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 誰都會有想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允煐雖然有點心裡不平衡,覺得自己失寵了。不過好在他對於這樣的事情也習以為常了,主要是經歷的事情多了,自然也就有了免疫力,習慣了這些就好。

看著小小朱吃好喝好,朱允煐緩緩開口說道,“咱遷都去北平,好些人都不樂意。旁的不說,你二叔、你小姑,咱本來以為他們這輩子都是要跟著咱的。這兩個倒好,咱給他們修好的王府、公主府不要,就要窩在應天府。”

小小朱一下子反應過來,笑嘻嘻說道,“二叔也和咱說過,他就要留在應天府,不去北平。”

“咱也知道應天府更加繁華,他們在這邊出生長大,自然就喜歡這裡。”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咱也喜歡這裡,咱要是去開南洋,應天府也更合適。只是垠兒你要記好,燕雲十六州不在咱漢人手裡有六百年,好多人都忘了他們是漢人。”

看了一眼老朱,朱允煐正色說道,“咱之所以那麼欽慕你曾祖,除了你曾祖給咱龍椅,一直都寵著咱,也因為你曾祖是咱漢人的大英雄。要是沒有你曾祖將燕雲十六州收回來,咱漢人說不準就再難有大一統,說不準就是南人、北人了。”

小小朱也不說話,只是安靜的聽著,這些東西對於他來說還是有些難以消化的。

朱允煐繼續說道,“自唐末時,燕雲十六州就輪番被異族統治,那些人早就忘了一些事情。不要說六百年了,就是兩代人,說不準都要忘了根。現如今咱大明是收回來了燕雲,只是那裡好些人還是不認漢人的身份。”

小小朱就納悶了,說道,“可是曾祖早就分化、遷徙了好些蒙古人,還不成嗎?”

朱允煐解釋著說道,“不成,那些人骨子裡就是有著他們的想法。這也不是一代人、兩代人就能扭轉過來的,你以後也要注意。這說不準要五十年、百年的功夫才能讓他們認同漢人的身份。”

雖然這麼些年,朱允煐也一直都是和老朱一樣注意著瓦解大明境內一些蒙古部族的影響,效果也確實有的。只是他們也沒有那麼樂觀,不認為短短三十年的時間就可以消除數百年的影響。

看著小小朱,朱允煐嚴肅說道,“人心,實際上是最複雜的。對於自家種族,更是要認清楚。咱們是同根同源,咱想著是南洋。只是那東西太遠,咱首先要做的就是看守好自家祖業,再去考慮開疆拓土,那要知道這些。”

小小朱狠狠的點頭,說道,“那咱還要把西域都收回來,那都是咱漢人的固有領土!”

朱允煐咬牙切齒,說道,“你是在咒咱早死?輪不到你了,咱在龍椅上就要給收回來!”

“曾祖!”小小朱急了,抱著老朱嚷道,“咱以後可咋辦啊!曾祖是開國皇帝,又有好些功績。咱爹也厲害,咱大明越來越好了。你們都這般厲害,咱以後就難做了,當不了開疆拓土的厲害皇帝了,咱可怎麼辦啊!”

老朱哈哈大笑,他很厲害,老朱從來都不否認這一點。可是他的孫兒也很出息,老朱比誰都要驕傲。這祖孫兩個不只是打下來了大明基業,也是將大明的社稷帶到了更加富強的階段。

以後的子孫後代就難做了,想要超過大明朝的太祖、太宗,實在太難。

對於自己的廟號,老朱很清楚必然是太祖,這也是有規矩的。至於朱允煐以後的廟號不出意外就是太宗,開國皇帝是太祖或者高祖,第二代帝王的廟號多半是太宗了。

至於大朱‘興宗’的廟號,說到底大朱沒有正式登基稱帝,這是朱允煐追封的。甚至老朱就算是再寵大朱,當初大朱不再的時候,大朱的東陵也只是東陵,不是真正的帝陵。

有些時候皇帝就是這樣,大權在握不假,可是好些事情也不能去隨心所欲。

小課上完,朱允煐問道,“要不要和咱回東宮?”

小小朱搖頭說道,“咱不去,咱和曾祖說好了要去種田......”

看著朱允煐拔腿就跑,老朱問道,“就這般急著去看媳婦,陪爺爺種點地、用個膳就這般難?”

