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 不存在的病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又一個歷史名人出現在自己身邊,對於朱允煐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早就習慣了。更何況對於現在的朱允煐來說,現在需要他做的事情就不算少,哪還有什麼心思去驚喜啊。

朱允煐心態平和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現在就沒辦法心態平和了。

不少人都聽說了一些訊息,比如說傳言陛下龍體有恙,這就由不得一些人不在意了。

在奉天殿上不少文武也都有意無意的仔細觀察著,他們也察覺到了英示皇帝似乎有些疲憊。

如果是正常的早朝,陛下肯定不會草草的處置一些事情,也根本不存在什麼知識聽一個大概就推進下一項朝議。

而現在呢,英示皇帝好像是在強撐著,只是想著要早一點下朝。沒有急著在朝堂上將一些事情徹底商議完畢,只是知道一些事情也就行了。

而且大家也看出來了,陛下似乎有些疲態,連打哈欠不說還有一些咳嗽。而王承恩呢,也一反常態的總是不斷的在催促著朝臣們。

看來所言不虛啊,陛下可能是真的龍體有恙,陛下的身子骨可能出了一些問題。

在一些文武心思複雜的時候,朱允煐直接起身了,王承恩連忙上前攙扶著,留下不少錯愕的朝臣們面面相覷、低聲議論。

就在很多人不知所措的時候,鄭和忽然出現“陛下有旨,退朝!”

這一下更加讓人意外了,雖然按照正常的流程,早朝也是到了尾聲。但是此前,陛下幾乎也沒有出現早朝沒有完全結束就宣佈退朝的,現在這個太監來宣佈退朝,似乎更多的是陛下在安穩人心而已,只是在補救而已。

當朱允煐離開奉天殿的時候,虛弱的假象也就立刻解除了,沒必要繼續演下去了。

回到了武英殿,朱允煐就說道,“去告知一下太上皇,讓太上皇明日帶著太子去早朝。”

就在王承恩記下的時候,朱允煐繼續說道,“傳旨,令開國公宿衛宮城。”

王承恩愣了一下,忙不迭的說道,“陛下,真若是開國公宿衛皇城,怕是不少人要人心惶惶了。陛下,還請三思啊!”

朱允煐看了一眼王承恩,他倒是樂了,“你這個老閹奴,還知道朝廷之事了?咱讓你令開國公宿衛宮城,去傳旨就是,咱還要和你商議不成?!”

王承恩連忙跪下,以頭搶地,“陛下,奴婢不敢!”

“傳旨就是,咱自有計較。”朱允煐平靜開口,說道,“咱讓你辦事,去辦就是,想多了不是個好事,明白嗎?”

