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缺錢的諾獎大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黃靜頓了頓,接著說道:“但是在大學資源委員會(哈佛大學主要捐款者組成的籌款組織)的成員,子女的錄取率卻在百分之六十以上……

類似的例子很多,好多人以為美國人情澹漠,卻即便人情再澹漠也是有人的因素,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舉這些例子我只是想說在美國大學的話同樣不是沒辦法操作。

方法很多,最簡單的大概就是砸錢了。

很多時候在美/國的不少大學,只要你願意砸錢,可以說是可以橫行無忌的。”

其實黃靜剛才所表述的內容林灰都是大致清楚的。

無非就是氪金玩家的捷徑而已。

一個能將賄/賂美化成政治獻金的國度涉及到學術方面的騷操作怎麼可能會少呢?

林灰記得前世看過一本普利策獎得主《華/爾街日報》調查記者丹尼爾·金所寫的書,書裡就對美/國高校招生醜聞進行了描述。

總之,書裡描述的內容跟黃靜剛才所說的是大致比較雷同的,林灰對於這些大概也都是知道的。

按照書裡的描述,有些美國高校為了籌措資金,甚至已經不甘於僅僅是透過校友會來吸金了。

甚至會採取一些打著教育幌子的慈善活動進行赤果果地斂財。

儘管對裡面的道理門清,但正所謂知其白守其黑。

對於這些東西就算是再心知肚明林灰也明顯不屑於此。

不過對於黃靜出於熱心的建議i林灰也沒生硬地拒絕。

林灰道:“其實你剛才說得我對此也是有所耳聞,不過我怎麼同時也聽說國際學生在美國大學很受歧視呢?即便是有很多潛規則恐怕海外的學生想進行操作也很難吧。”

黃靜點點頭:“確實美/國大學在涉及道升學的時候往往有歧視現象。”

黃靜道:“沒辦法,有上等人存在自然很多人就不知不覺相對成為下等了,很多美國頂尖學校一方面要照顧權貴子弟又要照顧校友會的後代,但在此同時還要服從聯邦法律和各州立法,對黑/人以及其餘人種也要正常招生。

如此一來在每年招生人數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其結果就是擠壓其他人群的招收規模。

這時受損最為嚴重的,莫過於國際學生,而國際學生受損最嚴重的又以來自亞洲的國際學生最慘。

畢竟在美國很多時候諸如‘亞洲人都是考試機器’、‘亞洲人缺乏創新力’類似的說辭是相當有市場的。

這類說法大概是美/國最公開、最政/治正確的種/族歧/視了。

總而言之,亞洲的國際學生要進入美/國頂尖大學,必須擁有比別人高得多的分數、強得多的特長。

不過,這只是對於一般情況下,對於資本雄厚的人來說完全可以無視這些規則。

即便是亞裔的學生親自出面進行操作可能會比較棘手一些。

但找一些美國本土的法務團隊或者說更加專業的遊說團隊代為操作的話也不是很難進行相應的操作。

在美/國,只要你有錢,並且願意砸錢,幾乎所有事情都可以為所欲為。

雖然你現在這種情況顯然不要為名校的入學資格發愁。

即便是涉及到常人以為很高大上的學術上,如果你想更進一步的話,透過砸錢也是有捷徑的。”

黃靜看林灰若有所思的樣子,還以為是自己的話起到了作用。

於是接著黃靜接著對林灰說道:“如果你要是覺得學業枯燥的話。只要願意進行一定的學術獻金,其實很容易獲得相應的學位的。

甚至於透過給一些專案直接進行捐款,一步登天到直接到很多諾獎大老的團隊去讀博士學位也不是不可能。

要知道在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大老遍地走的美國,很多時候這些大老獲得這樣光鮮的獎勵之後,除了獎金之外。

唯一收穫的優待也僅僅只是多一個停車位而已,並不會說像在國內一般……

而有的諾獎大老雖然專案科技性很強,但在專案實用性或者說商業性不夠強的情況下。

很多諾獎大老的專案也是資金捉襟見肘,可以說是地主家沒有餘糧。

總之,很多諾獎大老其實也是很缺錢的,如此一來這些大老都會收一些走後門的學生來搞錢。

歸根到底,錢到位了直接大老當導師,並且順帶幫你搞定畢業論文也不是不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學術上想更進一步甚至說是一步登天也是不費力的。

就算不去參加這些諾獎大老的團隊,透過搞到一些有聲望學術大咖的推薦信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

歐美的高校還是很重視推薦信的。

採用推薦信制度有利於形成一個較為同質化的學術共同體。

讓進入這個圈子的人能夠自覺地去做這個圈子的守門人。

形成這樣一個學術共同體倒不完全是為了拉幫結派。

而是因為一個共同體有助於大家朝一個共同的方向去努力,有利於某一個學派在某一個學科或領域中的發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面這個說法從小了說是一個學術共同體,往大了說其實也能夠引申到整個社會階層。

這也就是歐美學校重視推薦信的另一個深層原因,充分利用精英階層的人際關係資源。

歸根到底還是圈子文化,總之能搞到一些大牛的推薦信對學術路上的一步登天也很容易……”

黃靜說得是實話,確實可以按此法施為。

林灰也有施為的實力,說實話林灰即將到手的財富都快能贊助半場美/國總統#選了。

想搞個學位其實很容易。

甚至於很多人會樂意給林灰送各種各樣的學位。

儘管如此,似乎沒啥必要。

反正林灰是覺得有那個實力沒必要去繞彎子。

林灰更在意的是學術上的號召力以及學術上的話語權和相應的權威性,而不僅僅是學位本身。

其實林灰更希望國內的大學能有這份號召力,這樣就沒必要折騰了,可惜……

似乎是看出了林灰對這些內容不感興趣,黃靜也就不再執意就學業方面建議林灰走一些捷徑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