朱允煐充耳不聞,腳步這個時候更快了,他不想留在這裡做苦力,絕對不想。

老朱是種田的行家,但是年紀到底大了。小小朱呢,還不到十歲的孩子,幹活效率一般。真的要是留下來種菜,朱允煐肯定要成為挖地的主力。

至於侍衛、太監們想要幫忙都不成,他們可沒有這樣的福氣。

“看看,咱不喜歡你爹是有緣由的,做不來農活不說,還總是惦記著偷懶。”老朱恨鐵不成鋼的說道,“要說重農事,你爹比誰都能說。要是真的要讓他去種地,他跑的比誰都快!”

小小朱也認可,一本正經說道,“咱爹是喜歡偷懶,他就是不種地。曾祖,咱不像咱爹那般。曾祖,你就不該退位,你等咱長大了,直接把皇位給咱就是。咱爹要是把西域都打下來了,咱可怎麼辦啊?要不,你不準他去打?”

老朱心情很好,摸著朱允煐的腦袋說道,“咱直接把皇位給你,你爹怎麼辦?”

小小朱有主意,大孝子說道,“咱御駕親征啊,留著咱爹在宮裡處理政事。那些事情他拿手,咱就去打仗,他就在家裡治理天下,這多好啊!”

在小小朱的攙扶下,老朱一邊走一邊說,“到底是英兒的兒子,心思都一樣。你爹小時候想著咱傳位給你祖父,他好和咱巡視天下,留你祖父在家裡治理天下。你倒是更熟悉,也是攛掇著咱退位,你好出去當朱大元帥。”

小小朱似乎聽不出來老朱的吐槽,一本正經說道,“那多好啊,咱老朱家的就是厲害、就是出息!”

有出息的朱允煐可不知道乾清宮的事情,要是跑完了就要被抓去挖地了,那多不划算。還是趕緊開熘,回去逗逗小兒子,現在的朱文坤可愛著呢。

坐在榻上的朱文坤呆呆的望著殿門口,看到朱允煐後開心的手舞足蹈。只是這一拍巴掌、一張口,伊伊呀呀的同時口水也流了下來。

朱允煐笑著走過去,抱起來胖兒子,“和你哥一個樣,咱也沒親你多少趟,就喜歡淌口水。”

雖然朱允煐沒有多親朱文坤,但是這小子親暱的摟著朱允煐的脖子,在啃著朱允煐的臉。

徐妙清放下毛筆,笑著說道,“陛下,要說文坤喜歡淌口水,臣妾覺得還是垠兒的緣由。他總是抱著文坤就要親,也總是捏文坤的臉。”

“也對,咱忘了垠兒。”朱允煐笑了起來,說道,“不過那小子現在是沒戲了,給皇爺爺抓去耕地了。本來還想著要咱也跟著去挖地,還好咱跑的快,要不然咱也要去挖地了。”

徐妙清也不擔心,說道,“真若是那般,臣妾就該令人做好膳食給送過去。”

看了一眼徐妙清,朱允煐說道,“你?你過去了皇爺爺未必樂意,咱皇爺爺最想的還是他領著咱爹和咱帶著垠兒去耕地。除了咱祖母,旁的女卷過去了他未必就要樂意,咱娘都不成。”

當了老朱十來年的孫媳婦,徐妙清自然也知道老朱的性格,她覺得朱允煐說的也沒錯。哪怕她給老朱家添了兩個子嗣了,其中一個還是老朱無比寵愛的小小朱。但是就算是這樣,在老朱的心目中,徐妙清這個孫媳婦也未必多受寵。

頂多就是比起其他的兒媳、孫媳,徐妙清的身份貴重點,老朱會給些體面,也僅此而已了。

想起來了什麼,朱允煐問道,“怎麼就是給垠兒把文坤抱過去了?”

提到這個,徐妙清也無奈的說道,“臣妾本來也就是打了個盹,垠兒就過來了,從乳孃那裡抱走了文坤。他又是太子,乳孃也不敢攔著他。等到咱知曉的時候緊趕慢趕,還是沒來得及。”

徐妙清自然也希望老朱可以多關注一下朱文坤,可是徐妙清也有分寸。她知道老朱最愛的始終是嫡長,更何況這一次小小朱要開小灶,徐妙清也知道,正常情況她肯定不會露面,更不可能帶著朱文坤露面,這點分寸她還是有的。

但是沒有想到,小小朱那小子不靠譜啊,抱著自家弟弟就跑,誰敢攔著他啊!

