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官媒的採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這個觀點,賀天昌就不完全這麼看了。

某些國家之所以橫行無忌是因為本身很強麼。?

而在於世界各國在人才方面、經濟方面在瘋狂給其輸血。

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始終是被動的。

必須加大對人才的吸引力。

在從制度上做文章很難的情況下,挖牆腳什麼的是必不可少的。

儘管有著理念上的分歧,但賀天昌還是點了點頭。

畢竟不同的理念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

那就是讓國家更加強大。

……

……

又閒聊了一會之後。

兩人也沒啥興趣繼續聊林灰這樣一個和他們雖未謀面且有著明顯代溝的年輕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待賀天昌打了一通電話之後。

付伯卬就拉著賀天昌手談去了。

兩人都是資深棋友,偏偏棋力不分伯仲。

每逢見面少不了一番切磋。

這次兩人又見面了。

這樣的機會自然是不容錯過。

6月25號上午九點多。

林灰又一次接到了賀教授打來的電話。

兩人這次倒是沒聊太久,簡單說了幾句話就結束了通話。

在電話中賀教授稱近期會有官媒對林灰進行一次比較系統的採訪。

賀教授讓林灰提前做些準備,別到時候手忙腳亂。

官媒的採訪?

聽到這個訊息,林灰腦海中泛起大大的問號。

莫非要上C站了??

臥槽,這豈不是小母牛坐飛機。

不過旋即林灰就否定了這一猜測。

C站什麼的還不是想上就能上的。

像某些富豪,此時名聲什麼的還不算太差,事業什麼的也差不多處於巔峰時期。

這樣的人也不見一年能上幾次C站。

更別說是現在尚且處於“萌新”階段的林灰。

雖然現在的林灰取得的成績已經羨煞旁人了。

但林灰依舊自認為對於將來要做的事情,他現在所做的準備遠遠還不夠。

且不說硬體層面尚未入局。

就是軟體層面,林灰做的也不是很多。

僅僅是利用資訊差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而已。

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軟體行業。

不過在資訊優勢的情況下。

別人眼中軟體方面的紅海對林灰來說就是一片湛藍。

林灰依舊有很大的施展空間。

而且林灰軟體層面的一大優勢是時間。

和硬體方面的時不我待不同。

軟體方面時間完全是站在林灰這邊的,林灰完全可以從容不迫地進行佈局。

在2014年這個時間節點如果在林灰能夠在軟體層面能夠成功佈局的話。

完全可以改變之後幾年世界軟體層面的格局。

在軟體方面成功佈局的話除了在軟體層面影響深遠之外。

以後涉足硬體也能省卻林灰相當一部分精力。

最起碼可以不需要像此前一個時空在硬體方面那麼瘋狂卷。

客觀來講,雖然軟體很大程度上要依附於硬體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能。

但軟體其實同樣是能反哺於硬體的。

說到即將到來的採訪。

林灰猜測這次所謂的“官媒的採訪”中“官方媒體”指的應該是官方報刊之類的。

林灰知道即便是這樣一次的採訪跟賀教授在背後的運作應該也是有很大原因的。

林灰可不是剛步入社會的愣頭青了。

最起碼的人情世故還是懂得。

聽到這個訊息,林灰對賀教授自然不免又是一番感謝。

當然,僅僅只是口頭感謝而已。

目前來講,似乎也只能是口頭感謝了。

真正有錢之後方知錢並不是萬能的。

縱然林灰現在有很多錢,可是在一些特定場景的時候錢的作用依然是極其有限的。

並不是所有的善念都能用金錢來度量。

或許只有不斷努力、不斷砥礪前行才是對關心呵護自己的人最大的回饋。

雖然官方報刊看起來分量相比於C站似乎要差一丟丟。

但也不盡然,像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地位還是相當超然的。

即便不是這些超級報刊,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官方報刊能適逢此時有官方報刊對林灰進行一次系統的報道也是非常不錯的。

雖然現在似乎沒什麼人買報紙了,但這並不妨礙這些官方報刊按時呈送到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的辦公桌上。

這對於林灰來說可以算得上是莫大的福利了。

而且要知道,現在已經是移動互聯崛起的時代了,

傳統紙媒透過移動互聯也已經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即便是一些以前銷量十分不景氣的普通報刊藉助於新媒體現在也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更何況是背靠大樹的官方報刊了。

可以說官方報刊是擁有相當大的輿論影響力的。

這種情況下,這次報道如果真的能夠順利進行的話對林灰大有裨益。

同時這也是個不錯的在公眾面前亮相的機會。

儘管林灰先前已經在公開場合亮相過很多次了。

但過往的亮相更多的時候是一種割裂開的身份,呈現在世人面前的也是片面的形象。

相比於以這些割裂的身份向外界呈現。

林灰更希望以一個完整的身份呈現在世人面前。

這次官媒的出面至少能將林灰看起來很疏離的身份整合起來。

儘管不一定將林灰所有的身份一下子捏合到一塊。

但最起碼能將林灰“高考狀元”和“海外留學”這兩個看似很對立的標籤整合在一塊。

對林灰而言目前能做到這樣就足夠了。

儘管這兩個標籤並不是林灰的全部,但僅僅是這樣就足夠了。

當人們能接受了一個原本按部就班能在國內取得相當大成就的高考狀元卻能另闢蹊徑走出另一條路的時候。

潛移默化中就已經讓人們施加了一種心理暗示:

——即林灰能創造出無限種可能。

而不循規蹈矩的成長路線就是其中一個明證。

儘管成為話題的中心可能會涉及到一些爭議。

但像官/方報刊終究不是那種喜歡搞個大新聞的東西。

這類正兒八經的專業媒體自帶宣傳正朔性,對於引導輿論是很有幫助的。

林灰將來的成長路線之類的話題在官媒的保駕護航下林灰也完全不用擔心什麼非議之類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