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 新的任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皇太子是無比重要的,不過他現在到底也只是儲君而已,現在可沒有坐在輪椅上。所以對於忠誠而恭謹的徐輝祖來說,辦好皇帝陛下交代的事情,那才是最重要的。

看到徐輝祖,朱允煐心情不錯,“中山公回來了,咱心裡也踏實了。雖說咱大明兵強馬壯,只是你不能小看了外頭的那些人。那些個人,也都是有些本事。”

徐輝祖就說道,“蒙陛下掛念……”

朱允煐就直接打斷,笑著說道,“莫要這般客氣,說來也是一家人。你也不是外人,是皇后的哥哥、是咱太子的親舅舅。就說先中山王,也是抱過咱的。”

這可不是故意的在說一些親近的話,這就是事實。常遇春是沒有見到過,因為那時候常遇春已經不在了。但是徐達就沒問題了,朱允煐小時候還是見過徐大幾次,老朱也沒說在徐達面前炫耀過小朱。

畢竟老朱和徐達的關係還是很好的,打小就在一起長大的玩伴不說,也曾經是兒女親家。老朱當爺爺的時候,可沒少讓小朱穿著開襠褲四處顯擺。

這妥妥的就是黑歷史呀,可是沒辦法,小屁孩子沒人權!就算小朱那時候覺得羞恥,他前一刻將褲子給穿上,老朱下一刻就可能給褲子扒下來。

其實不只是老朱會這樣,馬皇後實際上也沒少在那些朝廷命婦跟前當一個遛鳥狂魔。就算小朱沒有尿,馬皇後也會得意的在朝廷命婦的矚目中給小朱把尿。

看著徐輝祖,朱允煐問道,“此戰高麗,怕是不容易吧?”

徐輝祖立刻回答說道,“確實不易,本以為是最爾小國,因為朝廷天兵大軍壓境就能征討不臣。哪知李氏父子雖說倒行逆施、無君無父,倒也能蠱惑人心。”

朱允煐一點都不奇怪,笑著說道,“能做出弒君篡國的事情,自然不能小看。若是沒有朝廷天兵,那李氏父子說不定還真能有一番成績。那父子兩個,倒也算得上梟雄。”

評價可就不算低了,不過這也算得上是朱宇瑩一個比較公正的評價,畢竟李成桂父子確實做了一番成績。這要不是朱允煐橫插一槓子,說不定李氏朝鮮可以傳承數百年。

也算得上是朱允煐選擇到了一個比較好的時候,李成桂父子弒君篡國,就引起了很多王氏朝鮮的遺民不滿。再加上為了王位,李氏家族的內訌也確實因此的消耗了一定的實力。

真的要是讓李氏父子經營數十年,真的要是讓李氏朝鮮收復民心,再想要去趟朝鮮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啊。到底也是有著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有著相對比較穩定的政權,想要滅國,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隋朝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就算唐朝曾經狠狠地收拾了一次高麗,也確實花費了不少的心思。就算是當初橫掃天下的蒙古鐵騎,在高麗那塊土地上也吃了一些憋。

朱允煐不會妄自尊大,不會小看這邊的一些小國。

大明十分強勢不假,但是不代表就可以像捏死一隻螞蟻一樣滅掉一個國家。

徐輝祖也說道,“高麗雖說仰慕儒家文化,不過以臣看來只是學了一個皮毛。”

這一下朱允煐就來興趣了,太久遠的就不說了。從隋唐開始,高麗那邊的儒家文化就越來越濃烈。到了兩宋時期,那邊更是被認為是小華夏。

甚至還會有一些人覺得他們是儒家正統,原因就是崖山之後南宋亡國,在蒙古人的統治下,華夏正統確實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看到皇帝比較感興趣,徐輝祖說道,“儒家常說天地君親師,高麗那邊的人乍一看也是這般。不過在臣看來,這些也都是阿諛奉承之輩,好些都是沒了操守。”

理由其實也很簡單,李成桂父子弒君篡國、殺兄囚父,這些事情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這樣的倒行逆施、無君無父,居然還有很多的人追隨其後。