在皇宮裡真正能管到小小朱的也就是老朱和小朱而已,要是徐妙清多嘮叨小小朱,老朱知道了肯定會非常的不樂意,老朱對於這些事情一直都是很敏感。

不只是什麼後宮不得干政,也是因為在老朱的眼裡,徐妙清也不是完全的自家人。在小小朱有著曾祖、父親的時候,他的教育問題自然也就輪不到徐妙清來多指手畫腳了。

看著徐妙清,朱允煐說道,“你也莫要埋怨皇爺爺,他那樣的老人家就是有些想法。咱也想要手心手背都是肉,只是生在帝王家,有些事情也是該分清楚。”

徐妙清笑著給朱允煐揉著太陽穴,說道,“陛下,臣妾不敢埋怨皇爺爺。其實咱心裡也明白,就是在中山王府的時候,大哥一直都是管著咱幾個。他到底是大家,是頂門槓子。尋常人家,也都是長房長房更受看重。”

是啊,不只是帝王家才重視嫡長,一些高門大戶也都是一樣。就算是尋常百姓家,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長子顯然也都是更加受重視的。墨守成規的情況下,就算是分家,長房也都是要分到更多的家業,這不是什麼新鮮事。

所以徐妙清現在也沒必要埋怨什麼,很多人都是這麼做的。

徐妙清也說著心裡話,說道,“真要說起來,垠兒和坤兒都是咱肚子裡掉下來的肉,咱都喜歡。就是垠兒的身份,咱多少也是心裡有數。咱也想著,要是垠兒和坤兒像陛下和老二一般,咱做夢也都能笑醒。”

朱允煐看了一眼在懷裡不安分扭動的朱文坤,說道,“還是不要像老二比較好,要不然垠兒以後有的是頭疼的事情。咱兩個再不成器,也不該養出來一個老二那般的人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徐妙清不好介面了,朱允煐可以吐槽朱允熥,但是其他人要是跟著說,那肯定不太好。

實際上這麼些年下來,有資格吐槽朱允熥的也就是老朱、朱允煐,以及朱允煐的兩個妹妹。他們可以開一個茶話會,可以不帶重樣的批判朱允熥。但是其他人要是跟著附和,那肯定會遭遇到能夠將人戳穿的銳利視線。

抱著朱文坤,朱允煐說道,“咱娘早些年不在的時候,咱雖然歲數不大,只是那時候咱都記事了。外頭都說咱早慧,咱也不否認。老二呢,還不記事,還在襁褓。按說也該是祖母一起接過去,但是還是讓呂氏照顧老二,就是怕身份不同。”

徐妙清自然也心裡明白,讓呂氏照顧朱允熥也說得過去,先不說朱允熥和朱允炆年齡相彷。最主要的還是朱允熥說到底也是嫡子,要是馬皇後當年也照顧朱允熥,一個是怕朱允煐多想,一個是怕朱允熥長大點有其他心思。

結果倒好,朱允熥一點心思都沒有,很小的時候就一門心思惦記著玩。小時候養狗、逃學,長大了尋花問柳、飛鷹走馬的,尋常紈絝都沒有這一位紈絝。

徐妙清笑著說道,“陛下,臣妾心裡有數,萬不會有一些糟心事。”

朱允煐嘆了口氣,說道,“說得容易,但是難啊。咱早年間地位那般穩固,呂氏還是有些心思和想法。連帶著允炆,哪怕總是掩飾著,可是哪幾個看不出來他的那些個心思和想法。那可是龍椅啊,哪個皇子沒點心思和想法。”

這也是事實了,皇子們多少會有些想法,對龍椅必然有想法。只是有些皇子很清楚,他們沒有什麼機會,所以一個個的也就安分下來。

哪怕是在大明朝,現在看起來立嫡長子的規矩確定了,可是其他的皇子也明白他們幾乎沒有什麼機會,不過夜深人靜的時候、沒有旁人的時候,說不定會對那個位子有點念想。

這是事實,誰讓那是至高無上的龍椅呢,那才是權力的頂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