王承恩自然表示明白,這個時候的他多少也是有些被嚇到了。他也知道陛下沒有真的生氣,可是他也知道陛下多少也是有那麼一些不太高興了。

這當然會讓王承恩緊張,他的一切都是來自陛下的信任,要是失去了陛下的信任,那麼一切自然也就煙消雲散了。

別看現在在皇宮裡,大大小小的太監、女官都巴結著王承恩,可是王承恩也明白,一旦他失勢,現在的這些巴結等等立刻就會變成落井下石。

王承恩憂心忡忡的,到了中軍都督府立刻宣佈旨意,這也讓本來有點擔心的常茂一瞬間有些六神無主。陛下特意讓他宿衛皇城,這其中代表著什麼,很難不讓人多想。

他可是皇帝的舅舅,是陛下掌控軍權的絕對代表。但是現在呢,居然需要這個武勳旗幟宿衛皇城,這就讓人覺得非常反常了,或者說此時此刻必須要緊張和擔心了。

實際上常茂少年時也是勳衛,也曾經宿衛皇城,這麼些年下來,大明朝也習慣了用武勳守衛皇城。但是那只是一個常態,而這一次的情況看起來就不一樣了。

常茂自然還想要多問一些,不過王承恩顯然也知道什麼該說,更知道什麼事情不該說,尤其是在現在這樣的時刻。

常茂求見,自然也是見不到的,所以他也只能憂心忡忡的頂盔貫甲,帶領著常系武勳立刻承擔起來宿衛皇城的重任,不敢有絲毫耽擱。

開國公忽然間接手皇城的警衛,再加上早朝時陛下的反常,這一下也就讓人更加議論紛紛了。

尤其是當知道茹瑺等人求見被拒的時候,大家在這個時候也更加忍不住滴咕了,或許有些事情也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外頭亂糟糟的不算什麼,朱允煐只是在武英殿批閱著奏摺,打發了鄭和去龍江造船廠。歷史名人,有些時候在朱允煐這裡還是有一些優待的,尤其是鄭和這樣看起來有能力的名人,更加值得朱允煐關注和培養。

鄭和自然激動萬分,他沒有覺得自己是被冷落了。看似是不能在陛下跟前聽用,可是滿朝文武、皇宮內外,誰不知道陛下重視水師啊,誰不知道大明在海外帶回來了無數金銀珠寶。

能夠去船廠,對於在朱允煐跟前聽用的太監們來說,那就是被重用的訊號,這代表著初步成為了陛下的心腹了,這時候要是不激動那才是假的。

朱允煐坐在龍椅,隨口問道,“今日除了開國公,還有哪些人在宿衛皇城?”

王承恩立刻回答說道,“皇爺,聽聞開國公坐鎮午門,景川侯曹炳守西華門,安慶侯仇正守東華門,全寧侯孫恪守玄武門。”

這都是真正的常系骨幹,雖然也有一部分常系武勳此刻在西北練兵,不過留在應天府的常系也有不少。

這一下四道宮門的守將,先不說能力問題,忠心基本上是不需要懷疑的。常茂不是沒有人可以選,他在這個時候選擇的人,基本上也都是最放心的人。

能力暫且不提,這個時候需要的也就是忠心,絕對的忠心,以及絕對的可靠,常茂在這個時候可不敢胡鬧。

這個時候的常茂也不考慮什麼避嫌了,直接選擇常系一脈的人就是。徐系一脈的,不要說不考慮了,甚至這個時候常茂在提防的就是徐系一脈的人。

朱允煐微微點頭,沒有覺得太意外,看起來自己掌握的信心還是比較準確的。

雖然對常茂很信任,對常系朱允煐也是天生的比較親近。可是作為皇帝,有些時候多疑一點也非常正常,不值得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皇帝肯定不希望有些事情超出控制。

更何況就算朱允煐天生就得到了常系一脈的支援,但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朱允煐也需要考慮到人心思變。

不是朱允煐將人心想的太惡,而是他不敢將一些事情考慮的太單純。常系一脈的實力太強大了,有些時候朱允煐也是需要有那麼一些忌憚的。

哪怕再親近,朱允煐也不可能毫無保留的扶植,有些時候也需要有一些限制,需要有著那麼一些謹慎。這不只是為自己考慮,這也是在為小小朱只想,在為老朱家的子孫後代考慮。

看起來朱允煐也不需要操心這些事情了,主要就是因為他的心腹班底還算是比較可靠的。

朱允煐的心情很好,繼續批閱著奏摺就是,準備趁著這段時間,將戶部尚書的事情一錘定音的給徹底定下來。

應天府知府也該確定下來了,這到底是天子腳下,一般來說也因為應天府的特殊地位,所以府尹的職位特別顯赫,品級為正三品,高出一般的知府二至三級,甚至都是由由尚書、侍郎級大臣兼管。

也就是朱允煐的寶貝兒子此前搞事情,鞭撻了應天府知府,因為應天府知府阻攔了百姓敲登聞鼓。而現在,朱允煐也該在這個時候考慮了。

黃觀看起來就不錯,年近四旬不說,他在縣考、府考、院考、鄉試、會試、殿試中均取得第一名。連中三元已經不足以說明黃觀的厲害,他可是‘六首狀元’!