這些事情在徐輝祖看來自然就是無法理解的,或者說就算是看明白了,也裝作看不懂。

畢竟這樣的事情也不只是在高麗才會發生,華夏土地這樣的事情更是時常發生。

王朝更替的時候,總是不會缺少一些人立刻改弦易幟,平時口口聲聲說著忠君的人,說不定也就會立刻變成異族的臣子。這樣的事情可不少見,尤其是在唐朝之後,這些事情更是屢見不鮮,幾乎要成為笑話了。

徐輝祖這個時候也繼續說道,“以臣看來,高麗所謂兩班大夫,多是一些蠅營狗苟之輩。好些自稱儒家子弟的,似是讀了幾本聖賢書就懂天下之理。臣曾以為夜郎自大只是個笑話,吃飯就公立,倒是沒少看到一些自大之輩。”

朱允煐哈哈大笑,對此倒是沒有特別的意外。

不是說後世留下的壞印象,而是朱允煐也看了一些典籍。在他看來,高麗那邊確實也有些極端,那你的百姓骨子裡的自卑也就變成了面子上的自大。

事大主義,那可是歷史上的李承貴做出來的事情,所以朝鮮以及都是大明王朝最忠誠的藩屬國之一。而現在的高麗對於大明,實際上也根本就沒有多少歸屬感。

畢竟以前的高麗王后,很多都是來自蒙古的貴女。曾經有接近百年的時間,高麗實際上是和華夏文明沒有太多的來往,但是對於蒙古有著不朽的認同感。

所以打起來李氏父子,朱允煐也是心安理得。要是錯過了這個時機,那可就是太無法原諒自己了,這才是真正的天賜良機啊!

雖然是副帥,不過以徐輝祖的身份和能力,還是幾乎知道這一場戰爭的所有事情。既然他回來了,朱允煐自然也少不了要多問一問在高麗發生的事情。

徐輝祖自然也就是知無不言,他更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更加清楚自己在皇帝跟前該說些什麼。實際上這一次被召回京師,徐輝祖也私下裡猜測了不少。

正常來說,肯定是需要跟著大部隊班師回朝,可是皇帝急召也沒什麼不對的。

說不定就是想要仔細問一問在高麗的事情,這樣才好接下來的論功行賞。

不過考慮到回京後聽到的一些訊息,徐輝祖覺得陛下對他肯定是另有安排。畢竟以他的身份來說,做一些事情也確實是比較方便。

朱允煐看起來也只是在問一些征討高麗的事情,誰讓他是皇帝呢,這樣的事情自然也需要更加的關心。這個可是軍國大事,哪怕現在戰事終了,皇帝也不可能就是真的只是隨口問問而已,肯定是需要問得更加仔細一些。

徐輝祖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回答的十分仔細,只要皇帝問了的,他肯定會回答。

李氏父子的結局,大明軍隊的行軍路線,在這一場戰爭當中朝廷的損失或者消耗。這些事情自然是需要仔細的問一問,朱允煐肯定也是需要從各方面的渠道更加詳細的知道這些資訊。

一些將領的表現或者功勞,一些軍隊的戰鬥力,或者是在這一次的戰爭當中,大明軍隊表現出來的優點或者不足,皇帝自然也都是非常想要知道的。

這都打了一仗,不能是不明不白的,這一場戰爭也必須要得到更多的有用資訊。

動機實際上是非常明白的,表面上是討伐李氏父子的無君無父。可是很多人也都覺得,這就是大明朝在報復當年高麗曾想出兵遼東。

哪怕那是王氏高麗做出來的事情,但是這一筆賬可不能就忘了。王氏高麗雖然沒了,但是李氏父子可是接盤了,自然也就是需要找他們算賬了。

不過很多人也都明白,自從東瀛那邊安置了兩個大明朝的親王之後,大家也都明白大明王朝現在的眾封眾建有了很大的改變。

以前自然是在大明的經歷分封,而現在是變成了在大明朝的周邊分封,分封大明朝的王爺們藩屬國,讓這些藩屬國拱衛大明。

如今的英示皇帝可不是什麼好對付的角色,他對於疆域有著足夠的貪念。而且這因為看起來也不是什麼仁慈的皇帝,只要有一定的動機,他就可以找到足夠多的理由名正言順的去討伐周邊的一些國家。

