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不斷折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ELS課程第一個學期期末考試成績陸續出來了。歷經“應試教育的摧殘”導致牛伊萬比較會猜題,考試結果相當的不錯,每科成績都是名列前茅。有10多天長的假期。牛伊萬給小默罕默德進行填鴨式的培訓,密集的講解帶演練灌輸了不少地產經紀方面的基礎技能。希望他能夠快速上手。

在學校附近比較安靜的咖啡店裡。兩人相對而坐。一邊是一臉茫然的小默罕默德聽著陌生的網路推廣基礎知識,另一邊牛伊萬使出全力聲情並茂的想要推小默罕默德入坑陌生的網路世界。講的牛伊萬嗓子幹癢,聽得小默罕默德卻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完全找不到北的樣子。

牛伊萬要了一杯蘇打水,之後又喝了2杯蘇打水。又花了2個多小時把紐約如何出租房子的基本流程細細的過了一遍。鼓勵小默罕默德發揮自己的阿拉伯語特長,在同城分類的版塊或使用阿拉伯語的論壇裡尋找有租房需求的潛在客戶。小默罕默德開口問道:“您的意思是,先從自己人下手。對吧?”

“對呀,從你本民族的同胞開始可能簡單些。但在紐約各國人都有,要來者不拒。就像吃飯不能挑食。”

“我從不挑食,胃口好的很。” 小默罕默德堅定地說。

牛伊萬隱約聽見小默罕默德肚子裡發出咕咕聲。結束了培訓,隨著他去體驗了舌尖上的阿拉伯風味。年輕人飯量大,平時又囊中羞澀。好不容易逮著機會,吃完了堆得像小山一樣的幾大盤子。小默罕默德吃飽喝足,眼神活泛起來。牛伊萬認識到只有吃飽吃好,才能保證培訓的效果。再和年輕人談事情,應該直接約在飯店裡點上一大桌飯菜,必須要多點主食和肉類。

第二次培訓直接改到飯店裡。小默罕默德領來了母語為西班牙語的瑪卡琳娜。連吃帶喝的搞完培訓,牛伊萬內心裡突然升起一股豪邁的感覺。今後不止可以做漢語、英語、日語和阿拉伯語的生意,還有廣大使用西班牙語的客戶也不能放過。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要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發財了。

很快小默罕默德培訓出師後,開始帶著大默罕默德看房租房。相中一套2B1B(2臥室1衛浴)的小戶型公寓。牛伊萬帶著兩位一起去找薩沙簽約,填完申請檔案、辦完手續。薩沙和牛伊萬恭喜大默罕默德租到了好房子,也祝賀小默罕默德成功完成第一單。

大默罕默德高興的說,“下週我的5個孩子們就都來了。”

“多少?5個孩子。” 薩沙問道。

大默罕默德自豪的展示了他的全家福,照片裡2位老婆帶著一大堆孩子。這次先是大老婆帶著孩子過來,之後小老婆可能也要來。聽到這裡,薩沙直接拒絕了大默罕默德的租房申請,說道:“合同我拿去簽字,房東肯定會拒絕的。”

大小默罕默德試圖以文化差異,來說服薩沙。小默罕默德舉例,他父親也有2位妻子,全家有10多口人。在他們老家,這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大默罕默德補充說他還要再娶一位妻子,孩子當然是越多越好,自己是非常喜歡小孩兒的……

牛伊萬非常尊重不同的民族習慣,但此時這哥倆說這麼多,究竟是幾個意思。開始懷疑小默罕默德是否腦子有些“瓦特”了,根本就是一點兒眼力見兒都沒有,完全不知道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

薩沙一直面帶微笑,竟然用阿拉伯語說道:“我的朋友,我也來自中東-以色列。你們說的我都明白。但這裡是紐約。2B1B戶型一般就住4人。沒有哪個房東願意冒違法風險,讓您全家都住下來。”

“或者我帶您去看看整棟的大House, 有6臥室5衛浴。非常適合您全家人住。當然還有更大一些的。” 薩沙建議。

其實大默罕默德是公派留學生,最多也就能租2500美元以下的房子。預算和現實差距太大,這單生意只能放棄了。牛伊萬鼓勵小默罕默德不要氣餒,繼續努力。

沒想到這就是小默罕默德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很快牛伊萬就發現,小默罕默德和馬卡琳娜的加盟並沒有減輕自己的負擔,反而投訴量大增。為了避免惹來更多的麻煩,牛伊萬只能把在紐約匆匆組建的第一個小團隊直接解散了。

