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官媒的採訪(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然似乎也談不上“遲遲”,事實上谷歌的行動不慢。

可偏偏不知道為什麼LIN HUI 的各種行動都好似按下了快進鍵一般。

甚至圍繞著LIN HUI的行動也好像按下了快進鍵。

就像是神蹟一般,話雖如此,不過埃克來爾·基爾卡加博士知道的古老的東方國度向來擅長於集中力量辦大事。

埃克來爾·基爾卡加博士不由得感慨。

神奇的東方國度,神奇的LIN HUI。

現在這種情況的話,谷歌方面如果想要在生成式摘要這方面撈點肉吃似乎只能謀求專利技術授權了。

不過這就不是埃克來爾·基爾卡加博士所關心的了。

……

……

同一時期,林灰對這些尚不知情。

林灰還在忙碌於專利材料的準備。

因為有前世資訊的幫助。

再加上林灰此時狀態還算不錯。

所以林灰幾乎沒怎麼費力,大概在只用了三四個小時林灰就整理好了關於利用病毒庫進行手機病毒防禦的那項專利。

這樣的話,現在林灰要做的就是再申報一些專利了。

不過這並不是今天的事情。

雖然整理好了相應的材料。

短時間內林灰也沒有直接申請專利的打算。

具體申報專利林灰覺得還算要等一個比較合適的時機再說。

當然這事林灰也不可能拖得特別久。

被人捷足先登就不好了。

……

……

在這之後林灰也沒再繼續工作了。

窗外此時天已然大亮了。

林灰看了手機,時間已經是七點多了。

林灰記得此前和《數字青年》的記者胡欣將訪談約在了26號(今天)上午八點。

於是林灰吃完早飯之後就去赴約了。

見面地點是在北域城南的一處招待所。

“招待所”這種帶有明顯時代氣息的產物林灰原本還以為很破呢,事實卻有點打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城南的這個招待所外面看起來有些歷史的滄桑感。

但裡面的卻別有洞天。

雖然裝修風格談不上奢華,但勝在雅緻。

很對林灰的口味。

反正林灰覺得比昨天去的那個北域國際中心裡面裝修風格高到不知道哪去了。

林灰是在7點35分抵達了城南的招待所。

他到的時候發現胡欣已經早就在等他了。

先前林灰已經跟胡欣透過電話了,

當時胡欣聲音清雅、言談得體就給林灰留下不錯的印象。

現在見面之後,更是讓林灰眼前一亮。

之所以眼前一亮,無關顏值。

當然胡欣顏值也還不錯。

以百分制評分的話應該也能在90分以上。

不過林灰對漂不漂亮沒太大感覺。

林灰臉盲的程度比某東有過之而無不及。

相比於純粹的顏值。

林灰更欣賞有氣質的女的。

無論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那種,

還是說單純的自帶氣場那種。

胡欣看起來就很有氣質。

這種氣質讓林灰頗為欣賞。

當然也僅僅只是欣賞而已。

女人只會影響拔劍的速度。

說起來胡欣對眼前的林灰觀感同樣不錯。

作為中青旗下的一名記者。

胡欣平時的工作少不得要接觸形形色色的傑出青年。

這些傑出青年雖然也很優秀。

但過往接觸的這些青年在經歷的傳奇性這方面跟林灰相比完全是沒法相提並論。

僅僅是林灰作為科學技術進步獎最年輕的提名獲獎者這一頭銜就足夠碾壓99.999%的同齡人了。

作為官媒的人員,胡欣能有很多官方渠道獲取和林灰有關的資訊。

原本在資訊充足的時候往往很容易勾勒出一個人的輪廓。

但接觸林灰資訊越多,胡欣反而越模湖。

來北域的路上她就一直在想。

這個林灰,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

儘管一直在思索,但胡欣也沒找到滿意的答桉。

胡欣此前設想過諸多可能。

但真正見到林灰之後卻發現此前的猜想多多少少都有些南轅北轍。

儘管見面之後,胡欣仍然不能完全瞭解林灰。

但兩項最基本的判斷胡欣心中還是有數的。

首先就是林灰極其年少有為,其次就是林灰很謙虛。

正因為這兩個判斷,胡欣對林灰的觀感同樣也還不錯。

在互相觀感還算不錯的情況下。

胡欣和林灰聊起了閒話。

在進入採訪正題之前聊得閒話也不完全是沒用的內容。

胡欣給林灰介紹一下一下她此行地隨行人員。

畢竟胡欣此行並不僅僅是她一個人。

在她之外還有另外幾個工作人員。

林灰也注意到這些工作人員了。

這些工作人員中除了一個專職負責文字記錄的。

甚至還有一個攝像小哥。

這讓林灰很意外,不是報刊的採訪麼?

怎麼還有攝像人員?

林灰對此表示了自己的疑問。

經胡欣的解釋林灰才明白。

《數字青年》作為中青報的子刊。

雖然多數時候都是以文字進行報道。

但對於一些在報刊上收穫比較大反響的文章。

採訪時的影片也可能會被節選出來放映到中/青線上這個網站上。

按說這件事情只是一件很無足輕重的小事。

卻稍稍打亂林灰先前的一些準備。

雖然此前胡欣已經和林灰就採訪時候要詢問的問題透過氣。

但同樣的問題,為文字採訪準備的答桉和為影片採訪準備的答桉明顯是不太一樣的。

為文字採訪準備的答桉林灰大可以足夠的理性和客觀。

甚至可以盡情闡述一件事背後的思辨性。

畢竟文字報道的受眾在接受文字所傳達的資訊時願意去動腦筋進行邏輯層面的思考。

願意去探尋根底,去找尋受訪者文字背後的邏輯鏈條。

因為閱讀本身上是一種十分理性的行為。

和閱讀行為不完全等同。

人們在接受影片的傳達的內容通常都或多或少帶有的感性思維。

亦即人們在透過影片獲取訊息的時候往往會主要依據感性判斷來判斷內容的價值。

這種情況下,在透過影片採訪向外界傳達內容的時候如果過於重視理論思辨性,很容易適得其反。

影片傳達的內容應該側重於意義和影響。

而不是內在的邏輯。

在影片裡進行思辨闡述很容易被各種斷章取義。

這樣反而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