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 胡攪蠻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小小朱忙不忙,這件事情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不過也可以肯定,小小朱就算現在要做些什麼事情,也都是老朱或者小朱交代的,要不然他相對來說比較清閒。

這也就是相對來說,作為皇儲,小小朱肯定是需要學習的,他的學習壓力一直比較大。他需要掌握的技能、知識面,也應該比較廣。所以比起尋常孩子,小小朱肯定沒有那麼‘無憂無慮’。

不過這樣的事情也很正常,雖然學業壓力很大,可是小小朱不需要擔心溫飽、前途,就算是家產什麼的,小小朱也不需要擔心其他的兄弟姐妹來爭搶。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小小朱這個皇太子的身份,有著無上榮耀的同時,自然也有足夠的責任。

朱允煐實際上也一樣,他自己做出的選擇,那就需要自己來承擔。

當年他一個勁的攛掇著老朱退位,他登上了至高無上的皇位,那麼江山社稷就落在了他的肩膀上。這些都是朱允煐的選擇,這些也是他的責任和義務。

去地理大發現的事情,現在還需要慢慢的積累,雖然朱允煐也明白想要地理大發現,就要做好用人命去填,需要很多的人冒著極大的風險去試著闖蕩大洋。

不過冒險,也應該做些準備,而不是莽撞的用人命去做一些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大明朝的水師還需要繼續學會遠航,需要去不斷的征服大洋,這一點母庸置疑。這一切,也都是在為接下來的地理大發現而準備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現在朱允煐要做的事情,就是處理好朝堂之上的事情,現在還有不少事情需要處理好。

關於內閣的事情,現在是很多朝臣在乎的大事,幾乎可以說和中山國國主入朝一般,成為最近這段時間的大事,絕對不能有任何的懈怠。

甚至在一些人的眼裡,中山國國主入朝,這也就是確立一個大明朝的宗藩關係而已。這事關禮儀、朝廷威嚴,這自然是了不得的大事。但是殿閣大學士更加不同,那可是影響著國策。

這些事情才是最根本的,琉球中山國在這件事情上甚至是不值一提的。

這就需要看文武百官的出發點了,對於這兩件事情有著不同的判斷和認知,這也很正常了。

當再次早朝的時候,很多的文武在意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中山國國主入朝和殿閣大學士了。

以茹瑺為代表的一些臣子老調重彈,他們在意的實際上不只是殿閣大學士,他們在意的也是這個殿閣大學士的職責和定位,以及這樣的做法到底是不是符合洪武皇帝制定的祖制。

這件事情在茹瑺等人看來無比重要,這一切實際上也都是規矩、禮制,這是關乎著名正言順等等事情。這件事情在他們看來,絕對不能馬虎對待。

其實茹瑺等人當然是支援殿閣大學士的,因為這樣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權,也是可以稍微的提升一下文官集團的地位,這對於他們當然是好事情了。

這件事情實際上也不難,不要說英示登基了,就算是英示皇帝沒有登基前,也讓洪武皇帝改了不少的規矩。這些事情真的不難,只要洪武皇帝頒發聖旨就好,一切難題迎刃而解,畢竟洪武皇帝也只是退位,而不是駕崩了。

以洪武皇帝對英示皇帝的寵溺,以英示皇帝的能力,讓洪武皇帝頒發一道聖旨,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只是在茹瑺等人提起這件事情的時候,英示皇帝肯定是在裝湖塗的。洪武皇帝絕對不會頒發這樣的一道聖旨,絕對不會承認殿閣大學士有參政之權的正當性。

不是說朱允煐擅做主張瞞著老朱,而是朱允煐和老朱一開始就打定了主意,就要讓殿閣大學士名不正言不順,就要持續的限制著內閣的發展。

正當性,那是不存在的,這就是英示皇帝揹著洪武皇帝做的事情,這就是英示皇帝有違祖制的地方。大家也就揣著明白裝湖塗,不要說朱允煐了,就算是後世子孫當中,誰要是夠膽魄,那就將內閣擺正,到時候挨一個有違祖制的罵名就好。

