比例提出調整。

具體調整以雙方商討結論為主,但原則上分成調整比例不得少於2個百分點。”

《T-rex's Journey》這個遊戲在海外按照2.99美元的銷售價格。

1117萬次的有效下載的話這營收額雖然照著五千萬美元還要差不少,但肯定是突破兩千萬美元的了。

也就是說林灰搞得這個不起眼的恐龍小遊戲居然應該按照90%的分成待遇。

額,按照90%分成的話,僅僅是這1117萬次的海外有效下載量就將帶給林灰三千多萬美元的分成。

當然海外收入目前還只是稅前收入,林灰估計等繳納過稅之後大概能剩下兩千五百多萬美元就不錯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怎麼說呢,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林灰正在努力朝著納稅一薇的水平努力。

餘額從5980萬美元一直飆升到9412萬美元,一夕之間,增長了三千四百多萬美元。

除卻遊戲收入的分成之外,剩下的收入增長,則是因為南風APP海外版即South Wind Pro廣受追捧。

儘管廣受追捧,但也是過去式了,South Wind Pro這款軟體的收入已經日漸式微了。

這跟林灰對這款軟體實力之類的其實沒啥關係。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類比下,就算林灰不當人了搞得出一套相當牛掰的飛控軟體,估計潛在用戶也就那麼幾家。

專業軟體就是那樣,使用者相當有限,就算軟體再牛掰也沒用。

在專業使用者相當有限的情況下,長時間來看想要用South Wind Pro這款軟體充當現金奶牛還是比較困難的。

不過此前South Wind Pro這款軟體所取得的成績已經讓林灰很滿意了。

至於海外網文對應的收入,依舊是百十來萬美元那樣,林灰也沒過於關注。

倒不是說林灰在期待什麼無心插柳柳成蔭,是真的不關注,像網文出海這個方面如果不是因為能在宣傳上佔些文化輸出的便宜。

就連現在這規模的網文輸出林灰也沒太大興趣。

說起來收入增長的如此迅勐,似乎可以穩步進行擴張了。

正在思忖之際,林灰接到了黃靜的電話。

甫一接通電話就聽到黃靜激動地聲音:“恭喜你呀!又又又又一款遊戲成爆款了。”

林灰道:“只能說是首日火爆而已,長線表現的話不好說。”

林灰這話也不完全是謙虛,現在已然達到一千一百多萬的有效下載了。

但林灰估計總的有效下載能達到一千六七百萬就不錯了。

畢竟像“恐龍小遊戲”這種不甚複雜的小遊戲,不存在啥熱度慢慢發酵的可能。

基本上是對玩法感興趣的玩家,就直接入了。

至於不第一時間入的基本也就不會入了,或者乾脆就直接動歪腦筋了。

聽了林灰的話,黃靜忍不住感慨:“不帶這樣謙虛的,大老你這麼謙虛還叫人怎麼活,我這遊戲海外首日銷量都破國產遊戲的記錄了,摺合成人民幣都逼近兩億元人民幣了!

別的開發者是賺錢,你這直接就是印錢啊。

對於一款買斷制小遊戲來說,這已經算是非常逆天的成績了。”

林灰道:“有這麼誇張麼?”

黃靜道:“當然有了,就這麼說吧,就你現在這個成績別說是跟個人比了,就是這營收能力足夠讓很多遊戲公司自卑了!”

林灰:“就首日銷量比較高,首日銷量這麼高還是透支了長期潛力的結果。

這種買斷制小遊戲向來都是這樣,先前搞得那幾個買斷制小遊戲也是首日成績還不錯,第二日成績直接腰斬。

不過現在也可以了,原本就是隨便搞搞而已。”

黃靜:“額,優秀。

。不過不帶這麼裝的!還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哼!”

林灰接著道:“打人是不對滴,而且你應該跟我一塊高興才對,我這次在這款遊戲上能取得這樣不錯的成績,跟你給我的建議也是分不開的,要是當初定價設定成1美元的話,或許能薄利多銷,但估計也比不上現在的營收水平。”

黃靜:“我那會就隨口一提。”

黃靜接著道:“我記得當初你搞得那個《HILL CLIMB RAG》雖然上線就限免了,但怎麼說海外定價也是12.99美元,這種情況下,你在《HILL CLIMB RAG》之後搞得遊戲即便是價格即便是回落,但絕對也不能回落成1美元,價格最起碼也得有先前定價的一個零頭啊,要還是回到1美元那豈不是成了沒進步麼?”

黃靜不提她建議林灰對恐龍小遊戲漲價這事,反而提當初林灰對《HILL CLIMB RAG》這款一上線就限免遊戲的海外定價策略,就好像當初林灰之所以對上一款遊戲搞出個12.99美元的海外定價就是提前讓遊戲玩家對這個價格適應一下。

按黃靜這說法成了林灰早就未雨綢繆為日後遊戲漲價做準備麼。

這就是職場人的心思嗎,這話說得絲毫不居功啊。

儘管黃靜不居功,但黃靜這兩次對林灰的建議林灰不可能熟視無睹。

林灰:“不管怎麼說,這次多虧你的建議了,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

黃靜調侃道:“哈哈,你不會是要給我發獎金吧……”

林灰:“也不是不可以,你這兩回建議可真是幫了我大忙了。”

……

話雖這麼說,但要真給錢真正給多少林灰確實是沒想太好。

國內軟體行業之不健全那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得清楚的。

像國外甚至有專門的銷售軟體佣金解決方案提供商。

可是在國內呢,別說是佣金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了,就是連約定成俗的標準都沒有。

