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從幕後走向臺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所謂的“外界非議”,該語境中所謂的“外界”尤指那些喜歡管閒事的。

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普羅大眾裡面有部分格外喜歡管閒事的人在,林灰也不需要如此費腦筋。

沒有這些人的話,像林灰將來何去何從之類的問題其實還真未必會引發人們注意。

不光林灰將來何去何從不會引人注意,甚至連林灰本身也不會引人注意。

這個地球離了誰都一樣轉,大多數人們不可能對於某一個體過於在意,即便該個體十分優秀。

世界終究不是童話的世界,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都有喜歡管閒事的人。

愛管閒事的人又以喜歡惡意解讀的人居多。

正因為人群中有著這類人,以林灰本人的視角來思考問題的時候就不得不格外留意人群中的這類人。

畢竟這些喜歡管閒事的人如果存心搞風搞雨對林灰未來的發展惡意解讀麻煩還真不小。

在這些人興風作浪之下,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很容易被這些人所扇動出來的群體情緒裹挾

從而引發一些本可以避免的“災難”。

這不是林灰杞人憂天,一顆老鼠屎壞了整鍋湯的例子屢見不鮮。

群體行為很多時候都是下意識的,有著典型的盲目性。

對於群體行為過於樂觀的判斷是要吃大虧的。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太多的悲劇都是因此釀成的。

總之,縱然人群中喜歡管閒事的人只是小比例,林灰也不可能完全無視這一小撮烏合之眾。

非但不能無視這個小群體,以林灰萬事求穩的性格反而要格外注重這一群體。

如果要林灰僅僅是依託於自己的力量對付這一群體的話。

雖然林灰有辦法,但執行起來效率還真未必能有多好。

甚至在部分極端情況下還可能會束手束腳。

但在官媒的保駕護航下事情則不一樣了。

總不至於會有人公然唱反調吧。

至於私底下的一些不成規模的聲音,林灰並不是太在意。

如果完全聽不到一點非議的聲音,反而是不正常的。

林灰想要做的只是避免大範圍的惡意解讀以及胡亂帶節奏的非議。

在這種情況下,這樣一次的專訪如果能順利進行對於林灰來說簡直是一個莫大的機緣。

面對這樣的機緣林灰沒有將其拒之門外的理由。

除非是牽扯到一些涉及到諸如政/治之類的更為複雜因素。

不過官媒的採訪也不完全是福利。

這件事的後續影響可能會給林灰帶來新的挑戰。

官媒這次採訪也將意味著林灰將從幕後走到臺前。

從幕後走到臺前,這似乎跟以往林灰的理念相悖。

畢竟以往林灰都一直嚮往悶聲發大財的。

既然嚮往悶聲發大財,為什麼還要走到臺前?

是什麼導致了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此一時彼一時,什麼時候說什麼樣的話。

就像歷史中所描述的那樣:

“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

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

看得出,一個人不同歷史時期完全可以可能會有截然相同的表現。

人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

這跟“性格反覆”之類的刻板描述沒關係。

人們對待事情的態度取決於人們對事物的認知。

因為人們對事物的認知不是一成不變的。

事物的發展本就是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事物發展的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因為事物內部矛盾運動,事物本身也是存在著自我否定的。

否定事物發展的環節,使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變。

只有經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轉變。

因為事物的發展,人們認知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

故而人不應該至少不能一成不變。

林灰也不能一成不變的。

說到更具體的原因。

儘管內心深處此時林灰是渴望一直能夠悶聲發大財的。

但這可能嗎?

想要“悶聲”很容易,太多默默無聞的群體了。

但“悶聲”的同時想要“發大財”就很難了。

資金勉強過億的時候的時候,林灰或許還可以當一隻鴕鳥,圈地自萌。

不過當財富突破十億元想要繼續維持這種情況就比較難了。

尤其是流動資金突破十億元想不被人注意到更是難上加難。

甚至現在可能就已經有很多金融機構和相關從業人員注意到林灰了。

畢竟林灰現在手裡流動資金可是過億的。

在各行各業渴望熱錢的情況下,林灰在很多人眼中就是金燦燦的豬頭。

之所以還沒什麼人湊上來,大機率是因為林灰的崛起過於迅速以至於一些有所圖謀的人還沒搞懂林灰的虛實罷了。

另外跟林灰此前一段時間做人做事都比較低調也有很大關係。

當然這種低調只是相對而言。

而且無論林灰再怎麼低調,隨著財富的增長想不被注意到也不大可能。

財富的積聚就像懷孕一樣,日子久了總要被發現的。

就算資金突破十位數的時候林灰還可以保持現狀。

可如果財富累積到更多的時候呢?

當財富達到十一位數的時候林灰還能如此嗎?

且不說當財富突破百億,就是財富達到五十億的時候想不被人注意到都不怎麼現實。

要知道按照去年胡/潤研究院的報告出具的財富排行榜。

財富在20億元以上的時候基本就成了全國前一千了。

而財富在五十億以上更是不算多(……至於隱富和無形富豪什麼的不在討論之列,doge)

而如果是純粹的資金的話,達到五十億元更是相當恐怖的一件事。

即便是殺豬榜排名前一百的估計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一次性拿出五十億元現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更不要說五十億元之於普通人的意義了。

一個架構和機能完全正常的社會對於大宗資金的流向感知還是相當靈敏的。

當林灰手中的資金達到五十億元的時候,不可能不被注意到。

財富聚集到一定程度雖然形式上仍然屬於個人。

但在花費這筆錢的時候也將接受社會的監督。

也必須接受監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