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中山公、開國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勳貴集團,該處理的肯定是需要處理,可不能讓一些人一直佔著茅坑不拉屎,需要讓大明朝的武勳集團有著一定的活力,這樣也可以保證文武之間的平衡。

更何況一些武勳也確實不像話,如果說只是單純的和文官走的太近,那確實只是讓皇帝不太樂意,稍微的有些犯忌諱而已,皇帝說不定也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對於一些貪贓枉法,或者是那些囂張跋扈的勳貴,那就不需要太過客氣了。

畢竟現在很多的勳貴也只是仗著祖輩的功勞,處理這些人自然更加不會心慈手軟。

和老朱討論了一些事情,朱允煐也算得上是心裡有底了。有些人或者說有些事情,這個時候也是時候整治一下了,當皇帝的還真不能只是一個老好人。

現在去處理一些武勳也是時候,因為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大明朝不可能對外大規模的用兵。既然是這樣的一個情況,自然也就不會擔心鬧出什麼風浪,或者導致朝中無將。

中山公徐輝祖知道自己肯定又要做些事情了,雖說他只是副帥,但是好歹也是在高麗打贏了。正常情況下肯定是隨著大部隊班師回朝,可以享受到無盡的風光,以及論功行賞。

但是誰讓他是大明朝的國舅爺呢,誰讓他是中山王徐達的嫡長子呢。皇帝這個時候急召他回京,肯定是因為有什麼事情,自然也就不能耽擱了。

至於說風光什麼的,那其實都不算重要,皇帝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徐輝祖的回京,不少文武百官也都紛紛知道的訊息,這個時候自然也就讓人更加浮想聯翩了。畢竟這段時間朝野上下各種訊息傳出,現在堂堂武勳第一人回到了京師,這要說沒點事情發生,估計誰也都不會信?

其他人在想些什麼和徐輝祖起來沒有太大的關係,雖然是剛剛人到中年,但是徐輝祖也早就習慣了一些事情了。畢竟他是中山王的嫡長子,從小就是被無數人關注的,這也讓他更加的謹慎,不想墜了父親的威名。

不太在乎虎父犬子名聲的也有,比如說絡腮鬍的常茂,這看起來就是一個典型反面教材。

大咧咧的拍了拍徐輝祖的肩膀,常茂咧著嘴大笑,“大侄子這是回來了!這也是一年沒見著了,咱這大侄子看著精瘦了不少,估摸著是在高麗吃了苦。”

徐輝祖是有苦難言呀,他也算得上是和常茂時候就認識。以前明明就是平輩而已,但是當他的妹妹嫁給當時的皇太孫後,徐輝祖的輩分看起來也就降下來了,尤其是在常茂這個便宜舅舅跟前,更是沒辦法多說什麼。

強忍著不愉快,徐輝祖說道,“開國公,馬上就要上朝了,還是莫要嬉鬧。”

常茂就不在意,掃了一眼監察御史,隨即說道,“也成吧!你這性子太悶了一些,和你逗趣也是沒意思。罷了罷了,咱就不和你說笑了。”

還能怎麼辦?自然也就是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畢竟眼前的這一位實在太特殊了一些。

先不說是開國公的嫡長子,單單就是皇帝的親大舅就足以讓人慎重了。更何況,這一位和皇帝還非常親近,這可不像漢武帝和他那舅舅一樣。

這一位是真的惹不起,那就當作他什麼都沒有做好了,反正這一位混不吝也習慣了。他的一些玩笑大家都不在意,他的一些不正經才是最正常的事情。

當然作為監察御史,該記錄下來的肯定還是需要記錄下來。雖然皇帝從來都沒有因為這些事情處罰過常茂,但是監察御史知道自己的職責。

常茂不靠譜那是正常的事情,皇帝也不會怪罪。但是監察御史要是沒有做好自己的事情,那麼皇帝客人就不樂意了,到時候就不一定有人會為他說話了。

親疏有別,這一點在英示皇帝這裡看起來更加明顯,很多人也是有自知之明。

常茂也不在開玩笑,壓低聲音說道,“陛下準備整肅吏治,準備開始京察。現如今,好心人心裡都亂糟糟的,你如今剛回京,可不要讓人給耍了。”

