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 三餐無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老朱退位了,現在對於朝堂之上的很多事情也確實不怎麼關心和在意。起碼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老朱對於朝政幾乎不聞不問,平時也不和朝臣有什麼來往。

這自然就是維護朱允煐的權威,不想讓人以為朱允煐就是傀儡皇帝。

不過者不代表老朱什麼事情都不知道,朱允煐沒有隱瞞老朱,老朱這樣天生的操心命也不可能完全放手,只不過老朱和小朱有默契,很多的事情也特別注意分寸。

對於中山國國主武寧來朝,老朱自然是非常在意的。老朱實際上是特別實用主義,不過對於萬國來朝這樣的盛事,老朱自然也是非常的喜歡,這就是對他、對小朱最好的肯定。

所以這些個事情,老朱自然也關心,很多的程式、儀式,也都是老朱制定的規則。

這樣的事情榮耀的成分其實也不比太廟獻俘低,所以自然也祭祀天地、祭祀先祖,這都是很正常的程式。

洪武大帝一身莊重的朝服,領著朱允煐和小小朱祭祀天地,群臣這個時候自然也就是跟著一起嚴肅起來,這樣的事情也算得上屬於他們的榮耀了,這也是對於他們兢兢業業輔左皇帝的一個肯定。

在祭祀完天地後,老朱帶著小朱和小小朱去了奉先殿,其他人可就沒有資格入殿了。

朱允煐恭恭敬敬的領著小小朱給祖先上完香,而老朱這個時候也是頗為感慨的樣子。他最想念、最疼愛的人,先後一個個的成為了木牌牌,這些年老朱不敢來奉先殿,多少也是因為這個地方會讓他無比的傷感。

看到小小朱給大朱上完香,老朱招了招手,“過來,讓你曾祖母好好看看你。”

小小朱可不怕老朱,說道,“曾祖母待會再看咱,咱還要給祖母敬香。”

“你這孩子!”老朱瞪了一眼小小朱,才對著馬皇後的牌位說道,“妹子,你看看你疼的那孫兒,看看他不成器的混小子。咱們待他那麼好,就想著他娘!咱啊,疼他疼個什麼勁!”

朱允煐看了一眼老朱,笑著跪在一旁,“列祖列宗在上,臣朱雄英敬告。今琉球中山國國主入朝,大明欲與中山國結藩屬名分,還望列祖列宗允准!”

稱臣沒問題,因為就算是老朱也是一樣,在奉先殿面對祖先的時候也是稱臣。

小小朱這個時候也乖乖的將香遞給朱允煐,隨即乖乖的跪在朱允煐身側,看著朱允煐將香插入香爐,這才規規矩矩的叩頭。

老朱這個時候開口說道,“好了,你說的這些個,他們也不知道。咱的爹孃都是泥腿子,你要說種田都成,你說這藩屬、天下大事,他們哪知道這些。”

朱允煐則笑著說道,“皇爺爺,先祖就算不知道這些,聽著孫兒這般說也是要開心。聽不懂不要緊啊,這些事情一聽就是好事,是咱朱家社稷鼎盛的象徵。”

“就是!”小小朱也不怯場,說道,“咱以後大事小事要是都不和曾祖說,曾祖肯定不樂意。咱就和先祖說,先祖才好保佑咱。”

說完這些,小小朱立刻再次跪下,一邊磕頭一邊祈禱著先祖們的保佑。

老朱笑盈盈的站在一邊,說道,“咱朱家的祖先,肯定是要保佑你們。咱要是有一天不在了,旁的不說,肯定是護佑著你們父子兩個。多的,咱也顧不過來。”

老朱從來都不掩飾他的偏心,這一點朱允煐明白,就算是小小朱其實也知道。所以對老朱這麼說,他們也不會多說什麼,不會說指望老朱‘保佑’的人多一兩個,那不現實。

在正式的祭拜結束,老朱立刻拽著朱允煐和小小朱到了馬皇後的靈位前。

看著馬皇後的畫像,朱允煐笑著摸了摸下巴,“祖母看到孫兒現在蓄鬚了,怕是不樂意。”

“你才兩根鬍鬚,那算甚!”老朱渾不在意的說道,“你祖母雖說嫌棄咱蓄鬚,也是說咱不好好打理。這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她又不是不知道這個理。”

小小朱這時候湊趣,也有些苦惱,“曾祖,曾祖母肯定記得咱爹,咱爹就是長的再變,那也是曾祖母帶大的。咱可怎麼辦,咱和爹長的不太像,這如何是好?”

