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我可不是為了錢,為了藝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說你這個耳朵,是塞了毛了?”

周浩一臉不滿的問道。

“不是我耳朵長毛,實在是您的這個表述,讓我有點懵。”

“我的表述怎麼了?”

“您剛剛說的是四十億畝,沒錯吧?”

“沒錯啊!”

周浩一臉的不明所以。

“您這個地要是那麼大,是不是應該稍微換個單位?”

九郎一臉真誠的建議道。

“還有比畝更大的單位嗎?”

“有啊,你比如說公頃。”

“恭請?要恭請誰呀?”

“我的天,您的數學都是英語老師教的嗎?”

九郎一副無可救藥的樣子。

“胡說,你的數學才是英語老師教的,我的數學明明是體育老師教的。”

兩人互相鬥嘴,臺底下的觀眾看得津津有味。

“我說的是公頃,一個換算單位。如果說這個土地面積太大的話,用公頃是不是好一點,你那個四十億畝,換算過來也就是不到3億公頃。”

“哦!”

周浩一臉不明所以。

這一段是九郎自己加的,他顯然有著自己的設計。

如果是在一般的小劇場裡演出,周浩還能稍微鬧一鬧。

但現在節目正在錄製過程中。

不光是他們這些逗跟演員要展露存在的,人家捧跟演員同樣要展露存在感。

除了懟逗跟以外,他們自己也會設計一些包袱,然後加到節目裡面。

只要這些包袱不影響整個節目的結構。

那他們的包袱,就能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除了錦上添花的效果以外,這樣的包袱設計,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

那就是可以突出演員的存在感。

相比於逗跟演員,捧跟演員在節目的存在感是很弱的。

平時的時候無所謂。

畢竟捧跟演員和逗跟演員是搭檔,只要他們的節目效果好,理論上來講兩個人就都有功勞。

但是他們現在錄製的綜藝不行。

他們現在錄製的綜藝可不是一個節目一個節目的比拼,而是一個演員跟一個演員的比拼。

所以說。

別看同臺演出的演員,他們實際上也是對手。

誰能夠更勝一籌,誰就有希望留下來。

誰就能夠在跟師兄弟的競爭中更勝一籌。

參加節目的這些逗跟演員,基本上都已經摸清楚了節目的規則。

他們自己心裡也非常明白,在這樣的環境中,捧跟演員無疑是非常吃虧的。

你如果讓捧跟演員沒完沒了的去甩包袱抖包袱,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以此來平衡。

那就是大外行了。

不管他們之間的關係如何,既然一塊兒登了臺,他們就是一場演出的搭檔。

他們就有必要說好,有必要讓臺下的觀眾聽的滿意。

所以不管怎麼改,破壞原有的結構都是萬萬不可以的。

他們必須要讓臺下的觀眾滿意,所以他們的節目必須要演的出彩。

在保證這個前提的情況下。

讓節目裡的捧跟,能夠有一定的發揮空間,能夠有一些包袱。

也是他們逗跟演員必須要做的。

關於這一點,周浩就想得非常開明。

只要不影響節目的表演節奏,九郎一些即興發揮的東西,他都願意給配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關鍵是他不知道九郎的目的是什麼?

或者說他還猜不到,九郎究竟要甩一個什麼樣的包袱,讓觀眾可以記住他。

在這種情況下,周浩能夠給的配合方式,就是跟著迎合。

說白了就是順著九郎的話往下說,好方便他把自己嘴裡的包袱抖出來。

“不到三億公頃跟四十億畝,區別在哪?”

“這裡面的區別就很好換算了,一公頃,相當於0.01平方千米。”

當九郎把這話說出來的時候,周浩的心裡瞬間就有了譜。

他這是要較真兒。

哪怕猜到了九郎的意圖,周浩臉上也沒有任何的表情,他完全沒有要表現出來的意思。

而是順著九郎的意思往下說。

“那又怎麼?”

