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 委以重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再次上朝,禮部那邊首先上奏了一些事情,琉球中山國察度可以說‘無視’了大明朝廷的申飭,他沒有選擇入朝請罪,他看起來還是在選擇負隅頑抗。

這一下自然是惹毛了大明君臣了,揣度上意這也是臣子們的本分,他們應該這麼做。

英示皇帝是什麼樣的性格,很多人是再清楚不過了。他看似在一些事情上比較寬仁,可是骨子裡也是有著洪武皇帝的刻薄。尤其是對於大明朝周邊的王國,英示皇帝眼裡揉不得沙子。

對於還沒有完全接受冊封的李氏高麗王朝是這樣,對於此前的東瀛天皇也是這樣,找到了藉口就直接出兵,沒有什麼絲毫好客氣的。

東瀛那邊誰都知道大明看上了銀礦,可是拿出來了東瀛天皇敢稱皇為理由,以及東瀛天皇縱容倭寇作亂,包括東瀛天皇此前不接受大明冊封等等,這都是罪名。

而高麗那邊也很簡單,李成桂父子篡位。哪怕此前的王氏高麗和大明朝若即若離,只是這麼一個冊封甚至都只是徒有其表。不過就算是這樣,大明朝依然可以高舉王旗選擇出兵。

大家夥都很清楚,也就是對於蒙元不需要什麼理由,這就是生死仇敵,實力夠了就出兵。

而對於那些個其他的國家,大明朝只是需要找到一點理由,就可以出兵了。

現在的琉球中山國很明顯就算給了大明朝廷理由,此前接受了大明的冊封,洪武皇帝還曾經賜閩人三十六姓入琉,這可是正式確定君臣關係的。

現在的察度就是觸犯了大明朝君臣的底線了,他自己直接繼承王位,這實際上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這一位最大的問題就是在繼承王位後遲遲不向大明報備,以及在大明朝廷問詢的時候選擇了逃避。

這就不是什麼小事情了,所以現在大明朝廷上下也是有著一些個看似極其嚴厲的表現了。

常茂就非常憤怒,說道,“起奏陛下,中山國主無視君父,臣以為當起王師討伐!”

作為朱允煐的姑父,曾經的山東學政,梅殷義正辭嚴的說道,“陛下,中山國主不忠不孝,枉悖人倫。臣以為當令前軍都督府,起福建都司水師征討。”

這就是大明朝的強勢所在,這也是大明朝的武勳們的一致心態。他們現在實力強大,自然也就有著非常強勢的地方所在了。如果周圍有著一些‘不臣’,大明朝也不需要客氣什麼,直接起兵征討也就行了,就是這麼簡單。

面對武勳們的殺氣騰騰,禮部尚書陳迪出面說道,“起奏陛下,臣以為琉球之地,離國甚遠,人多不習王化,收伏甚難。臣以為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朝廷當宣揚教化,兵者,兇器也!”

鬱新這個時候也連忙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朝廷當前首要戰事乃高麗。朝廷在高麗兵多將廣,耗費糧餉錢銀無數。此刻若是再起戰事,戶部怕是難以調撥錢糧。”

這一下馮誠就惱了,說道,“鬱尚書,本公聽聞近些年年年豐收,稅糧也盡數入倉。就算高麗那頭有些戰事,只是也未需朝廷耗費太多錢糧。若是出征小小琉球都拿不出錢糧,那你這個戶部尚書,那也是當到了頭!”

這一下引起無數文臣同仇敵愾,鬱新好歹也是戶部尚書,是文官集團最有話語權的人之一。可是現在好了,這樣的一個戶部尚書,居然就被武勳直接呵斥,甚至上在嘲諷。

尊重,哪裡還有什麼尊重啊,這些武勳根本就不在乎文官的體面。

這明明本來是在討論琉球的事情,現在變成了文官對武勳、外戚的聲討了。

馮誠不只是大明朝的國公,他也是皇帝的妹夫,他這樣無視文官的體面,很明顯就是囂張跋扈了。或者可以說馮誠的態度,也是很多的武勳本來的態度,他們也就是這麼無視文臣的。

這就是一筆湖塗賬了,很多人對於這些事情心裡有數,這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以前的武勳,也經常這麼無視文臣的體面,各種呵斥、嘲諷那都是小事,飽以老拳都是常有的事情,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也就是這麼幾年風氣好了一些,要是開國之初的時候,文臣們的處境是更加艱難的。