別管怎麼說,反正洪武皇帝肯定是不知道這件事情,就算知道了也裝作不知道。

殿閣大學士的事情根本沒有討論出一個答桉,早朝這就匆匆結束了,很多人意猶未盡啊。

剛剛到了中軍都督府衙門,常茂還沒來得及坐下,一個小太監殷勤過來了。很多人也都明白了,必然是陛下有什麼旨意了,誰讓開國公位高權重、身份尊貴呢。

果不其然,小太監討好說道,“國公爺,皇爺召您去武英殿。”

雖然心裡有些滴咕,這眼下應該沒什麼事情需要自己處理,可是常茂也只是在心裡滴咕。哪怕是皇帝親近的大舅,但是也要注意君臣有別,可不能讓皇帝外甥為難。

雖然看似不需要小太監領著,不過還是按照規矩的比較好,常茂也朝著武英殿出發了。別管外甥皇帝有什麼事情,只要交代下來了那就直接辦好就是,這也是常茂這些年的風格了。

看到常茂,朱允煐直接開口說道,“大伴,給大舅搬張椅子。”

常茂也沒有多客套,主要是他知道客套也沒有太大的用處,所以還是直接謝恩更加的合適。

在常茂落座後,朱允煐也不客套,“大舅,對朝上的事情有何看法?”

常茂愣了一下,有那麼點不確定,“陛下,是那中山國國主之事,還是說那殿閣大學士之事?”

對於常茂這樣的態度,朱允煐也不意外,“自然是指殿閣大學士的事情了,中山國國主現在還要勞煩大舅不成?這都入朝了,禮儀的事情有禮部去管。真要是打仗,大舅願意去嗎?”

常茂沒有不好意思,坦然說道,“陛下,真若是有戰事,臣自然是敢效死。只是臣能耐有限,怕是誤了陛下的大事。”

這就非常的坦然了,只是常茂這樣的坦然反而是讓朱允煐有些無語了。面對常茂這毫不掩飾的擺爛,朱允煐反而是給噎住了,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不過想想常茂的性格和能力,朱允煐也不覺得常茂是在擺爛。這絕對是常茂的實話,真的要是常茂去做大事,那還真的就是朱允煐自尋煩惱了,常茂小事或許可以做好。但是軍國大事,還是不要用常茂的比較好。

信任和能力,實際上就是兩碼事了,這一點朱允煐現在越發有著這樣的認知。

聽到朱允煐這麼說,常茂忙不迭的說道,“陛下,臣倒是想要上奏本。這殿閣大學士,怕是惹太上皇不喜。臣也是和人商討了,覺得殿閣大學士議政怕是不妥。現在陛下大權在握,只是難保以後殿閣大學士成了中書省。”

看來常茂還是做了些準備的,很多人實際上也可以看得出來,這殿閣大學士還真的有可能成為中書省,甚至可以說有機會再搞出來另類的丞相出來。

朱允煐笑著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殿閣大學士意味著什麼,也知道歷史上的內閣不斷的壯大,甚至將六部尚書、武勳給狠狠的壓制了。

所謂的內閣首輔,還真的和丞相相差無幾,這些都是朱允煐知道的一些歷史走向。

不過就算是知道這些事情,朱允煐也知道不能因噎廢食,有些事情還是要做,不能只說看到壞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的那一面。

看了看朱允煐的臉色,常茂小聲的說道,“今日朝堂之上,茹尚書等人言之有理。此事若是太上皇不允准,陛下怕是要擔上一些罵名,好些事情也是不大好做。”

朱允煐看著常茂,似笑非笑的說道,“這件事情皇爺爺自然知道,這般大事咱也不好擅自做主。”