“你這不到3億公頃,換算過來就是300萬平方公裡呀?合著你們老爺子擁有的土地,比好多國家還要大。”

300萬平方公裡。

國土面積超過這個的國家,全世界掰著手指頭都能數得出來。

跟隔壁阿三哥家差不多。

臺底下的觀眾,原本是不明所以。

為什麼周浩跟九郎兩個人,突然在臺上科普起來了?

又是一畝等於多少公頃,又是一公頃,等於多少平方千米?

這些都是小學的知識,拿到這裡來科普是什麼意思?

一直等到九郎把那個包袱甩出來,所有人才恍然大悟。

原來他在這裡等著呢。

“那又怎麼了,我們家老爺子包的地就是大!”

周浩信念堅定的說道。

但他越是這麼說,臺底下的觀眾越是一個字都不相信。

雖然不信,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觀看演出,也不妨礙他們被逗的哈哈直樂。

“我真佩服那個叫周浩的傢伙,被人當面揭了出來,他竟然能夠完全不受影響。”

一個演員表演的信念感是至關重要的。

不管是相聲演員,還是影視演員。

當你自己演出的時候,如果連你自己都不相信,又怎麼能用你的演出去打動別人?

影視劇裡的事情,除了那些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又有哪個是真的?

但是出色的演員,在演繹這些作品的時候,卻從來沒有過任何的遲疑。

在他們表演的那一刻,他們就堅信自己,就是劇中的人物。

據說一些厲害的影視演員,在演繹一個作品之前,會自己給那個人寫人物小傳。

然後不斷的揣摩研究,琢磨著這個人應該怎麼做?遇到什麼事兒的時候,應該會是什麼樣的反應?

這樣,等他們真正進入劇組開始拍攝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是自己要表演的人物了。

不管是在戲裡還是在戲外,他們都能演繹的極其出色。

這就是優秀的演員。

如果說一個演員,自己都不拿著自己的工作當回事兒。

眼神空洞,面無表情。

只要你表演的那個角色不是被人奪了魂兒的屍體。

那你早晚都會被淘汰。

周浩最近接連拍了好多的戲。

一開始的時候,周浩是真的搞不明白,他去拍這些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雖說拍戲也挺有趣的,但那畢竟不是周浩的專業,也不是他真正的愛好。

他只是去玩一玩。

甚至如果不是郭老師催促,周浩更願意到小劇場裡待幾天,跟小劇場裡的那些師兄弟們湊一湊,在小劇場的舞臺上演一演。

他已經開始懷念,在小劇場裡說相聲的日子了。

相比於那種他嚮往的生活。

拍影視劇,對周浩只是一種更多的嘗試,一種新鮮的體驗。

偶爾有幾次也沒什麼不好。

但是一直去做,絕對不是他喜歡的。

郭老師清不清楚這一點?

郭老師自然是清楚的。

周浩對自家師父,有足夠的信心。

他堅信郭老師,一定明白他的意圖和想法。

但最終郭老師卻並沒有讓周浩按照他想的那麼樣去做。

而是讓周浩開始拍影視劇,甚至開始接一些綜藝節目。

這樣,可以讓他儘快積攢人氣。

但這並不是周浩渴望的。

一直到這個時候,真正要在舞臺上硬著頭皮往下演的時候。

周浩突然間就明白,郭老師為什麼讓他去拍影視劇了?

他現在要學的,就是這種信念感。

說相聲要不斷的跳出跳入,要不斷的扮演各種人物。

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但同時,這也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遇。

儘管周浩之前沒想到,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件事情就不重要。

對於相聲演員來說,他們的信念感,甚至要比影視演員還要強。

單口大王劉先生,他的單口堪稱一絕。

但他說的相聲為什麼好?

