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北京來的宋醫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妻子的肚子長得特別快。只是一個多月便開始顯懷,估計臨產時會變得巨大無比。懷大女兒牛藝芸時,所有人都猜測一定是雙胞胎,否則如此大的肚子簡直不可思議。其實是懸垂腹的緣故,孩子往外長、肚子就會顯得特別大。女兒生下來時重5斤半,在X醫院出生的同一批嬰兒裡甚至算是比較小的。妻子時常唸叨著X醫院的好,特別是醫保報銷後只花了幾百元人民幣,每每想起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對於美國的保險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牛伊萬花了好幾天時間也沒有完全搞明白。只是各種道聽途說就把自己嚇得夠嗆,反覆的和妻子核實關於保險的種種問題。

“放心吧我早有準備。來美國時買的學生保險裡就增加了懷孕保險和牛藝芸的附加保險。額外花了一些錢,買了平安放心。” 妻子詳細的給牛伊萬解釋道:“據說這樣的保險,懷孕後再買就不行了。”

牛伊萬問道:“懷孕後再買就不行了是啥意思?”

妻子回答:“就是保險公司不賣給已經懷孕的國際學生孕婦。生孩子就只能自付了。”

牛伊萬高興的說道:“幸虧提前買了!”

“不要高興的太早了,這幾天我聯絡醫院發現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很多都和保險公司說的不一樣。咱們家附近的森林小丘醫院,還有好幾個網上評論不錯的醫院都不收這個保險。” 妻子說。

牛伊萬推測,“又是資訊搞錯了嗎?任何事情都一次搞不對。”

“目前還不能確定。”妻子又補充說:“我找人問了所有醫院都收一種叫‘白卡’的保險。經常和媽一起聊天的那位老太太給了一個辦‘白卡’的聯系人。明天咱們去問問情況。”

第二天下午牛伊萬和妻子到了法拉盛。保險公司離地鐵口不遠,門外就是繁華的大街。不時有推門進來諮詢買保險的人。離約定的時間還有一會兒,坐在大廳裡等叫號。

等待過程中牛伊萬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小秘密。但凡進來諮詢的人,幾乎都是搖搖頭就走了。如果對前臺說明是來辦“白卡”,則會被安排在等候區。

“請跟我來。” 一位身材小巧的華人女士對著牛伊萬夫婦點頭。

“我是黃小姐。昨天咱們電話預約的,要辦‘白卡’對吧。” 進屋坐定黃小姐邊開啟電腦邊做自我介紹,滑鼠點選了幾下進入系統。

黃小姐先是恭喜了牛伊萬夫婦寒暄了幾句。開始登記資訊,妻子邊回答她邊錄入系統。牛伊萬看著電腦屏幕想,估計這就是‘白卡’的後臺系統吧。各種資訊登記的還相當的全面。妻子則反覆的再確認(double check),生怕資訊登記有誤。

一切登記完成。黃小姐說:“因為你們是朋友介紹的。最後確認以前我提醒下。牛太太目前是學生身份。申請‘白卡’沒問題,生孩子看病拿藥全部都享受醫保福利。自己基本不用付,美國政府掏錢買單。”

牛伊萬說道:“太好了,美國政府真夠意思!”

黃小姐用手扶了扶眼鏡,一字一句的說道:“我需要提前告訴您二位,關於國際學生領了這個福利。今後對簽證續簽和移民調整身份等,是否有影響,目前不能確定。”

聽到黃小姐話心裡一驚,牛伊萬腦子迅速轉了一個彎之後問道:“按照您過去的經驗來看是否會有問題?”

