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四十億畝的橡膠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您太客氣了!”

九郎謙虛道。

“方便透漏一下您的工資嗎?”

周浩再度開口問道。

臺下的觀眾,顯然對這類話題,特別有興趣。

哪怕他們明知道,舞臺上的演員,不可能真的把工資說出來。

但他們還是想要去窺探。

而且他們也不傻,有的時候演員無意中透露出來的話,說不定就離事實很接近。

就拿小劇場的那些演員來說。

這些人說自己在舞臺上掙多少錢?

如果說不到一個億,那肯定就是包袱。

最後說出來的可能是幾千,幾百。

如果說三五十,說他們手裡捧著窩窩頭,菜裡沒有一滴油。

那也肯定不真實。

畢竟這些小劇場的演員,吃的是績效。

也就說賣票多少,跟他們的工資是直接掛鉤的。

經營慘澹的小劇場就不用說了,他們能拿的只是固定份額。

但是像那些比較火爆的劇場,比如說七隊,八隊,五隊,一隊等等。

不說每場爆滿,也差不了太多。

一個劇場能坐二百人,票錢在一二百左右,再加上一些零碎的開支。

每一天,他們的票房收入差不多都能有個三四萬。

一個月算下來,上百萬!

但這些錢,根本不會全部發到演員的手裡,首先要交稅,然後是給劇場的錢。

把這些分出去以後,還有劇場的那些工作人員,也是需要拿工資的。

拋開這些,再去了給公司的分成,真正能夠到他們手裡的,也就四五成。

領頭的隊長,勢必要拿很大一部分。

畢竟一個隊的演出,真正靠的還是隊長。哪怕隊長平時不在小劇場演,只要有那個隊長在,售票的情況就會好很多。

然後才是剩下的演員分。

根據不同的級別,除了每一場固定的份額以外,然後再給提成。

這麼算一算,其實分到每個演員手裡的錢,大致是能算出來的。

少的一兩萬,多的可能兩三萬,甚至更高一點兒。

如果演員說的,差不多在這個區間,那他說的應該就是靠譜的。

如果演員說的,跟這個區間差別非常大。

那他基本上就在胡說八道。

當然,也不排除像老秦和周浩那樣的情況。

實際上他們的工資也不低,但是扣完了錢以後,真正能夠發到他們手裡的工資,少的可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每個人都有好奇心。

尤其是常年在小劇場裡看演出的觀眾,對舞臺上的演員能掙多少錢?

他們會感到好奇,倒也是人之常情。

而觀眾這一點,充分被後臺的演員給利用了起來。

他們常常用這類話題,甩出包袱。

不過周浩在這個時候詢問九郎,他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倒不是為了找包袱,而是為他之後的節目做鋪墊。

至於說這鋪墊的話,能不能夠變成包袱?

那就要看九郎的能耐了。

“哎呀,這太難為人了,我都不好意思說。”

九郎一臉羞澀。

如果說一開始還不怎麼確定,到了這一步,周浩跟九郎兩個人表演的角色已經確定了。

“吆,還能這麼玩?”

二樓上的於老師,笑著點了點頭。

他雖然在點頭,但實際上內心是很驚訝的。

都知道,周浩是逗跟演員,而且在他們這幫師兄弟裡,周浩的逗跟,可以算是相當不錯。

在之前那幾期節目裡,周浩也不是沒有給人捧過跟,當時的舞臺效果也不錯。

讓周浩去捧跟也不是不行。

但今天跟他搭檔的是九郎,九郎可是正兒八經的捧跟演員。

現在周浩來擔任捧跟,讓九郎去逗。

於老師感覺,多少有點怪……

“膽子真大,也不怕闖禍!”

最終於老師只能這麼評價。

本身他們表演的這個節目,就非常看演員的能耐。

現在兩個人捧逗的位置又發生了變化。

於老師除了稱讚他們膽子大以外,也實在是想不出其他合適的詞來形容。

郭老師聽到於老師的感慨以後,先是點頭附和了一聲。

“膽子的確大!”