真要分析起來,就是因為人家人物演的好。

在說一段相聲的時候,劉先生自己一個人,同時扮演六七個人物。

而且他在扮演這些人物的時候,竟然可以不透過聲音和音色的變化。

單單就是人說的話以及手裡的動作,就已經能夠把人詮釋的分毫不差。

這才是能耐。

儘管劉先生沒有拍過什麼影視劇,他是透過其他的方法自學的。

但是他在表演中的信念感,跟那些影視劇的演員實際上是一模一樣的。

正因為有著足夠強的信念,在扮演某個人的時候,他們相信自己就是某個人。

演出的效果,才能完全的體現出來。

周浩現如今雖說還沒有辦法達到劉先生那樣的境界。

但是在現場環境的襯托下,在九郎咄咄逼人的追問下。

周浩似乎已經模湖的看到那扇大門了。

雖然他現如今跟那扇大門還有很長的距離,但只要能夠看得到,早晚有一天周浩肯定能夠走到大門前,然後將那扇大門給推開。

儘管現如今的周浩,還沒有能夠把那扇大門給推開。

但是已經心有感悟的他,表演的信念感也變得不一樣了。

哪怕九郎之前已經把底給刨出來了。

他表演依舊信誓旦旦。

“除了這300萬平方的橡膠林,還有什麼?”

“300萬平方的橡膠林還不夠嗎?就算是僱人採摘,那起碼也得僱他個十幾萬。”

“嗯,十幾萬哪夠?一個人撐死了,都不一定能夠管十畝地。你這40億畝,起碼得僱4億人。只要您一來,所有人找工作的問題,就都不用愁了。”

九郎這話一說完,臺底下的掌聲頓時響了起來。

雖然包袱一般,但描述的那個場景可太完美了。

就連他們都有點渴望。

一年有那麼多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真要是有這麼一個工作,不說長久的幹下去,當個過渡其實也挺好的。

“除了橡膠林以外,我們還有幾百萬畝的咖啡豆。”

周浩繼續介紹道。

“你這咖啡豆的種植面積,縮的未免也太快了!”

整整少了1000倍。

這樣的互動,臺下的觀眾,無疑也非常喜歡。

“怎麼啦,咖啡豆用的少,當然重的就少。老爺子種這幾百萬畝的咖啡豆,也不是為了往外賣,就是為了自己喝。”

周浩大言不慚的說道。

他似乎已經完全放開了,表演的時候肆無忌憚。

二樓的郭老師和於老師,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也是驚嘆不已。

“這種展開方式,之前還真沒有過。”

40億畝這個埂,之前表演的時候用過很多次了。

不管是郭老師還是於老師以及後臺他們的那些徒弟們。

在表演這個節目的時候都曾經使用過這個包袱。

但是像九郎這樣的展開方式,這無疑是第一次。

好在周浩本身的能耐大。

哪怕九郎突然出擊,他也能夠從容應對,妥善的將這個包袱處理掉了。

“給周浩加上一分!”

原本今天這一期節目,郭老師是想要讓周浩吃點苦的。

但是現在看起來,如果郭老師再讓周浩吃苦,那就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

他最終中肯的給周浩加了一分。

加這一分,無疑變相肯定了周浩的演出。

“應該的。”

於老師也十分肯定的說道。

站在郭老師和於老師身後的兩位徒孫,對於自家兩位師爺的加分顯得有些不理解。

剛剛那個包袱不是九郎想出來的嗎?

如果郭老師和於老師兩個人覺得好,難道不應該給九郎加上嗎?

即便是給周浩,也應該給九郎加一分才對。

為什麼郭老師,沒有提議於老師給九郎加分。

難不成是因為要區別對待?

兩個小徒孫,陷入了頭腦風暴。

他們並不知道郭老師和於老師之所以沒有給九郎加分,不是因為九郎這樣的展開方式不好。

九郎的展開還是可圈可點的,雖然包袱不足,但挺有趣。

而且觀眾一旦被帶入,沉浸式體驗的感覺會更好。

但郭老師還是沒有提議給九郎加分。

這裡面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九郎的這個包袱實在是太出其不意了。

哪怕這都是兩人之前默契的產物。

但捧跟在甩包袱出來的時候也要注意分寸。

不然如果你甩出來的包袱,逗跟根本接不住,那場面豈不會變得非常難看。

好在周浩能耐大兜住了。

不然的話,這不大不小的,就是一個演出事故。

正因為這樣的原因才沒有給九郎加分。

把這一分給了周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