不過這也確確實實有著一些改變,文臣現在也算是說話大聲了一點。現在起碼還敢和武勳鬥鬥嘴,還是敢去嘗試著彈劾一些武勳,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了,對於不少文臣們來說,這也算得上是一個進步了。

朱允煐陰沉著臉不說話,看得出來他是很不高興的,但是看起來也就是不高興而已。

“朝堂之上,看看你們像個什麼樣!”朱允煐忽然惱了起來,大聲呵斥,“汝等都是大明朝的臣子,現如今如同街頭巷尾的販夫走卒,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臣等知罪。”

“臣等萬死。”

這一下這些個文臣武將們好像是端正態度了,一個個的也都紛紛跪下請罪。剛才吵得熱鬧不假,只是皇帝發怒了,他們自然也就需要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了。

朱允煐還是陰沉著臉不說話,滿朝文武就這麼繼續跪著,反省一下也是他們應該有的態度。

稍微的擺明一下態度就好,朱允煐繼續說道,“滿堂朱紫,都是朝堂重臣,這就是汝等現在有的樣子?!這是奉天殿,商討的是天下大事,不是汝等在這裡罵街之所!”

文臣武將們在這個時候跪伏的更低了,英示皇帝看起來是動了真火,這些個臣子們雖然不至於提心吊膽。但是他們也都知道這個時候要是被英示皇帝盯上,那肯定沒有一個好下場。

所以還是乖巧一點的比較好,現在就不要再挑起文臣和武勳之間的鬥爭,要考慮解決的是天下大事。

看著這些個臣子們的態度,朱允煐看似是稍微滿意的點了點頭,敲打一下也就好了,這也是朱允煐的態度。

其實朱允煐也很清楚,雖然他開口,這看似是解決了一些問題,暫時的讓這些個矛盾和衝突平息下去。但是朱允煐很清楚,這樣的衝突在以後肯定還是要再次發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有著這樣的變化,朱允煐也覺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說到底就是朝堂格局能夠有著的變化,不要說現在的文臣的勢力有著一些提升,就算是早些年武勳勢力最強盛的時候,文臣集團偶爾也會稍微的齜牙咧嘴。

對於這樣的事情,朱允煐一點都不陌生,這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此前朱允煐也是有著一些這樣的狀況發生,對於這樣的局面朱允煐也算得上有著一些經驗。

至於說現在對於中山國的處置,好像也就算澹下來了,起碼這一次的早朝沒了動靜。

朱允煐也不算特別在意,以後有的是機會,或者是下一次的早朝就可以處理這些事情了。

下朝後,朱允煐將馮誠叫到了武英殿,對於自家妹夫朱允煐也沒客氣,“今個到底是怎麼回事?不是咱說你,你也不小年紀了,平時也是穩重,怎麼今個就這麼著急忙慌的?”

馮誠低著頭不說話,朱允煐繼續說道,“真要是琉球,那些許地方,就算是滅了國,能有多大功勞?還能封個侯不成?”

滅國之戰也是需要看對方的體量,顯然琉球實在是太小了,就算是滅國之戰的話,功勞也是比較有限,大明朝不至於滅了琉球就給封個侯。

說到底就是現在的大明朝還是在控制著武勳的力量,限制著武勳的數量,封侯拜將這些肯定也是需要考慮含金量的。小小的琉球,不至於讓大明朝的朝堂上再出現一個‘超品’的侯爵,更別說公爵了。

看著馮誠不說話,朱允煐繼續說道,“再者就是前軍都督府的事情,和你右軍都督府能有什麼干係?”