這是一個真正的學神,朱允煐覺得可以讓黃觀去任應天府知府,成為親民官。也只有這樣,朱允煐才好順理成章的將黃觀提拔到六部尚書這個級別。

說起來黃觀在洪武二十九年就是禮部右侍郎了,現在調去任應天府知府,也順理成章。

也不只是應天府知府,戶部尚書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必須要解決了。至於工部尚書的職位也需要考慮,不過嚴震直現在還在朝堂,朱允煐沒理由立刻提拔一個工部尚書。

不只是要考慮當下的事情,朱允煐也需要考慮未來的事情。雖說江山代有才人出,不過人才也都是需要培養的,朱允煐這樣的皇帝更是需要做好人才的培養。

驚才絕豔的人才,朱允煐暫時沒有看到,但是他確實看到了一些不少可塑之才,能夠出現在朱允煐視野當中的,也沒有什麼簡單的人物。

除了比較顯赫的家世之外,更多的自然也就是個人的能力了,這一點也是必須要承認的。

希望嚴震直可以多堅持一段時間吧,起碼要給黃觀一兩年的時間,這樣顯然也更加的合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在朱允煐批閱奏摺的時候,小小朱站在殿門口,“爹,咱能進去嗎?”

朱允煐覺得好笑,抬頭說道,“你這點隨咱,雖說咱肯定是讓你進來,不過你到底是知道通傳一聲。這是個好事情,咱該講規矩的時候就要講規矩。”

小小朱很開心的跑進武英殿,說道,“爹,曾祖說了,你明日就好好歇著,他領著咱上朝。曾祖讓咱過來問問,他明個要不要也累著了?”

朱允煐想了想,說道,“你曾祖明個要累,只是也莫要太累。你明個就要勤快點,看顧著你的曾祖,莫要讓他累著了。也要孝順一點,記得孝順咱、孝順你曾祖。”

小小朱一本正經點頭,這樣的事情他不意外,也不覺得有什麼難度。

先不說小小朱本身接受的教育,再者就是年齡不算大,但是也不是完全的頑童,再加上老朱和小朱的突擊補習,小小朱當然也就不需要擔心什麼了,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

照本宣科就好,小小朱只需要按照劇本來就是。更何況不管是他的父皇還是曾祖父,只要有其中一位在,小小朱就會非常有底氣。

而小小朱的這兩位絕對的靠山,也有足夠的把握將事情的走向牢牢控制住,絕對不會出現讓小小朱措手不及的事情,絕對不會讓事態超出他們的控制。

不只是能力,更是因為洪武皇帝和英示皇帝一個樣,都是非常霸道的性子。

底氣,自然也就是因為洪武皇帝和英示皇帝對於朝堂的掌控了,他們都是獨斷乾行的實權皇帝,可不是傀儡、花架子。

小小朱這個時候又問道,“那咱孝順之後,咱要不要留著監國?咱要是理政,咱明個就要去文華殿坐著。那可咋辦,咱現在都不會批摺子!”

朱允煐再次心塞了,他小時候仗著寵愛,在老朱跟前‘童言無忌’。現在風水輪流轉,輪到他的兒子跑來‘童言無忌’了,這簡直就是‘大孝子’啊,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一門心思的盼望著朱允煐駕崩呢。

“監國就算了,去文華殿坐一坐。”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你曾祖要是教你批摺子,你且學著。咱給你挑一些摺子你且學著,這就成了。”

小小朱開心不已,雖然他看過很多奏摺,但是批閱奏摺他還沒有這樣的經歷,而馬上他就可以批閱奏摺了。

這自然值得開心,先不說老朱家長子嫡孫骨子裡的權力慾望在作祟,也是因為小小朱一直都很崇拜他的父皇。

小小朱只認為很聰明,可是他不像他的父皇是早慧的神童。別看小小朱很小就開始接受兩代帝王的教育,可是他也沒本事像他的父皇在小小年齡的事情就參與朝政了。

毫無疑問,朱允煐就是小小朱學習的榜樣,小小朱在很多的時候也都是有意向他的父皇學習。

暫且不說有樣學樣會不會有什麼效果,不過想來也是可以有著一些進步的,可以滿足小小朱的成就感。

雖然在裝病,可是不代表朱允煐就可以閒下來,很多的事情他也是需要安排好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