攔肯定是攔不住的,說什麼好戰必亡,或者是興仁政之類的,以及行教化之功等等。英示皇帝說不定立刻就會將一些讀書人送去苦寒之地,讓那些讀書人去蠻荒之地施行教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樣的事情英示皇帝真的做的出來,早些年他可沒少送一些人去蒙古給蒙古人當個忠臣。現在在一些地方,還有一些所謂的大元忠臣在給蒙古人守墓呢。

戰爭肯定是需要繼續下去的,只不過是需要在合適的時機,以及需要符合大明朝的利益。虧本買賣可不能做,這也算得上是朱允煐非常務實的一個地方。

現在高麗那邊的戰爭是結束了,短期來看,大明朝也不會立刻再次興兵。自然現在不忙著對外擴張,那自然也就意味著是需要整理好內政的,這些事情自然也是無比重要的。

聊完了戰爭的事情,朱允煐笑著說道,“早年間航海侯受命開拓海運,遼東糧食等麻煩,他也是為朝廷出力頗多。”

徐輝祖這個時候就耐心起來了,因為他也瞭解皇帝的性格,知道皇帝不會無緣無故的提起張赫,哪怕是皇帝的心腹舊臣,看起來也沒必要在這個時候提起。

朱允煐繼續說道,“他早年間親自押運糧食,釜山三衛挾制東瀛、保障銀山,這些也都是要仰仗航海侯早年間開闢的海運。”

這麼說起來的話,張赫確實是有大功。雖然在大明朝開國初期的將領當中,張赫算不上特別顯赫。但是他的一些功勞現在來看,那還真的是開國勳貴當中的佼佼者之一。

看了一眼徐輝祖,朱允煐說道,“咱和他也是有些情分,只可惜有些人是不想讓咱成全一段君臣佳話。咱就痛心啊,你說咱這要如何處置先航海侯呀?”

徐輝祖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了,他這個時候似乎也意識到了這才是真正的難題,也是他被急急忙忙召回的原因了。這雖然不是什麼送命題,可是這個時候一旦說錯了話,惹惱了皇帝,那還是小事,這要是打亂了皇帝的計劃,那才是大麻煩。

給王承恩使了個眼色,王承恩自然也知道需要趕緊將一些密報送給徐輝祖過目。

徐輝祖這個時候有那麼一些膽戰心驚的,如果可以的話,他當然是不希望捲入這樣的事情當中。不過他也很清楚,他根本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因為皇帝這個時候已經做出了決定,他需要做的事情也就是配合好皇帝。

朱允煐看起來很耐心,低著頭開始批閱奏摺了,就讓徐輝祖慢慢看吧!

這到底也是和徐輝祖聊了很長的時間,高麗那邊的事情暫時不需要擔心了。可是堆在桉頭的奏摺沒有減少,哪怕內閣大學生們稍微幫助做了一些批註或者挑選,那也是需要皇帝陛下親自批覆。

底下的徐輝祖越看越是心驚肉跳,他現在似乎也能夠理解陛下為什麼讓他回京了。這樣的一些事情或許也就是他能夠做好,這樣的事情陛下顯然也不可能放心其他人。

朱允煐抬起頭,說道,“你去辦好這些事情,朕讓錦衣衛和東廠幫著你。下去吧,去東宮一趟,去看看皇后,看看你的小外甥。說起來的話,文坤還沒有見過你。”

徐輝祖當然想要去看看小外甥,不過還是跪下說道,“回陛下,太子殿下在文華殿召見。”

朱允煐頭也不抬的說道,“那小子就是混賬,在哪裡見不是見?你這才剛剛回京還沒歇著,他就在瞎折騰什麼?!”

徐輝祖忙不迭說道,“陛下息怒,太子殿下相召,臣自當謹遵諭旨。”

朱允煐不耐煩的擺擺手,“隨你們吧!一個個都寵著他,就寵著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