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氪金玩家的捷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沒辦法,一個有實力的人,即便是說話聲音再小,甚至是似說玩笑話那般開口,那也是擲地有聲。

與之相反,沒有哪個實力喊得再大聲說得再正式也沒用。

而且林灰不光有實力,也有財力。

以林灰現在的財富,想上月球有點難。

但想上太空還是能安排一下的。

沒辦法,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黃靜可是很清楚林灰現在的財富的,保守估計資金突破十位數。

而這只是暫時的,同蘋果還有超級細胞方面成交的訂單,林灰還有一大筆尾款在路上。

屆時林灰的財富大機率還是要翻一番。

實際情況可能比這還要誇張。

畢竟以黃靜對林灰的瞭解。

林灰不可能安安靜靜地等著合同上的金額的到位的。

在此之前林灰是一定不甘於寂寞的。

雖然不知道林灰宏大的理想究竟指向何方。

但就目前來看,林灰的目標絕不會是止步於十億美元或是百億美元。

這也是黃靜篤定跟隨林灰的重要原因之一。

錢不錢的都是小事情,能夠目睹林灰這個傳奇一步步的誕生就是最大的價值。

就算林灰讓黃靜的期望落空了,林灰選擇了甘於落寞。

但問題是即便是林灰不去作為,很多時候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在林灰價值逐漸凸顯出來之後,林灰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很多事情都會莫名其妙把林灰捲入其中。

當然這些是以後的事情了。

黃靜想聽聽林灰對於線上辦公軟體這方面的想法。

只聽林灰接著剛才的話說道:“我對線上辦公構思很久了。

雖然線上辦公可能有很多弊病,但還是比較符合我的需要的。

而且很大程度上線上辦公系統也是林灰不得已的選擇之一……”

林灰大概敘述了五六分鍾。

聽著林灰的陳述,黃靜知道了林灰想法。

說起來雖然有點複雜,但林灰的想法無非就是兩點。

首先是林灰擔心將來學業上的一些未知數導致前途的不確定。

在這種情況下線下辦公的投入反而容易加劇沉沒成本。

反而是線上辦公更適合林灰現在這種情況。

其次是林灰覺得線上辦公有利於一些“掃地僧”級別的技術人員的彙集。

對於第二點原因黃靜倒是有所耳聞。

很多安全公司在技術人員的選擇上會採用這種很駭客風的辦公方式。

不過傳統科技公司很少聽說有這種做法。

而且就算真的能彙集來有性格的技術人員也不一定是好事。

因此對於林灰表露的第二點原因黃靜不置可否。

而且黃靜覺得第一點也就是涉及道未來路線選擇的不確定性才是林灰不得不搞一個線上辦公軟體的初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到林灰未來的發展這確實是個問題。

給林灰安排一個固定的規劃路線?

雖然曾經黃靜還真的很認真地考慮過這種想法的可能性。

不過沒多久黃靜就不得不放棄了。

黃靜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的成長軌跡是有跡可循的。

有些人的未來卻是不設限的。

林灰的未來就是不可度量的。

同時林灰的未來也是不設限的。

黃靜只知道林灰將來會去往很遠,走向很高。

唯獨是不知道林灰的終點將在什麼地方。

而不知道林灰的終點,規劃成長路線什麼的顯然是不可能的。

對於林灰第一點考慮黃靜很快就找出了相應的思路。

既然林灰對於線上辦公有自己的想法,黃靜就順水推舟地表示支援。

不過就林灰搞線上軟體的初衷,黃靜還是有些許疑惑的。

或者說黃靜感覺有些遲疑之處。

終於,黃靜還是忍不住問林灰道:“你的意思是說,你之所以弄線上辦公主要是因為對未來的一些不確定因素麼?”

林灰點了點頭道:“沒錯,我確實有這方面的顧慮。”

黃靜道:“如果僅僅是學業上的因素其實我覺得你倒是不用擔心。

即便你追求的是學術上想達到一定的高度之後再正式涉足商業也不會太麻煩。

以你的實力,想順利完成學業其實並不會耗費你太多時間的。

甚至於如果你願意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措施的話可能只要不到一年的時間可能就足夠了。

除非是在類似於西點學校這樣的軍事院校或者說比較倔強的公立院校比較難操作。

別的高校,尤其是私立高校,只要你願意,全美/國幾乎任意一所私立高校你都可以輕鬆搞定。”

似乎是怕林灰不相信,黃靜緊接著補充道:“雖然長久以來,美/國大學的教育體系以精英教育著稱,頂尖高校一貫奉行精英教育的原則,但在實際執行的時候卻並不是唯精英論,很多時候教育上的一些規則的執行都是相當靈活的。

就拿大學生錄取來說吧,雖然不少美/國頂尖的大學都宣稱主要根據學生的水平而不是其他要素來進行錄取。

但是事實上,美/國大學體系之中極少有誰真的是這麼做的。

美/國大學在錄取的時候實際執行的規則很靈活。

要知道,美/國是一個校友文化非常發達的國家,同樣水平差不多的學生,美/國的高校往往會優先錄取校友子女。

這種策略被美/國大學美其名曰稱之為‘傳承’,出於對這種‘傳承’的考慮,很多時候在進行錄取的時候,毫無公平可言。

這種所謂的‘傳承’與其說是‘文化的傳承’不如說是‘供養與被供養’的傳承。

和國內的大學主要依靠撥款不同,美/國不少大學都是依託於獲得捐款來獲得主要經費。

而美/國大學的校友群體是一個學校獲得捐款的主要來源。

作為美/國大學的衣食父母,捐了款的校友自然期待學校的回報,而學校的回報只能是學術上的投桃報李罷了。”

很多捐了鉅款的校友,即便其子女的水平明顯低於很多被淘汰的申請者,卻還是脫穎而出能夠順利獲得錄取資格。

以備受媒體關注的哈佛大學為例,一般情況下該學校的錄取率僅為百分之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