不過緊接著,郭老師也給出了解釋:“這個節目是臨時換的,兩人根本來不及對詞。這時候,需要有人帶著演。”

上場之前,搭檔先對詞,還是很有好處的。

這樣一來,兩個演員對整個節目的把握,都能做到心中有數。

即便有一個中間出了岔子,另外一個也能幫著往下順。

當然。

如果兩人的默契,能夠達到郭老師和於老師那樣的境界。

那就另當別論了。

他們對對方都知根知底,哪怕是沒有對過詞,兩人也能滔滔不絕的演下去。

相聲已經融入了他們的骨髓。

什麼叫包袱?

有一位喜劇界的大師,給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定義。

所謂的包袱,或者說笑話。

不是一個人說了可樂的話,而是一個可樂的人,說了一句話而已。

達到化境的相聲演員。

他們說的每一句話,實際上都是包袱。

周浩跟九郎的境界,明顯還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

他們在舞臺上表演,還沒有辦法做到完全收放自如。

在這種情況下,兩個人在舞臺上表演,尤其是表演一個沒對過的節目。

那肯定就要以一人為主,另外一人為輔。

大部分的傳統節目,把握演出節奏的實際上都是逗跟演員。

偏偏周浩跟九郎現在演的這個節目不一樣。

他們現在演的這個節目,負責把控節奏的,偏偏是捧跟演員。

捧跟演員站在了逗跟的位置上以後,也肩負起了逗跟演員的職責。

“沒錯!”

於老師琢磨了一下,最終認可了郭老師的判斷。

今天負責把控節奏的,似乎只能是周浩。

“這樣一來,九郎身上的擔子,是不是太重了?他能行嗎?”

不光於老師不確定,郭老師本人也是一直搖頭。

這個節目很冒險,搞不好就要挨批。

尤其是讓九郎,擔任如此重要的戲份,後果更是非常難以預料。

但郭老師願意相信自己的徒弟。

而且只要是有他在,即便是徒弟真的闖了什麼禍?

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他都能給徒弟們撐起一片天。

“就讓他們試試吧,這也算是一種鍛鍊。”

舞臺上的周浩和九郎,已經開始表演正題。

九郎還是一臉羞澀的樣子,始終不願意透露自己的工資。

“你就誠實說!”

“一個月10萬!”

九郎這話一說出口,臺底下的觀眾,立刻響起了一連串的吸氣聲。

在他們看來,這個數字應該是差不多的。

九郎除了演員的身份以外,本身還擔任著8隊的副隊長。

雖然這個副隊長,並不是公司高層認可的。

但是作為隊長的搭檔,兩人一場演出,一般都是五五分帳。

單算在小劇場裡的收入,他一個月10萬,似乎也不是說不過去。

話雖然這麼說,但月薪十萬這個數字,還是太驚人了。

“你誠實了嗎?”

“我都快乘20了!”

九郎開口說道。

他這話剛一說完,臺底下又是一連串的噓聲。

“籲!

顯然臺下的觀眾,對九郎這番話,是一個字都不相信。

月薪五千塊,合著九郎這樣的身份演一場200塊錢都不到?

如果真要是這樣,他養家湖口都有困難,還結什麼婚?

“您看,觀眾們都不信。像您這樣的藝術家,怎麼能拿那麼點錢?您就實話告訴我說,像今天這樣的一場演出,您分到手裡的大概有多少錢?”

周浩咄咄逼人的問道。

“一千!”

這一次,九郎的回答無比堅定。

臺下的觀眾似乎也接受了。

“也就是說您一場演出的演出費是1000,對嗎?”

“沒錯。”

“那我冒昧的問一下,如果請您到外地演出,比如說堂會,是不是需要加點費用?”

“像我們這個身份的演員,堂會這種,一般就不接了。”

九郎假意推辭道。

“為什麼呢?”

周浩一臉不明所以。

“這個,不太方便!”