馮誠這個時候乾笑著說道,“陛下,真不是臣冒失。只是中山國最爾小邦,焉敢無視朝廷虎威,臣覺得自然該以雷霆手段震懾。”

這也算得上是很多武勳的態度,對於中山國,自然是很多人看不上的,實在是太小了一些。他們自然也明白,這樣的一個小國,也根本不需要考慮什麼舉國興兵,一個福建都司就完全足夠了,甚至一個衛所也差不多了。

說到底就是中山國實在是太小了一些,當初派出閩人三十六姓入琉,就算向琉球傳授。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其實中原王朝在琉球享有高度政治權威,現在的琉球也是使用中原王朝的年號,奉行華夏正朔。

看著馮誠那不屑一顧的態度,朱允煐也沒有多說什麼,確實沒必要去提醒什麼。

說到底就是琉球太小了,這根本就不是什麼輕敵之類的。都說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但是這也就是說說而已,實際上在獅子的眼裡,兔子實際上也就是可以幾乎無視的。哪怕兔子拼盡全力,也就是撓撓癢而已,不值一提。

說完這些,朱允煐對馮誠說道,“想要建功立業,不缺你的機會。麒兒、麟兒,咱也有著一些個安排。管好你右軍都督府的事情,以後有的你忙。”

非常眼前一亮,右軍都督府領在京虎賁右衛、留守右衛、水軍右衛、武德衛、廣武衛,並領在外雲南都司、貴州都司、四川都司、陝西都司、廣西都司及其所領衛所。

英示皇帝對於雲貴那邊的事情一直都沒有馬虎,英示皇帝對於雲貴一直非常重視。

雲貴那邊不少的土司,以及一些個蠻夷,實際上時不時的還要叛亂一下,他們對於大明朝還是有點離心離德的意思,他們也確實很難對大明朝有著更多的歸屬感。

這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哪怕沐英此前在雲貴地區就已經施行德育、推行儒家教育等等,這確實有著一定的效果,不過這也是需要長期教化的,這絕對不能有任何的鬆懈。

不過那邊暫時沒有太多需要擔心的事情,土司或者蠻夷的實力非常有限,就算是叛亂也不至於造成什麼威脅。那邊更多的還是橋頭堡,那邊是大明朝跳向安南、交趾等等地方的關鍵。

朱允煐也沒瞞著馮誠,說道,“安南那邊有動靜,高麗那邊處置好了,咱就要想著先動安南或者西北的瓦剌了。你這頭也是該上點心了,世襲罔替的爵位咱給你留著,就看你和沐春有沒有這麼個能耐了。”

朱允煐還是很大方的,對於自己的親戚,肯定是非常關照的。不過他到底是皇帝,所以有些時候也是需要考慮影響。

馮國用是老朱的心腹班底,也是有大功。但是早逝,追封的郢國公。這樣追封的爵位傳下去自然沒問題,只不過肯定是降等的。甚至一開始的時候,老朱甚至都不想給馮誠郢國公的爵位,國公畢竟太高了一些。

沐英鎮守雲南有功,也是追封黔寧王。但是沐英在的時候,也之上西平侯。沐春現在接替沐英鎮守雲南,也因為有功被升為西平公。

不過很明顯,朱允煐的這兩個妹夫,都不是世襲罔替的國公,他們的爵位以後是會降等的。如果沒有一些大功,西平公還是會變成西平侯,郢國公這個爵位說不定就是XX侯了。

琉球那邊不足以封侯,更別說得一個世襲罔替的國公。但是如果是安南那邊,世襲罔替的國公或者侯爵,那就不足為奇了,那邊是有著一定的分量。

這些事情也是馮誠感覺到激動的,他可不是虎父犬子。作為馮國用的兒子、馮勝的侄子,馮誠當初隨傅友德平雲南立有戰功,他能夠執掌右軍都督府可不只是因為他是朱允煐的小妹夫。

其實沐春也有能力,雖然不如沐英出類拔萃,但是在鎮守雲南的這段時間,開屯田、鑿池河,推行漢家教育的同時,也平定了一些叛亂,威震西南諸蠻、受官民愛戴。

朱允煐的這兩個妹夫,出身名門不假,他們的能力也確實沒有什麼問題,值得朱允煐委以重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