老朱立刻寬慰著小小朱,說道,“你曾祖母肯定認得你,你點點大咱就抱你過來,給咱家祖宗看過。咱這般喜歡你、不喜歡你爹,就是你一看就是咱朱家的兒孫。你爹、你祖父都不成,長得不像咱朱家的小子。”

小小朱安心了,而朱允煐笑著坐在蒲團上,“祖母看到孫兒現在這般樣子肯定樂意,祖母一直希望咱當個能讓黎民百姓吃飽穿暖的皇帝。咱這些年一直在外頭搞些糧食、現在也搗鼓著樹油,都是想著咱大明百姓過得更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老朱看著朱允煐,驕傲的說道,“你祖母要是看到你現如今的樣子,必然和咱一樣。真要說起來,你小時候有雄心壯志,你如今也做的不錯。打天下難,治理天下更難,咱心裡有數。你是個好皇帝,咱和你祖母都知曉。”

朱允煐笑了笑,對老朱說道,“咱現如今還算做了些事情,只是這哪成啊。現在大明還有不少百姓吃不飽,等什麼時候大明百姓真的沒了飢寒之憂,咱才算是做了些事情。”

老朱雖然愛民如子,不過還是很理智,“那就做不到了,咱大明就算再強盛、富庶,也做不到這些。咱大明現如今的糧食夠多了,也不夠全天下的人個個都吃飽。”

老朱這麼說也是有道理的,就算是幾百年後各種高產作物不斷湧現,大部分的人幾乎是沒有了飢寒之憂。可是那樣的生產力水平,是大明遠遠跟不上的。

更何況放眼世界,依然有很多人會有糧食安全的擔憂,高產作物等等也不一定讓所有人吃飽。

現在大明國泰民安,生產力水平在不斷的恢復、提升,產糧區的糧食也在增加。不管是耕地的面積,還是勞動力都是在增加,這自然是好事情,可是現在的水稻、小麥等作物,畝產量都是非常有限的。

小麥畝產不到一百公斤,水稻的畝產也就是一百公斤左右。畝產上千斤的糧食,在如今的生產力水平下,根本就是不敢想的事情,也是天方夜譚啊。

“咱也是明白這個理,只是咱想著大明的百姓,要是大部分人能一日吃上三頓。”看著老朱,朱允煐笑著說道,“咱到時候能大白米飯、白面饅頭管夠,再來些葷腥,那就好了。”

老朱愣了一下,笑著說道,“真要是那時候,咱大明都是富戶了。咱小時候知道義惠侯加富庶,也不敢這麼吃。”

想起來了什麼,朱允煐說道,“皇爺爺,咱記得義惠侯和汪家曾祖母家的世子年歲也差不多了。咱想著,讓他們到垠兒跟前來進益兩年。”

老朱一聽立刻答應,他一直沒有忘記劉繼祖當年贈地安葬了父母之恩,也沒有忘記汪氏乾孃傾盡全力將他送去黃覺寺的恩情。

小小朱這個時候也說道,“那咱必然待他們如兄弟,於咱家有大恩的就要報恩。”

老朱更加開心了,不過還是說道,“咱給乾孃和義惠侯的恩情可不輕了,你們有孝心咱開心。就是過猶不及的道理,你們兩個也該是心裡有數的。”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個道理沒問題,只不過現在給劉繼祖、汪乾孃的恩情已經不小了。所以現在可以繼續給與一些殊榮、恩情,但是也不能特別榮寵。

看到朱允煐點頭,老朱笑著說道,“這就成了,你也莫要想著大明百姓都能一日三餐,還要吃些葷腥。一天兩頓,青黃不接的時候能夠來碗濃粥,咱覺著也就成了。”