業務還要發展。牛伊萬考慮必須從國內團隊調人手來幫忙。畢竟知根知底,熟悉彼此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法。這樣才穩妥、靠譜。

聽說可以到紐約來工作,北京團隊中揭起了小激動。起初爭先恐後的積極報名,回家與父母物件一商量便改了主意。對於北京本地“土著”和已經安定下來的“新北京人”來說。去美國旅遊兼短期幫忙可以,長期工作絕對不行。跟著牛伊萬在紐約草莽創業,只靠“畫餅蘸雞血”充飢,是萬萬行不通的。待遇無法保證,自然而然就有了種種推脫的理由。有人等拆遷不能走、有人準備結婚沒辦法去、有人剛離婚怕被拒籤、還有人謙虛的認為自己英語太差也懶得再學。

可能最適合到紐約來的人就是馬小美。她精通英語。留學紐西蘭獲得市場營銷碩士。丈夫一年中大半的時間在歐洲出差推銷紡織品,基本上沒有家庭的牽掛。轉念又一想,馬小美這樣的年齡正是該生養孩子的檔口。即使丈夫不反對她來紐約,不知道父母公婆是否也同意。

帶著種種的擔心,牛伊萬和馬小美透過微信語音仔細的聊了很久。從感謝在國內幫忙做推廣開始,聊到在紐約新業務發展的前景。最後順水推舟的邀請馬小美來紐約入夥。

“不要求你馬上答覆,請認真考慮三天。咱們再通話。” 希望不要給馬小美太強的緊迫感。強扭的瓜不甜。牛伊萬明白,但凡合夥做買賣,要做到你情我願,才可以水到渠成。

三天時間未到,只等了一天,就收到了馬小美的微信:“同意!”

牛伊萬非常激動的撥通了馬小美的電話,說:“太好了! 熱烈歡迎來紐約,從此就一起奮鬥了。”

撂下電話牛伊萬馬上就聯絡辦簽證的朋友。先給馬小美辦一個旅遊/商務籤證過度。又給幾位交情比較深的老闆撥通了電話。一番寒暄之後通報了在美國發展的狀況,鄭重的提出早已設想好的計劃。

幫著兄弟們的業務和品牌落地美國,是牛伊萬一段時間裡一直在考慮的問題。經過反覆的觀察,在美國電商平臺上銷售的很多商品價格是中國的3-5倍,甚至8-10倍。即使算上運費和雜七雜八的費用,國內的品牌商在美國開展線上銷售也是相當有賺頭的。

但凡商人血液裡就有不停折騰的衝動。如按照馬克思他老人家說的。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 對於一手貨源的廠家和品牌商來說,利潤足夠而又不用鋌而走險。這麼好的事情,絕對值得一試。

當然牛伊萬還有自己的小算盤。兄弟們過來投資,自己拿些乾股幫著把業務落地,可以賺些小錢。之後肯定要租氣派的辦公室,自己也就跟著共享辦公了,又可以省上一筆不小的開支。至於前臺、文員、會計皆可以共享。順便再搞上幾張L1簽證,眼前把馬小美長期工作許可搞定,長遠還可以透過實打實的專案賣綠卡,再賺上一筆。牛伊萬知道只要能把事情做好,這樣的如意算盤就是靠譜的。讓兄弟們賺到錢,看到希望。一切都不是問題。

某日朋友的朋友給牛伊萬引薦了克里斯陳。據說他是在紐約最早一批搞電商的華裔老闆。為了表達心中如滔滔江水般的敬重,牛伊萬就以克里斯陳總來稱呼他。兼具美國的直呼其名,又冠以國內早已爛大街-“總”的頭銜。充分體現了親密關係,還包含著被抬舉的幽默感。克里斯陳反抗了一下下,就半推半就的接受了牛伊萬對自己的尊稱。

大約2代人以前,克里斯陳總的家族從廣東台山遷居到美國。克里斯陳總本人初中畢業後隨父母到達紐約,一口廣東普通話說得相當標準。偶爾也會模仿牛伊萬的口音,說上幾句北京話或者西安方言,但其中總是充滿了廣式香腸的味道。

克里斯陳總家住在上東區,辦公室卻在法拉盛。每日地鐵奔波於曼哈頓與法拉盛之間。早晚與通勤客流逆向而行,地鐵上經常能夠找到座位。克里斯陳總似乎也非常享受在地鐵上的時間。常常如此說,“每天有了2個多小時讀書的時間。除了最新的電商網際網路書以外,還喜歡讀傳統國學。”