聽到朱允煐這麼說,常茂倒是松了口氣。既然太上皇知道這件事情就好,既然太上皇知道了,自然也就意味著太上皇不會反對,不會駁了當今天子的面子。

常茂最擔心的事情就算英示皇帝擅自做主,這要是英示皇帝前一刻搞了個殿閣大學士議政,下一刻洪武皇帝下旨廢黜。

真的要是發生了這些事情,常茂相信英示皇帝也只能預設,滿朝文武也不會多說什麼。畢竟洪武皇帝是開國之君,哪怕現在英示皇帝的威望正隆,也不能和洪武皇帝相提並論啊。

真的要是發生那些事情,對於英示皇帝的君威也是極大的損害。

看到常茂小心翼翼的樣子,朱允煐也忍不住樂了起來。看起來大家都一樣,伺候一個皇帝都很難了,更何況是兩個皇帝。而且這兩個皇帝都是霸道的性子,都是主意很正的型別。

常茂這個時候小心翼翼,自然也是擔心這樣傷了英示皇帝的顏面。哪怕他也知道洪武皇帝寵溺朱允煐,但是一個皇帝自家做不了主,很多的事情都需要太上皇認可,這本身就很難受。

再加上臣子們一個個的雖然在意英示皇帝的態度,可是更加在意太上皇的意見。這樣的事情真的更加難接受了,尤其是一個雄才大略、滿懷抱負的皇帝,必然無法接受這些。

朱允煐倒是沒有什麼不好接受的,主要是有些事情他清楚,其他人不清楚啊。

在不清楚的時候就想得多,那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了,有些杞人憂天也不是不能理解。

看到常茂的樣子,朱允煐說道,“皇爺爺知道這事,只是他不打算說。大舅呢,回頭也別和其他人說,莫要讓其他人知道皇爺爺知道這個事情。”

常茂瞬間傻眼了,這一層套一層的,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啊?

看到常茂還有些湖塗的樣子,朱允煐也不打啞謎,“皇爺爺知道咱打算弄個殿閣大學士議政,這事情他不喜歡,只是也不打算廢了。咱這麼說,大舅可明白了?”

愣了片刻的常茂仔細的試著理清思路,他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似乎是知道了這裡面好像是有著那麼一些奇奇怪怪的說法。

常茂似乎好像慢慢的理解了一些事情,試探著問道,“陛下的意思是太上皇知曉這事,只是裝作不知道?”

朱允煐笑著點了點頭,這些事情不需要對常茂隱瞞,“這些事情大舅知道就好,其他人若是知道了必然是一個麻煩事,咱還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常茂表情微微發苦,這看似是陛下的信任,這當然是好事情了。可是知道這些隱秘的事情,自然也就意味著需要守口如瓶,以及需要幫著陛下做一些事情了。

看到常茂的表情,朱允煐大概也就是可以理解一些了。只不過朱允煐還真的不是那麼體貼的人,哪怕是面對他的大舅,朱允煐也算不上體貼。

不是天家無親情,而是在朱允煐的這個位置上,很多的事情就需要考慮的是朝堂,以及江山社稷,這些事情才是他最需要重視的。其他的,倒是可以有所忽略。

更何況以常茂的身份,他也需要承擔起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也是他該做的事情。

常茂悶悶的點頭,對朱允煐保證道,“陛下可以放心,這件事情臣必然不會讓其他人知曉,這件事情咱就爛在肚子裡。”

朱允煐笑著點頭,要說常茂的保證,朱允煐還是相信的。帶兵打仗這樣的事情常茂做不來,不過其他的一些事情常茂還是可以做好的,常茂的忠誠更加不需要懷疑。

看著常茂,朱允煐笑著說道,“既然大舅知曉皇爺爺知道這事,也該明白咱的一些意思了吧?”

常茂沒有打算揣著明白裝湖塗,實際上他還是有些搞不清楚狀況,“陛下,既然太上皇陛下知曉此事,那就是要讓臣在朝堂上不許人議論此事?”

雖然常茂說的還不夠絕對的準確,不過基本上也就算屬於事實了,朱允煐也確實就是需要常茂做這些事情,大明的朝堂上沒有比常茂更加合適的攪屎棍了,胡攪蠻纏的本事旁人可比不上常茂。

所以有些事情,也就是常茂能做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