這不是老朱的要求低,而是老朱真的瞭解生活,他知道大部分的百姓實際上都是這麼過的。

一天兩頓才是主流,糧食豐收的時候奢侈一下吃點白米飯、大饅頭,這就行了,哪能每噸都這麼吃啊。

在新糧沒有收穫的時候,百姓沒吃種糧,家裡人能夠吃一碗比較稠的粥,這就算得上不錯的日子了,尋常的農戶能夠過上這樣的日子,也沒什麼好埋怨的。

不是老朱的要求低,而是千百年來大部分的百姓都是這麼生活的,也就是那些富戶才能夠想著一日三餐,還要來些葷腥、山珍海味,尋常百姓哪裡敢這麼過日子啊。

老朱這麼說自然有道理,朱允煐也確實沒有想過讓大明朝的百姓一個個的每頓在飯桌上都可以看到葷腥,他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為大明帶來更多的糧食,讓大明百姓不再覺得一日三餐都不敢奢望,這也算得上朱允煐的一個追求吧。哪怕吃的不算特別好,但是能夠儘可能的讓更多的人吃飽,這也算得上朱允煐的一個追求,這也是一個盛世吧。

老朱領著孫兒、重孫在奉先殿祭祀,這對於老朱來說無比重要。不只是因為老古板的老朱認為這是確定、強調小朱和小小朱地位的表現,也是因為他做出來了成績,可以向祖先報喜。

這樣的祭祀,也確實事關禮儀、地位,當然不能馬虎,朱允煐的那些皇叔、弟弟,小小朱的兄弟姐妹,也都是只能羨慕,他們可沒有資格在這般重要的時刻來祭祀,只能在外頭等著、候著。

摸了摸小小朱的頭,老朱說道,“你和你爹先出去吧,外頭還有很多的事情等著你們處置,咱就在這裡歇歇。”

小小朱有些擔心,也有些捨不得,“曾祖,那咱留在這裡好了,外頭的事情咱爹去辦就是。”

老朱搖了搖頭,輕聲細語的對小小朱說道,“咱這個退了位的老皇帝不出去沒事,但是你這個皇太子不過去可不成。咱去不去都沒有大礙,你不去就不好說了。”

小小朱雖然還是不捨得離開,只不過他一直都是比較聽話的,知道這樣的一些事情不能和老朱犟。小小朱的恃寵而驕,也不是一味的蠻橫任性。

看著朱允煐帶著小小朱要離開,老朱忽然說道,“以後你要是不在了,外頭記著朱允煐。真的要是供在奉先殿裡頭的,還該是雄英,這個理你該是知曉吧?”

停下腳步的朱允煐笑著說道,“咱自然明白,朱允煐是外頭人的英示皇帝。在咱家裡頭,咱就是皇爺爺和皇祖母的英兒。要不是當了皇帝,咱都不想改名,咱和其他的兄弟可不同。”

小小朱看了看四周,心裡酸熘熘的,“爹還有小名,咱就沒有!”

“那是咱的名諱,什麼小名?”朱允煐揪著小小朱的腦袋,說道,“你的小名也有,咱一直叫你垠兒,這還不算小名?走,外頭還有很多人候著,你一會兒領著宗室去祭祀,讓你五王爺領著你去。”

老朱笑盈盈的看著朱允煐將小小朱帶出了奉先殿,一屁股坐下,“妹子,咱總覺著咱就要過去陪你和標兒了。咱心裡想著、惦記著,可是咱又怕。咱要是也走了,英兒怕是要和咱當年一樣了。”

看著馬皇後的畫像,老朱眼裡流出渾濁的淚水,“咱要是走了,咱知道他肯定要成和咱一個樣的洪武皇帝。咱的英兒,不該和咱一樣心狠,咱的英兒以前是多仁善的孩子啊!”

奉先殿裡的事情朱允煐不知道,只是在邁出奉先殿的那一刻,原本臉上掛著澹澹笑意的朱允煐輕輕一甩衣袖,表情變得澹漠起來。

現在的他不再是老朱家的朱雄英,而是大明朝的英示皇帝。

而小小朱其實也一樣,極度擅長變臉的他不再是老朱跟前那個喜歡撒嬌的小重孫,而是板著臉的皇太子,天潢貴胃、大明國本,自然嚴肅無比。

朱允煐目視前方,說道,“你領著宗室去太廟祭祀,祭祀之後再去華蓋殿。咱還要去社稷壇,不能誤了時辰。”

太廟,這是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廟,位於承天門內之東,與社稷壇隔御道相對。而社稷壇,是皇帝祭祀社稷的祭壇。

小小朱立刻領旨,“兒臣遵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