搞得林灰一個參考都沒有。

不過這也是好事。

既然沒統一的標準那就從我開始立標準就完事了。

“獎金的話就算了吧,不過慶功宴可不能少哦,晚上請晚飯吧……”

黃靜的話語打斷了林灰的思緒。

林灰忙道:“好的,沒問題”

林灰和黃靜約了個晚上見面的時間,之後就互相道別了。

結束通話黃靜電話之後,林灰看著時間快到上午十點了。

又去接受了胡欣的回訪。

見面地點依然是在北域城南的一處招待所。

一回生二回熟,上次對於這個招待所林灰還有點陌生。

現在林灰已然是輕車熟路了,林灰很快就趕赴了這裡。

胡欣早早就在一樓的接待大廳裡等著林灰。

此次回訪胡欣基本是輕車簡從。

因為此前合作很順利。

很快胡欣就同林灰展開了回訪。

這次回訪進行的很順利,很快就完成了。

回訪進行的很順利。

甚至於在此次回訪之後。

胡欣還主動將整理好的稿件拿給林灰看。

胡欣要林灰看看稿件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地方。

林灰要覺得稿件沒什麼遺漏或者說沒什麼要補充的內容的話終稿十有八/九按照這個往外發了。

林灰原本覺得沒這個必要,

官方報刊的水準以及官方報刊記者的職業素養林灰還是信得過的。

另外出於最起碼的迴避。

林灰覺得自己還是不要參與進來得好。

不過胡欣卻表示沒啥大不了的。

還是堅持要求要林灰就底稿多提意見。

胡欣還恭維林灰,稱林灰新聞敏銳性很強。

雖然林灰不知道胡欣所謂的“新聞敏銳性”從何說起。

但在胡欣的堅持下。

林灰終究是拗不過。

於是就拿起了胡欣整理好的稿件看了起來。

林灰記得前世當下時間節點往前追朔幾百年的話科舉士人在進行考試的時候要按照嚴格的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的格式來進行書寫。

胡欣寫得這個報道雖然不能說是照搬古代八/股的格式吧。

但文章跟古代的狀元試卷也是有的一拼。

只見胡欣在稿件中交代道:

“……在今年,我國 IT 產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IT產業對經濟社會的支撐能力不斷增強,產業結構持續調整最佳化。

產業創新和輻射能力提升,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改進完善。

我國正在由 IT 大國向 IT 強國邁進。

我國IT產業綜合水平持續提升。

我國 IT 產業發展指數持續提升、IT產業規模穩步上升。

IT領域的人才也是呈井噴式發展……”

得,好傢伙!

明明是關於林灰的報道。

結果林灰足足是看了一千大幾百字的IT產業現狀以及IT產業背景之類的描述之後才看到了和他有關的內容。

額。

雖然感覺這種文章有頭重腳輕之嫌。

不過林灰對此也能理解。

不聊時代背景空談個人成績完全就是扯澹。

一個人就算是再牛比、力量再突出,也要順時代順潮流而行。

跟時代去對著幹甚至是背道而馳那只能說是蚍蜉撼樹螳臂擋車。

逆著時代而行終究是自不量力的。

只有順應時代的潮流才能達到“時來天地皆同力”那種如臂使指的境界。

只見胡欣在大致敘述了我國現在IT行業近年的背景和產業形勢之後。

接著寫道:

“……我國近幾年IT形勢一片大好。

在IT領域內人才更是輩出。

前不久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提名的林灰就是我們IT領域的一位後起之秀。

儘管林灰只是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提名獎獲得者。

但要知道生於1996年的林灰今年也不過才剛剛18週歲。

作為今年乃至是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獎項設立以來獲得該獎提名獎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正像古人在詩中寫得那樣‘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林灰在18週歲就能取得現下的成就。

其未來完全是不可限量的。

也正是因為未來的不可限量,使得最近的林灰名噪一時。

各路媒體在對林灰爭相進行報道的時候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這位少年成名的青年才俊。

然而提及的內容卻均十分有限……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像林灰這樣一位少年成名的青年才俊雖然在科研方面成果斐然,但在此之前其給外界的留下最多的印象卻是低調。

筆者在未接觸林灰之前,透過一些公開資料所能瞭解到的和林灰有關的資料也是很有限的。

除了高考中的成績

除了幾次申請國家專利以及國際專利時候的記錄。

林灰此人的一切無一例外給人很神秘的印象。

幸運地是,透過多方尋訪,林灰本人最終破例接受了中青線上《數字青年》的採訪。

透過此次系統的專訪我們才得以系統地瞭解到林灰過往的一些經歷,以及他關於未來的一些規劃……”

“……”

北域城南招待所某間不怎麼起眼的會客室裡。

林灰正靜靜地翻閱著胡欣拿來的稿件。

而胡欣則在一旁看著林灰的側臉。

林灰瘦削的臉龐格外俊朗。

中間不乏夾雜有幾分青春昂揚的氣息。

如果未曾知曉林灰的任何資訊。

僅僅從路人視角出發的話。

林灰乍一看很像是標準型別的陽光大男孩。

還是正能量滿滿、帥氣逼人那種。

不過在瞭解了林灰資訊日漸增多之後。

胡欣卻知道林灰所擁有的遠不止於出眾的外表。

林灰還在IT領域擁有著很高的聲望。

除此之外,林灰還擁有著很多財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