九郎一邊說,一邊擺出個數錢的動作。

“哦,我明白了。像您這樣的表演藝術家,一般這類工作就不接了,跟您的身份不匹配。這樣吧,我還是去找大林,我問問他願不願意接這個工作?我們主家的老太爺,那可是說了。誰要給他說這場相聲,他那萬貫家財,就交到誰的手裡面。”

周浩這話一說完,九郎那一線天的眼睛,瞬間撐起了一條縫。

看到他這樣的表情和動作,看臺下的那些觀眾,情不自禁的就笑了起來。

這反應,也太真實了。

“不愧是我社的演員,聽到錢的時候眼神,立馬變了!”

觀眾們聽的津津有味,舞臺上的表演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您先稍微等一會,你們家老太爺,要把自己萬貫家財給個說相聲的?他這腦子,沒什麼問題吧?”

九郎這句反問,在觀眾聽來,實在是太真實了。

這老人家腦子裡要是沒缺根弦兒,他都辦不出來這種事兒。

“胡說什麼呢,我們家老太爺清醒著呢。只不過歲數大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這才想著臨走之前,聽一場相聲。聽完那場相聲以後,他也能含笑而去。”

“都生命垂危了,這未免也太愛相聲了?”

“別說只是生命垂危了,就算是老爺子現在走了,他也非聽這一場相聲不可。不然這萬貫家財花不出去,老爺子非得鬱悶死。”

“你們家這老太爺,就沒個一兒半女?”

九郎一副將信將疑的樣子。

“誰說沒有?我們家老太爺,雖說一直沒有親生的兒子,延續血脈。但是姑奶奶卻有五個,而且一個賽一個的漂亮,一個賽一個的能幹。”

“那他為什麼不把自己那萬貫家財,留給自己那五個女兒?”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你別看我們家老太爺富可敵國,但跟我們那5位姑奶奶比起來,老太爺手裡那點資產,也就算不了什麼了。5個姑奶奶發話,她們就是要盡孝,就是要讓老爺子過得開心。不光活著的時候開心,就算是人走了,也要笑著走。老爺子的萬貫家財,愛給誰就給誰。到時候不是請說相聲的嗎?誰去了看誰順眼,就把這筆財產留給誰。我是看咱們哥倆關係好,特意來通知你一聲。你要是實在不願意,那我就去找大林了。”

說完以後,周浩轉身欲走。

九郎連忙一把抓住周浩,把周浩給勸了回來。

“這麼好的事,為什麼要通知他呀?他繼承自己老子的遺產就得了,還能惦記這個?”

九郎這話剛剛說出口,臺底下的觀眾就跟炸鍋了一樣。

表現的無比亢奮。

“那意思,是你願意去?”

“當然願意,而且必須去!誰要是攔著我,我就跟誰不共戴天。”

九郎信誓旦旦的說道。

“您不是嫌堂會的檔次低嗎?”

周浩一臉疑惑。

“都是為人民服務,能有什麼區別?”

九郎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

“這個,我也冒昧的問一下。”

“您儘管說。”

周浩點頭。

“老爺子萬貫家產,到底有多少啊?”

“籲!

!”

臺底下的觀眾就好像能加會算一般。

早在九郎開口之前,他們似乎就已經預感到九郎要說什麼了?

於是直接噓了起來。

九郎不以為意。

其實不僅是他,基本上所有說相聲的,都不會把這件事當回事兒。

臉皮這種東西,從他們開始決定說相聲的那一天起,就已經被他們給拋棄了。

“我這麼跟你說吧,老爺子的財富那可謂是富可敵國!”

“籲!

不光是九郎的話,臺下觀眾一個勁兒的籲。

就連周浩的話,觀眾們也是噓聲不斷。

看起來,場面好像特別混亂。

但實際上,這不過是臺下觀眾表達自己對臺上演員喜歡的方式罷了。

他們給演員加油的方式就是如此的輕鬆,特別。

“關鍵是多大的國家?你要是那種小國,跟個村子差不了多少,那也實在沒意思。有沒有更實際點的例子?”

九郎這話還是很實在的。

富可敵國,聽起來很有氣勢,但真實的情況如何?

誰也不清楚。

“我這麼跟你說吧,老爺子別的財產不說了,就說他老人家種的地,足足40億畝橡膠林!”

“四十,一畝?這麼便宜的嗎?”

“四十億畝!你這個耳朵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