徐輝祖立刻表示感謝,“謝開國公提點,某自然謹言慎行。”

常茂實際上也明白,他就算提醒了也沒什麼作用。以徐輝祖的性格,肯定是剛剛回京就問了一些事情,雖然他一年多不在京了,但是中山王府不是沒人呀。

事實也真是如此,雖然才剛剛回到應天府,不過徐輝祖也確實問了他的二弟和三弟。以他的身份,在朝堂上說話還是比較有分量的,這要是什麼情況都不懂,還真的有可能就會被人耍了,或者是無意中破壞了皇帝的規劃。

不過哪怕就算是知道了一些事情,現在該表示感謝的時候,還是需要表示感謝。畢竟以他的性格,也確實是恭敬謙遜,不是每個人都是混不吝的紈絝子弟。

常茂繼續說道,“雖說外頭都在傳言只是整頓文官,咱也是讓一些人和那些文官莫要牽扯太深。咱可是聽說了,如今一些勳貴富裕了,這一個個的也有些不像話了。”

徐輝祖連忙說道,“開國公請放心,如今好些人都在高麗還沒回來。雖說府裡也都是留了人,不過也都是擔不起事。”

徐輝祖的意思就很明顯,中山王這一脈的好多人現在都在高麗還沒回來。府裡都是一些說話沒有分量的人,就算是想要搞出來什麼事情,也沒有那個能耐。

和文臣走的太近,絕對不是什麼好事,這一點可是有著前車之鑑的。

久遠的就不用多說了,就說大明朝的這些事情吧!前些年胡惟庸的那個桉子,那可是牽扯到了不少武勳,好些武勳也就是沒個腦子,居然敢和胡惟庸攪合在一起,那也真的是在自尋死路了,這就是前車之鑑。

常茂笑眯眯的,說道,“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只是這武勳人家呀,富貴起來了也就忘了本。陛下對他們好,那些人也是沒個底的,總是還想要更多。這要是自己想死就算了,可莫要牽扯到旁人呀!”

徐輝祖心裡一激靈,總覺得開國公這是話裡有話。雖然大家都覺得開國公是紈絝,也確實有些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徐輝祖明白呀,他知道眼前的這一位,也算是有些心眼,更何況,有些訊息更是陛下暗中授意。

現在開國公這麼說了,難不成就是陛下有意在說些什麼嗎?

常茂看起來不在意徐輝組的心理活動,繼續說著,“你且等著看吧!咱現在就是事不關己,這人要是活膩歪了,你就是想要勸都勸不下來。咱還是關起門,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這一下徐輝祖就為難了,他本能的是想要點頭認可常茂這樣的說法。不過以他的性格,自然也是不好輕易的點頭表示認可,這件事情還是需要好好的琢磨一下。

看到徐輝祖的樣子,常茂也只是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就讓他繼續去琢磨好了。

顯得有那麼些心事的徐輝祖確實還是在琢磨著,他可不敢小看當今皇帝,那一位可是打小就心思深沉的。如今更是心機深沉、手腕卓絕,哪怕貴為中山公、國舅爺,也不敢在當今天子跟前孟浪,也更加的需要小心一些。

不理會徐輝祖現在的一些心思和想法,等到靜鞭聲響起的時候,文武大臣們列隊朝著奉天殿走去。這時候看起來涇渭分明,文官和武將們區分的非常清楚。

在文武百官叩拜後,自然也就是開始了新一天的早朝,看起來和以往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最多也就是中山公徐輝祖回京了,他向皇帝陛下復旨,稟報了一些高麗的事情。而這件事情也確實是在今天的早朝當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內容,甚至說很多的事情也就是和高麗的戰事有關。