長年累月的地鐵內閱讀,使克里斯陳總成為了“雙斜槓”中年。平時能夠隨口就來幾句唐詩宋詞,裝一裝中西合璧的知識分子氣質。如此這般的克里斯陳總,對超過45週歲的華僑婦女有著致命的吸引力。遺憾的是他自己並未察覺到,聽眾們被他的才華吸引,而迸發出火辣辣的眼神。

牛伊萬常常稱讚克里斯陳總,是紐約最懂中國電商操作手法的美國本地人。辦事兒還相當的妥當,並且“聰明絕頂”。他年齡長牛伊萬幾歲,卻已經頹唐的比較嚴重。索性留起一個大光頭。他特別愛流汗,遇到比較為難的事情,汗珠總是會從光頭上滾動下來,紛紛摔碎在地面之上。然後就會迅速的想出了解決的方法。

傳說在紐約任何事情搞不明白,都可以找克里斯陳總來問問。從安排學生實習到大樓翻新報批,或者約議員出面協調事情。只要克里斯陳總願意幫忙,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所有的難題也都將迎刃而解。有時候直到問題都解決完了,克里斯陳總還覺得有些不過癮,需要再人為的增加些問題。才可以滋滅他內心裡熊熊火焰般的“助人為樂情懷”。

接人待物中,克里斯陳總非常的熱情有禮貌,必定會給人留下極好的印象。根據牛伊萬觀察,任何人和克里斯陳總初次接觸都會迅速的喜歡上他。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哪怕只是不十分喜歡克里斯陳總,都一定需要捫心自問,需要反省,自己是否患有心理問題。

剛認識的那幾天,若是不太忙,克里斯陳總就和牛伊萬泡在一起。他對中國國內網際網路電商行業非常感興趣。總是要牛伊萬給他講一些國內的電商行業內幕,特別對很多小道消息有莫大的興趣。

通常內幕八卦和小道消息都是極好的談資。從牛伊萬這裡聽來以後,再混合上充斥網路的鉅額融資新聞與技術發展動向。再被克里斯陳總講出來的時候,就變得生動無比,場景代入感極強。

就這樣在不到一週時間裡,全紐約除了牛伊萬沒人比克里斯陳總更瞭解國內的網際網路電商行業。他甚至能聊起某些大佬的“小三”在其公司裡具體負責的業務。風輕雲淡的把這些“猛料”掛在嘴邊,克里斯陳總就是橫跨中美電商的大牛X。

投桃報李,克里斯陳總也帶牛伊萬見識了不少紐約的“潛規則”。

牛伊萬常常出沒於克里斯陳總的倉庫和辦公室裡。把每一個業務流程、主要網絡平臺基本操作、亞馬遜自營入庫標準、Ebay發貨打包技巧都捋了一遍。又與他的業務負責人仔細地聊了又聊。

都看明白以後,牛伊萬做了一個方案。著重突出克里斯陳總擁有的巨型倉庫與十多人的專業團隊。套上時下最流行的關鍵詞,美化了一遍PPT,完成了《XXX跨境電商代運營專案計劃書》。

先把專案計劃書廣泛的發了出去,再密集的和國內的兄弟們談了一圈。牛伊萬首先排除了與大企業合作的可能性。不論是國企還是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比較嚴謹。即使聽著這是一個挺好的機會,決策也需要很久的時間。即便能等到結果,估計黃花菜也都涼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又遇到一家做壯陽保健品,另外一家做功能衛生巾的生產廠家,想要和牛伊萬探討下進入美國市場的可能性。牛伊萬知道雖然這樣的產品利潤豐厚,但考慮到美國保健品市場準入標準相當的嚴格。自己在美國還根基不穩,無法把握其中的深淺。再加上在國內時與這兩家企業沒有過實質性的合作,便婉言謝絕了兩位老闆的厚愛。

又過了幾天。做LED護眼燈的趙老闆,給牛伊萬打電話,“兄弟,聽說您在紐約折騰的不錯。看了你的美國電商代運營方案,我有些興趣。”

牛伊萬與趙老闆仔細地談了想法,又著重的介紹了聰明絕頂的克里斯陳總。便邀請趙老闆親自來紐約實地考察。趙老闆應允道:“兄弟,我儘快到紐約去找你。”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