黃小姐又扶了扶已經滑落到鼻頭的眼鏡,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回答道:“我只能告訴您二位,領‘白卡’是沒問題的。其餘的您自己決定。”

聽到黃小姐的答覆之後。夫妻倆覺得應該再考慮下,暫時告辭了黃小姐,走出保險公司。“辦還是不辦,這是個問題 ”,牛伊萬眉頭緊縮的思考權衡其中的利弊。

之後的幾天多方打聽收集了足夠多的朋友建議。什麼樣的說法都有。聽多位“磚家”解讀完美國醫保體系後,反而更加的不明了。唯一留下的印象就是,太複雜、太混亂、太多自相矛盾。

“最好先不貿然領‘白卡’,如果到時真的有需要的話,再領也不遲。還可以和醫生協商晚一些出賬單……” 等等一系列操作手法,聽得牛伊萬一臉懵逼。

透過幾位權威人士的解讀。至少可以確定的就是,“先不領白卡了。走一步看一步。真的需要的話,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在試圖搞明白自己持有的保險與“白卡”之間的區別過程中,妻子對美國到是有了新的認識,有感而發:“在美國要是當不了大富豪,還是當窮人好。中產卡在中間,保險不便宜,錢沒少花,用起來也不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自從妻子懷孕,牛伊萬感覺自己比妻子還緊張。在國內時牛伊萬當慣了甩手掌櫃,生活能力方面嚴重欠缺。就連換個燈泡之類的小事情也不一定能幹好。若是生病了,一定是被妻子帶去醫院。牛伊萬也努力過,但始終沒有搞明白掛號、看病、檢查和取藥的流程。甚至獨自在X醫院連線不同的樓和科室,密如蛛網的過道裡,迷失方向好幾次。

在被傳說中的“好醫院”,若幹次拒絕了之後,終於找到了樂於接受牛伊萬夫婦保險的F醫院。口碑一般的F醫院,雖然內部設施也比較陳舊,但也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聊勝於無。

牛伊萬忍不住笑說道:“生老大時婦產醫院進不去。先找關係又向號販子買號,才成功在X醫院建檔。沒想到美國生孩子又是找了一大圈。”

妻子辯解道:“完全不一樣呀,在美國是領‘白卡’窮人的天堂。想想當年你去X醫院,割扁桃體這樣的小手術也要找關係。看這裡就不需要找關係,一切按照規矩辦就行了。”

聽到妻子說的,牛伊萬總覺得哪裡不對。但又一時沒有時間去琢磨這件事情。總之不論好壞,總算有醫院接收自己的保險了。

落實了醫院之後,牛伊萬不由自主的擔心起來。平時看著妻子英語說的挺溜。但萬一要是遇見一個什麼情況,妻子沒辦法說話或者陷入不可預測的狀況中。到時候該怎麼辦呀。對於生孩子這樣重大的事情,任何的交流不暢或者誤解,都會活生生的急死人。自己的英語只是租房賣房或者瞎聊開玩笑時沒問題,真的遇到緊急情況完全沒有信心。

況且過去自己用中文都從來沒搞清楚,如何看病的事情,現在有可能需要用英語和醫生交流。簡直就是亞歷山大。心中充滿了一萬個擔心的牛伊萬,站在醫院走廊裡,總感覺到自己的腿肚子直轉筋。

“真是太巧了! 感覺世界好小 ” ,妻子驚呼道,很快就和操著一口北京話的宋醫生熟悉起來。聽著嘎嘣脆的北京話,妻子感覺自己彷彿回到了東單的X醫院。

檢查出來,妻子激動地告訴牛伊萬, “宋醫生是從北京X醫院來美國的,她在國內就是產科醫生。這次可以放心了。”

“X醫院來的!咱們這次命真好。” 牛伊萬也高興的說,“就這一會兒,感覺紐約的天都更藍了。”

國內著名X醫院婦產科出身的金字招牌,讓人心裡聽著就非常踏實。宋醫生接生孩子的經驗,遠遠超過了很多美國本地醫生。據說她在國內一週接生的孩子,就比一般美國產科醫生1個月接生的還要多。

再陪著妻子去見宋醫生。聽著一口京腔,感覺就像悶了一口吳裕泰茉莉花茶一般,花香、茶香從鼻孔裡透出來。牛伊萬心裡輕鬆起來,因為過分焦慮而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