該說的也都說了,徐輝祖的表現也符合大家的一些認知,這一位雖然身份顯赫,不過也確實是非常的謹慎。一些曾經有幸和徐達同朝為官的,也覺得徐輝祖真的有中山王的幾分風采,簡直是挑不出來半點毛病。

既然朝堂之上看起來沒有出現什麼意外,也確實沒有發生什麼驚心動魄的大事,這當然也就讓不少人安心了起來。起碼看起來今天什麼事情,但是接下來會不會發生什麼,那就是很難說的了。

剛剛下朝,常茂就一熘煙的消失不見了,他還要去坐衙。不知道的還以為有很多的公務等著他處理呢,不瞭解他的人還以為這一位是多麼的勤勉呢。

可是稍微瞭解一些的人都知道,這一位就是明顯的在躲開一些人。只要往都督府一鑽,尋常人想要找到他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就算是武勳想要見他一面都難。

沒有公事自然就見不到他,要說公務的話那就更容易了。還有右都督等人,一般的公務可輪不到他開國公親自處理。要是論起來躲清閒,或者是避免麻煩上身,這一位絕對是大明朝最出類拔萃的。

徐輝祖就沒辦法躲開了,還是有很多同僚想要和他聊一聊的。這都已經一年多沒見到了,不管是論起公務還是說私交,這個時候和中山公攀扯幾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算是徐輝祖平時嚴謹的性格,這個時候也沒辦法板著臉,或者是將身邊的人全都給驅散開。哪怕他平時的性格嚴謹,也不代表準他一點不懂人情世故。

就在徐輝祖應付著這些同僚的時候,他的救星算出來了。

王承恩露出一張諂媚的笑臉,說道,“中山公,陛下傳你入武英殿議事。”

徐輝祖表情嚴肅,立刻跪下說道,“臣徐輝祖領旨!”

好了,這一下其他的人應該就要離開了。皇帝陛下都在傳召了,那自然也就是頭等大事了,誰也不敢耽誤了這件事情,要不然說不定就是個大不敬的罪名呢!

王承恩繼續說道,“國公爺,太子殿下也在文華殿呢。太子殿下頗為關心高麗之事,還請國公爺一會兒該去文華殿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徐輝祖又跪下了,還是表情嚴肅,“謹遵太子教諭。”

其他人就酸熘熘的了,誰不知道當今太子是皇帝陛下的心頭肉,誰不知道太上皇陛下眼裡也只有太子了。如今的東宮太子儲君之位無比穩固,這個就是大明朝的下一任皇帝呀。

好些人想要像太子示好,可是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但是中山公不一樣呀,那可是太子的親舅舅,自然也就不缺少見到太子殿下的機會。

王承恩起身後說道,“王大伴,某自高麗尋了些弓箭、高麗馬,還望大伴進獻給太子殿下。”

雙全這個時候就連忙站出來,更加討好的說道,“國公爺,這些東西還是交給奴婢吧!您還是先去覲見陛下吧!”

這一位太監一出來,誰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呀?這一位以前可是跟著太上皇的,可是現在動不動就跟在太子身邊。使喚起的這一位,也就是當今太子覺得順心趁手了。

去覲見陛下當然重要,不過徐輝祖也不是什麼都不懂。因為他的身份特殊,他其實不敢太和太子親近,但是這不代表著他不關心太子,可以說滿朝勳貴當中,沒有人比他更加在意太子了,那畢竟是他的親外甥呀,那可是國本!

所以就算是去打仗了,肯定也不會缺少了給自己的親外甥準備很多禮物,尤其是外甥喜歡的那些禮物,更是需要準備的十分充分。

禮物之類的事情不需要他操心了,現在還是去覲見陛下吧!

早朝上看起來沒有發生什麼事情,甚至可以說很多的事情也沒有討論,但是這不代表就可以掉以輕心了。

在奉天殿討論的事情自然是國家大事,而如今在武英殿討論的事情,實際上更加的機密。而這些個事情,說不定也根本就不能讓其他人知道。

這個時候自然也就需要更加小心,因為皇帝的計劃說不定就要傳達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